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当家太太 第48章

作者:清茶咖啡 标签: BG同人

老太太在自己大寿之后雷厉风行的定下探春的婚事,之后下了一条让所有人都吓一跳的命令,让二房赶紧找房子搬出去住。这事不光二房的人不信,就是大房诸人也是不信的。老太太什么人啊,偏心二房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贾政和王氏本来以为最起码在老太太孝期的时候,大房是不好意思赶人的,过了孝期之后再装装可怜耍耍赖,搬家这事也就过去了,反正现在二房住的院子也是隔出去的,大不了以后把通道砌起来,另开一个大门好了。谁知道竟然是老太太先发话让搬出去,这老太太是疯了吧?!

其实让二房搬出去这事老太太心里也是不愿的,是贾敏劝她“您让大嫂照应这几个孩子,人家凭什么啊。您也知道大嫂的脾气,别人对她的好和别人对她的坏都是十倍回报回去的,您想让她忘了以前的不愉快心甘情愿的帮忙,就得先对她好点。二哥和二嫂是绝对不会想要搬出去过的,以后这事还得有的闹,您觉得以瑚儿和琏儿的本事二哥他们赢得了么?不如啊,还是您做主先让二哥搬出去,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您还卖个人情给大嫂,何乐而不为呢。”

老太太仔细考虑之后才下定决心,王氏是越发不成样子了,政儿自从当年丢了官就再没有正式的官职,只用钱买了个后补,宝玉他们以后不管能不能成才都还要靠瑚儿他们,绝对不能把这后路断了。

王氏直到看到贾政买房子的地契才意识到这件事是真的,拔了钗环穿上旧衣,哭哭啼啼的就就往老太太院里走。到了院里也不进屋,坐在地上就开始撒泼,“宝玉啊,可怜的儿,你以后没了屋子住可怎么是好哦”“珠儿啊,你怎么就这么狠心留下为娘不管了啊,你要是在你的爹娘妻儿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啊”“我的元春啊,都是那起子没良心不管你,你才得了重病而亡啊,你怎么就那么苦命啊”······

府里的婆子丫头从没见过这个阵仗,一下子都吓傻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慌慌张张的去请人过来。等到大房众人过来的时候,老太太捂着心口坐在门口的一把椅子上,贾政跪在王氏身边训斥王氏。王氏看到大房的让你过来,又开始大声的哭嚷起来,贾政抬手就给了她一巴掌,“贱妇,我这就把你休了,省的你没事找事!老太太,是儿子没管教好王氏,您千万要消消气。”

贾瑚一看是这个架势,对贾琏使个眼色,拉着各自的媳妇走了,二太太不管怎么说都是长辈,这场面晚辈在这儿着实不合适。

王氏受了一巴掌,哭的更响了,“老太太,都是您的儿子,爵位已经让大房袭了,现在干脆连容身之所也不给我们留了,有您这么偏心的吗?”

老太太哆嗦着手指着王氏,“我偏心?我是偏心,你摸着良心问问你自己,我偏心的到底是哪个?啊?!”咚,老太太直接气晕了。

贾赦、雨涵和贾政赶紧跑过去扶,贾政眼里含着泪,哑着嗓子朝已经呆住的小丫头吼:“快去请大夫啊!”贾赦的眼泪也出来了,一个使劲抱起老太太朝屋里走,屋里鸳鸯早已经铺好床,贾赦把老太太放上去,给她盖上被子,“老太太,您醒醒啊,儿子再也不气您了。”老太太一点动静都没有的躺在那儿,脸色苍白。

等着请来的大夫把过脉之后,老大夫摇摇头说:“用老山参吊命,多活几天算几天吧,老夫也没有什么法子了。”刚进门的贾敏听到这话一下子瘫在地上。

等到晚上就剩下贾政一个人守夜的时候,老太太哆嗦着嘴轻声说:“政儿,让你们搬家是为了宝玉他们好,你要记得,记得啊!”

贾政流着泪点头,“儿子知道,儿子明天就搬,老太太您安心养病,宝玉和云丫头的儿子还等着您养呢。”

老太太牵牵嘴角,挤出一个微笑来,又睡了过去。

第二天,贾政直接让人把王氏囚禁在佛堂里,也不管新买的房子有没有装修好,就吩咐二房所有人收拾行李,准备搬家。贾赦虽然想让二房搬出去,可也不想让他们在这种时候就搬,可是不管他怎么劝贾政就是非得要搬。

十天之后,二房搬家搬到一半,老太太与世长辞。贾府里到处都是素白,贾赦和贾政哭的不成样子,雨涵的眼泪也像控制不住一样流下来,平常还真看不出来他们跟老太太的感情有这么深。

七七过后,二房才又接着搬家,自此之后荣国府这一支一分为二,雨涵再也不需要提防着王氏又会出什么昏招,心里却也没感觉到有多高兴。

大房这儿雨涵遣散了大西院里伺候的人,改称呼成了老太太,自此一言九鼎。

至于二房那边,听说贾政再也没跟王氏同房过,听说王氏一直住在佛堂里,改由李纨管家,听说湘云嫁过去之后和宝玉相处的并不好。

番外 贾家四女

贾元春:贾元春做了个梦,梦里自己被封为贤德妃,家里为迎接自己专门造了个美轮美奂的大园子,梦里没有不支持自己的瑚大哥哥,也没有跟老太太和娘亲不对付的大伯娘。

梦醒了,再看看自己身处的环境,冷冷清清,没有价值千金的古董摆设,也没有用不完的钗环翠玉,有的仅仅是小贵人们的份例,有的仅仅是主位娘娘的冷嘲热讽。

十三岁进宫的时候老太太说过贾家永远都是自己的依仗,自己也信了,可是如今呢,瑚大哥哥明明就是皇上信任的人,为什么不为自己谋划?难道自己好了受益的不是家里所有人吗?依附皇后有什么不好,太子昏聩,以后自己有了儿子正好借势上位,这有什么不好?!

元春快要疯了,皇后把她推出来对付周贵妃,自己又正好住在周贵妃阵营的柳妃宫里面,前后左右全是敌人,全是敌人!

柳妃上报说自己病重不宜接驾,其实自己当初不过是有点风寒而已,只不过,现在是真的病重了,元春苦笑。每天三碗药喝着,一开始还不知道有问题,时间长了怎么会不知道?可是就算知道了又怎么样,喝了身子会越来越虚弱,不喝身上的病还是会让自己越来越虚弱。

就这样吧,自己注定会辜负老太太起的“元”这个字了,也注定要让听到自己被皇上临幸眼里放光的母亲失望了。

当晚,贾贵人将自己一天积攒下来的三碗药一口气喝了下去,做着被封贤德妃的美梦再也没有醒来。第二天,柳妃娘娘上奏皇后,贾贵人封贾嫔葬妃园。

贾舒岚:舒岚小时候最羡慕的人是养在老太太身边的元春,元春姐姐是嫡出,还得老太太宠爱,头上戴的身上穿的永远都是最好的东西,就连名字也是别人所不及的,她还真没见过有女孩子取名为元的,比男孩子的名字都有气势。舒岚一度认为所谓三千宠爱于一身,就是她那样。

那时候舒岚还专门跑到自己太太那儿耍脾气,太太说的那些得到越多付出越多的话直到元春进宫舒岚才明白,原来老太太的所有宠爱都是为了让她去谋取荣华富贵啊。还好还好,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那种关爱,舒岚拍着小胸脯庆幸。

后来有了探春作对比,舒岚更庆幸自己可以做大房的姑娘,旁的不说,凡是自己给大哥哥和二哥哥的针线,他们俩必会回过来很多贵重的东西,太太有时候也会表示感谢,探春经常给宝玉做针线,也没见宝玉和二太太多感激她。大哥哥和二哥哥也经常给自己带外面的礼物回来,他们从来不像宝玉一样嚷嚷的全府里都知道,好像是给了别人多大的施舍一样,虽然可能他自己没有那个想法。

再后来府里来了四妹妹,来了林妹妹,来了薛妹妹和史妹妹,越来越热闹。舒岚却越来越不喜欢出荣禧堂,她不懂为什么薛妹妹和史妹妹那么使劲的抢宝玉,文不成武不就说的不就是他吗,而且还整天嫌弃这个市侩那个精明,好像所有人都不如他干净一样,难道不知道男人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养家糊口吗?哦,这句话是她大嫂教的,舒岚觉得很有道理。

还好有个林妹妹可以说话聊天,才开始的时候觉得林妹妹不好相处,相处时间长了才知道她那种人才是最适合长期交往的。

出嫁之前薛妹妹和史妹妹羡慕的眼光让舒岚明白,她们也有她们的无可奈何,或许她们并不是不知道宝玉不是合格的丈夫人选,只是不得不选他而已。

嫁过去之后,舒岚很感激大太太,丈夫虽不是嫡子,但人稳重上进,婆婆嫂子教养也都很好,整个家的氛围很适合自己的性格。加上后面娘家撑腰,舒岚在婆家还算比较有地位,连着生了三子一女之后再也没人敢小看她。

当舒岚三十岁的时候,窝在丈夫怀里做了个梦,梦里她嫁了个会打她骂她的烂人,没几年就亡故了。醒来之后,发现丈夫还在睡,眼泪浸湿了丈夫的胸口,月光从窗户里透进来,安静而美好。

贾探春:从小探春就知道要讨好二太太,因为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她手里,所以探春疏远自己的亲娘和兄弟,像个丫头一样给宝玉做鞋袜衣帽。每当看到二姐姐无忧无虑的嬉笑玩耍,她都很嫉妒,同样是庶女为什么人家就可以跟嫡出的姑娘一样受重视,连瑚大嫂子和琏二嫂子都讨好她。嫉妒的次数多了也就麻木了,再看到的时候就默默的告诉自己,忍字头上一把刀,嫁出去以后就好了。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不管自己多讨厌宝钗都表现出跟她亲厚的样子,因为她是二太太心目中的儿媳妇,就算再喜欢林妹妹也要编排她的坏话,因为二太太讨厌她。

探春以为自己都这样讨好了,二太太肯定会给自己相应的回报,给自己找个好人家嫁过去,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悄悄给环儿送衣物的时候让二太太身边的玉钏儿撞个正着,于是,以前的种种努力全部归零。

探春听说二太太要让她去做刘家公子的填房的时候,一下子就懵了,她虽然还不知道刘家公子是什么人物,可是选在这时间找的人能是什么好人?!还是填房,看看隔壁珍大哥哥的填房,她的出身可是个连家门都进不了的外室啊,难道自己的身份就跟外室差不多?探春越想越绝望,她甚至打算出嫁的当天直接死在新房里好了。

虽然后来这桩婚事没有成功,探春的恐惧依然存在,就连赵姨娘被扔到偏僻的庄子上囚禁,探春都没敢去看一眼,跟别说求情,因为她怕再次惹怒二太太。

等到后来老太太拿着一份名单问她这个人怎么样的时候,探春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浮木一样,惊喜、不可置信、酸涩等等各种情绪一齐涌了上来,仔细看了那个人的描述,确实很不错,也顾不得害羞了,直接点头答应下来,就怕老太太忽然反悔。

老太太过世之后,探春随二房搬离了贾家大宅,虽然新住处不如大宅宽敞华丽,探春依然很开心,因为管家权到了珠大嫂子手里,二太太被老爷囚禁在佛堂不能出来了,探春觉得头上的乌云终于开始散开。

嫁人之后探春也遇到了一些苦难,可她从来没有怕过,因为那时候的探春不管怎样总有办法反抗,不会像当初一样只能绝望的接受。

贾綝:贾綝管家的本事是自己侄子媳妇教的,她觉得这是这辈子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最不俗的事。除了这件事贾綝认为自己一辈子都挺平淡的,平淡的长大,平淡的上学,平淡的嫁人,平淡的相夫教子,最后平淡的死亡。

按理说母亲亡故应该由嫂子教导管家的,可谁让哥哥的原配也早亡呢,新嫂子本是哥哥的外室,因为得哥哥喜爱才扶正,可就算扶正了又怎么样呢,手里一点实权没有,想要支取银子必须经过蓉儿媳妇,也就是我侄儿媳妇的同意。

本来在老太太去世之后,隔壁大太太想让贾綝留在他们那边的,还是贾綝她哥哥贾珍说不合适才接回来的。贾綝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该学管家理事的年纪了,她侄媳妇看不上她嫂子的出身,怕把个好好的姑娘教坏了,干脆自己亲自上手。于是家里就时常出现这样一幅搞笑的画面: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坐在上手,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妇人坐在下手,年龄大的那个教年龄小的那个认账本。

等到贾綝该出嫁的时候,她侄子媳妇先找好了人选,再拜托隔壁的老太太(也就是当初的大太太)去相看,然后这边她侄子媳妇还要打理她的嫁妆。

贾綝觉得自己爱跟比自己辈分小的人亲近,应该就是亲近她侄儿媳妇的缘故。等她老了的时候,经常将这事当笑话讲给她家老头子听,她家老头子总是笑嘻嘻的说你娘家真奇怪,贾綝也总是附和,是啊,真奇怪!

作者有话要说:贾家四位姑娘各有特色,咖啡功底不够,写不出整章的来,就整了四个小段子出来,算是一个交代吧。

防抽:贾元春:贾元春做了个梦,梦里自己被封为贤德妃,家里为迎接自己专门造了个美轮美奂的大园子,梦里没有不支持自己的瑚大哥哥,也没有跟老太太和娘亲不对付的大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