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宅心仁后》 第147章

作者:云上打滚 标签: BG同人

新帝即位,所需做的事儿极多。

这第一件儿,便是大行皇帝的丧仪。

这事儿,说起来小香菇就很有些愤愤。她家永瑄才多大啊?不到两岁的孩子,每日里天不亮就得爬起来,摇摇摆摆的去乾清宫停放梓宫处,奠酒,举哀。这一忙,就直忙到了中午,以前在坤宁宫的时候,小香菇每日中午可都是要给永璂、永瑄、心雅他们三个补点小食儿的。

这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一顿不吃,那营养可不就跟不上了么?

可现在这种情况。皇帝殡天,这皇子们自是不必说,每日里都拘在那灵前举哀,吃的东西俱是素的不能再素了。而永瑄身为嗣皇帝,虽说他现在还不到两岁,可他也得跟着他的哥哥们,每日里这么举哀吃素的。

虽说礼不可废,但看着自家孩子这么一天天的瘦下去,那眼睛都抠搂了,小香菇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可今时不同往日,永瑄不再是娇养在她跟前儿的小宝宝了,他现如今已是这天下之主。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就凭这一点,小香菇就算是再怎么想让他多睡一会儿,也是不行。

她只得每日里吩咐在坤宁宫内外侍候的人,但凡永瑄在宫里歇息的时候,就算那树上的蝉儿也得给她拿竹竿粘了去,免得那聒噪的蝉音吵得他睡不着。

至于已经是皇帝的小宝宝为什么现在还会住在坤宁宫里,这,就又是小香菇的一点儿小心思了。

当日皇帝大行时候,太后、她、履亲王、和亲王、果亲王、怡亲王、庄亲王、康亲王、显亲王、郑亲王、平郡王、顺承郡王等商议皇帝的身后事之后,便又说起永瑄即位的一应事情来。

当时她和太后在帘内,诸位亲王、郡王在帘外。本来大家都以为是永璂即位,小香菇自己看着皇帝当日那么看重永璂,也以为是他继承大统。可谁知道皇帝突然来了这么一手,简直是打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当皇帝指明由永瑄继承皇位后,她脑子里面儿就是一片空白。

永瑄,他年龄也太小了罢?小香菇虽然是个宅女,但还是知道那“主少国疑”的意思的,永瑄今年才两岁,等到他亲政,只怕还有十多年呢。这中间……她不由的就想起当日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即位后的那一幕来了。

他们两个,都是冲龄践祚,一个多年受制于睿亲王多尔衮,另外一个,和当时的权臣鳌拜,也是纠缠了许久才成功将其剪除的,这其中的凶险,小香菇是想想都觉得发抖……

她自是清楚,这两位若是没能斗垮那多尔衮和鳌拜,那死的,可就是他们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小香菇可是清楚,那顺治和康熙,之所以当日能够剪除那两人,还有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

在他们的背后,可还有个孝庄太后呢!那可是个了不得的女强人。

而轮到永瑄这儿,小香菇心里是直打鼓。永瑄今年才两岁。而且自己……小香菇心里面儿清楚,她可不是孝庄太后那等女强人。她一个宅女,那性子可是绵软的很!她不行,那上面的太后呢?

想到那位老太太,小香菇就不由的撇撇嘴。她能把自家儿子教成这副模样,那她也是不行的!

她想归想,可说到这皇帝年幼,日后要如何辅佐的问题时,允祹等诸位亲王也是商议过了。

今上绍承大统,尚在冲龄,时事艰难。且比之当日世祖、圣祖来,今上更为年幼。因此,他们便商议了,不如就效仿当日圣祖仁皇帝的例来,由议政亲王、军机处大臣等共同拟定一个名单,上呈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恭请她们二位从其中择定几人,充作辅政大臣。

说是辅政大臣,但如今又和当年圣祖皇帝时不同。当年那四大辅政大臣鳌拜、索尼、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这四个,哪一个都不是好相与的角色。

鳌拜野心勃勃,且才干最显。遏必隆则是依附着鳌拜,但内心里却想着搅混水。苏克萨哈表面儿上对皇上忠心耿耿,但私底下他也有自己的打算。索尼呢,他丫就是个老狐狸。多余的话是一句不说,打定主意要不和那鳌拜硬碰硬。

这样的四个人,若不是当日孝庄拉拢索尼,立其孙女赫舍里氏为圣祖元后,那索尼只怕还不肯站到皇帝这面儿来呢!

可如今,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下面儿的人是早就被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且就算是再有谁有那异心,先帝和世宗皇帝离世也不算太久,再怎么,那也是余威尚在的。

再加上允祹这么个历经三朝,如今马上就要在第四朝呆着的老狐狸,再加上弘昼、弘晓弘瞻还有那一干子铁帽子亲王们的扶持。只要太皇太后、皇太后这边儿把稳了内宫。外面儿再有那诸亲王震慑着;军机大臣和六部尚书、满朝文武帮扶着,哪里还愁什么?

别说皇帝小,没办法临朝听政。可只要有那忠心耿耿的人帮衬着,再有诸亲王们震慑着那些不听话,心里有那野心的人,也就行了。否则皇帝拿俸禄养着的这些满朝文武来干什么?这关键时刻,不就是要他们能办实事儿么?

再有那朱批的问题,诸亲王商议了。如今事急从权,也循前例。罢朱批,改蓝批。待得皇上亲政那一日,再行改回。

还有那临朝听政一事。虽说皇上年纪小,上朝等于没上。这大事儿么,满朝文武办着,诸亲王辅政大臣把着关,那也是不错的。只是皇帝若是太久不上朝,只怕有人心里面儿就会胡思乱想。

为了预防万一,允祹等人便奏请太皇太后、皇太后,说把这临朝听政,改为五日一朝,或是几日一朝。不管怎样,就是要满朝文武明白,皇上可是一直都看着他们那!

商议完了这些,小香菇这手里面儿的折子也快看完了。六个辅政大臣,说到底,那还是从这些亲贵、先帝一向最得用的大臣们里面儿选的。

选来选去,还是定了老履亲王、郑亲王、和亲王和三位老臣持重的军机大臣,咦,还有鄂弼?往下翻翻,下面儿还有一串儿候选的。小香菇对下面儿的那几个名字倒是不熟,不过她看着那几个铁帽子亲王,还有好几个有名望,且忠心耿耿的大臣的名字都在那名单上。

她又不是笨蛋,看看那辅政大臣,三位亲贵,三位军机大臣。且后面儿还有一串儿名字,这些人可不是白加的。他们日后那可都是要辅佐皇上的。小香菇就算是再笨,也觉出这份儿名单不简单来。

这辅政大臣,可不是单单只是辅政那么简单,他们互相也要起个牵制作用。否则若是一家独大,那可就不妙了。这权力一多,这野心也就大了。小香菇又瞄了眼那名单,至少她知道的,这名单上的有两位亲王,听说平日里就是很不对付的,还有这两个人,听说也是有些不对盘儿,再想想当日康熙朝的那四个辅政大臣,小香菇明白了。这几个人列上去,那就是要让他们互相牵制以制衡的!

且她自己心情也是清楚,如今永瑄年幼,就算他们再怎么预防,这有野心的人,那还是会有野心,这份儿名单,也不过是最大限度制衡各方势力,不要让各方势力太过膨胀,不过说到底,日后要如何,也是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小香菇看到这儿,觉得只怕以后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但她也知道,如今又不比顺治、康熙雍正那时候了。如今四海平定,且诸王早就被几个皇帝收拾的服服帖帖了,以后怎样,也不是她能想得到的了。思及此处,小香菇心里纵是有些郁郁,但到底,对这份儿名单,还是满意的。她放下了折子,望向了太皇太后那边儿。

太皇太后也放下了折子,小香菇就等她说完了话,自己再意思意思说两句,也就罢了。

可老太太一开口,小香菇顿时就囧了。

“这辅政大臣,倒也是极好的。”老太太说到这儿,顿了顿,端起茶来抿了口方道:“可如今皇上,到底是太小。我寻思着,若是没个人教教他,引着他,只怕还是不好呢。”

小香菇一听,顿觉不妙,丫的,这老太太,想做什么?

“是以我想着,十二弟啊,你是他的叔祖,再有这几位俱是他的叔叔。你们做辅政大臣,哀家放心!可是……”

她这一可是,顿时把大家伙儿的心都给吊了起来。老太太等了片刻,慢悠悠的道:“可你们到底住在宫外,这皇上,可是住在宫里面儿的。所以我琢磨着,这辅政大臣也好,可我想着,若是能循当日晋时穆帝那般,倒也是不错。皇帝年幼,正是需要我和皇太后好生照料的时候呢!”

晋时穆帝?小香菇一头雾水,古时的朝代,她就只记得什么夏桑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这中间的什么三国,东西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神马的,那可是一头雾水,压根不知道的。

太后提到这晋朝的穆宗是个什么意思,小香菇是不清楚,不过她后面儿说的那句什么皇帝年幼,正需要她和自己好生照料的话,却是让小香菇心里大敲警钟。

不对啊,这老太太……莫非是……

她正想着,那边儿的允祹已躬身道:“回太皇太后,晋时穆帝即位时,年方两岁,当日确有太后设白沙屏于太极殿,抱帝临轩一事。但时日久远,且我朝和那晋朝,风俗礼法俱是不同,又岂能遵循其例呢?”允祹这话的潜台词是,本朝严禁后宫干政,太皇太后,您老人家就消停些罢!

太皇太后被他这么一堵,那脸上也不是很好看。这后宫里的女人,死了儿子,那可真就觉得是没了依靠。这一点,无论是太后还是其他太妃、太嫔们都是这么想。太后说这话,也自有她的考虑在里面。

皇帝在时,事她至孝。她说一,皇帝甚少说二。她的日子过的是如鱼得水。这皇帝不在了,即位的是她的孙孙。这若是年纪稍微大点儿的孙子,太后只怕还真是灰了心。

她往日对那几个孙孙关注甚少,他们跟她也不是很亲。可若是永瑄即位。他如今才年方两岁。自己若是从现在起就把他带在身边儿,将来他定是会亲近自己的。到时候,她的日子,只怕就会和那圣祖仁皇帝还有那孝庄太皇太后一般了。

想到这儿,太后也是心情激荡,拽紧了帕子,瞥了眼允祹,见他和诸位亲王俱是紧皱眉头,就知道这事儿不好办。可没关系,她还有盟友呢!一念至此,太后就笑了笑说:“我对此事也不熟。只是皇帝如今实在太小,还离不了额娘呢,若是就让他这么小小儿一个人儿,住在那养心殿里,只怕皇太后也不放心不是?”她说完,便看着小香菇,等着她的回答。

小香菇这边儿听了履亲王和太皇太后的一番话,是银牙暗咬。娘的,原来这老太太打的这么个主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