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第102章

作者:夜雨惊荷 标签: BG同人

找来找去就寻到了珏哥儿的房里,这小家伙到舒服,将虎皮铺在了自己的小床上睡得酣甜。佟大人和佟夫人看的瞠目,问伺候的奶娘,这珏哥儿怎么把比自己还重的虎皮弄回来的?又是如何躲过众人发现的?

奶娘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她睡得熟,哪里知道这小祖宗还出过门?

这个问题在佟家至今还是个迷。

话归正题,因为珏哥儿极度的崇拜武二郎先辈,所以一听韩师傅说这拳法是武松的,激动的直拍手。等练开的时候小胳膊抡圆了使劲儿,一不小心累着了。

下午倪老讲《春秋》,珏哥儿迷迷糊糊趴在大桌子上就睡着了。

等自己一觉醒来,周围还哪有人影?先生也不见了,只外面守着四五个小厮,见了自己还满脸的怪色,珏哥儿气嘟嘟的撒开小腿往林姑姑的繁花坞去,他知道这个时辰,大家必定是在那里玩。

结果,到了繁花坞,丫头们见了自己没有一个不笑趴在地上的。

珏哥儿回想到这里就用手捂住了肥润润的苹果脸,真丢人,原来是倪老见自己不专心听课,让悠姐儿他们往自己的脸上画画。

珏哥儿就顶着满脸的墨,从中园跑到了东园,一路的招摇过市。

所以,香萱一说倪老,珏哥儿就羞臊的恨不得挖个小地洞,像深姑姑说的那样,把自己变成个土拨鼠买进去。

PS:谢谢大家对惊荷的安慰,惊荷重新振作起来了推荐好友的书《赎身妖妾》,好看哦晚上六点左右还有第二更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观音诞法华寺参佛(下)求推荐

第一百一十章 观音诞法华寺参佛(下)求推荐

(》_《,55555推荐掉下来了,正好卡在十六,不能在主页上显示,大家帮帮忙啊,有不要的推荐票就送惊荷吧今天的二更送上)

林家忙上忙下,终于套好了马,打点好行囊,香萱、雁蓉、雪雁一人抱一个小娃娃送到马车上,前二人又转身去了后面的一辆。若是没这三个大娃娃,怕是林家的车马早就到了山下。磨磨蹭蹭到这会儿,悠姐儿还嚷嚷着自己的小枕头没带上。

一上了车,六只小眼睛可不够使唤了,胖乎乎的小手偷偷的掀起竹帘的一角打算探个究竟。

黛玉倾身去拍珏哥儿的小手,吓唬道:“小心外面有大老虎将你们叼出去,快乖乖的坐好,和姑姑说说话”

黛玉的恐吓哪能吓得住小猴子般的珏哥儿?

珏哥儿一听得老虎的名号,兴奋的睁大眼睛,忙问:“姑姑,姑姑,真的有大老虎吗?我跟韩师傅学了拳法,专门打大老虎的。”

糯糯的童音里还能听得出激动的小高音。

悠姐儿一翻白眼,奶声奶气的说道:“姑姑别听他胡说,还打老虎呢,看见老虎都要被吓晕过去。”

她的哥哥她最明白,志向大大的,胆子小小的,哼,悠姐儿都不好意思说了,上次在家深姑姑讲了个什么画皮的故事,哥哥晚上吓得不敢睡觉,还是娘哄了一晚上,害的深姑姑往后再也不敢说这些故事了。

珏哥儿被妹妹抢白了一番,讪讪的收回掀帘子的小肉爪,和一旁偷笑的荣泽龇牙咧嘴的,好不可爱。

黛玉将悠姐儿揽在怀里,笑着看三个孩子打打闹闹,时辰一晃而过,也就走了小半天的路,法华寺到了。

法华寺始建于前朝平泰年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原不过是某豪门望族的家庙,修建的异常华丽。本朝太祖未立时,曾避难于此,多蒙主持大师救济才逃过了昏君的追杀。及至皇朝建立,太祖感念佛门慈悲,特将收缴勋贵世家的不义之财献捐出来,重新修缮法华寺。

法华寺位于琼山的当腰,景色清幽,香火鼎盛,殿宇富丽。山门虽小,但是大殿却宽敞明达,到处是金碧辉煌,佛像浮屠描绘的是精美逼真。法华寺西边的放生池内有很多鱼和鳖,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美,池中还有一只五百多岁的大鼋,只有在炎热天气才出水一现。

现任主持名唤惠行,乃是得到的高僧,书香门第出身,但是一心向佛,遁入空门后又在少年时期游历天下,行万里路,尝人间疾苦。善行善德名誉五湖四海,老主持圆寂时就将衣钵传给了惠行。

法华寺周边的良田不计其数,惠行大师慈悲为怀,将土地散发给了穷人耕种,只收取少少的地租。琼山上有野菜野果,和尚们也不拦着,有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家也可摘采。

惠行大师高风亮节,为人所称颂。

每年这里的香火就不曾短缺过,有人甚至不远万里迢迢来京城一拜。逢初一十五,或是菩萨们的诞辰,法华寺就更加的热闹了。这不,林家的车子刚到山下,就看见来来往往的人群。

林致远翻身下马,到了黛玉的车前,隔着帘子说道:“妹妹戴好纱帽,咱们已经到了琼山脚下,法华寺的规矩,上香拜佛之人乃是众生平等。车子上不去,我们只好步行,好在两边的风景极美。”

黛玉听了忙叫雪雁收拾好东西,穿戴好。

雪雁掀开帘子的一角,将胖娃娃悠姐儿送了出去。悠姐儿被抱的痒痒,连躲带闪的咯咯直笑。一、二、三......三个大娃娃乖乖的落地后,眼睛就开始四处乱瞄。

此时正是香客上山的热闹时候,两边果然如灵珊所说,买荷包的,做素斋的,买野菜野果的,真比寒山寺有趣的多。

林家的这一行人甚是乍眼,不说林致远风度翩翩,潇洒英武,叫周边来拜佛的小姐们芳心大动,就是边上那三个胖娃娃就够人看上半晌的。

一个精灵古怪,一个憨态可掬,一个聪明伶俐,让那些上山的太太、奶奶们恨不得抱在怀里亲上几口,直抢回自己家去当亲生的一般养。

反倒是戴着纱帽,叫人看不清真容的黛玉成了陪衬的小绿叶。

雁蓉、碧蝶、香卉几个跳下车,忙拉住了三个小的,要不是手急眼快,怕是珏哥儿等人就奔着那个卖馄饨的小摊子去了。

茴香馅的小馄饨,香味飘得远,馋得人口水都流出来了,珏哥儿、悠姐儿就抓住林致远的白袍,仰着头睁着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一边一个,还挺有劲儿,林致远觉着自己的袍子快给扯碎了。

“早上不是吃饭了吗?还想吃?”林致远问道。

悠姐儿忙不迭的点头,小鸡啄米般,林致远担心再不答应,小脑袋就要折了。

“好好好,每人一碗如何?”

三人立即欢呼,拽着林致远就要过去。

黛玉打量一番那做吃食的地方,就在路边上,人来人往,便担心的问道:“哥哥,这也不知道干净不干净,吃坏了肚子可怎么办?这里又冷风冷气的......”

小丫鬟灵珊眼睛里的激动难以掩住,她忙道:“姑娘放心,那边是我爹娘摆的摊子,”灵珊手一指,正是买茴香小馄饨的,“干干净净的,不敢叫小少爷、小小姐们的肚子受委屈。”

黛玉和雁蓉等人皆是小小的好奇:“你爹娘的摊子?”

事情可真是巧了,上山拜佛还能遇见自己的亲爹娘灵珊能不激动嘛,这转眼已经是三个月未见亲人了,爹爹的病也不知道好了没有?腿是不是还疼呢?

灵珊的爹娘正忙着给香客们端馄饨,也没细瞧这边的光景,其实就算他们打了照面,不仔细看还真认不出灵珊来。林家吃的穿的是什么,当初瘦弱的小姑娘早不见了踪影。

林致远领着大队人马就到了馄饨摊前,一个小风炉上烧着滚热的汤水,白面书生般的老板一个一个往里面下馄饨,老板娘在一旁赶着包。两张粗糙的长条板凳,上面坐着一对母女吃着碗里的馄饨,应该是小户女眷,未出嫁的闺女头上连个纱帽也没戴,许是银钱拘谨,两母女都不舍得吃,你舀一个给我,我舀两只给你。

林家的人穿着体面,和这馄饨摊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一篇:聊斋手札

下一篇: 清色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