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禛爱一生 第34章

作者:青依 标签: BG同人

又过了一会儿,裕亲王看这气氛已经很不错了,这才小心的开口询问:“皇上,前些日子您已经答应奴才赐婚这件事了,现下几个月过去了,您看,是不是该下旨了?”

裕亲王其实也知道皇上不喜欢硕亲王,可那又能怎么样,他不舍得自己的女儿嫁到蒙古去,就自家女儿那娇惯的性子,嫁过去没多长时间,可能自己就得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而且自己女儿又喜欢上了硕亲王家的小子,甚至有非君不嫁的架势,他能怎么办,又舍不得责罚女儿,只能舍了脸皮来求皇上了,只盼着皇上能看在兄弟一场,自己又为他劳心劳力,做了那么多事的份上,安安稳稳的赐下圣旨。

康熙听到裕亲王的话,慢慢的坐直了身子,眼睛里的笑意慢慢退去,可嘴角勾起的幅度却越来越大,他的声音平和,没有一丝异样,甚至语调中带着点点调侃, “哦,皇兄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要嫁女儿了?”

裕亲王低着头看不见康熙的眼神,不过本来有些忐忑的心情,在听到皇上没有变化甚至还有些笑意的语气,立马放松了下来,“其实臣也想多留女儿一段日子,可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啊,那丫头看上了硕亲王家的小子,整日里闹着奴才来请旨,奴才也是被闹的没办法,这才来求皇上的。奴才可不想真的留女儿留出仇来!”

康熙笑了笑,似乎是善意的调笑,可是眼中却闪过一丝的讽刺,“朕倒不知道了,满京城里这么多青年才俊,你家格格怎么就认定了硕亲王家的小子?”

裕亲王只以为康熙好奇,他想了想,知道说出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便开口道:“皇上可能忘了,这位祯贝勒几年前,在木兰围场围猎的时候,活捉了一只白狐,可是因为不忍伤害,放了这畜生一条命,只割下一丛白狐毛作为纪念,一时间传成佳话。奴才的女儿知道了,十分喜欢他的善良,同时这位祯贝勒长的也一表人才,奴才的女儿见之心喜,在知道他就是放生白狐的人后,就更加倾心于他了。”

康熙眼中的讽刺意味愈发浓重,可话语中却照旧带着笑意,“是吗?”两个字,被康熙说的很是意味深长。

马奇这时候也开口了,“禀皇上,奴才也见过硕亲王世子,那世子文才武功都堪称上等,的确是一表人才,难怪裕亲王府的格格看上了。”

康熙转而盯了马奇一眼,看着他脸上不似作伪的赞赏之意,心中嗤笑,想了想,便同意了:“既然小辈都看对了眼,朕这个做长辈的万没有拆散一对有情人的道理,廷玉,你这就拟旨吧,赐婚裕亲王府格格于硕亲王世子。”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他还真想看看一个异姓王能有多大的能耐,值得裕亲王这样的亲王苦苦请旨赐婚。

张廷玉站了起来,恭敬的回道:“臣遵旨。”

裕亲王听到这婚事终于定了下来,总算放下了心,和马奇对视一眼,两人相视一笑。如果这场婚事里真的只有小女儿情思的话,他怎么也不会违背皇上的意思,去和硕亲王结交,甚至结为亲家,当他真不知道硕亲王身为异姓王,有多不讨皇上喜欢吗?

裕亲王当然是知道的,他如果连这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在这朝廷上活下来的,甚至能得到皇上的信任?但他也知道康熙现在不可能对付硕亲王了,这不是撤三藩的时候,皇上现在实行的是仁政,硕亲王也不像吴三桂他们那么嚣张,所以康熙只能好好的对待硕亲王,免得落得别人口实,说他不善待降臣。

裕亲王更加知道,硕亲王身后还站着一批的汉臣,如果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硕亲王的儿子,那么硕亲王也就等同于站在了八贝勒身后,这才是他极力促成这门婚事的最大原因。

索额图最近很是不得皇帝的心,现在更是连御书房议事都没索额图的份了,可见太子胤礽的地位危矣,而八贝勒的支持者却越来越多。只要一想到自己支持的皇子,有着一片大好的未来,裕亲王和马奇就心情大好。

笑眯了眼的裕亲王和马奇没看见康熙眼中一闪而过的寒芒,而看见的这渗人的眼神的张廷玉和高士奇,一个继续镇定的拟旨,另一个装作没有看见,谁都没打算提醒正乐着的两个人,他们可不愿陷进这种疑似党争的事件中。

“生性善良是吗?”胤禛玩味的重复了张廷玉说的话。

张廷玉也笑了笑,“想必四贝勒和臣的想法相同,都很认可皇上的这句评价。”

胤禛勾起嘴角,“谁说不是呢,在‘围猎’的时候,‘放’了‘猎物’,这位祯贝勒果然很是‘善良’呢。”

张廷玉笑着点头,“这就是今天皇上拟的旨意了,如果四贝勒没有什么事的话,臣就先行告退了。”

胤禛点了点头,温和的说道:“今天还要多谢张大人告诉我的这个旨意了。”

张廷玉摇了摇头,退了下去。

康熙在裕亲王请旨没多久,就让他们都告退了,而张廷玉就是在回去的路上遇见的四贝勒,四贝勒正好看见了他手上圣旨,就问了他是什么旨意。

张廷玉其实挺欣赏四贝勒的,虽然这位四贝勒为人有些冷淡,但诸位大臣都没办法否认这位贝勒处理政务的本事,而且这也是难得一位年长却没有结派争权的皇子。张廷玉常年陪在康熙身边,知道这位四贝勒也是难得一位心中装有天下百姓的皇子,所以他一直对四贝勒的观感很好,现在四贝勒问的这事又不是什么秘事,而且这个旨意估计很快就会传的整个宫里都知道了,所以他很是坦然的告诉了四贝勒这份圣旨内容,还稍稍提到了一些康熙与裕亲王之间的对话。

胤禛看着张廷玉离开,很是满意这一世这些大臣对自己的亲近,看来这些汉臣还是很喜欢有能力又心怀天下的皇子的。不过,胤禛想到裕亲王的求旨,心中冷笑,裕亲王的脑子真是白长了,他还真敢这么明目张胆的为胤禩结交大臣。想到康熙的话,胤禛也嗤笑起来,裕亲王也是上过战场的人了,怎么也同那些愚夫蠢妇一般,认为硕亲王世子捉狐又放狐的妇人之仁的举动是善良之举呢,他该说裕亲王也老了,脑子都不好使了吗?

不再去想裕亲王的蠢举,胤禛举步向宫门口走去,他的小丫头的肚子已经有九个多月大了,随身都有生孩子的可能,他得回府里照看着,才没那么多时间想着别人烧坏脑子的举动。

胤禛还没走到门口,就看见了候在宫门处,显得很是焦急的苏培盛。他心里一惊,难道是小丫头发生了什么事?要不苏培盛怎么会这么焦急的在宫门口等着自己,而不是等在马车边。

胤禛只要想到布耶楚克有什么不妥,心就慌了,他立马迈着大步子,走到苏培盛身边,厉声问道:“什么事这么焦急?!”

苏培盛看见自己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的主子爷,松了一口气,听到主子爷的问话,苏培盛不敢耽搁,立马回答:“回主子爷,府里有人来报,说是侧福晋快生了……”

苏培盛还没说完,就看见自家主子直接骑着马,跑走了,只留给他一个潇洒的背影。

苏培盛欲哭无泪,主子爷,你怎么都不等奴才一起走,还自己骑马跑了,这让奴才怎么回去哟!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算是昨天的,今天的应该还有一更……

昨天考线代考的人郁闷,题目好难……

刚刚还听到一个噩耗,青依的大学物理挂了……呜呜,哭……青依只希望线代别挂了,大物的补考能过……

求安慰,求抚摸……

38生育

胤禛回到贝勒府,立刻下马走向了西跨院。刚走进沁芳园,胤禛就听见了布耶楚克略带痛苦的叫声,他心中一紧,忙快步走到了产房的门口。

此时门口紧闭,只有偶尔丫鬟进进出出,胤禛眼见一个丫鬟从外面端进去了一盆清水,又从屋内走出了另一个丫鬟,手中端着一盆鲜红的血水。

胤禛看了,只觉得心中发寒,双腿都有些软了。他有些艰难的把头转向别处,不去看让自己心惊的东西,心中那盆血水却越发的清晰了。

乌喇那拉氏是最早接到乌雅氏要生了的消息,因为她也怕乌雅氏有什么三长两短,不好向胤禛交代,所以在接到消息的时候,就立马安排好了生产事宜。

还好早在布耶楚克肚子有八个半月大的时候,沁芳园里就准备好了接生嬷嬷,同时嬷嬷也教导了一下丫鬟,侧福晋生产的时候,她们该做些什么,所以等布耶楚克真的要生孩子的时候,沁芳园里虽然每个人都有些忙碌,却还没有乱的失去分寸。

嬷嬷们通知乌喇那拉氏也是因为她是福晋,而根本不是需要福晋做些什么,只是希望福晋能传消息给爷罢了。

而李氏、宋氏在接到消息的时候,也前后脚的陆续来到了沁芳园。她们也想早点接到消息,看看侧福晋到底生男还是生女。

乌喇那拉氏看见平时淡定的爷,此时面上那明显的略带紧张的神色,有些艰涩的开口劝道:“爷,这里毕竟是女人产子的血污之地,怕是会有什么冲撞了爷,所以爷还是回书房等消息吧,妾身保证一有任何消息,就立马通知爷。”女人生孩子,男人是不好待在门口,可也不是说不行。但她就这么说了,是因为她不希望看着爷这么心心念念的等着屋里的女人生孩子,她不想看见爷脸上那明显的担忧和期盼!

胤禛听到声音,这才看见了待在一旁的乌喇那拉氏三人。

胤禛前世根本就没这么关心过女人生孩子的过程,也没怎么见过这过程,更别说在女人生孩子的时候守在门口等着孩子诞生了,基本上他只是关心一下最后的结果—孩子是男是女以及这个孩子的身体好不好。所以他并不是很清楚生产的禁忌,因此这时候听到乌喇那拉氏说的话,他这才知道似乎自己是不能等在产房门口的。他有些尴尬,毕竟在宫门口听到布耶楚克要生了的消息,他心里一急,就立马赶了回来,所以什么都没注意到。

可尴尬就只有一会儿,除了他自己,谁都没发现。他立马就从尴尬中抽身而出,转而想到了现在待在产房门口的三个女人。为了不让布耶楚克被这三人在这种事上记恨,胤禛决定待会儿还是回书房等消息好了,即便他完全不相信产房有东西冲撞他的说法。但他离开的时候,也得把面前的三个女人一起带走,他可没有看漏这三个人的神情—根本没有一丁点的紧张,反而带着些许的盼望,盼望什么,胤禛用脚趾甲都能猜到,她们肯定不会盼着布耶楚克一举得男,反而她们很可能盼着布耶楚克一尸两命!

胤禛气结的看着她们的神色,他真不想自己与布耶楚克的小院子被这些女人踏足,更何况这些女人现在想的可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无法忍受自己的小丫头还在屋里搏命的时候,屋外有人恶意的诅咒她。而且他也知道,产房在的地方,闲杂人等是越少越好的,更何况是这三个不怀好意的女人。

胤禛稍稍镇定了些后,就转向了乌喇那拉氏,他冷着声音说道:“乌雅氏不过是生个孩子,你们都等在这儿像个什么样子?更何况侧福晋是第一次生育,时间可能不会短,你们留在这儿也没用,不如都回去自己院里,该做什么做什么。”说完,胤禛率先转身离开。

在走到院门口的时候,胤禛发现自己身后没有跟着人,这才回头看了还在原地发呆的乌喇那拉氏三人,他有些不耐烦的再次说道:“怎么还不走?爷的话都不听了吗?!”

乌喇那拉氏这才回过神来,有些惊慌的应道:“妾身这就回叠翠居。”说完,立马举步走向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