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强国)慈禧 第21章

作者:天涯黑人 标签: BG同人

  随后,考虑到如今华夏的发展之中,商人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刘琳随即又下旨,将商人地位提高,其中有一条,特别指明若是该商人行善扶贫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贡献,便许其二代之后子弟读书为官。

  这一条,顿时将商人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作为士农工商最末等的商人,尽管开了海禁改革以来财富不断积累,但是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不如一个整日穿着补丁破衣的农民。而且,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改革,西方文化的渐渐传入,随之而来的是华夏文化更为激烈的反扑。

  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被士子们归到了商人头上,使得商人在不断获得财富的同时,名声与地位倒是更低了。当战争到来时,秉承着不想发战争财的不是好商人的理念,不少商家开始囤积货物,由于人数众多其中还有几家大商家,那些个人便想着法不责众,一点也没料到最后刘琳会下如此狠手。

  如今,物价稳定了,商人的名声自此之后倒是更坏了。不过刘琳的针对商人的新政倒是让不少商人心中一定,而且一些帮着稳定物价的商家也得到了刘琳特地的下旨嘉奖。

  给一棒子再给个红枣,然后再在前边拴上个糖果,刘琳这一手玩的漂亮,人心尽快的安定了下来。尽管人们都看出了刘琳的意思,却也不得不跟着走。物价一稳定,生活也就平静下来,继续由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堆积着,人们的注意力自然也就回到战争之上。

  此时华夏的西南军已经通过缅甸突入了印度,来到了英帕尔。英帕尔乃是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交界的一座边境城市,位于曼尼普尔河右岸,自英军兵败缅甸撤退至此后,英国人就把英帕尔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和后勤补给基地。平原上遍布着军营、医院、军械库、弹药库和军需库。

  面对华夏军队的一路追击,英军根据英帕尔周围环山的地形设计出了守城的政策。可惜白瞎了英军的全阵以待,华夏的军队根本没理会英帕尔城市,而是在进入印度之后,就停下了行军的脚步。

  随后,驻守英帕尔的英军目瞪口呆的发现华夏军队竟然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在英帕尔平原上另外建筑了一座城池作为其后援基地。

  “该死的魔鬼!这群华夏人到底在干什么?!他们竟然在这里建筑了一座城市!难道他们想要在印度支那长期的驻守下去吗?!这绝不可能!立刻将这一消息传给总督大人。”退守英帕尔的英军上校克劳斯叫喊着,他此时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不远处那座已经有了被石头堆砌的巨大城墙的城池,里面人头攒动,“上帝,他们到底从缅甸征了多少人过来?!若是真的等他们这座城建成了,我大英帝国将永远的丢失它在远东的珍宝!”

  这一消息被迅速的传回了新德里,位于那里的英国印度总督府顿时炸了锅。华夏人到底想干什么?!海上妄图染指马六甲,陆上竟然又朝着印度伸出了手,他们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

  “贪婪的华夏人啊,上帝一定会惩罚他们的!”印度总督一脸阴森的说着,英军驻守印度的军队并不多,更多的是靠着印度本地招募的兵士来维持统治。面对华夏精英军队的来袭,他不得不减少支援海军的兵士,其中还扣下了其中的一支海军舰队只为巡防恒河流域和孟加拉湾。

  兵力的被牵制,使得英军不得不将远东的军队一再的分散,给英国统治地区的反对势力以可趁之机。

  “亲爱的总督,说实话,与华夏开战我觉得真的可能是我大英帝国到现在为止做出的最为失策的决定了!”一个棕发带着单片眼镜的男子说着,脸上带着淡淡的忧愁,“瞧瞧这十年间华夏的发展吧!新型的发电设备,快速的工业研发加上对研究新式武器的狂热,要我说,当初我们就不应该发动鸦片战争!那绝对是一个历史上最大的错误!看看我们惊醒了一个怎么样的国度,这个国度的所有的国土加起来都比整个欧洲大!”

  “行了,杰瑞,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这是女王的命令,我们别无选择。而且印度是我大英帝国最为富饶的殖民地,绝不可能让其他国家染指!若是失去对印度的控制,光是每年损失的茶叶贸易收入,都能让女王大人生吃了我,不带蘸酱的!”总督烦躁的说,走来走去揉着自己脑门上不多的头发。“传布我的命令,调集军队前往恒河流域,一定要将华夏的军队赶出印度!另外,将这一消息传给远东舰队的总司令乔治,看看他能不能再派出一支舰队来。”

  “是的,长官。”一个传令兵听后立正敬礼,接着出门传达命令去了。

  “杰瑞,你觉得这一次战争我吗能够胜利吗?”总督看着窗外美丽的景色,皱眉说着。

  “我不知道,亲爱的总督,我不知道……这次的华夏人太狡猾了,他们甚至派出了西藏的兵士来。印度与华夏之间相邻的国境线太过的漫长,尽管险峻,但是那群不要命的华夏人仍有办法通过。我恐怕这次英帕尔之外的建城只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力,华夏人说不定会在其他地方进行突袭。而且,我们现在海上的实力几乎全部清空了,驻守印度洋的军舰基本上都是已经服役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老舰船,如果这个时候有其他的国家……形式真的对我大英帝国十分的不利!”

  “我知道,但是我们不得不应战。”总督低下头,拳头握紧。“华夏在二十年前就是世界的银窖,他们占有世界二分之一的财富,英国想要发展,就必须从华夏手中夺得财富。这一切本来进行的很顺利,但是……”

  “我知道,现在……只能愿上帝保佑!”

  这是一场发生在英国与华夏之间大国与大国之前的战斗,其他国家注定成为陪衬。因为这个争夺的是在未来的时间内,谁将成为世界的霸主,而谁又会听命于谁。

  在这一场博弈之中,沙俄不甘心被忽视。

  带着对远东那取之不尽的财富的贪婪之心和对之前失去的土地不甘的怨恨,沙俄悍然出兵。以闻名世界的哥萨克骑兵为主力,加上陆军以及驻扎于东西伯利亚海的海军,朝着华夏扑来。

  只不过,还没等他们步上华夏的土地,炮弹就已经向他们迎来了。

  自从十年前华夏毫不犹豫的拿下了科雷马河以东包括堪察加半岛在内的东部大片领土后,沙俄在东方的控制力就急剧下滑。

  东方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几乎被华夏拿下了,而且迅速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华夏人建起了城市,开辟了商路,世世代代的生活下来,这让丢失了天然宝库的沙俄十分的恼火,向来只有它从别人家抢东西的份,怎么今天自己倒是被抢了!

  随后的十年间,勤劳的华夏人不断向着中西伯利亚平原挺进,不顾严寒和冻土,用双手开发着这存在于森林中的宝库,然后换来大笔的金银财富。这让沙俄商人羡慕的红了眼睛。

  而已经被华夏吃进去的东西怎么可能再还回去,那是傻瓜才干的事情!而且,刘琳根本不满足于这么点土地,她想要打通华夏与北极的陆上通道,她想要在北极的开发中为华夏争取一席之地。

  只那么一点点土地怎么够!

  刘琳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整个东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纳入自己的手中,让华夏成为这世界第一大国,为子孙后代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存资源。

  沙俄如此行事,倒是如了刘琳的意。

  既然他们迫不及待的过来送死,那么我们也不客气。

  你要战,我便战!

  作者有话要说:恩,滚下去码字~

  下一章估计在一点左右。

  没有双休日的老黑伤不起啊!今晚7点才回来,公司老板真心压迫人啊!

  不过作为女生还好点,我走的时候男同胞们仍在埋头工作。

  感叹一声,不愧是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

  等不及下一章的明天看也是一样喔~

  ☆、第五十一章

  两线作战,还是与世界上两大军事强国。

  其中,沙俄有着欧洲宪兵之称,可见其陆军之强。而英吉利的海军之强自是不必赘言,同时与这两个国家开战的华夏遭受的压力之大,远在国外的使团感受是最深的。

  不少欧洲人听闻沙俄出兵后,不约而同的认为这场战争之中华夏的失败已经成为了定局,在欧洲原本还受到礼遇尊敬的华夏使团顿时待遇低了下来,尽管之前的那一场与英国远东海军的胜利让不少欧洲人对来自东方的使团还是充满了尊敬,不过这种尊重也随着沙俄的出兵而烟消云散。

  此时,整个欧洲之中,在此生活留学的华夏之人也多了起来,伪装做其中一员的载淳对战争开始后华夏人在欧洲的待遇忽高忽低感触是最深的。

  自从一旬前踏上欧罗巴的土地后,对国内消息一直关注不已的载淳得知额娘获胜的消息自是欣喜非常,以为自己能够接近着回国的载淳却没料到刘琳只是将一封记录着亚历山大一世的平生信件寄到了自己面前。看过信后,载淳这个被刘琳养的愤青又热血的青年自然而然的决定要游历世界来充实自己的学识。

  而且,现在华夏正在战争之中,遭受着两面夹攻,不管是海路还是陆路,通往华夏的道路都被截断了或是正处于交火之中,自己若是贸贸然回去,万一不幸走漏了身份被敌军擒拿然后用来威胁额娘,那可就是华夏的罪人了!

  载淳对此想的极为透彻,且到目前为止,华夏在额娘的掌控下发展之迅速让无数人瞠目结舌。对自己有着清醒认识的载淳知道以现在自己的能力和眼界肯定是不能与额娘相比的,只有等自己彻底认识了解了这个世界,说不定才有资格成为华夏接下来的掌舵者。

  载淳随即回信,先是表达了自己对刘琳的依恋和信赖,紧接着就说自己想要游历世界等待自己学有所成后才愿回国。

  于是,在欧罗巴游历的载淳深刻的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华夏文化与习俗的社会风景的同时,也感到了欧罗巴人对于远东特别是华夏的那一种即狂热又蔑视的态度。

  国家的实力决定国人的地位!只有国家强大,国人在他国才能仰首挺胸不为人欺。载淳在踏上欧罗巴之后明悟了这个道理,加上深入了解了生活在他国的华夏人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后,这位向来愤青热血的少年皇帝奋起了。

  趁着战争时期,对华夏人排斥思潮刚刚兴起之时,载淳立刻纠集了有着共同爱国理念的人成立了华人联盟,募集资金,建立各种各样的集会的同时,又研究了西欧的政治体制,开始游说各国的政党,以达到其修改针对华人法令保护华人利益的目的。

  尽管这个华人联盟刚刚起步,可是载淳信心满满,他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让在国内的刘琳看看。身为皇族,自是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天子受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应是华夏的皇族谨记于心的规矩。

  刘琳对于自己所在的皇族设想不多,她并不想管这个皇族子孙会走多远的路。毕竟,华夏这个国家的未来还是握在他的人民手中,未来便是皇族没了人民当道也是好的。刘琳只想关注于现在,将华夏将那一场深重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将它接下来发展的道路铺平理顺,让它平平稳稳的走下去。

  “你说什么?黄祸论?!”刘琳挑眉看着李莲英,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眼睛中尽是蔑视,“那些个欧洲人可真是闲的无聊啊,竟然在欧罗巴开始散播这种言论,黄祸论……哼!一群无知短视之人!”

  黄祸论是沙俄人巴古宁吹鼓出来的,为了给沙俄进攻华夏创造出舆论的支持,这个人根据他在中国游历的经历认为华夏对于欧罗巴来说是“来自东方的巨大威胁”,这种威胁首先来自于华夏巨大的人口和移民速度,特别是在见识到原本属于沙俄的远东地区在一个月之间就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华夏人遍布之后,这个有着樱桃一般大小胆子的沙俄人瞬间联想到了如果华夏人遍布世界会怎么样。

  紧接着,巴古宁结合自己对华夏人的认识,上书沙俄皇帝,“华夏人是没有人道观念的,同时也没有爱好自由的本能,他们对官员有着奴隶般的服从。从这些来看,再考虑到中国的庞大人口不得不寻找一条出路,你就可以了解来自东方威胁着我们的危险是多么巨大!”随后,巴古宁又阐述了一下自己对东方的见闻,最后建议道:“如果真的要从事征服,为什么不从中国开始呢?”

  随即,这个言论立刻被沙俄皇帝传给了欧罗巴其他帝王,黄祸论立刻在西方社会之中流传起来。不过,由于载淳等人加上奕忻的使团还在欧洲上流社会中周旋,这种言论还并未对生活在欧洲的华夏人造成很大的影响。

  “既然那群欧洲人送给了我们如此大的礼物,那么来而不往非礼也,命翰林院立刻起草一个白祸论!哀家要让这个白祸论成为五大洲所有人的共识!”刘琳冷笑,妄图在文笔思想上压我华夏一头?西方人,让你们瞧瞧什么叫做真正的口诛笔谏,什么叫做百口莫辩!既然你们要制造人种对立,那么便让这来的更凶猛一些吧!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我记得那西方人极其注重人权倡导自由人性来着,那么便从这方面入手,我要让那西人世世代代为此事忏悔。既然他们忽略了手上的鲜血和犯下的罪孽,那么哀家便让他们记起来!”刘琳眯眼说着,李莲英在一旁连连点头,手中的笔一刻不停的记录着刘琳的所说,准备一会儿下去将命令传达给翰林院那群笔杆子能戳死人的文人们。“正好我知闻司的人这几年在其他国度设立的站点也应该运作起来了,那么便将这白人犯下的罪行一一记录下来吧!”到时候好算总账不是?!

  “是!”李莲英立刻拱手说,心中感到无限爽快。这西人所犯罪行累累,绝不是一笔两笔能够记录下来的,待全部记录下来,以皇太后的手段,绝对能让那群人羞愧的无地自容,且会被永远的钉在罪人柱上下不来。

  到时候……李莲英微微眯眼,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啊!

  此时,帘子微动,一身灰绿色旗装的碧螺进了来,她手中捧着一叠折子脸上的表情不甚欢喜。见了刘琳后,碧螺行了礼,将折子摆上刘琳的桌子后,便说道:“主子你还是管管后宫那群人吧!真以为自己是后宫的主子了,见主子您忙于国家大事,并不理会后宫事宜,竟是在后宫中称王称霸起来,昨个儿竟然指使着内务府的采买太监去买千年灵芝紫缎银叶什么的,还说什么主子您不是女人!”咸丰的后妃极多,在其死后也仍居于六宫之中,因为新任皇帝还太小,所以这些后妃也不必移宫。自从慈安死后,后宫的掌管权便被慈禧分给了咸丰时期的两位皇贵妃三位贵妃。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这五个掌管后宫的妃子斗过来斗过去,但是在刘琳的压制下好歹没出什么大篓子。十年间,这几人见刘琳一点也不干涉后宫,任由他们闹腾,胆子便也大了不少。如今,战争在即,这群在后宫之中虚度年华除了勾心斗角之外没什么事儿干的后妃自然对此议论纷纷了。

  “行了,别管那些女人。”刘琳摆摆手,心中对那些个后宫的女子实在是无甚好感,“不过是说两句嘴罢了,有钮钴禄氏的前车之鉴在,想必她们也不敢闹什么。而且,哀家实在是没什么时间去管后宫那一摊子烂事,任着他们闹着吧!”

  “可是她们闹得整个后宫乌烟瘴气的!今个儿庄静皇贵妃说婉贵妃管下人不利,明个儿玫贵妃说端恪皇贵妃东西摆的越了规制,那些个小太监下等宫女动不动便会得顿打。主子,您说这先帝也不在了,她们到底在挣个什么啊?!”碧螺愤愤不平的说着。

  刘琳低下头翻看着新来的折子,眼皮都不抬的说:“行了,国家大事儿都忙不完,别管那些女人的事儿了,与沙俄之战进行的如何了?听着似乎在雅库茨克开战了?”

  “回主子的话,如今已经短兵相接了,估摸着三日后应该有个结果。”碧螺的模式迅速切换回了秘书模式。

  “恩,哀家心中有数了。”刘琳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呼~终于赶上了!

  老黑洗洗去睡了,大家晚安~

  ☆、第五十二章

  沙俄与华夏的战斗结束的极快,可以说是一触即过。两国之间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在第一次仓促的接触战后就一直保持着对峙状态,互相看着对方近在咫尺的战壕,却是不约而同的没有再发起进攻,甚至在军队上层默许的情况下来了几次小小的贸易互市。中华的军队用一些常见的茶叶和丝绸换来了沙俄大笔的财富不说还得来了一些有关欧洲的情报。

  而且,此次接触战之中,双方损失的人手并不多,象是有默契一样将伤亡率保持在了百人以内。让原本指望着这两个庞然大物能够打起来进而拼的两败俱伤好渔翁得利的欧洲国家纷纷失望不已。就在欧洲大陆上对沙俄和华夏此战议论纷纷之时,沙俄皇室派出的代表团已经在前往华夏的路上了。

  “这是公然对欧洲的背叛!沙皇俄国在东方和西方之中选择了东方,他们的皇室向华夏低下了高贵的头颅,这对欧洲来说是耻辱!沙皇身上流着神圣罗马的血脉,他们帝王世世代代出自我白人之族,却赶出这种事情来,他们必须要忏悔!”一些有着极端思想的白人叫嚣道。

  随即,还在欧洲巡游的中国使团立刻开始自己的公关,一边宣扬着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将有关的舆论给歪楼掉,一边针对欧洲人的习惯和政治体制,展开了对那些**言论的批驳,使团在欧洲大陆上不亦乐乎的打着嘴仗,顺便暗地里搜罗着刘琳给出的科学家名单。名单上的一些人被刘琳圈了个红圈,这是就算打晕也要带回华夏的,有些名字下画了个绿线,这表明可以直接上去敲敲门,人家就会拖家带口的跟着远渡重洋走人了,剩下的没有任何标识的名字表示这个人来了不错,没他也不差。

  中国使团忙的一头大汗,朝廷这边也一刻没闲着。

  刘琳看着北方的军报,有些遗憾又有些松口气的说:“前去欧洲的使团到底是有些用处的。李莲英,给奕发电报,让他尽快安排使团去访问一下在欧洲流浪的以色列人,暗地中问问他们是否想要上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土?如果他们想,那么便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来吧!”以色列,这个在世界上到处流浪的民族,人才辈出,若是能笼络过来那是最好。

  “是,微臣这就下去吩咐。”李莲英说着从袖子中拿出一个黑色封面的折子,上边花了一朵白色的菊花,“这是从倭国传来的消息,明治天皇似乎出身不正并不是上代天皇的直系子嗣,乃是被如今倭国政府中掌权的吉田松阴、阪本龙马等人扶持上位。而且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如今仍在大阪城内,还掌握有一部分的兵权,但是大部分的藩县都已归顺天皇,这让其在大势之下不得不奉还朝政。”

  “大势?!”刘琳眯眼微笑,口吐讥讽,“不过是几个村落乡镇之间的战争和选择而已,能有什么大势。也亏得倭国人的王族自诩天皇,居于那寸土之间竟是如此的大言不惭,也不知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的优越自傲之心。”

  李莲英垂目不语,对于这等小国,他打心底里是瞧不上的。旁边的碧螺见刘琳将手上的黑色折子摔在了地上,也不急着去捡,而是给这位掌控了东方广阔领土的女子斟了一杯茶,茶水碧绿,带着让人心神安宁的香气。

  “主子何必忧心这倭国人。奴婢观其使团,人人看似卑谦实则狂傲,胸有大志却是手段不正。今天再看其国内形势与人心志向,此等民族邪志太多,立身不正,且对内手段残忍,人性有缺,就算国家飞腾起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下一刻便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碧螺慢慢的说,看了眼地上的折子,眼中闪过不屑,“现在我中华的面对英人沙俄的侵袭,根本没时间去关注此等岛国。且英国使团已在京城带了快要一旬了,眼看着沙俄使团也要进京了,主子你还是先想想怎么解决眼前的吧。”

  刘琳拿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她瞟了眼桌子上堆得高高的折子,放下茶杯说:“眼前的事儿好解决,军机处已经根据眼下的情况给出了几个章程。因着英人使团带来的消息和他们的条件如今推断清楚,现在就可让李鸿章领了外交院的职责去打发了他们。当然,条约虽说签订了下来,但是估摸着等战争结束了还要修改,所以哀家估计这英国人今年要跑上了两三趟来了。”

  碧螺闻言笑了笑,李莲英凑趣的说:“反正又不会给那英人使团掏车马费,纵是多跑几趟又如何,便当是他们将路给认上一认了。”

  “如果参谋部的推测没有什么大差错的话,海战接下来的态势可能会稳定下来,即便短时间内不会分出胜负,但是我华夏的海军也能够跟英人的海军在海上分庭抗争保证马六甲的海峡掌控在我华夏的手内。”刘琳盘着腿坐在炕上慢慢盘算着,“西南陆军如今的发展事态也在掌握之内,只不过接下来如何还要看时间了。”

  中华现在三面作战,海上对上了英人,陆上直接突入印度,北方与沙俄对阵。若是现在那倭国再动点什么小心思,祸起东南绝对够让华夏喝一壶了。

  毕竟,现在东南是整个华夏的经济重镇,大半的经济命脉都在东南地区,而现在整个华夏海军压阵于西南海洋之上,其他海域的防备不免弱了一些。

  依稀记得那日本使团走之前好像与英人搭上了线来着……

  “回禀主子,微臣有个想法想要向您禀报。”李莲英眼珠微微一转,心生一计,在脑中将有关情报整合觉得可行之后,躬身向着刘琳报告道。

  就算我中华现在腾不出手去收拾了那日本,但是旁边不是还有两个国家距离这日本比较近吗,可以先让他们去搅合了这日本的视线,省的这眼大手狠的岛国生出什么幺蛾子来。

  “嗯?说说看,若是可行便立刻布置下去吧。”刘琳看着李莲英,让他将心中所想说出。

  李莲英拱手行礼,然后说道:“既然我华夏现在无暇去理那岛国,何不祸水东引,让那朝鲜与日本起了冲突,中间最好再让沙俄牵扯其中,我们的人再推波助澜一番,定搅得日本维新改革不成。最好让他们番幕之间冲突再起,拖得整个国家进了死路为好!”

  刘琳眯眼,唇边化开一抹微笑,朝着李莲英点点头赞许道:“好主意,你的想法极好。”刘琳说着,看了眼地上的折子,然后说:“最好挑起朝鲜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哀家不管这两个国家谁胜谁败,只要给哀家打得两个国家没人为止!”

  朝鲜和日本的地理位置还是挺重要的,朝鲜不必说了,威胁着华夏的北方土地以及沿海一脉。日本连同台湾海南等岛屿乃是形成了环绕整个东亚的第一阶梯岛链,在未来的海战之中,可说是必争之地。

  “哀家希望,这一战中,朝鲜与日本的皇室传承尽绝!”

  作者有话要说:老黑我悄悄的来,悄悄的走……

  没看见我没看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