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第17章

作者:夜雨惊荷 标签: BG同人

罗大娘见黛玉不出声,就知道这位多愁善感的小姐又是想心事儿了。还记得少爷对自己说的话,要她时常劝解姑娘,找些不劳心劳力的事儿转移姑娘的主意力。一想到少爷对他们夫妻俩的信任,罗大娘便更加坚定了要开导黛玉的想法。“姑娘少爷对我们的好,我们是铭记在心的。姑娘放心,我已经将剩下的人排好了班,谁负责打水送茶,谁负责打扫庭院,谁负责年祭上贡......事有专管,绝不会出了岔子,失了东西,姑娘还请放心。”

黛玉见罗大娘事事想得周到,心里也赞叹哥哥找了这样一个好管事,她对罗大娘说道:“罗大娘做事我放心,那些回家团圆的就明早放出去,初一晚间关门之前回来便可。剩下不轮班的便叫他们回各家欢聚,叫咱们府里的厨下多做几个菜,不拘荤素,大家都可去领。若是明日有当差的,也只叫他们晚饭时在水心亭摆几桌,也算是个年吧!不过,还要记得哥哥的那句话......”

黛玉话没说完,罗大娘便笑着接道:“不准喝酒!”下面的婆子听了这主仆俩的话也是一阵大笑。“姑娘放心,少爷和您的话啊,我们记得牢牢的。”

到了巳时,黛玉和雪雁便赶回访梅阁,严嬷嬷正在教导紫鹃雁蓉等人收拾房间。黛玉在门口站定,几个大丫鬟早就鬓角冒汗,被严嬷嬷训示的团团转,便是叠衣服的动作就重做了好几回。

雪雁在黛玉身边俏皮的吐舌头,小声的说道:“姑娘不知道,我算是逃过了今天这劫,严嬷嬷是个真厉害的主儿,她担心姑娘身子弱,也只教些闺中训话。不像我们,学错了一样就是受罚,严嬷嬷也是个有趣儿的,她也不打手心儿,只是叫练不好的人站在院子里。咱们访梅阁虽不像玲珑馆那边人来人往,但丫鬟婆子们也不少,站在那里给人看,就都知道了她是练习不用心的,还不羞臊死了。”

黛玉最信赖紫鹃,但是对这个从小就陪伴自己远道京城的雪雁也是极为喜爱,她一看小丫头俏皮的样子,心情也不由得好起来:“那你可是也受过罚?”

雪雁也不隐瞒:“这是自然,姑娘也知道,咱们这位严嬷嬷是个多厉害的主儿,院子里的姐姐们都是挨过罚的,就连紫鹃、雁蓉姐姐也不例外,只是到底雁蓉姐姐是学的最好的,严嬷嬷也最喜欢她。”

黛玉一向敏感,哪能听不出雪雁嘴中浓浓的酸味儿。她心里清楚的很,雁蓉是哥哥给自己的丫头,就像是当年老祖宗将紫鹃赏给自己一样,都是因为两位亲人体贴自己。所以,在外祖母家的时候,黛玉更加器重紫鹃,而不是从老家跟来的雪雁,一是因为雪雁到底年纪小,不更事,二是因为紫鹃乃是贾府的家生子,和府中的丫鬟婆子关系密切,黛玉为了尽早的融入到贾府,就必须有个尝尝指点的人。三嘛,也是因为长者赐不敢。

如今的雁蓉和当初的紫鹃一样,这点恐怕就是紫鹃自己也想到了,而且雁蓉更加漂亮,才艺出众。紫鹃处处为黛玉着想,自打雁蓉她们来了,好的东西也都是先分了那三个,也不因为跟着自己时间最长而傲慢,黛玉身边的事儿必定要和雁蓉商量再办,不肯争锋。

黛玉心里感念紫鹃的好,便越发觉得该回报点什么。姑娘和丫鬟讲付出与回报似乎有点不妥,但其实黛玉向来将紫鹃当做自己的姐姐。黛玉心知紫鹃想念远在京城的爹娘,但自己此时又离不了她,便只好希望明年哥哥进京的时候再说吧!

屋内严嬷嬷见座钟钟摆指向了九,便知巳时已到,姑娘该是回来了,再去看几个丫头叠的衣衫也有模有样了,便开恩似的放了她们,紫鹃雁蓉几个心中不禁想:莫非是太阳打西边升起来了?严嬷嬷今天竟没罚人,实在是难得。

雪雁扶黛玉进了内室,严嬷嬷见了姑娘便上来见礼。黛玉初见严嬷嬷这个样子时就说过,她们家不用这样的礼数,严嬷嬷年纪大了,更是不必拘束。只是这位从宫里出来的老人儿到底不同意,还说礼不可废,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不但如此,还强制黛玉身边的丫鬟们学习礼仪,说将来姑娘和各府的小姐们见面,若是丫鬟们不知礼数,便会被人耻笑,黛玉听了这话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请罗管家多多的买了活血化瘀膏给紫鹃她们,后院的小厨房里也总是备着热水。

“姑娘,今日老奴要讲的是,初见长辈时该怎么做......”严嬷嬷是个久经历练的人,见过的达官贵人无数,能在宫廷中活下来并有幸陪伴公主出嫁,如今又被推举出来做黛玉的教养嬷嬷,显然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严嬷嬷的话实用易懂,让黛玉长了不少见识,严嬷嬷还告诉黛玉,等年后春暖花开,便会有侯府里的小姐们宴请,到时候姑娘所学的东西便能派上用场了。

PS:今天双更新......刚刚看完《夏家三千金》58集,气死我了,严格啊严格,套句俺们东北最流行的话“你可长点心吧......”^_^

多谢大家的支持,收藏我呦!!!

正文 第十九章 赵家庄里闲谈赏赐

三十儿一大早,林家的西边角门便打开,里面陆陆续续的出来了一批年岁不大的小丫鬟、小厮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往出走,林家宅子外面等候着他们的父母、兄弟。

宅内宅外的两批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来的穿着新衣,一个个腰间坠着沉沉的荷包,手里还拎着包裹;等候的人大多衣衫破旧,脸上是日经月累劳作后留下来的晒伤。

罗大娘亲自在角门的地方嘱咐着众人:“今儿是少爷、姑娘的恩典,叫你们在家里过个团圆年,到明天晚上酉时初刻(五点钟)关门前必须回来,若是因为贪玩误了主子家的事情,仔细你们的皮。”

小丫鬟和小厮们诺诺的称是,那外面等候的家人们也早就凑上来,讨好的和罗大娘说:“大娘放心,我们看着呢,必定在明天正点的时候给送回来。”还有的不断说林家少爷姑娘是活菩萨,一个劲儿的阿弥陀佛。

这次放回家过年的共有二十六个,年纪不大,家里大多是庄户人,姊妹们又多,听说林少爷家带下人极好,不打不骂,年节赏赐又多,女孩子到了年纪,愿意赎出去的也就是给几两身价钱,不会多难为。这些家计艰难的见这么好,便上赶子的求了管事的妈妈,或是与林家常来往的牙婆,就盼着给家里的孩子找个活路。

这些孩子们欢欢喜喜的归家去,林家的角门又严严实实的关上了。

只说这二十几人中有一个女孩子叫香卉的,今年只十三,年岁不大,但依稀能见是个美人胚子。今日来接她的是香卉的大哥,头两天得了这好消息,今日天还未亮便被母亲打发了出来接妹妹。香卉家在苏州城南的赵家庄,本名叫赵大梅,因管事的妈妈嫌这名字粗俗,便改了叫香卉。这丫头还挺高兴,觉得比自家爹爹起的要好听多了。

赵家庄上上下下六百来口人,都是靠种田为生,偶尔也有那进城做小买卖的。香卉家就在庄子的当间儿,一个大院子,五间正房,远远的就见两盏大红灯笼挂在院子前。

就这么看,她们家也不像是日子过不下去要卖儿卖女的样子。其实,香卉的表婶在林家做灶上厨娘,和罗大娘关系极好,她婶子知道林姑娘的院子里要添置三等丫头的事情后,便想到了自家外甥女儿,忙打发了儿子去香卉家,香卉的爹娘自是乐不得的。签的是活契,只在林家呆到十七岁,若是得了姑娘少爷的法眼,将来跟着姑娘陪嫁也是好的。林家给了十两银子,每月还有五百钱的月例,吃穿用度都不是在家里能比的,香卉一家子自是感谢她婶子的情谊。

一进家门,香卉的爹娘和几个妹妹便围了上来。“姐姐,你这身衣服可真漂亮。”“姐,你这簪子是银的吗?”“姐,你的包袱里是什么啊?”三个妹妹一齐围上来,叽叽喳喳的吵的香卉有些头晕。

她娘一见大姑娘的样子,呵斥了几个小的:“没眼力的东西,看不见你姐姐累了嘛?一边去站着,让你姐歇歇。”

香卉透了口气,笑着看几个害怕她娘而站到墙角的三个妹妹。

“娘,大过节的,干什么说妹妹们,来,都到这里来,姐姐给你们带好东西了。”说着就拿起床上放着的那个大包裹。

“娘,这是姑娘赏给我的桂花糖,给妹妹们吃吧!”香卉将糖果给了三个妹妹,这些小姑娘得了东西便乐的跑了出去给街坊伙伴们炫耀。气的她娘在后边喊:“作死的小蹄子们,那样的好糖,要留着给客人的。”

香卉忙拽了娘回来:“娘,这是干什么,妹妹们一年也吃不到几次这样的好糖,留着给客人干什么?”

香卉的娘见屋中就只剩下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一点香卉的额头,笑骂道:“你这丫头也不学好了,才进府里面几天就学的这样大手大脚!”

香卉也不理会娘,只是咯咯地笑:“爹娘,你们看看,这是府里发的月钱。”说着就拿出了一大串的铜钱,足有一千,看的香卉的娘眼睛都直了。

“我的姑娘,怎么这么多的钱啊?怕是能有一两银子了吧?”

“恩,正好是一千文,哪天叫爹进城换了银子。”

铜钱到底不如银子值钱,有的时候甚至还会贬值,当然是兑换了心理安稳些,别看香卉年纪小,但是这些事情却是早就懂得了的。

香卉的爹诧异的问道:“你上个月回来的时候不是带了四百个钱了吗?这才一个月怎么就攒下了这么多?”

“少爷姑娘看过节,就每人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加起来正好是一吊。”

其实林府是多发了两个月的月银,只是香卉平日里还想买点儿针线荷包的东西,便没和爹娘说实话。

“这是少爷单给我们每人一个的银裸子,娘你收好。”

香卉的娘从没见过这种富贵人家的东西,仔细的掂量掂量,怕是能有一两重,又想到那一吊钱,脸上笑开了花。“香卉,这银裸子是只单给了你?还是府里的人都有?”

“娘,你想什么好事的呢?这银裸子是什么东西?一两银子一个呢,就是那些侯爷府里也未必人人都得啊。这就是少爷单给我们几个伺候姑娘的三等丫鬟的。”

香卉的娘不禁咋舌:“乖乖,你们三等的就有四个呢!一等和二等丫鬟也是这个?”

“当然不是,我们屋子里一等的姐姐有四个,是跟着林姑娘从京城来的紫鹃姐姐和雪雁姐姐,还有少爷给姑娘的雁蓉、碧蝶姐姐,每人都得了一套银镏金的头面,最难得的是那步摇上还有一颗珍珠,我和香雪她们羡慕极了。”

香卉说的时候神采奕奕,她爹就觉得自己的姑娘不是一年前那个什么事儿也不懂的傻丫头了。

香卉的娘听了倒是觉得理所当然:“你也不用羡慕,那是因为一等的姑娘做的多,也得少爷的器重,你就好好努力,将来指不定也能得那样一份头面呢,就是将来出嫁也是个体面的物件。”

香卉听了脸羞得通红,急忙转移话题:“二等的姐姐只有春纤和春蕾,少爷给了她们每人一个金裸子,还有一根碧玉的簪子。对了,爹、娘,这次我们院子里就只有我和香雪回家过年,紫鹃姐姐她们知道了,就给了我们好些的吃食带回来。喏......”

香卉又拿出了一个纸糊的盒子,“这是姑娘赏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早上厨下的妈妈来送吉祥果,姑娘也让我们带回来几个,晚上的时候咱们吃这个,比自家做的要好百倍。”

香卉的娘忙接了过来,细细的打量。这小果子一个个上面刻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景致可爱,实在叫人不忍吃它。

“还有,这是姑娘往年穿剩下的衣裳,我们四个三等的丫头都得了七八件,我带回来三件,娘就给妹妹们改了大小,出门穿也是体面的。”

上一篇:聊斋手札

下一篇: 清色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