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122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黛玉不以为杵,只是牵着岚哥儿的手在对面坐下来了,只是对赵家人说道:“走累了过来歇歇脚,没想到赵姑娘在此处,少不得要打扰一番了。”

  既然和赵家做了亲,以贾敏和黛玉的性子,自然是要把赵家上上下下全部打听清楚了这才作罢。

  赵家有两房,大房只剩下赵渊和赵梓清两兄妹。二老爷名赵时,这几年也做到了太常寺卿,虽然无什么实权,但是也是正三品。

  其正妻为齐氏,其父是武将,如今已经辞官。比起大房来,二房就热闹多了,二房有二子三女,除了二爷赵滔和大姑娘赵蓉沁是嫡出,其他的都是庶出,最小的那个庶出的姑娘今年似乎只有八岁。

  这个做妇人打扮的,必然就是赵滔的正妻安氏。安家也算是名门之后,安氏的父亲原本是大理寺左寺正,今年年后考绩为优擢升为户部郎中。

  因为林如海是户部的一把手,安家黛玉倒是了解的清楚。安氏出于三房,家中行九。

  大概是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安氏对黛玉倒是客气的很见黛玉坐下来,便道:“虽然刚出四月,但是外面的日头还是有些大,林姑娘坐下来歇歇脚倒是好。说起来倒是从未见过林姑娘,如今正好说说话。”

  黛玉便笑着点头应是,毫不大意的忽略了赵蓉沁那一声“哼”。

  赵蓉似乎怕自己嫡姐的做法惹恼了黛玉,连忙拉了拉赵蓉沁的袖子却被赵蓉沁狠狠的甩开了。赵蓉便不好意思的朝黛玉看了一眼,又转过头和坐在角落里的赵梓清说话。

  赵梓清从黛玉过来到现在都是缩在角落里一言不发,见黛玉往她那里看过来,只是下意识的躲到了安氏的身后。只是这样她似乎不怎么满意,居然躲在安氏身后偷偷的打量着黛玉。

  见如此,黛玉便只和安氏说话起来,却也只是一问一答,客气而生疏。

  安氏倒是对黛玉旁边坐的不安分的岚哥儿有几丝兴趣还让身边的丫鬟送了零嘴给岚哥儿。黛玉看了一眼,只是让身后的丫鬟接过去了,岚哥儿没说要尝一尝黛玉便索性不提。

  “若是将来能有岚哥儿一半的乖巧,我也就省心了。”黛玉抬头望着四周的景色,又要防止着岚哥儿趁她不注意往亭子外面跑,倒是有些跑了神。

  安氏那句话却是对赵蓉说的,黛玉这才知道安氏有了身子,她仔细一看,才发现安氏已经有些显怀了,只是衣裳穿的宽大,乍一看上去看不出来什么。

  遇到赵家的姑娘,黛玉也只当做偶然。

  赵蓉沁似乎不怎么待见黛玉一直催着让自己的二嫂安氏离开。姑娘在家中是娇客,况且赵蓉沁还是嫡出的,因此安氏拗不过她,只能向黛玉告辞,带着赵梓清和赵蓉离开了。

  赵家人走了,黛玉便心安理得的占据了这个亭子还让身后的闻音和知雅把随行带的点心拿了出来。比起这么多人围着,人少些她还觉得自在。

  岚哥儿走了这么久也饿了,便只是专心的在柳岸的照顾下自己拿着点心吃,倒是安分了。

  还没等黛玉休息一会儿,便见到一个丫鬟匆匆走了过来,见到黛玉便行了礼道:“我们姑娘方才丢了一条帕子,许是丢在这里了,让奴婢过来找找。”

  黛玉看了那丫鬟一眼,模样平淡无奇,并不打眼。

  黛玉方才留意到她一直是站在赵梓清身后的,似乎是赵梓清的丫鬟,只是赵梓清跟另外一个丫鬟看似亲密一些。前几次见赵梓清,她身边带的都不是这个来寻东西的丫鬟。

  黛玉点了点头,让她自便,就见那丫鬟果然是细细的寻了起来。黛玉也没管她,只是见岚哥儿吃的快,连忙拉了她的手让他吃慢些。

  还没过多久,黛玉便听那丫鬟道:“可是找到了。”声音中带着惊喜。

  黛玉没回头,却没料到那丫鬟竟然还回到亭子里来跟她请辞。

  礼多人不怪,黛玉淡淡的应了一声,便听那丫鬟道:“奴婢这就去给三姑娘回话。”说着她便走近了一些,突然又道,“咦,山顶的金钟敲响了。”

  黛玉一听,果然是有隐隐的钟声传过来,她们这个地方能遥遥看到远处的金钟所在处,听钟声敲了起来,便下意识的往山顶上看过去。

  “三姑娘也该等急了,奴婢就不打搅林姑娘了。”说完那丫鬟再行了礼,这才转身走了。

  黛玉回过头,却感觉自己交叠的双手碰到了什么东西,她神色一顿,连忙把手上的东西拢到了袖子里。

  236头绪

  她轻轻的吐出一口气,转眼便瞧见岚哥儿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己,眼神止不住的往她拢起的袖子里看。黛玉无力的看了岚哥儿一眼,便轻声道:“岚哥儿也累了吧,咱们先回厢房好不好,母亲大概也快回来了。

  岚哥儿盯着黛玉看了半晌,眼睛转了转,这才应好。

  静国寺给林家安排的是右侧最里面的厢房,因为要在这里待上大半日,又都是女眷,等她和肖家一块来的时候,才已经有不少人在此处暂且歇下来了。

  岚哥儿年纪小,疯玩了一阵子,早已经有些累了。黛玉让柳岸把他带到里屋去休息,自己则是在隔间坐下来。

  一半人分出去照看岚哥儿,连芷兰也被黛玉打发到岚哥儿身边了,闻音和知雅守在外间,黛玉身边便只有春绯一人在伺候着。

  春绯见黛玉神色蔫蔫的,便说道:“这静国寺的茶倒是自己炒的,听说很是不错,方才肖二姑娘还在说要去拿点来尝尝呢。”她见黛玉脸上没有多少兴趣,又说道,“若不然我也给姑娘去拿一点过来,等太太回来,也好尝尝?”

  黛玉先想着不要那么麻烦,只是捏着手上的纸团,便点了点头:“也好,你吩咐闻音或者知雅去就可以了。”想了想,黛玉又道,“今日寺里人多,她们在外间走动,你也嘱咐她们小心些。”

  春绯点了点头,黛玉知道她性子谨慎,自己只是吩咐这一句,她必然要仔细叮嘱闻音和知雅二人的。这么一点时间,也足够她把纸上的字看完了。

  春绯刚打了帘子黛玉便从袖子里把那团纸张拿出来,纸张也柔软,上面的墨有些晕开,也就只有几句话。黛玉一目十行的看完听到外间有响动,便下意识的把纸收了起来。见来人是春绯,她才松了一口气。

  纸上面交代的很清楚,宫宴那日引周铎来湖边的,是一根镶羊脂玉缀红蓝宝石的簪子。而那根簪子如今在周铎手上,周铎不肯拿出来。

  虽然不熟悉赵渊的字迹,但是黛玉却能肯定这信必然是赵渊写的。当初赵渊便说这件事情他会去查等了几个月都没有消息,黛玉便以为赵渊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时隔那么久,赵渊竟然又突然送了消息过来。

  说起来这件事情的关键便是周铎。

  只是赐婚的消息传出来,以赵渊的性子,自然是要先把这件事情完全定下来再说。等到赵渊开始着手处理宫宴的事情时,才发现周铎已经不在京中了,原来周铎竟然去了西北。

  孟家三房所处的二姑娘嫁到西北,刚添了一个小孙子周铎便是以这个名义去的西北。这一去,便是大半年。

  周铎让人留意着西宁王府的消息,等周铎回来的时候却是来年春暖花开时节了。赵渊在周铎回来的第二个月才去的西宁王府,只是周铎只是让赵渊看了一眼那根簪子,又画了那簪子形状和花样,簪子却没有给赵渊。

  自然这幅画艺不怎么好的玉簪图并没有落到黛玉的手上,代之的是一些枯燥的描述。黛玉在脑海中仔细想了想赵渊心中那一句话便带过去的形容,却怎么也想不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来。

  她的簪子金钗之类的东西本就多,贾敏每年还要寻着各种由头给她添不少,如今都是身边的丫鬟在管着,每日要戴什么都是芷兰和春绯帮着搭配。

  黛玉见春绯端了茶进来,便朝她看了一眼:“春绯我问问你,你可记得我有多少镶羊脂玉缀红蓝宝石的簪子?”

  虽然她箱子里的钥匙都是芷兰在管着,但是芷兰、春纾和春络都已经到了外嫁的年纪,今年便要出府了的。 ~因此跟着她一起去夫家的春绯便开始着手接过芷兰管的那些事情,她房中另外两个大丫鬟也逐渐把事情交给了闻音和知雅。

  春绯想了想:“这样的簪子我记得倒是有好几根,姑娘好好的提这个做什么?”

  “既然问起来便是很重要了·那几根簪子有哪些是去年便已经有了的,现在可还在?还有,有哪些是我戴着出去过了的?”

  黛玉话说完,春绯的神色也严肃起来。她把描漆的托盘往桌子上一搁,倒是认真的回忆了起来。

  “有两根是今年新添的,几根是从扬州带来的,虽然贵重但是样式有些陈旧,姑娘倒是没戴过。还有几根我记得姑娘戴出去过,只是现在还在不在斛是想不起来,等咱们回府了我再清算清算,都是登记了的,放心。”

  黛玉点了点头,她每日戴出去的头面,回来之后都是要清查一遍的。芷兰和春绯都是严谨的人,这方面自然不会偷懒。

  叹了一口气,黛玉看着已经升上来的日头,心中也烦躁了起来。

  这一烦躁,这个佛诞日便显得更加的无聊了。贾敏从后殿里回来,带着黛玉和岚哥儿去了放生池。

  吃了午膳之后,便又把岚哥儿托给黛玉,自己则是去了善会。

  期间她又遇到了赵家的太太姑娘们,带头的齐氏倒是拉着贾敏寒暄了几句。赵蓉沁看了几眼黛玉,还是一副不屑与她攀谈的样子赵蓉还是跟在自己嫡姐身后,一脸的小心翼翼和无措。当然,她还收获了安氏善意的笑,以及赵梓清欲言又止的神色。

  黛玉只是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跟在赵梓清身后的那个丫鬟,她淹没在姑娘身边的大丫鬟里,让人忍不住要忽视。似乎是知道黛玉在打量她,她只是轻轻抬头看了黛玉一眼,其他时候始终是低着头不说话。

  心不在焉的回了府,黛玉回了屋子便让芷兰和春绯摆出了所有和赵渊描述相近的簪子,连玉钗都不放过。

  “就这些了,我方才一一对照过了,没有遗漏的,也没有丢失的。”芷兰点了点数目,便点了点头道。

  摆在眼前的也就十几根,符合黛玉先前说的条件的也就几根簪子而已,黛玉的目光从那几根簪子上面划过,眼睛就定在一处不动了。

  她指着那几根簪子道:“这些我都戴出去过么,你们可还记得分别戴去了哪里?”

  比起金饰来,黛玉素来便偏爱玉饰一些,因此这些簪子倒还都用了几次。

  芷兰和春绯便一一说了,也难为她们记得这么清楚。

  “你说这跟簪我在哪里戴过?”黛玉指着摆在中间的一根簪子,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芷兰便笑了起来:“姑娘你忘啦,这根簪子是今上登基那一年,咱们跟着老爷太太一起上京,在半途买的呀。当时还遇到薛姨太太和宝姑娘了,只是那时还不认识,这簪子本来是一对的,姑娘见宝姑娘喜欢,还让了一根给她。那掌柜的还说,这个样式,叫做什么蝶恋花的……”

  “我也想起来了,这根簪子姑娘那次去西宁王府的时候戴过一次,后来到了京里,太太又给了姑娘一套珍珠的头面,这根簪子就锁进箱子里了。”春绯看了一眼黛玉,也开始回忆。

  春绯的话刚一说完,黛玉便猛然的拍了一下桌子,语气中有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难怪呢……”

  她语气中虽然振奋,但是神色很冷。

  芷兰和春绯本就不明白黛玉好好的怎么想起来要看玉簪,只是知道这事绝对不简单,如今见黛玉如此神色,心中也是一沉:“姑娘,可是出了什么事?”

  黛玉手中握着那跟“蝶恋花”的簪子,冷笑了一声:“能出什么事情,咱们的事已经过去了,后面谁有事还不一定呢。”

  芷兰和春绯互相看了一眼,多多少少都含着一丝担忧。

  黛玉见如此便笑了起来:“我还要再确认一番呢,是咱们要找别人的麻烦,你们两个担心什么。”

  她是说以薛宝钗的性子,不见了一样钗环动静就闹的这般大,想来她为了东窗事发之后让自己摆脱嫌疑,早早便打算上了。

  薛宝钗没有可能见到阮皇后,唯一的媒介便是姚家。只是京中的夫人们多半不愿意和商户来往,薛宝钗能见到姚家人的地方,想来也只有那次西宁太妃的六十大寿了。她仔细回忆了一番,那天贾家主推的是探春,她倒是没怎么留意薛宝钗。

  不管这根簪子是薛宝钗送到姚家人手上的,还是薛宝钗掉的,反正这事定然跟薛宝钗脱不了干系。

  不过以薛宝钗的性子,大概是会在姚书玲跟前暗示一番她和自己有一根一模一样的簪子,然后碰巧这根簪子在宴席上掉了。反正薛宝钗已经大张旗鼓的找过了,日后这根簪子落到谁的手里,都跟她这个无意掉了簪子的人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薛宝钗和姚书玲又是怎么搭上的,薛宝钗又怎么看出姚书玲对自己有恶意?

  周铎必然是见过她戴过这根簪子的,只是他这样也太好骗了吧。

  第237章

  史家和卫府的亲事虽然已经有了苗头,但是还未曾下小定桂氏心中定然是怪贾家耽误了史湘云,连迎春添妆那一次都未曾来,还是史湘云念着姐妹一场,桂氏才让史湘云出门。

  只是林家这一处,桂氏倒是不反对史湘云和黛玉交好,迎春出门之后,便积极的让史湘云来林家陪黛玉说话。

  而贾敏见黛玉总是困在屋子里也担心的很,湘云能来陪黛玉说话心中自然是开心的,因此倒是打听了一番史湘云即将说亲的人家。

  卫家祖上也是袭过爵的,只是到了卫若兰祖父那一代爵位便没了。卫家是以军功出身的人家,祖上也没有出什么读书人。今卫家的老太太还在,卫若兰便是出自大房,是卫家的长子。

  从门第上来说,史湘云是低嫁了。只是她自幼父母双亡,命硬的很。卫家虽没有爵位,但是贾敏口中卫若兰性子还是不错的,今在御前行走,将来的前程也不会太差。在贾敏眼中,湘云的这门亲事虽说不如意,但是从黛玉的角度来说,总比嫁给贾宝玉好。

  黛玉虽然知道原著中卫若兰是英年早逝了的,但是婚姻大事,素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这些闺阁中的女子素来是没有发言权的。她以为贾敏和林如海疼惜自己的命算是好的,只是没想到一纸圣旨就打乱了林家和她以后所有的计划。

  黛玉苦笑了一声,她看着窗外连绵的绿意叹了一声。现在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圣旨都已经下了,想着怎么过好以后才是正途。

  天逐渐的热了起来,贾敏见黛玉一直锁在屋子里绣嫁妆,怕她闷着了,便带了黛玉和岚哥儿一起到了庄子里。

  本来是想着带皓玉一块来的,只是皓玉来年便要考童生了。虽然贾敏想让他松快些,但是皓哥儿自己就是个好强的,他见江俞泰这般刻苦,自己便不敢放松,已经婉拒了贾敏的意思。林如海倒是欣慰的很,只是贾敏心中多少是有些担忧,害怕皓玉把自己逼得太紧。

  避暑的庄子和温泉庄子不同,那庄子在城西,马车只要一个时辰便到了。贾敏决定在庄子里住上两个月,因此用惯了的东西都随身带了过来,光是用的物什,就装了三辆马车。

  避暑庄子里的管事叫李丰年,已经快五十岁了,是林家的老人了。李丰年家的年轻时在林老太太跟前伺候过的,但是见到贾敏也是毕恭毕敬的,丝毫不托大。

  到底是这么多年的老仆了,做事情就更是稳重一些,贾敏见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是暗中点头。

  住了十几日,贾敏便叫了李丰年家的到屋子里说话,谈及附近那个庄子的时候,贾敏倒是来了一丝兴致:“那庄子是谁家的?我听你的意思,倒是离咱们这里静的很。”

  “也就几里地而,原先和咱们这个庄子的东家是同一个,咱们买了这个庄子,彭家便买了那一处。”李丰年家的不是个多话的人,贾敏问一句她便答一句枧矩的太刻板了。

  贾敏点了点头,暗自想着彭家到底是哪一家,等想起来的时候,又记起彭家的那位彭大人似乎在今年夏初的时候已经外任做官了,京中的宅子也卖掉了。她看了一眼垂着头的李丰年家的,便说道:“你让李管事去暗中打听一番,看那庄子是不是要卖出去的,若是要卖出去,打发人留意一番,我倒是想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