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4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贾敏见黛玉哭的都喘了起来,也唬了一跳。她只当黛玉心中害怕,连忙好声好气的安慰着。

  母女二人在芷兰和芷芳的劝说下才止住了泪,黛玉哭了一场,更觉得疲乏起来,抓着贾敏的手,又再次睡着了。

  即使那个癞头和尚话里话外玄机颇多,但是她的到来本来就是一个意外了,况且贾敏和皓玉的身子已经好转。她没有贪心到以自己一人之力改变整个红楼,唯一所求的也不过是整个林家的安康罢了。为了这个目标,即使付出再多,她也心甘情愿。

  黛玉心中下了决定,这一觉自然睡得格外好。

  007局势

黛玉经过这一场病之后,心境自然是与以往不同。先前她只是因为林海和贾敏对她好,她也只是投桃报李而已,但是经历了这一场病,经历了原先的一番挣扎,她竟然真的有把这里当做归处的感觉。

  这次大病之后,黛玉休养了小半个月才恢复过来,她也知道贾敏和林如海担心,安安分分的躺了半个月。

  癞头和尚的事情大概是太玄了,林海和贾敏事后都不再问起,下人间碎嘴的也都打发了一些,之后他们自然是明面上禁了口。黛玉这场病来的奇怪,贾敏心中虽然没有责怪她身边伺候的人,但是也借着这个机会把黛玉房中的丫鬟婆子们好好敲打了一番,这才揭过不提。

  一晃夏季已经过去大半,夜里的气候变得凉爽起来。黛玉怕热,白日都是躲在屋子里,只是晚间拉着贾敏出来转转。

  她这才知道原先早已经由贾敏带着启蒙,正在认千字文,这才有上次贾敏“你才认得几个字”这一说。不过因为身子不好,况贾敏觉得她年纪太小,也只是打打闹闹一类的而已。她刚到这里时是大病初愈,即使后来好转了,贾敏也认为她身子弱,就没有主动提起。

  绛珠仙子本就是天人之资,必定聪敏异常,她也只是试探性的问问而已,没想到还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平日里无事可做,黛玉便央着贾敏再带她认千字文,日后无聊了找些闲看看也就不突兀了。

  白日里跟着贾敏认字,再陪着贾敏和皓玉说话,太阳落山后就缠着贾敏在院子里走走,这时间倒是好打发的很。

  日复一日,这日子很快就溜过去了。黛玉来到这里将近一年,几乎都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之前还会做梦梦到自己在现代的家人,如今想起来竟然都只剩下一张张朦胧的脸了。

  她本就识字,只是很多繁体字不太熟悉,有基础的话进步飞快。虽然在贾敏面前她没有刻意藏拙,但贾敏也只是教她认,并没有检查效果,黛玉也就这样得过且过着,并且自在的很。

  这一日吃过晚饭,太阳还没落下。皓玉在饭后都是要去院子里走动的,因前几日天气又热了起来,外面暑气重,贾敏拘着皓玉在房间里。黛玉见皓玉脸上有失望之色,因此就留在里间逗着他玩,贾敏则是在外间看账本。

  早前黛玉就叫芷兰让人做了许多样式相同的木块,磨得光滑了,再染上各种颜色,倒是和积木有些像。皓玉小,对颜色鲜艳之物分外喜欢,黛玉遂让芷兰抱着他到榻上去,哄着他堆积木玩。

  玩闹了不到一刻钟,就听到外间响动大了起来,黛玉便猜到是林海回来了。正想出去请安,就看到林海已经进到内屋了。和黛玉说了几句话,又问了问皓玉的情况,才又到外间去了。

  黛玉并没有出去,依旧在里间看着皓玉玩闹。

  林海饮尽一杯茶,才松了口气坐下来。贾敏早就放下了账本,见林如海坐了一会儿,就打发身边的小丫鬟们都出去了,只留下芷芳一人就近伺候着。

  “老爷,我今日收到了京里来的一封信,心中着实不安。”贾敏声音压低了些,思虑了半晌才把话说出来。

  林如海沉默了一下,才问道:“可是岳母?”

  “老爷已经知道了?”贾敏声音大了些,但是眼中已经有了一丝了然,“也是,这信从京里到扬州快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我也是前几日才知道的,夫人也不必过分担忧,这件事情结果怎样也未必可知。”林如海见贾敏心中确实焦急,连声宽慰了几句。

  贾敏摇了摇头:“虽然近些年我并不怎么外出走动,但也是知道一些事情的。当初我就劝着母亲不要把元春送进宫,进去之后就由不得人了,可是我二嫂竟然走了史家的门路巴着赶着把人送了进去,如今也不知如何是好。”

  “我并不是让你宽心才如此,未来的事情可不好说。”林如海虽然是这么说,但是眼中也流露出一丝无奈。

  当年林海娶贾敏的时候,贾敏之父贾代善还在,贾家一门两侯,虽无实权,倒也尚可。况且贾敏是嫡女,性子样貌都是好的,因此也就成了这桩亲事。如若换成现在的贾家,林家四代列侯,林海又是科举出身,林家这样清贵的香世家根本不会予以考虑。

  可叹自贾代善之后,贾家再也没有一个拎得清的当家人。现在他们讨论的正是贾家做的一件糊涂事,这也颇让林如海觉得无奈。

  贾家的大姑娘贾元春因出生在正月初一,只因为和荣国公生在同一天,贾家众人都认为她是个有造化的,不知何时竟生出了把她送进宫的打算。当初贾家求到林如海的门下,林海和贾敏都认为此事不可行,生生给回绝了。却没想到转个身他们就走了史家的路子,把一个好好的姑娘送进了宫。

  这个大姑娘元春也是个机敏的,自是知道宫中的局势,把心思都花在了赵皇后的身上,所图什么明眼人一眼就看明白了。

  贾家的算盘打的很精,但是却没料到这次宫中的中秋宴上,赵皇后竟然把元春指给了三皇子做侧妃,皇帝竟然也听之任之。

  这一下贾家的众人都懵了,强笑着谢了恩之后,家里都慌乱成一团了。王夫人哭个半死,贾母则是连夜打发人送信给贾敏。林如海一直颇得圣恩,贾母自然是想让他出些主意。

  谁都知道三皇子是先皇后之子,早已不得圣宠。即使将来情况好一些,元春也只是个闲散王爷的侧妃,对贾家无任何帮助。但是万一将来继位的那位心狠一些,说不定都会祸连贾家。

  “老爷也不用刻意说这些话来宽慰我,如今赵家势大,赵皇后所出的六皇子又很得圣心,将来如不出意外……”贾敏顿了顿,才道,“也罢,出嫁女也管不得娘家事,只是希望将来不要连累到老爷才好。”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今上现今正是春秋鼎盛之际,况且我看着,事情还是很难下定论的。”

  “三皇子……”贾敏怔愣了一下,才幽幽道,“虽然吴皇后在的时候我还小,但也知道当年她也是荣宠一时,风光无两。听说当年她十年无子嗣,但今上还是眷顾有加,宫中也只有万贵妃和季淑妃生下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还是今上为太子时出生的。我还记得当年三皇子出生时满朝同庆的那个场面,大家都以为吴皇后坐稳了皇后之位,却没想到生下和佳公主之后就仙逝了,不然三皇子早就……”

  似乎是想起了旧事勾起了贾敏的感触,她的话竟然停不下来了:“和佳公主也是个苦命的,这没了娘的孩子自然比他人辛苦,要是将来我……”

  林如海当然知道贾敏是因为由自己才想到这些,又隐约猜到贾敏接下来要说些什么,赶忙劝道:“夫人又想多了,况且这天家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能够揣测的,夫人在外也少说为妙。”

  “我自然是知道这些的,只是我也听母亲说过,赵皇后和先皇后之间颇有些恩怨,将来的事情也不太乐观。”贾敏皱了皱眉,心中无奈更甚。

  贾家当初把元春送进宫中,就是打着六皇子的主意,却没想到赵皇后现在使出了这一手,由此看来赵皇后是看不上贾家的。怪也只能怪当初母亲和二嫂被宫内的荣华富贵迷了眼,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贾敏心中虽然忧虑,但是也是无可奈何,她虽是贾家的姑娘,但是已经出嫁,就管不了贾家的事情了。

  贾敏和林如海还在外间谈话,黛玉听到“元春”这两个字,虽然手中还在和皓玉一起摆着积木,但是耳朵早就竖起来了。

  这样听来,元春现在已经入宫了,还被指给了三皇子?

  听到消息的黛玉当然没有林如海和贾敏的担忧,虽然她不知道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但却知道最后元春是晋封为贤德妃的,那三皇子自然就成了皇帝了。

  黛玉来了将近一年,她有心,自然稍稍打听了这个朝代的历史,但是结果却让她有些惊讶。

  原著中是按照明朝和清朝来写的,但是现在的这个朝代却是大兴朝,现在的皇帝是庆帝,如今已经是庆丰三十六年了。皇帝先后立了两位皇后,吴皇后是原先的太子妃,在庆丰九年和十年先后产下三皇子和长公主,庆丰十年就仙逝了。庆丰十一年春,赵贵妃封后,其子六皇子和三皇子只隔了一岁。

  黛玉年纪还小,林如海和贾敏谈话的时候也不避着她,因此她知道的也不算少。

  现今的赵皇后荣宠后宫,六皇子也风头正劲,赵皇后娘家势力也颇大。虽然不知道今上为什么迟迟不立太子,但是朝臣几乎都认为这个位子已经是六皇子的囊中之物了,也难怪贾家现在坐立不安了。

008 预感

外间林如海还在和贾敏说着话,无外乎就是这件事情并不算太糟糕,让贾敏宽心之类的话。

黛玉见他们谈话间并无什么重要的信息了,也就收了心不再关注,只是专心的看着皓玉跟积木较劲。

她这只蝴蝶虽然目前改变了林家的命运,但还没有改变这个世界历史格局的力量。按照原来的剧情,纳贾元春的就是下一任的皇帝,至于六皇子现在得势什么的,就像林如海之前安慰贾敏所说的,之后的事情谁能料到呢?

况且不管怎样,这也是他们贾家的事情,贾敏又是外嫁女。即使出了事,四大家族都是连着枝的,跟林家可没有任何关系,贾家的破事黛玉可没有兴趣。

贾敏也知道林如海多半是宽慰她,但是林如海在官场那么久,这个年纪做到从二品,虽然是外任,但是职位十分特殊,几乎算是天子的眼睛,自然有他的厉害之处。况贾家和林家是连襟,要是这件事情真的很严重,林如海也不会完全置身事外。

想到这里,贾敏心中也安定下来,暗自决定给贾母回封信,让其静观其变,不要多方奔走,免得多生事端。

她虽然惦记着贾家,但也只是点到为止,安心之后就把这件事情搁在一边,只是跟林如海讲黛玉和皓玉今日做了些什么趣事。林如海子嗣单薄,对这一对子女自是十分上心,也跟着贾敏笑了一场,这才进了里间。

皓玉正搭积木玩的入神,况他年小不知礼数,林如海和贾敏都进来了,他也不理,还是自顾自的玩闹。黛玉让芷兰把她从榻上抱下来,先请了安,才被贾敏抱着重新坐到了榻上。

好在黛玉已经习惯了被他们抱来抱去,因此不见得有多排斥,安安分分的依着贾敏坐了。

皓玉的积木已经搭起了约莫一尺高,贾敏和黛玉只是看着他的动作,并不说话。林如海站在一旁,不知怎么想的,竟然伸出手轻轻推了皓玉的积木一下。

黛玉眼睁睁的看着积木倒塌下来,然后错愕的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似乎也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表情有些许尴尬,他轻咳了一声,转身走到桌边,让芷萍给他上茶。

贾敏半天才晃过神来,她哭笑不得的看了林如海一眼,才哄着已经快哭的皓玉。黛玉也拿手边的积木逗着皓玉,母女二人生生的把林如海冷落到了一边。

黛玉往林如海的方向瞟了一眼,见他还是装着喝茶掩饰着尴尬,心内早就暗笑起来。

一直以来,她都局限在原著里,认为原著里写的人性格是怎样的,那么如今必定也是一样的。但是她忘了现在她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她现在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并不仅仅是一本小说那么简单而已。

譬如林如海,她就只把他定位在书中的那个样子,不知道还有这样玩闹的一面。

见林如海实在是尴尬的不行,贾敏又只照顾着皓玉的情绪,根本没时间理会他,黛玉连忙从榻上下来,一溜烟到了林如海跟前。

“父亲,我前几日已经把千字文念会了,女儿想学写字,父亲能帮我寻一本字帖吗?”黛玉问着,又让芷兰把自己手上的那本千字文拿给林如海看。

让黛玉这么一打岔,林如海总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神色。先前还是满面的笑意,听到黛玉的话之后也有些惊诧了:“玉儿竟是都认全了么?”说话间又望向贾敏。

林如海是知道贾敏开始给黛玉启蒙,只是黛玉还小,他也没太当回事,只打算着黛玉再大些再做打算。林家是书香世家,虽然林如海并没有想着要养出个才女出来,但是林家的姑娘读书明理还是十分必要的。

“玉儿竟然是全认全了吗?”贾敏也惊诧的转过头来,她见芷兰在一旁点头,才笑道,“这也怪我没留意,我只教了三遍,哪料到她都认会了。”贾敏说着也喜形于色起来。

黛玉看着同样表情的父母,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林如海和贾敏心中喜多过惊,足以证明她表现的并不算太过分。

其实黛玉想练书法很久了,虽然她的字已经认个七七八八了,但是书法却是拿不出手的。而不管在什么年代,字永远都是一个人的门面,况且年纪越小越容易雕琢。

林如海大笑了几声,捋了捋下巴下的短须:“果然是我林家的女儿,你刚开始练字,还是先习楷书为好。正好我书房内有一本柳公权的字帖,明日就打发人给你送过来。”

黛玉连忙点了点头,她也想着是应该先练习楷书。她现代也是写的楷书,记得是一本颜真卿的书法拓本,而且还是练习的钢笔字。现在从楷书练气,也不是那么难。

和字帖一起来的,还有一套笔墨纸砚,都是照顾着黛玉人小,刻意做小了一些。但是这些都不算,最让黛玉吃惊的是那本字帖。

她虽然不精通书法,但是还是上过一门选修的,至少知道现在她手上拿着的绝不仅仅是拓本而已。这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居然是真迹。

黛玉心中一阵恍惚,她自然是知道真迹很是珍贵,林如海居然拿出一本真迹来给她一个初学者练字,这让黛玉心中万分动容,却也有些隐隐难过。

看她现在过的日子,再想想原著中黛玉过的日子,难怪她会有“一年三百六十五,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样的感触。只是她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悲惨的林黛玉了,她有父母,有弟弟,她有强大的依靠。即使日后万不得已去贾家,她也是林家的女儿,是身世清贵的世家嫡女,绝对不会让人这样作贱。

因为是真迹,黛玉练字是自是多了三分的小心,每日都要分出一个时辰临摹。开始贾敏还抱怨黛玉陪着她的时间少了,但是年关也慢慢逼近,各处的庄子和铺子的账目都陆续呈了上来,贾敏自己都忙的团团转,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自然没时间搭理黛玉。

黛玉除了下午拉着皓玉去园子里玩耍,再陪在贾敏身边说一会儿话,其余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多半时间看看游记之类的闲书,再临摹一个时辰的字,虽然还是清闲的很,但是比起上半年来,有趣味多了。

皓玉和皓玉的身体逐渐好了起来,沈大夫说幸好年纪小,调养及时,再过个几年等汤药停了,也就能彻底好了。林如海见效果好,也劝着贾敏改用药膳,大约是贾敏这么多年过来了,效果并没有她们姐弟二人明显。

只是贾敏也并不显得失望,她近半年来倒是病的很少了,往年每次到了年关对账的时候,她总是强忍着,之后总是要累的大病一场。但是今年除了觉得累些,倒是没有其他的症状了。

初一那天黛玉第一次见到了林家的两位姨娘,周姨娘已经三十岁了,头总是垂着,黛玉也看不确切她的模样;钱姨娘只有二十多岁,模样虽说俏丽,但性子看着像是个木的。只是看言行举止,倒还都算是老实的人。

这两个姨娘一直深居简出,连院子都和正房隔得远。大概是眼不见心不烦,平日里贾敏也不让她们来立规矩,她也是做不到心无芥蒂的。

钱姨娘是贾敏做主开脸的,看她本分,贾敏倒还是劝过林如海每月里去钱姨娘院子里一次。周姨娘因为林老太太的关系,林如海每月也会去三两次,其余时间她们自然是见不到林如海了。

姨娘们给贾敏行完了礼,便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根本没看林如海一眼。她们无儿女傍身,内宅的事情林如海统统不管,更重要的是林如海并不贪恋颜色。她们后半生过得好不好,自然是贾敏一念之间的事情。

林家三个常年生病的主子身体康健起来,贾敏高兴,又多赏了下人们两个月的月钱。

虽然是欢欢喜喜的过了这个年,只是年后黛玉却比往常还要焦虑起来。她虽然知道身边许多人的结局,但是书中关于林家其他人,可都是一笔带过的,她了解的信息也少。

譬如她知道林家有个儿子是在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的,但是却不知这个儿子是不是皓玉,是在虚岁三岁还是实岁。黛玉心中紧张,皓玉院子里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她都要担心半天,几个月下来,一年里养好的身子竟然瘦了一圈。

贾敏和林如海不知道缘由,只能白白的心疼。黛玉也不能直白的跟贾敏说皓玉的问题,只是让春绯暗地里盯着皓玉的院子,她则是连练字都直接搬到了贾敏的上房。

清明刚过,天气还有些阴冷,这一日贾敏应邀去了肖府。

肖府是按察使司肖邦业的府邸,这个肖大人是林如海的同年。贾敏因身子不爽利很少接受扬州其他官太太们的邀请,这次的东道主是肖夫人,她跟肖夫人的私交算不错,因此也就答应了。

009惊险

今年春季多雨,清明过后好不容易晴了一日。虽然日头还好,但是风大,因此贾敏也就没有带上黛玉和皓玉,又吩咐丫鬟婆子们照看好他们,这才出门了。

  皓玉前几日因贪玩吹了风,好在底子已经调养好了,沈大夫说喝两服药下去,就没什么大碍了。只是贾敏犹是不放心,近几日也拘着他不让他出正房。黛玉心中本来就担心命运会照着原来的剧情走,因此也不理会皓玉的求救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