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128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因为疼痛而收紧的双手慢慢的松开,黛玉在睁开眼睛看着伏在自己身上的人。欲”望让他的眼睛更加的深沉,就连脸上也染上了一层无法掩饰的绯红色。大概是忍的太辛苦·他额上布满了细密的汗水,却始终都没用动作。

  他是在顾忌着自己,怕她难以忍受吧。

  黛玉心中一软,他们停了许久,身上的痛楚早已经减轻了一些。她伸出双手环上赵渊的颈项,声音里也带上了一丝不稳:“没那么痛了。”

  赵渊却依旧没有动,他一只手支撑着自己的体重,另一只手却是流连般的在黛玉锁骨上面画着。黛玉迷惑的睁开眼睛,赵渊终于开始缓缓的动了。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些疼·赵渊眸光温柔,纠缠着黛玉的唇舌,让她忍在唇间的疼痛变成了细碎的呻”吟。

  赵渊的动作越发的温柔,不适感逐渐消失,一种怪异的酥麻感逐渐蔓延。黛玉的喘息声大了起来,搂住赵渊脖子的手紧了紧。而赵渊突然双手一用力,便将她整个抱了起来。黛玉的腿悬着,只能勾住他的精瘦的腰。

  很明显赵渊很满意这样愈加亲密的姿势,动作也逐渐快了起来。他望着自己怀中的少女,因为他的动作而有韵律的摆动着·平日里淡然灵动的双眸,此时是少见的迷蒙。她攀着自己,以一种全然信任的态度,任他采撷。

  他情不自禁的加快了动作,想让身下的人更加失控。

  正当黛玉被一种酥麻感逼得无路可退的时候,一路猛进的赵渊突然之间顿住了。黛玉只觉得自己私密处一暖,她睁开眼,有些错愕的看着赵渊。

  不……不是吧!

  黛玉直愣愣的看着赵渊,而赵渊却是俯身向前,绷直了身体抱紧了黛玉。似乎……释放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赵渊的手臂微微松了一些,月色下可以清晰的看见他眼中的阴云密布。他淡淡的看了一眼惊讶的盯着他的黛玉,“再来。”

  黛玉顿了一会儿·才状似安慰道:“不要紧的。”

  她这句话刚落,赵渊的脸上更是显出了三分绯红,七分阴霾。他没有吭声,只是埋入她体内还未曾拔出的某处再次昂扬了起来。

  尽管第一次结束的让人有些尴尬,但是第二次、第三次······黛玉就只能完全如水一般瘫在他身下。她抱着赵渊的脖子,因为身体的痉挛不得不咬住赵渊的肩膀时,才迷迷糊糊的想着。第一次完全是假象啊,和后面简直是天差地别。

  是情绪太激动了·或者是太久没有过…···所以第一次才交代的那么快么?赵渊如今已经二十岁了·通房总归是有一个的吧······

  只是很显然黛玉如今已经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了,因为第一次的草草结束·赵渊后面折腾了她许久。月华透过帐子,薄薄的一层打在他的脸上·他只是低着头看着黛玉,注意着她每一次微小的表情。

  他在她体内冲撞,很快掌握了她身体的每一处,于是快速的律动下,更让她感觉强烈难以抵制。她只能配合着赵渊的呼吸,轻声喘息着。

  夜色愈发深沉了起来,月光从窗前流转而去。

  黛玉这一觉虽然睡的很沉,但是第二日是一定要早起的,她也不敢多睡。等她昏昏沉沉醒过来的时候,听到的是一阵的穿衣声,身边的被子还尚有余温,看来赵渊也没起来多久。

  他们没有留上夜的丫鬟,昨日里便打发的远远的了,这样的事情黛玉也不想假丫鬟之手,便要挣扎着起来给赵渊穿衣。

  床边的人早就听到了帐子内的动静,见黛玉似乎是要起来,便连忙掀开了帐子道:“现在天色还早,你再睡一会儿。”

  黛玉从掀开的帐子里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摇了摇头道:“已经不早了,我帮你。”这般说着,她人已经从床上坐了起来,披衣下了床,便接过了赵渊手里的事情。

  身上很清爽,她睡梦间确实是感觉有人在打理,应该是赵渊帮她清理过了。

  这样想着,黛玉手中的动作便越发的温柔了起来。赵渊已经穿了中衣,她给赵渊穿上外衣。这样的事情她以前从未做过,还带着一丝生疏和忙乱。

  而赵渊只是看着黛玉,或者是伸开手配合着,即使黛玉给他穿衣的时间用了平日里的双倍,他神色间也不见什么不耐。黛玉见赵渊这般,反而松了一口气。

  若真的这样过下去,日子也不难过。

  她又突然间想到了昨日的问题,赵渊已经二十了,不可能没有通房的。黛玉暗自叹了一口气,如今还是新婚第二日她便想那么多,着实是自己找不自在。

  赵渊一直看着黛玉,自然是看到了她细微的表情变化,只是他却不知黛玉心中是这样的想法,只是以为黛玉累了,便温和的笑了笑,轻声道:“咱们只用天亮的时候去宗祠里候着便行了,不用起的这般早,要不然你再睡一会儿。”

  和佳公主和赵季早逝,黛玉上面没有公婆,因此倒不用跟一般的新妇一样,天不亮就到婆婆门外候着,硬生生等到天亮再去敬茶。

  “这个时辰外面应该有丫鬟在候着了,我打发人打水来给爷洗漱。”黛玉欲言又止之后,这才说了一句。她本来是想问赵渊起这么早做什么,但是即使是昨晚他们做了最亲密的事情,那也只是身体亲近而已,心却还是有些远的。有些话,她现在自然不好问出口。

  赵渊仿佛看出了黛玉的心思,便笑道:“我每日都要早起打拳,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先休息一会儿,让丫鬟伺候着便好了。”

  他们在屋子里说话,门外的春绯早已经候着了,自然是听到了动静。一会儿屋子里便传出来要水,春绯应了,她朝闻音看了一眼,闻音便带了风清和月朗出了院子。

  长信堂是护国公府最大的一个院子,丫鬟们的屋子在稍远一些的西边厢房里,黛玉来了之后,她身边的丫鬟除了几个大丫鬟住在右侧的耳房里就近伺候着之外,其他的也都去了西边的厢房。

  除了黛玉的大丫鬟,赵渊身边的大丫鬟锦绣和珠玑自然也是住在右侧的耳房。大丫鬟是两人一间屋子,而锦绣和珠玑早已经醒了。

  赵渊以前是在外宅住,锦绣和珠玑也是近几个月才搬了进来,对于长信堂,她们也只比春绯她们稍稍熟悉一点。

  有了女主人之后,她们感觉自己的生活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却又似乎什么都没便。只是以往的时候,这个时辰守在门外的丫鬟从她们变成了其他人。

  锦绣到了时辰也早已经醒了,珠玑则是睁大了眼睛听着外面的动静。半晌之后,她才轻轻道:“爷以往这个时候,早就起来打拳了,今日晚了半个时辰。”

  锦绣没有说话,珠玑以为她睡过去了,只是叹了一口气,又状似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这个新来的奶奶性子怎么样,不过我看她身边的几个丫鬟,就连那个二等的那几个,都长的极好。”

  珠玑是没有见过黛玉的。

  锦绣还是没有说话,珠玑正准备翻身起来,便听到旁边的锦绣突然之间道:“珠玑,多余的心思你不能再有了。”

  这句话像一盆兜头的凉水,硬生生的把珠玑从头到脚淋个透湿。也许是因为刚离开暖和的被子,珠玑打了个冷颤,却只是咬着唇,没有说话。

  锦绣还想说什么,只是看见珠玑黑暗中模糊的侧脸,终于是把话咽了下去。

  “我的心,一点都不大·……”珠玑犹豫了半晌,这才吞吞吐吐的说了一句,像是说服自己,又像是为自己辩解。

  第247章 敬茶

  天还未亮,暮春的清晨还带着寒意,黛玉穿了一件大红色锦缎金丝边的夹袄,亲自送了赵渊出门。

  赵渊以前是住在外院里,即使成亲之前的三个月已经搬回到长信堂,但是这却是住在长信堂的第一夜。他又在二门里寻了一处打拳的地方,赵渊说是东边的那处梅林里,黛玉对府中并不熟,因此也没有多问。

  其实她还是想跟着赵渊一起去看看的,但是赵渊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出相关的话来,因此黛玉也只能作罢。

  他们之间还是太生疏了,虽然已经做了夫妻,但是这世上,至亲至疏便是夫妻。

  赵渊一走,黛玉身边的丫鬟神色都不似先前那般紧张了,黛玉见知雅由原先的如临大敌到现在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她一乐,便忽然间朗笑出声了。

  “奶奶还有心思笑,爷都已经走了,奶奶还是快些梳洗吧。今日定然一早就开始忙起,这么早也不知道大厨房有没有备早膳,好歹咱们这里还留着几盘子点心,奶奶先垫垫胃吧。”春绯絮絮叨叨的念了一句,又状似叹息道,“还是有小厨房好啊。”

  在林家,贾敏的正房里是有小厨房的,任何时候只要是想吃点什么,也不用惊动大厨房便可以随时做。还是做姑娘的时候安心自在,如今连早膳要用的早一些还要束手束脚的。

  春绯的这番话倒是真的提醒了黛玉,长信堂离大厨房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如今这个时节倒是还好,若是等到严冬的时候,饭菜耽搁一会儿便凉透了。

  黛玉想着这长信堂必然是有小厨房的,大概是赵渊太久没住进来了,又是赐婚时重新再收拾的,很多地方都只是马马虎虎应付了。

  春绯念叨了一会儿,便让闻音打发人去大厨房看看。自己则是伺候着黛玉梳洗了起来。

  黛玉梳洗完毕,闻音恰巧便进来了,跟在她身后的风清和月朗手上都拿着一个大食盒。

  闻音见到黛玉,脸上的笑意便浓了起来:“没想到大厨房的张嫂子早已经准备了奶奶的早膳呢,说是前一日二奶奶吩咐了她,料到奶奶今日起的早,让她早早做准备呢。”说着她看了黛玉一眼,忍不住多说了一句。“二奶奶倒真是个有心人。”

  黛玉睨了她一眼,却没有接她的话。安氏必然是个聪明人,但是聪明也要有个度,她这个身份。太聪明了对黛玉来说反而是坏事。

  春绯的见闻到底是比闻音多,便朝闻音使了个眼色,闻音即刻便止了话,只是把食盒往桌子上一放,便轻声询问道:“奶奶现在可是要用点?”

  黛玉此刻还真不饿,便摆了摆手道:“先不要动,等爷回来一起用吧。”

  话音刚落,退到外面的风清便隔着帘子问道:“奶奶,锦绣和珠玑姐姐在外面候着呢。说是要进来伺候奶奶。”

  春绯和闻音便相互看了一眼,黛玉却没什么表情的点了点头,闻音便让人往外面传话了。

  不一会儿,锦绣和珠玑便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二人穿着一样的青色起花的掐牙背心,低着头似乎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黛玉倒是和颜悦色的看着她们二人,锦绣的样貌平平,属于丢进人堆里便寻不着的那一种。而珠玑的模样和身段相较而言就要出挑一些。

  二人规规矩矩的给黛玉请了安,直至黛玉让她们起身了,这才敢稍稍往黛玉这边看。

  锦绣是见过黛玉的,因此只是看了一眼便低下了头,反倒是珠玑怔怔的看了黛玉一眼,竟然像是回不过神了一般。锦绣见珠玑这个模样,心道不好,连忙往前走了几步。却是正好撞了珠玑一下。

  她上前来笑道:“不知道奶奶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奴婢做的?”

  黛玉便把目光从珠玑身上收了回来,头歪了歪带了一丝兴趣道:“你会什么?”

  珠玑打量了一眼,屋子里井井有条的,几个大丫鬟屏气凝神的站在黛玉身后。她往黛玉头上瞧了一眼,便说道:“奴婢会梳头,奶奶若是不嫌弃的话。便让奴婢试试可好。”

  黛玉便笑了起来。

  她头发长,自己不爱打理,便全部交给了芷兰和春绯,只是芷兰和春绯都是不会梳妇人头的。跟着教养嬷嬷学了许久都学不会复杂的,只会梳些简单的。如今黛玉头上挽的这个髻,便是春绯会的最复杂的一种单螺。那锦绣只是粗略的打量了一眼,便知道怎么钻空子了。

  锦绣便给黛玉行了礼,上前来走到黛玉身后,黛玉只感觉她在自己头上盘弄了一会儿,春绯便拿了铜镜来。

  原来简单的单螺被锦绣换成了朝云近香髻,虽然整体的形状以及头上戴的发饰都没怎么变,但是看着确实是精巧耐看一些。

  锦绣还在给黛玉配珠钗的颜色,黛玉便漫不经心的问道:“你是在爷身边伺候的,居然会这么一手,还真是让人吃惊。”

  “奴婢也常去三姑娘那边看看,这梳头便是从高嬷嬷那里学来的,她是公主从宫里带出来的老人了。奴婢是想着多学些也好,将来若是出去了,有一技傍身也容易过活。”

  黛玉眉头一挑,这便是给自己表忠心表清白了。她又往珠玑的方向看了一眼,却见珠玑低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脸上的表情看不清楚。

  锦绣还在小心的做最后的修饰,黛玉便随口问了些府中的情况。只是锦绣是常在外宅里伺候赵渊的,因此二门里的事情许多都不怎么清楚,不过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便不得而知了。她又跟黛玉说了一些府中个人的性子,只是一个丫鬟哪敢说主子的闲话,黛玉也只是权且听着。

  天光微微亮了一些的时候,赵渊便从外面回来了。他身上还带着一丝清晨的寒气,见黛玉迎了上来,便略略偏开了一些:“我身上寒气重,先把外衣换了。”说着他便径直走向里间,黛玉身边的丫鬟自然是没有跟进去的,锦绣也只会沉默的在一旁站着。倒是珠玑看了几眼,欲言又止的看了一会儿,直到里间的帘子被放了下来,她这才低了头。

  锦绣在她身边微微叹了一口气,却什么话也没说。

  水是早已经准备好了的,赵渊进了净室,只是简单的沐浴了一番,便穿衣出来。他还穿着中衣,黛玉便上前去给他把春衫穿上。

  等黛玉熟练的抚平了赵渊春衫上的细小皱褶,赵渊突然一把把黛玉拉到了他怀里。他低下头,额头抵着她的额头,流连般的磨蹭了一会儿,这才深吸了一口气道:“方才出去遇到了赵进,咱们先去祠堂里给我母亲上香,再去老太爷那里。二叔待会儿带我们进祠堂,二婶在前厅里,本家的几个远房本家人和亲戚家的长辈都在。”

  这赵进,便是护国公府的管家,跟在护国公身边的人。

  黛玉点了点头,又听到赵渊道:“你别紧张,也不需要害怕,你是赵家的大奶奶,只有人敬着你的。”

  黛玉便笑了起来,她看着赵渊然后郑重的点了点头,赵渊愿意护着她当然是更好了。只是从赵渊的话里黛玉便能听出来,对于本家的人和赵家亲戚中来的这几个人,赵渊大概是看不上眼的。只是方才他说祠堂的时候,只说了给和佳公主上香,却是一点都没有提起自己的生父呢。

  等二人从里屋出来,外间的丫鬟 便只剩下春绯在候着了。她伺候这黛玉和赵渊简单吃了一些,便目送着赵渊和黛玉出了院子。

  如今黛玉身边只剩下三个大丫鬟,这里不比林家,长信堂更是需要有可靠的丫鬟震着。黛玉仔细考虑了一番,便打算留下春绯守着屋子,她出去时就带着闻音和知雅了。

  出了院门,赵进早已经在外面候着了。他们一路步行至祠堂,一路上赵渊都在跟黛玉介绍着,赵进在前头慢慢走着,倒也不出声催促。

  他们到的时候,赵季早已经在祠堂前面等着了,他和赵渊简单说了几句话,黛玉又给他行了礼,这才把他们带进了祠堂里。

  赵季停在他们身后,等到赵渊带着黛玉祭拜了公公婆婆,这才跟赵渊黛玉说了一通话。还未说完,赵进便进来道:“老太爷已经醒了,让大爷和大奶奶过去呢。”

  赵季这才拍了拍赵渊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他们二人便又跟着赵进去见老太爷。护国公从赵老太太逝世之后便从内院搬了出来,住在外院一个比较偏的院子里。正是因为住的地方有些偏,倒是格外的幽静。

  赵进进去传话,没一会儿便出来领着赵渊和黛玉进了屋子。

  老太爷是在偏厅里见的他们,他在正前方的椅子上正襟危坐。黛玉是第一次见护国公,他的面相有些偏严肃,此刻却露出了一分笑意。

  护国公略略打量了黛玉一眼,还未说话,便见黛玉已经迎头拜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给自己行了礼。赵渊跟在黛玉身边,神色倒是看不出来什么,只是黛玉行礼的时候,他也跟着行礼罢了。

  第248章 谢恩

  “快起来吧。”护国公淡淡的说了一句,黛玉便被赵渊扶了起来。

  黛玉从未跟这样严肃的长辈相处过,况且她还不知道护国公是什么性子,秉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原则,她只是默默的站在赵渊后面,听着赵渊和护国公平铺直叙的一问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