决战华尔街 第81章

作者:岐茶 标签: 英美衍生 西方罗曼 历史衍生 职场商战 万人迷 BG同人

“我已经帮你解释了。”瑞安挤眉弄眼。

亚当扫了一眼桌面上乱七八糟的文件,随口道:“我也不知道。”

“哈?”简满头疑问。

她想说老板你看起来确实很酷,但能不能不要在这种时候装酷啊喂!咱们好歹马上就要上市了,每一项决定都无比严肃的好吗!

“不过如果华尔街一位有经验的资本家奉劝你做什么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总跟她对着干。”亚当给出了一个让人绝倒的理由,“海莉既然劝我这么做,那么总是有道理的。”

简:......

"哥们你没救了。"瑞安说。

合伙人们终于发现了,他们的老板并不是眼光前卫,未雨绸缪,颇具战略意识,他根本就是恋爱脑上头。

“是啊。”乔纳森一口老血闷在心里,“想想吧,他们上一位客户可是美味的麦乐鸡块呢。”

【作者有话说】

有空可以去看一看巴菲特1999年在太阳谷峰会上的发言,非常经典的一篇关于投资理念的解读,对于投资是很有启示的。个人投资和在大企业做投融资的区别是很大的,个人投资不挣钱不代表这在企业干不好投融资,因为手上的资源、平台、技术支持不一样。

这几章可能,专业性的东西会多一点,我争取几章内迅速过掉企业扩张这一部分。也挺愁的,私募私募,说白了就是私下里募集资金的机构,一点都不接地气,不管是产品还是客户还是投资组合都很复杂,我经常写着写着陷入沉思,心想写这些你们看了会不会跟在上课一样痛苦。然后我就想跳走写点玛丽苏的东西,但是极光如果不扩张体量,海莉的地位就上不去,就很难写玛丽苏,哎。

这么想想,底层想要爬上去真的好难,连我写文这样开金手指都写的好艰难。

下一本写啥也没想好,大概率写香江旧事吧,把小徐家里那档子事写了。

这本文的男角色,都不是很重要。男□□业线我之所以写,一定是因为跟海莉的事业线有关系才写。之前写的两本都是1V1,这一本不太可能。之前写的女主的灵魂都是孤独的,海莉不一样,她很自信,她的灵魂没有任何缺口,是天生的资本家,这一点可能之前交易过程中展现的还不太明显,之后的投资中会非常具像化,完全是资本式思考逻辑。其实这一章也能看出来一点,她的管理方式很狼性。(华尔街没有生活工作平衡这个说法,全世界搞投资的都不可能WLB,如果有那一定是手上没项目)

第96章 新的维度

华盛顿特区世界银行总部

“Ms.Karadzic,我们有超过二十个主权账户,遍布中东、非洲、拉美,托管在不同的投行和小部分对冲基金名下——但其中有几个账户的回报率,我只能说一言难尽,甚至不如干脆全部拿来购买美国国债,尤其是交给对冲基金的那些,受到1997年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收益率都很难看。”

下午的阳光穿过会议室高大的落地窗,投射在黑色橡木桌上。

“我已经看过你的材料。”世界银行财政司负责人马丁内斯翻着桌上的文件,“过去三年中,你做出了很多惊人的举动,嗯.....包括但不限于主导做空了俄罗斯钯金导致伦敦和纽约期货交易所差点爆发信用危机,和维克托施瓦茨一起参与了对泰铢的做空,调动了近三十亿美金建仓,直接影响了泰铢的汇率价格,使得地方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在那之后,你接连做空了印尼盾和马来西亚林吉特,从中牟利约十亿美金不止......1998年又先做空香港恒生指数,中期又开始做多,并反向通过衍生品押注全球债券市场崩盘,又赚了一大笔钱.....1998年底你从当时的永恒对冲基金总裁格里芬布朗手里拿到了大额股份,之后以投资顾问和副总裁身份推动华尔街对基金的收购,并转手将股份抛售给了投资银行Gordon&Stein...这可真是......”

马丁内斯顿了顿。

“战绩斐然。”他评价。

“谢谢。”海莉微微颔首,颈部弯曲出漂亮的弧线。

马丁内斯:......也不是要夸你的意思。

他盯着眼前这位鼎鼎有名的‘空头家’,觉得事情很是棘手。马丁内斯可完全没有因为对方过于年轻漂亮的容貌就对她有任何轻视感,他这辈子打交道的无一不是全球的顶尖政客和华尔街高层,见过的风浪太多,很清楚这些人都是披着文雅外皮的猛虎豺狼,越美丽,就越致命。

“Ms.Karadzic,桑德史密斯主席向我推荐了你,我也清楚你的来意,是希望为世界银行管理一部分资产,但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一点——”他缓缓道,“你眼中的一亿美元也许不多,根本不值多少钱,随便找个有钱的家族办公室都能拿到这笔钱。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些钱可能是刚果共和国全国五年的基础教育预算,是孟加拉输电网络延伸工程的启动资金,也可能是在南美某个政局不稳的国家中,唯一能支撑住它货币汇率的对外储备来源之一。”

“世界银行不是富有的私人家族基金会,也不能说是一家企业,尽管我们现在账户上有2800多亿美金,但我们并不追求用这些钱得到多高的收益。每年华尔街都有数不清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拿着产品说明书来找我,口口声声承诺会为我带来安全且丰厚的报酬,但是安全对你们而言似乎永远是一个伪命题,市场上出了什么事,你们跑的比谁都快。”

“但是你们总是要投资的。”海莉耐心听完马丁内斯的长篇大论,随即说道,“如果完全不在乎收益,你们也不会挑中了一些对冲基金,然后把账户交给他们。”

“是。”马丁内利直起身子,吐出一口气,不知道为何他跟海莉交谈的时候,总有种节奏完全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觉,“我们确实必须投资,问题是怎么投资?我们的资产分布非常复杂,其中有政府间拨款,也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配合项目调拨的混合资金,还有多个主权国家的委托账户......这些资金背后牵连的是整个地区的稳定。”

他试图向这位空头家阐明他的底线——绝不能让世界银行账户里的钱进入到国际资本投机中。

想想看吧,如果当初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爆出来它们没有拿出那一百多个亿给泰国援助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一百多个亿恰恰就被用在乔治霍尔对泰铢的做空中。

这太可怕了,马丁内斯根本不敢去想这会带来多大的信誉危机,搞不好会引发地区战争。

但对面的金发女人听完只是点点头:“我明白。”

“我有一支非常稳定的产品。”海莉微笑,“稳定到你再也没办法在市场上找到第二支替代品。”

马丁内利:......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为过去辩解。”海莉收回了眼神,拿起桌上的一支钢笔,轻轻转动着笔帽,“我明白世界银行的角色,也尊重你们的职责,当然也清楚你们需要什么。我想说的是正因为我很了解那些宏观对冲基金是如何找到经济的缺口,然后攻击它们,所以我提供给你的方案恰恰足以应付这一点。”

她点了点一份装在文件袋里的资料:“您可以看一看方案。”

马丁内斯微微眯起眼。这种毫无讨好意味也没有诡辩的谈判方式,确实少见

“这算什么,恶龙终成屠龙者?”他开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随后伸手,拿过那份由牛皮纸包装的产品说明书。

AuroraPolarisI–StructuredGlobalResilienceMandate。

极光一号。结构化全球韧性配置基金。

马丁内斯迅速扫过几段复杂的产品描述——这正是他对华尔街深感警惕的原因,这些人总能制造出看似高深莫测的东西。产品设计者变得越来越聪明,善于用一套别人看不懂的语言构筑壁垒。马丁内斯对极光资本略有耳闻:这家新兴机构吸纳了大量从永恒对冲基金出走的年轻人。

那可都是些毕业于顶尖理工大学的顶尖物理学家、数学家、工程学家,当他们拿出设计核武器或者航天器的精神来设计一支金融产品的时候,你很难搞清楚这支产品内部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每一个零件都是那么的精密,用无数的数学公式堆积而成,大量的计算和数学模型被用到了这里面,用来监测全球市场上不同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率。

如果无法掌控这些天才科学家们,很可能就会像永恒对冲基金的格里芬布朗一样,在毫无所觉中走向崩盘。

但HaileyKaradzic本人就是从MIT毕业的理工科天才,从过往经验来看,她对于技术层面的掌控力一定是远高于她的前任老板的,这一点让马丁内斯稍微放心了一些。

而且这份说明书,越看,马丁内斯的心跳就越发加速。

“我看出了你的谨慎,Ms.Karadzic。”过了许久,马丁内斯合上纸页,“很难想象,你的团队会设计出这样保守的投资组合,它几乎可以说是不怎么赚钱。”

“收益率足够抵消通胀就可以了。”海莉说,“先生,你的钱放在原地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我们的目标是让你赚到的的钱,能够跑赢货币贬值的速度。”

“这是个艰难的任务,这支基金很明显是稳健的,但现在又有了新问题,过于稳健的基金,它到底赚不赚钱?”马丁内利深深叹了一口气。

他不得不承认,他对于这支基金是有兴趣的,因为它确实很安全,绝大多数投资都集中在全球一些最稳定的资产上。而且,资料显示,这支基金每个季度会进行全方位的披露,不会像很多对冲基金一样只知道隐瞒,就好像他们在谋划什么不得了的阴谋。

目前看起来,是较为公开和透明的基金。

还提供了一些定制化服务,可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例如投资者投资欧元,极光资本会非常贴心地为他们设计方案,减少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波动。诸如此类的“定制款”细项有很多。

这让马丁内斯感到了一丝冲击。

要知道,过去与华尔街打交道的感觉,跟与CIA或FBI做事几乎无异——在窗帘拉上的会议室里,几个人低声谈妥一个数字,随后一手交钱,一手拿走一个黑箱子,没人能完全搞清楚里面装了什么。

现在海莉提着自己的黑箱子进来,打开,里面竟然是颜色各异的宝石,她不仅邀请他尽情挑选,还给他讲解里面宝石的不同材质和市场估价。

她收费很低,行为也很突兀,就好像她手里的不是什么珠宝,而是一包餐巾纸,她必须用谦卑的态度才能把它推销出去。

这也太奇怪了,对方真的曾经是个空头家吗?怎么感觉她更像是硅谷那群专业贩卖产品、概念和梦想的科技公司老板?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支为世界银行此类的大型机构客户定*制的基金。

卡拉季奇女士不是要他接受她的一些新奇的想法,她是揣度了他们的想法后才来的。

马丁内斯最终没忍住这份专属为他打造的诱惑,他深深叹了一口气:“是这样,我可以先给你一个500万美金的MIGA子账户,半年后第二次开放期,如果这支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10%,我可以给你50个亿,不,100亿,另外委托你IFC的50亿美金账户,我还从未给过一家华尔街机构这样的承诺。”

话音落下的那一瞬,海莉的瞳孔猛然放大了一点。她呼吸急促了半拍,一股从胸腔炸开的狂喜几乎将她理智烧穿——那是期盼和计划了太久的渴望终于有了回应的感受,如封冻大坝突然碎裂,涌出的浪流能让人当场失控。

但没有。

她不过只抬了抬眼,唇角极轻地翘了一下,随后又压了回去。

“非常感谢您的信任,马丁内斯先生。”她真诚而温和地说,“我想,我不会让你失望。”

“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可是世界银行。”

“我明白。”海莉轻声说。

世界银行是由各国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国际金融组织,虽名义上为多边机构,但实际上,美国是其最大股东,在关键表决中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内部几乎是美国说了算。

在世界银行集团旗下有一个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MultilateralInvestmentGuaranteeAgency)。MIGA专责为跨境私人投资提供担保服务,其信用评级为AAA。凡是获得MIGA背书的私人投资项目,更容易中标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工程,比如正在筹备中的乌干达水电站、巴基斯坦风电站、塞内加尔国家医院等大型项目——这些项目正是华尔街各大投行和私募基金眼中的“金矿”。

由于MIGA隶属于世界银行,而世界银行的主导地位掌握在美国政府手中,因此这家机构天然带有强烈的外交与地缘政治属性。说得直白些,MIGA在许多国家拥有事实上的强制力和震慑能力。换句话说,拿到MIGA的授权,就等于拿到了通行全球的“外交护照”,意味着极光资本将获得一系列几乎无上限的全球优先投资机会。

至于跟MIGA齐名的国际金融公司(IFC,InternationalFinanceCorporation),这是世界银行集团中唯一专注于为全球私营企业提供融资与股权投资的机构。IFC直接下场投资,在发展中世界被视为资本信号灯,其项目几乎不愁配资。

如果极光资本能够同时获得MIGA与IFC的认可,海莉很清楚,这意味着她们拿到的就不仅仅是区区一两个账户的托管权限,而是进入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核心圈层的入场券。

毕竟,这些由主权国家政府设立、资产规模动辄千亿的主权财富基金,一向只与最顶尖、的资产管理机构合作,而目前,他们的账户委托订单九成集中在......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Ms.Karadzic,”马丁内斯的声音低沉,“全球的主权财富基金,以及我们这些跨国金融组织的资产,几乎都集中在六家巨头手中——摩根、GS、花旗、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瑞士信贷。”

“你想从这些在国际金融界盘根错节、触角遍布世界的财团手里撬走哪怕一点点业务?”他轻轻笑了一声,“我钦佩你的胆识,也不得不承认,我欣赏你的野心。”

寂静中,只听见钢笔落在纸张上的细微划痕。

“我看了你的产品,”他说,语气渐渐缓和,“我认可你的理念和想法,但这还不够。”

他在签名栏落下最后一笔,然后抬头看着海莉。

“在得到MIGA的账户之前,你必须证明自己,你拥有的,不只是一个漂亮的想法,我想知道你所带领的极光资本是否真的具备与他们并肩,甚至超越他们的能力——资产运作、风险控制、国际投行都未曾做到的透明和韧性,500万美金对你我来说都不算多少钱,但这笔钱有它的分量所在。”

他将笔搁下。

“这是游戏的规则,你要进来,就必须踏着巨人的头颅,把他们踩下去。”

【作者有话说】

这几章会逐渐提到极光资本的主要几个大客户是哪些群体构成的,以及海莉的一些想法和理念。

海莉会给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产品,对私人的就是沿用了esf的投资组合,风险高收益高,这一部分占比比较少,很难出现大规模风险。

给企业主要是做投资组合策略为主,也会代持一部分资金和账户进行投资,这个投资是根据企业的要求来的。

给世界银行、养老基金一类的非常有钱但钱主要用作社会民生用途的机构是以稳健的策略为主,主要投资靠谱的国债、TIPS、货币工具。

给一些特殊的家族财富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之后会写到,也有区别。

总之,泛私人标准化订制,总有你爱吃的那盘小点心,人人看了都说好。

像之前的那些宏观对冲基金的理念就是,钱给我,至于我拿去干什么,你别管。

第97章 新的维度

1999年12月4日,Novamind科技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IPO发行价定为每股30美元,首日收盘价41美元,涨幅高达36.7%。上市当天共融资超过4.5亿美元,市值一举达到28亿美元,成为世纪末最受瞩目的科技新星。

年仅29岁的CEO亚当卡弗利凭借所持有的35%的股份,身家瞬间飙升至9.8亿美元,直接跻身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97位,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准十亿富豪”。

媒体为之哗然,争相报道,惊呼纳斯达克再次创造神话。而当亚当卡弗利的照片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的扉页,这则消息就不再是惊动了投资圈,很快,全世界都沸腾了。

无他,实在是这位仁兄长得太帅了。

这金棕色的头发,这淡灰色的瞳孔,这凌厉的脸部线条,这英挺的五官,还有那高达9.8亿美元的身家!

拜互联网热潮所赐,很快亚当就在全球大火了一把,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V-mind网站,他的讲话视频下面,飞速挤满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