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老娘容嬷嬷 第6章

作者:谁叫我是八卦女 标签: BG同人

  富察氏平淡的开口:“娴妃,你知不知道,你说这段话如果被别人听到,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揣测圣心,以下犯上,难道你不怕吗?”

  娴妃咬了咬下唇,手指紧紧拽住自己的衣摆,“皇后娘娘要治臣妾的罪也好,要责罚臣妾也罢,臣妾只是不忍心看着皇后娘娘因此而伤神。自从进府以来,皇后娘娘对臣妾一直关怀备至。臣妾的性子一直不好,当年刚嫁到宝亲王府的时候就是侧福晋,心高气盛,有一次言语上得罪了当时的高格格,结果被爷责罚在雪地里跪了一个时辰。是您给臣妾求了情,说臣妾只是一时心直口快并非蓄意指责高格格,还亲自给臣妾送了一碗热热的姜汤。这份恩情,臣妾到死都不会忘。”

  富察皇后沉默半晌,最终还是把那句“你为什么这么相信我”咽了回去。当年的事情是自己暗暗推动下进行的,既让了刚进府不久的她被爷厌弃,又落了高佳氏的面子。她不知道怎么对自己面前这个一脸真诚和信任的人开口,自己对她一心防备,想法设法的打压她,到头来,却只有她在这里,安慰着失意的自己。

  富察氏沉吟了一会,她知道娴妃是一个直肠子的人,别人对她好,她就加倍奉还。从今天的情形看来,就算娴妃以后得了宠,也绝不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甚至有可能会在皇上面前为自己说话。后宫从来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太过正直纯真的人,必定要提前退场。虽然娴妃没有争宠的心思,未必别人就不会害她。既然已经把娴妃算做是自己的“盟友”,那么,也该教教她怎么在后宫生存,为娴妃,也为自己。

  老佛爷的愤怒

  更新时间:2012-6-12 17:59:11 本章字数:2675

  李葵觉得自从上次皇后生日之后,娴妃就变得聪明和谨慎起来。倒不是说之前娴妃笨,只是现在的娴妃,总是能用三言两语就轻而易举的把抽抽龙安抚的眉开眼笑,也学会了温柔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是好事情啊…可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李葵有些糊涂,难道是自己的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不像啊…怎么都想象不到娴妃之前那和容嬷嬷同出一辙的榆木脑袋,能够自然开窍啊…

  由于富察氏和娴妃表面上还是和往常一样,淡淡的,并没有过多的亲近,任李葵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到自家娘娘已经和富察氏结了盟,所以李葵也就觉得没有必要把彩釉的危害告诉娴妃。只是对娴妃耳提面命了一番关于食物相克之类的知识。

  在李葵和富察皇后的双重恶补下,娴妃的宫斗技能值提升的很快。侍寝的机会,也渐渐多了起来。高佳氏对此很是愤怒,几次在抽抽龙面前给娴妃上眼药。无奈抽抽龙对有所改变的娴妃印象颇好,再上富察氏又总是有意无意的称赞娴妃的直爽,所以对高佳氏的黑状只是报以大笑,连声对高佳氏说如果娴妃懂得耍心机,那母猪都能上树了,把高佳氏气了个倒仰,却也无计可施。

  于是,在娴妃和富察氏的暗中结盟下,虽然并不足以和高佳氏相抗衡,但也渐渐地分了高佳氏的一些荣宠,后宫一时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天,富察氏又带领嫔妃们去给老佛爷请安,正逢老佛爷用膳,富察氏便要亲自布菜。谁知刚给老佛爷盛了一碗虾丸鸡皮汤,就觉得胃里翻江倒海,接着背向老佛爷便控制不住的干呕起来。

  老佛爷看到这情形,只是眉开眼笑的高声传太医,又命人把皇后扶到软榻旁边拿了新鲜的青梅给她吃。众妃中有子嗣的,如纯妃,嘉妃等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心里难免又妒又恨,把个手帕捏在手里都快捏烂了,脸上还要做出担忧的神色。而其他年轻没有经验的妃嫔们,则是担心皇后在老佛爷面前无状,自己也要遭受无妄之灾,便真心实意的露出惶恐不安的表情。娴妃吓了一跳,惴惴不安的看向老佛爷,生怕皇后的失态让老佛爷不喜,又担心皇后的身体,却也不敢表现的特别亲密,只是不住的拿眼睛觑着皇后,心里念着佛。

  太后是经历过九龙夺嫡,并且在后院滚爬了大半辈子取得最后胜利的女人,叫人传了太医之后,便暗暗留意起这些妃嫔们的举止来。看到娴妃掩饰不住的担心,觉得这个出身高贵的嫔妃是个忠厚的人,便对其高看了几分。这时候,站在妃嫔中最末,身着贵人服侍的女子像是忽然被惊醒了一般,冲到太后面前,不住的磕头:“老佛爷,您这么高贵,这么美好,这么善良,求求您,原谅皇后娘娘的失态吧!她不是故意要在您用膳的时候呕吐的,求求您原谅皇后娘娘吧!奴婢代替皇后娘娘给您赔罪,给您磕头了!”

  太后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却婉言向地下捣蒜般磕头的女子道:“你是…玉贵人吧?”

  地下的女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抬头看向太后:“回老佛爷的话,奴婢是。”

  太后的点点头,含笑道:“你很好。哀家记得你之前是皇后身边伺候的洗脚婢吧?倒也不忘故主,是个好的。”

  舒嫔掌不住的笑出声来,娴妃连忙用眼看她,太后却装作什么也没听到一般,全然不顾跪在地上的玉贵人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温言说道:“放心吧,皇后一向对哀家恭敬有加,也不像那些个藏奸得人,就知道调三窝四的。哀家是不会怪罪皇后这个好儿媳的。快起来吧。”

  玉贵人咬咬牙,谢了恩,灰溜溜的站了回去。一旁的愉嫔幸灾乐祸的看着她,暗暗叫好,这个玉贵人,做派跟延禧宫那位一模一样,真真儿叫人喜欢不起来。

  娴妃则是黑了脸,她很清楚这个玉贵人是怎么上位的。趁着富察氏去西三所看望三格格的时候,殷切的伺候着路过长春宫的皇帝,又是端茶又是按摩的,伺候着伺候着,就伺候到龙床上去了。还想在老佛爷面前给皇后上眼药,也不瞧瞧自己是个什么身份!

  太医很快来了,仔细诊脉后一脸笑意的恭喜皇后,说是皇后肚子里的小阿哥,已有一个多月了。由于皇后之前的脉象不太稳定,所以一直没有察觉。

  太后大喜过望,迭声叫人去给皇上报喜,富察氏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娴妃心里又是欢喜,又是钦羡,用一双美目激动地看着富察氏的肚子,恨不得皇后立刻就把小阿哥生出来。其他妃嫔也纷纷凑趣贺喜,只是其中有多少真心就不得而知了。

  一阵慌乱后,太后忽然开口问太医:“你们的孙院判好脉细,又善妇科,怎么今天没见他亲自过来?”

  胡太医慌忙跪地回到:“刚才延禧宫的佩春说贵妃娘娘说身体不适,便…便把孙院判叫走了!”

  太后的脸色阴沉不定,“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吓得屋里所有人都跪下了。躺着的富察氏也挣扎着要起来,口里不停劝道:“老佛爷息怒,千万保重身子啊!”

  太后安抚的拍拍皇后的手,叫她安心躺好,冷声说道:“贵妃娘娘,好大的面子!每每拖了病不给哀家和皇后请安,哀家看着皇帝的面上并未开口训斥过什么,如今居然得寸进尺,真是无法无天!一个个都不把哀家放在眼里!”

  “是谁又惹皇额娘生气了?皇额娘告诉朕,朕一定狠狠办她!”正在满屋子人大气不敢出的时候,乾隆大步跨了进来,豪爽的笑问。

  兰馨晴儿

  更新时间:2012-6-12 17:59:11 本章字数:2846

  满屋的妃嫔们又一次哗啦啦的跪下,请安的时候,有几个心思大的,媚眼如丝含羞带怯的用眼神表达了想为皇家添砖添瓦绵延子孙的意愿。可惜乾隆一则挂念爱妻和肚子里的嫡子,再则看到自个儿老娘一脸忿忿不平唯恐其受了委屈,随意挥了挥手免了她们的礼,并不留意。

  太后知道自己的儿子虽然是个孝子,但是一牵扯到女人就开始犯浑,强压下心中的不满,笑道:“皇帝,你来了,不过是个没眼色的奴才,皇上日理万机很不必为这些小事操劳。”

  乾隆眉飞色舞的看着太后:“皇额娘,今天边疆告捷,皇后又身怀有孕,真是双喜临门啊!”

  太后含笑点头:“皇帝说的很是,哀家天天在佛堂诵经念佛,期盼着咱们皇家能够子孙绵延,多子多福。没想到今天就得了这么个喜事儿,可见这世上是有神佛的。”

  乾隆又看向富察氏,眼神里掩饰不住的欣喜:“皇后有了小皇子,也应当好好休息才是。”说完,王八之气外泄的扫视着在场的妃嫔们,语带警告的说:“皇后娘娘有孕,你们可要好好的听从老佛爷和皇后的管教,要是让朕知道谁不服管教惹了皇后动怒,朕一定严惩不贷!”

  娴妃倒不觉什么,只是一个劲儿的替皇后高兴。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皇后若是生了个小阿哥,那就是中宫嫡子,十有□会是下一任的皇帝。自己和皇后交好,以后皇后的孩子继承了大统,自己的后半生也算是有了着落了。其他的妃嫔们却在暗暗咬牙,皇上的言下之意是皇后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那不就是说,自己的孩子(或者还没生出来的)没了指望?

  忽然,皇帝像是想到了什么,神色一变,低声对太后道:“皇额娘,齐郡王怕是不好了呢…恐怕…撑不了多久了。他的福晋又早逝,今天上了折子,求朕照看一下他唯一的血脉。”这…是在托孤啊。

  太后唬了一跳,眼圈渐渐红了。这齐郡王的额娘是先帝的同胞妹子固伦温宪公主,当年先帝被佟佳皇后养在身边,和生母以及同胞兄弟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只有这个小妹子一直和他很亲近。

  其他妃嫔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听不清楚这对天下最尊贵的母子在谈论些什么,又不敢擅自离去,只好一言不发的坐着,一时间殿内非常安静。

  太后沉吟片刻,开口道:“前朝的事哀家不懂,但是也没有把郡王家的孩子放在大臣家的道理。倒不如接进宫来,皇帝看怎么样?”

  乾隆恭敬地点头称是:“一切就照皇额娘说的办,那儿子这就通知内务府,让他们准备一些相应事宜。”

  太后又想起一件事来,按住皇帝的手道:“皇帝且慢着。我恍惚记着,瑜亲王府有个小格格?小小年纪的,生母便去了,倒不如一同接进宫来,正好和齐王府的小格格做个伴儿。”

  乾隆想了想,“是有这么回事,只是这身份上怎么安排呢?是把两个孩子都认作义女,还是怎么样呢?”

  太后拍拍乾隆的手,嗔怪道:“皇帝,你是抢人家女儿抢上瘾了罢?当年你把芊儿抱回来养,老五可是跑到哀家面前打着滚儿哭天抢地了嚎了几场。”乾隆听到活宝弟弟的名字,又是头痛又是好笑,嘴里叹道:“胡闹,胡闹!他前几天又给自己办了场丧事,御史的弹劾都快堆得比山高了!”

  太后和离得较近的富察氏不禁莞尔。“弘昼那孩子,也忒胡闹了些,打小儿就是个皮实的孩子,为这个没少挨上书房师傅的板子,”太后感叹了一会儿,试探的问乾隆:“不如把齐王府的格格,记在皇后的名下?将来也好给个高点的身份,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至于瑜王府的小格格,只是接进宫来恩养几天,到了年纪给她指个好人家,也就是了。”

  “这…”乾隆有些犹豫:“齐王只是个郡王,所出的嫡女只能被册封为多罗格格。若直接认在皇后名下,将来的等级必定是和硕公主…而一同进宫的瑜亲王家的格格却只能是和硕格格,这样会不会厚此薄彼了些?”

  太后微微皱了皱眉,细细想了一想,看向皇后:“皇后的意思呢?”富察氏正沉浸在身怀有孕的欣喜中,算了算日子,肚子里的孩子好像是在千秋节前后怀上的。莫非真是应了那对洋彩釉榴开百子瓶的好兆头?想到这里,富察氏便柔声细语的开口了:“臣妾身边已经有了三格格和芊儿,倒不如把齐王府的小格格记到哪个无子的嫔妃名下,也不算辱骂了她的身份。”

  乾隆听说后,欣然答道:“皇后身子重又有两个格格要教养,这齐王府的格格就养在无子后妃的名下好了。若是论温柔善良,这宫里非柔儿莫属,朕相信她会是个合格的母亲的。”说完还赞赏的看了皇后一眼。

  富察氏脸色一变,却不敢开口反驳,只得用眼神向太后求救。太后本就不喜高佳氏的做派,更兼今日被高佳氏打了脸,闻言便厉声叫道:“不行!齐王府的格格是什么身份?她的祖母是先皇的亲妹子,祖父是孝懿仁皇后的亲侄子。她的额娘是科尔沁孝庄文皇后那支的嫡系后人,她的阿玛更是赤胆忠心的帮你维护边疆稳定!何等高贵的出身,你居然要把她放在一个汉妃的名下?你这是要让功臣寒心吗?”

  乾隆连忙安抚太后:“是儿子考虑不周,还请额娘息怒。若论身份,不如就把齐王府的格格养在娴妃的名下,额娘觉得如何?”女人固然重要,但是和自个儿名声一比,就高下立现了。当然,抽抽龙自己是不会承认的,人家觉得自己是“孝子”,听麻麻的话~

  太后的神情这才和缓下来,又跟乾隆商议着把瑜亲王的格格放在自己身边养,也算是恩典了。乾隆当然没有异议,乐呵呵的答应了,并且当众宣布了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