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53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下了马车,贾敏便径直去了贾母的院子。鸳鸯早已经在院子外面候着了,见贾敏匆匆进来,早已经笑了出来:“老太太听说姑太太今日要来,早早的就让我在这里候着,姑太太快进去吧,老太太从宫里回来便一直在念着呢。”

  贾敏有些诧异,却没有问话,只是由鸳鸯带着往里屋里去了。

  贾母却是在外间的榻上半卧着,翡翠在一旁给她敲着腿。在宫外候了那么久,以贾母的年纪,早已经经受不住。如今她脸上满是疲态,还打着鼾,恐怕早就睡死过去了。

  贾敏见如此,便摇了摇头,正准备悄无声息的走出去,贾母的头却突然往下顿了一下。然后她身子动了动,眼睛却已经睁开了,只是眼神还有些浑浊。

  待看清楚眼前的人是贾敏,贾母连忙坐起身来,打发走了还在锤着她腿的翡翠才道:“敏儿可是来了,快到我边上坐。”说着她便让出了旁边的一个位子,示意贾敏上前来。

  “鸳鸯去泡一杯浓茶过来,我还要醒醒神。”贾母吩咐了鸳鸯一声,又拉起了贾敏的手,“今日我可是好生担心了一场,本来想着找你的,却四处都没见到。直至出了庆阳门,才听定城侯府的夫人说敏儿被皇后传召进宫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贾敏便知道西宁王妃的那些话,到底是被传了开,恐怕如今大家都是猜测纷纷呢。

  “没什么事情,是西宁王妃平日里跟皇后娘娘闲聊时,便一直说我性子好。今日许是皇后娘娘一时兴起,便说要见见我。”贾敏便扯了个借口出来。

  并不是她不想说实话,只是赵渊途径扬州的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虽然林如海根据手头的情报便隐隐能猜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毕竟关系到众皇子争位的旧怨,抖了出来对今上也是不利的。

  阮皇后今日明说是要谢她,可背后却实实在在有一丝敲打的意味。林如海早先便说过这件事情要烂在肚子里,贾敏自然是不会再跟其他人提及。

  不过这个借口显然贾母并不相信,她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贾敏,半晌都未曾说话。

  “我今日过来,便是怕母亲牵挂着,才亲自走一趟。再说,九月十五我便要启程回扬州了,怕明后两日不得闲,今日便过来问问母亲可有什么要嘱咐我的。”

  “怎么这般早,我还想着等出了十月,再让你跟姑爷回扬州。”说完贾母的眼圈也红了,“我本想着,等今上登基大典一过,你得了闲,便陪着我住上十天半个月,却没料到怎回去的这般急。这扬州和京中隔得那般远,我也这般年纪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

  贾敏早就已经哭了出来:“母亲可千万别说这些话,母亲长命百岁着呢。”

  “说什么胡话!我就你这么一个姑娘,当初哪知道你要跟着姑爷外任。且是一去就是十几年,我每次心里想的疼都不知道跟谁说起。”说到伤心处贾母也是悲从中来。

  她就贾敏这一个姑娘,大儿子从来不跟她亲近,二儿子便只知道读书,况且都到了这般大,平日里他们都在外院,也见不上几面。邢夫人她瞧不上眼,王夫人她嫌性子太木,孙子辈的都还小,没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唯一还是凤姐儿平日里逗她笑一笑,身边有个宝玉时常跟她说说话,身边还有一个贴心的丫鬟鸳鸯。

  只是很多话,跟凤姐,跟宝玉,跟鸳鸯都是不能说的。好不容易贾敏进京了,这是她嫡亲的姑娘,从小锦衣玉食的捧着,最是贴心不过了的。

  不过她忘记了这个贴心的姑娘已经嫁了人,已经为人妻为人母,更多的时候,她还要为林家的立场考虑,正如贾母时刻要为贾家的立场考虑一般。

  就像现在,贾敏即使知道林如海年后回京述职多半是要留在京中的,却什么都不敢跟贾母说。

  倒不是不信任贾母,而是怕贾母一高兴说漏了嘴。私自揣测圣意本来就是大不敬的行为,若是被有心人编排,对林如海的仕途难免会有影响。

  第105章 触怒

贾母哭了一阵子,贾敏怎么劝都劝不住,难免又急的跟着哭了一场。

  到底是年纪大了,这样歇斯底里的哭了一场,贾母终归是有些疲乏了,哭了一阵子便停了下来。她看了贾敏一眼,却发现在贾敏来之前便准备要问的事情现在几乎想不起来了。

  “罢了罢了,你如今是林家的主母,我即使时刻惦记着你,也是不能时时留你在身边的。只是这人老了,便总爱梦见你小时候的样子,那时候你还只有这么高。”贾母伸出手来比了比,眼神顿时就暗淡了下来,“如今一晃也这般大了,就连皓玉看着也比你那时高一些。”

  贾敏早已经哭的哽咽了起来,她只是紧紧的抓着贾母的手,眼神中不无愧疚。

  正是因为嫁了人,很多事情便是身不由己,贾家毕竟只是她的娘家,林家还有她的一双子女。贾敏想说些话来安抚住贾母,最后却也只是张了张嘴,一个字都未曾说出来。

  贾母却是已经止住了哭,她擦了擦眼角,才向外间吩咐道:“鸳鸯,你打发人去叫二太太和琏二奶奶,就说我有事要吩咐她们,让她们赶紧过来。”

  “母亲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跟二嫂子和凤丫头商量的,我可是要回避?”贾敏望了鸳鸯的背影一眼,便出声问道。

  贾母摇了摇头:“回避什么,正是和你有关的事情。”

  说了两句,她便不再细说,只是细细的询问贾敏今日进宫中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皇后又问了什么话。

  贾敏便只说问了家中的情况,又问了她江南一带的风俗景观,还略提了提扬州的肖家,问了肖夫人的事情。

  贾母想了想,却从中得不到任何信息。这阮皇后尚在闺中的时候,和孟家的姑娘们是有往来的,只是贾母不知道交情到底如何。不过如今阮皇后和西宁王妃私交甚好,若说她单独传召贾敏进宫,特意问她肖夫人的近况,倒也不是不可能。

  “这阮皇后做姑娘的时候便是深居简出,阮家也不是什么鼎盛之家,阮皇后嫁给今上那会子,我虽然心中惊讶,却也不再留意。现如今,也只是见了皇后娘娘两次,连她是什么性子都不清楚。”贾母抬头看了贾敏一眼,又不经意间问道,“敏儿和皇后娘娘说了那么久的话,可清楚她是什么性子?”

  贾敏一愣,心思一转便知道贾母这般想了解阮皇后的性子,多半是想起了同在深宫中的贾元春。

  她叹了一口气,才说道:“皇后娘娘倒是一团和气,看着便是个好相处的人。只是母亲也知道,性子再温和的人,一旦进了内宅,这身不由己的事情也少不得会做些。咱们这样的人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这深宫之中。”

  贾母眼神一闪,脸上便带上了几分愁苦:“罢了,我也就是想起元春来,便忍不住想打探一番。皇后那么多年来,也未曾显山露水的,想必也是个心思深的。敏儿这是第一次见,又怎么能看出皇后娘娘的性子,倒是我为难你了。”

  贾敏脸上的神情顿时就软化了几分,却仍是抿着嘴没有说话。

  又说了一会儿话,外间边传话说二太太和琏二奶奶到了。贾敏想站起来,却被贾母拉住了手。想了想,她便索性坐端正了一些。

  话音刚落,王夫人和凤姐儿便从外间进了来。两人的神色看上去都有些匆忙,王夫人的脑门子上都是一层薄薄的汗。看来是听了贾母的吩咐,连忙赶过来的。

  “坐吧。”贾母指了指对面的紫檀圆桌,对王夫人和凤姐儿说道。

  王夫人和凤姐互相看了一眼,凤姐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而王夫人则是立刻垂下了眼,默默的在贾母指的地方坐了下来。

  “今日匆忙间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吩咐你们亲自去做的。”贾母看了身边的贾敏一眼,才继续道,“敏儿十五那日便要启程回扬州了,这沁柳园本来就是拨出来给玉儿和皓玉住的。如今他们要回去,沁柳园里的东西好歹是用过了的,我便做主让敏儿一起带回了扬州,黛玉和皓玉用着也顺手些。”

  王夫人听到贾母这般说,猛然间抬起了头来。见王熙凤面带疑惑的看着自己,她便意识到自己的反应过了,连忙木着脸收了几分,只是袖子下的手早就握得死紧了。

  见贾母没看向自己这边,王夫人便丢了一个眼神给凤姐儿。凤姐儿心中一跳,张了张嘴,却也不知道自己此时应该说些什么话。若是按照二太太的意思劝了两句,难免会得罪贾母。如今她在贾府混的风生水起,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老太太明里暗里的支持。

  只是要是什么都不说,却是真真实实的得罪了二太太。老太太早已经不管家,贾家的内宅一应事物都交给了二太太来管,她手中的那些权力也是因为二太太要专心礼佛才让给她练手的。虽然那是她亲姑妈,若是自己做的不合她心意,她暗地里还是能给自己难堪的。

  凤姐便咬着唇,左右为难间便听到贾敏道:“这可怎么使得?这些东西多半是笨重之物,若是一一带回扬州,这船恐怕是装不下去了。况且玉儿和皓玉自小在扬州长大,这扬州自然有他们用的顺手的东西,母亲可别费这样的心思。”

  凤姐便松了一口气,正想说几句话附和贾敏,便听到贾母道:“也不管有没有用惯的东西,这好歹也算是我的心意。要说亲外孙我也就这么两个,自然要想着方的对他们好。”

  “还有给玉儿使唤的那个丫鬟,也一并带了去。鹦哥儿在我身边待了几年,性子是极好的,人又聪明,让她照顾着玉儿我也放心些。”不待贾敏说话,贾母便又说了起来,“当初你们上京来时,带了满满两船物什。如今该送的都送了,船舱定是空的,也别说什么放不下去的话来推辞。”

  这毕竟是自己母亲的一片爱意,也只是这么多东西,带回扬州也不碍事,最重要的是能让贾母安心些。想到此处,贾敏脸上便有些松动。

  王熙凤见贾母似乎心意已决,便一直犹豫着不敢劝阻,就连王夫人给她递眼神她都装作没看见。

  王夫人心中早已经是火冒三丈了,这沁柳园是她亲自收拾出来的,自然知道那一屋子的东西有多贵重。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这满屋子的东西便都送了人,王夫人想着心里就刀子钻一般的疼。

  那些东西都是贾家的,将来也都是宝玉的,老太太不念着宝玉,倒是把这些东西送给了外嫁女,让王夫人越想越上火。

  本来听到贾敏的话,她觉得贾敏还算识时务,却没想到只是听了贾母的一番话,她便明显的松动了。恐怕开始的时候便是眼馋那一屋子的摆设,老太太又说了那些话,她肯定是顺水推舟。

  王夫人看着贾敏的神色,鬼使神差般的开口道:“老太太,姑太太说的也是正理,这京中到扬州,少说也要走上一个月,带着那些摆设恐怕搬动的时候也麻烦的很。倒不如……”

  “倒不如,倒不如怎样?我的敏儿十几年才回来这么一趟,我只是要给些东西她,你便推三阻四的,定是见不得我快活。”贾母想着从贾敏准备进京时她吩咐王夫人收拾沁柳园开始,王夫人似乎都不怎么尽心。况且她心中还存着事,怪王夫人突然出来搅和,语气不由得多了几分刻薄和严厉。

  王夫人脑子“嗡”的一声,感觉全身的力气都涌到了上面,直震得脑袋发晕。她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只是低眉顺眼的垂下了头,牙却咬的死紧。

  贾敏见状不好,连忙说道:“其实二嫂子说的也是正理。我刚想着来年春天老爷便是三年任满,若是母亲念着我,我便索性跟着老爷一起上京来就是了。母亲可要答应我,到时候我还是要住在沁柳园里。”

  贾母脸上便出现了一丝惊喜,她算了算日子,也就只有小半年的时日了,便不再坚持。又转头吩咐王夫人道:“既然这般,这些摆设便不搬动了,沁柳园也不要锁,如今在那里伺候着的人还是留在那里守着园子,也多一些人气。”

  想了想,贾母又加了一句:“只是这鹦哥儿却是要带上的,这件事情可定是要依我。”

  贾敏连忙点了头,凤姐这时也进来插了几句嘴,王夫人也跟着说了几句,倒像是先前贾母呵斥王夫人这件事情不曾发生过一般。

  “好了,你们先出去吧,我还要跟敏儿单独说几句话呢。凤丫头,你便打发人去沁柳园里跟鹦哥儿说一句,这身契也拿出来给了敏儿。”贾母见事情交代完了,便打发王夫人和凤姐出去。

  凤姐和王夫人应了一声,便一前一后的往外走。

  “若是敏儿回来,便把黛玉和皓玉一起带了来。本来他们两人是住在府里的,却没料到玉儿突然就病了。她身子不好,十五那日便不必专程来辞行了,免得累了她。这沁柳园的丫鬟婆子我都不换,让她们日日打扫,玉儿下次跟着一起进京时,便要陪着我好生住上一段时间,一年半载我都不嫌长。”

  贾母说着便笑了起来,又转头提高了声音吩咐外面的丫鬟:“吩咐厨房传晚膳。”

  说完她又对贾敏道,“我先前就吩咐着她们做你爱吃的那道川汁鸭掌,你可得陪着我用了晚膳再回去。”

  第106章 送人

王夫人低着头走出了里屋,听着贾母又跟贾敏说的那些话,一口牙都快要咬碎了。

  她的手拢在袖子里卷着帕子,锦缎的帕子都被她搅成了一团麻花。王夫人暗地里“哼”了一声,却见王熙凤已经站在门外等着她了,打帘子的丫鬟也正奇怪的看着她。王夫人狠狠的回看了打帘子的丫鬟一眼,吓得那丫鬟赶紧低下头来。

  又往屋子里看了一眼,直到贾母又聊起了贾敏小时候的事情,王夫人才不耐烦的大步出了门。

  出了院子,王夫人看了一眼站在她旁边的王熙凤,心思一转,便带了一些不快之色:“凤丫头,这沁柳园还是你去打发人收拾吧,我近日精神都不大好,不耐烦操这样的心。你该怎么办便怎么办,自然做主就是,不需要来问我。只是做事利落一些,要是老太太不满意,我便只来找你的。”

  凤姐有些诧异的看着王夫人,她跟王夫人相处了那么久,自然知道她的性子颇为贪财。凤姐儿刚嫁进贾家的时候,对自己姑妈这般贪财的性子还有些瞧不上。好歹是大家出来的姑娘,怎么竟然养成了这种贪财好物的性子,说出去倒也是让人其他家的夫人姑娘们笑话。

  但是嫁进来两年,她才真的了解了王夫人这般性子多半是在贾府变本加厉了。

  她初初嫁过来的第一年,和贾琏好的是蜜里调油,自然不懂王夫人的苦。但是贾琏是个好色的,也不管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屋子里拉,跟着她陪嫁过来的丫鬟,四个中倒是有两个被贾琏拉上了床。

  当时她还是初为人妇,加之做姑娘的时候性子就是要强的,手段便做的过了些。

  那两个丫鬟,都是隔天就被她送出了府,有的是法子让她们悔恨终生。还有一个平日里就跟贾琏眉来眼去的,被她早早拉出去配了人。四个贴身的大丫鬟,也只剩下一个平日里安安分分的平儿。

  只是她终归还是不放心,对贾琏防的死紧。

  但是贾琏似乎丝毫不介意,家中没有了,便去外面找。凤姐每每气的整夜的睡不着,可是终究没有一点办法。

  后来她吃了几次亏,倒也学乖了一些。主动给剩下的这个陪嫁丫鬟平儿开了脸,贾琏果然又在屋子里流连了几个月。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贾琏怎么都改不了这个偷吃的性子。不过给平儿开脸好歹是凤姐服了软,贾琏遂了心愿,倒还不至于整日的夜不归宿给凤姐没脸。

  即使是这般,凤姐心中也很是不安。虽然她是正妻,还是王家的姑娘,府中的二太太是她亲姑妈。只是如今她膝下就只有大姐儿一个姑娘,要是被贾琏厌弃了,再无一个哥儿傍身,她以后的日子也未必好过。

  她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二太太。这三年来凤姐冷眼看着,二老爷倒还真是在赵姨娘那里留的多一些,也难怪二太太会这般在意银钱。珠大爷早死,元春在宫中尚且不知,宝玉又是从小被老祖宗养大的,王夫人心中的不安恐怕比她还要深。

  丈夫靠不住,王夫人也只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因此什么事情都为宝玉考虑着。这沁柳园中的摆设,都是国公爷在的时候留下来的,无一不是真品,即使她看着也觉得眼红,更何况是二太太。

  凤姐想着便有些理解了王夫人此时心中的不快,连忙说道:“太太放心,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去办吧,保证挑不出来错处。”

  王夫人“嗯”了一声,看了一下远处,才说道:“那凤丫头你便先去吧,我有些乏了,等着他们把轿子抬过来。”

  凤姐想到还有一干的丫鬟仆妇要吩咐,还要把鹦哥的事情办好,这些都是在贾敏离开之前要做的。按着老祖宗的意思,今日便要鹦哥儿跟了贾敏回林府,她还有的忙。想着她便也不推辞,点头应了之后便匆匆离开了。

  王夫人看着凤姐慢慢走远,直到出了拐角再也看不见了才收回了视线。她瞟了身边周瑞家的一眼,突然之间木木的笑了出来。

  而屋子里的贾敏却被贾母追忆她小时候的事情弄的又哭又笑的,想着小时候贾母的疼爱,又想起自己膝下的一双儿女,贾敏觉得心中也酸涩了起来。

  聊了小半个时辰,鸳鸯便说可以传饭了。贾母来了精神,今日也多添了半碗饭,鸳鸯倒很是欢喜,贾敏心中难免又多了几分感触。

  饭毕,贾敏还想着家中只留了黛玉和皓玉二人,今日林如海必然不会回去太早,便有些心不在焉了起来。但是贾母聊兴正酣,连说若是十五那日若是来不及,便不必来跟她辞行了,只是让林如海亲自跟贾赦和贾政见上一面。

  这些都是礼数该做的,贾敏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既然十五那日不确定会不会来了,贾母便一定让贾敏今日就把鹦哥儿一道带回府中。贾敏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陪着贾母一道说话,也顺便等着。

  好在凤姐办事足够利落,饭毕后一刻钟,鹦哥儿便带着细软跟在凤姐身后进了屋子。贾敏看了她一眼,眉头一皱,却什么话都未曾提起。

  贾母亲自送了贾敏出去,过了二门,她拉了贾敏的手,在她耳边踟蹰了一会儿,才轻声道:“也不是母亲为难你,只是你临走前母亲要求你一件事情。”也不待贾敏说话,贾母便径直说道,“元春好歹是你的亲外甥女,虽然你身在扬州鞭长莫及,但是肖夫人毕竟是西宁王妃的胞妹,若是她能有办法,你多少也帮着元春说两句话。”

  “那孩子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如今她这般样子,我每日想起来,总觉得愧对了她。”贾母说着眼泪也流了出来。只是她人都当是和贾敏分别在即,不舍之下才会这般失控,倒是不敢明着劝。

  贾敏见自己的生母这般样子,又想着贾母对自己的好,心中一软,便回道:“母亲放心,元春是我的外甥女,她的事情,若是我能帮到的,自然会尽力。”

  贾母还想说什么,终归是不再开口。她看了鹦哥儿一眼,才转头对贾敏说道:“快去吧,我把晚膳的时间提早了,这个时辰在宵禁之前定然是能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