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第299章

作者:夜雨惊荷 标签: BG同人

巴掌还没放下,门已经吱吱呀呀的开了。却不是林家往日里的门子,而是冠缨的脸从里面露了出来,龇着一口小白牙,笑眯眯的瞧着典家大爷。

“典老爷,我家大人在里面候着呢请吧……”原来竟是恭候多时了。

典老爷心里这个美呀,他还道呢,天底下哪有不爱银子的人,只要自己钱财往上送,林致远就是躺在棺材里,他也得见

依旧是那间客斋,林致远脸色红润的坐在那里品茗。桌上放着……自己塞给小哥的银袋子和青司南玉佩。典家大爷回头不由得看向冠缨,冠缨殷勤的假笑道:“典老爷请吧。”

典家大爷只能讪讪的挪到林致远面前,“听小厮说,大人偶感风寒,小民实在忧心,如今见林大人体态安康,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喜。”

林致远似笑非笑的看着典家大爷,一指旁边的位置:“典老爷坐吧。不知道今日找我所为何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这不……”典家大爷似有难言之隐,无法启齿,“嗨,都是内宅的那点芝麻大的事儿。不瞒大人,小民有一女,已到及笄之年,也算有几分的姿色,因是嫡女,未免娇惯了几分,这些年来,我这个做父亲的一直想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家,只是未能如愿。那年我见凉州郑家的小姐进宫做了侧妃,便猪油子蒙了心,也想把我家闺女也送进宫去争一争。为了走前任知府的路子,银票是打水漂似的往里面扔,文玩字画都数不清有多少了。谁承想…… 谁承想老大人是说走就走了唉都是羌夷人心狠手辣”

林致远用茶盅盖子撇着上面的浮叶,漫不经心的说道:“不是说前知府大人是因为分赃不均才被人勒死的吗?”

典家大爷听了林致远这话,险些没撑住的将手里的茶碗给扔出去。“大人小心隔墙有耳,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林致远夸张的环顾了四周,用一种极为阴沉的语调说道:“我都不怕老大人阴魂不散的来找我诉冤呢,典老爷怕什么?”

正说着,靠近典家大爷的那边的右扇窗猛的被吹开,一阵阴风刮了进来,典家大爷只觉得自己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窗跟底下,冠缨捂着嘴偷乐,韩胜蹲在一边,收回了刚刚发完内力的掌风。

典家大爷心里有鬼,脸色已经不能用惨白来形容了,先是酱紫,再是暗黑,隐隐的还透着点幽绿。

林致远微微一笑,起身将门窗关好,“典老爷的脸色可不大好,莫不是也偶感了风寒?”

“对,偶感风寒,偶感风寒。”典家大爷心口不一的说道,两只手死死地按住不断打筛子的腿,勉力镇定着。

林致远看了两眼,便道:“刚典老爷说了好些,本官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意错了,看样子典老爷是想走我这条路,接替前知府大人的责任……送贵府上的小姐进宫?”

“不不不,小民不敢。小民怎敢劳烦林大人,原先还以为我们家在幽州也算望族,就算将女儿送过去,选不上,做了一般的小宫女,也不过几年的光景,到了二十五自然就放出来。可我那女儿一知道这个消息,是日夜吵闹,偏不依从家中之命,我们几个兄弟一合计,这孩子心底不乐意,就算是去了也还是个祸害,不如就死了这条心,加上前知府的事儿,最后就不了了之了。谁承想,哪个混账下人嘴巴没个把门的,将这事儿就给嚷嚷出去了,现如今远近亲族都知道这个闺女是要进宫选秀的,人人不敢上来提亲,女儿的婚事被我给耽误了,大人,你说我能不急嘛”

PS:我发现,码字就不能联网~~要不然就变成死翘翘了。二更稍后

正文 第三一一章 林致远保媒

第三一一章 林致远保媒(二更)

林致远故意呆呆的样子,为着典家大爷而发愁:“是该着急了,这女孩子的年龄可不等人,若她下面还有姊妹,岂不是也要耽误了我们家也有两个妹妹,本官便要代替父母之心替她们操持着,典老爷的苦心我是最能理解的”

典家大爷等的就是林致远最后这一句,好啊,你能理解就行。“我这丫头处处拔尖儿,处处要强人一等,如今没了办法,非说要寻个世间难有的佳婿,我们都笑,这玩意儿是见仁见智,谁敢保证能遇上个人人都夸赞的少年郎?”

典家大爷一边说一边打量着林致远的神色,“这话要是早个半年,也许就是个玩笑,可如今……林大人来了,真是叫我们这些大老粗开了眼界。大人少年得志,乃是天朝少有的三元及第,又生的风流倜傥,为人胸襟宽阔,爱民如子,大人来幽州这才几天的光景,只料理的幽州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人实乃大才,叫小民等人好生的佩服。所以,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小民愿将女儿嫁与大人,不敢奢望别的,只做个妾,服侍在大人身边,也当是我们幽州百姓对大人的一片报答之心。”

林致远就是个好脾气,要是火爆点,当场就能将这手中的茶盅子砸在典家大爷的脑门上。

瞧瞧这人说的这是什么话用女儿来报答自己。亏着这样的话也说得出口。把他林致远当个河伯了?难道还年年送往水里扔个娘子不成?到时候不用来个西门豹把他收拾了,三皇子手下当差的那些御史大夫们就能用唾沫星子给他弹劾死。

林致远说道:“典老爷这是要羞煞本官呢。”

“看大人说的,小民是一万颗诚心啊”

林致远冷哼道:“在下还有这个自知之明的,就算幽州城里一时间清泰了,那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不过献了些微薄之力。典老爷若是有心,本官倒愿意做个媒人。前几日荀将军到衙门中议事,领了个小百户,二十一二的年纪,家虽贫寒些,不过人却不错,荀将军很是欣赏此人,想必也就几年的光景,升到副千户也绝非难事。”

典家大爷盯着林致远,见对方并不是什么开玩笑的话,而是实打实的准备给他家九娘子做媒,这才慌了。

自己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大娘子,一个九娘子,老实讲,自己更心疼大娘子一些,毕竟那是发妻的骨血,要是有可能他绝对会将长女嫁给林致远,可惜……可惜长女相貌过于平凡,连林家的丫头都比她要绝色些。只好舍了小女儿,全是为了巴结上林致远这棵大树。

白搭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可不是为了和荀家的人牵扯上关系

林致远就是把那个小百户夸到天上去,那不还是荀家的人嘛,在整个幽州,在三皇子的眼皮底下,敢和荀家人“眉来眼去”的,只怕除了林致远,再无他人了。

典家大爷还想过活几年,“大人,这百户……就算了吧,我那个丫头,倒不大爱看那些舞刀弄枪的。”

林致远笑呵呵道:“也是,女孩子嘛,喜欢斯文一点的也对。不过典老爷别急,我这里还有个人选。你该知道,我们家有门亲戚,是京城的荣国府,他家的少爷如今就在我府衙中当差,唤作贾蔷的。按照辈分算是我的侄儿,长的一表人才,没话说,手中也有积蓄。”

典家大爷有了几分的意动,他忙问:“可是那位贵妃娘家的侄儿?”

“正是”

典家大爷满是敬色:“早听说京城里有四王八公,其中又以荣宁二府最为煊赫,这贾家出来的少爷定然差不到哪里去。大人……容我回去商议商议。”

林致远将典家大爷一直送到了客斋门口,对方极力劝阻叫他回去好生的歇着,林致远这才命冠缨好生的将人送出去。

晚间的时候,林致远当个笑话讲给黛玉听,黛玉抚着桌案闷笑不已。良久才道:“蔷哥儿要是知道哥哥替他做了这样一个媒,还不气的跳脚?典家的小姐,应该就是当日街上见过的。谁娶了这一位,敢情是纳了位镇山太岁,看谁敢在家中撒泼。”

“典老爷可没说是要嫁哪个女儿。”

黛玉的笑意渐消,闷闷的说:“是啦,找个贵婿就送个漂亮的女儿,找个门第低的姑爷,自然是将家中最不起眼的姑娘嫁过去了。这等世道……”

林致远难得为贾家的人说句好话,连他自己都没料到:“蔷哥儿……还算是个好孩子,我以为贾家的爷们多半是贾琏,贾宝玉一个路子,能享福不能吃苦,贾蔷倒是个例外。他官职不大,但是每日的杂事并不少,我刻意多交代了些,贾蔷次次都能出色的完成,而且从不对人抱怨,但冲着这一点,我就要对他刮目相看。”

“蔷哥儿本性倒是不坏,只可惜身边没个教养的人,一直在贾家散养着,少不得学了几分纨绔子弟的恶习,如今到了哥哥身边,能改最好,若是不能改,哥哥就少将重事要事交与他做。”

兄妹俩把典家的事儿就当个玩笑似的抛在脑后了,谁承想,第二日一早,典家大爷又来了。

彼时林致远正在前面衙门里办差,可巧贾蔷也在跟前回话,小厮一说典老爷的名号,林致远心中一动,便笑道:“贾主簿,你且帮我去迎一迎。”

贾蔷没有任何怀疑,起身去了二堂外。

不多会儿的功夫,林致远就听见外面传来典家大爷的声音,他内力好,听力比常人更胜许多,典家大爷约莫是拉着贾蔷,正殷勤的问着对方的年龄,喜好

林致远淡淡一笑,这个典家,还真是会钻营。

常和自己打交道的华家也是,只是这两家一直被郑氏压得死死的,不能不说是作茧自缚的结果。郑氏上下齐心,兄弟之间和睦,从无夺产的风波闹腾出来,可是华家和典家就不一样了,人心啊……但凡他们能稍稍齐心些,也不至于在这些年屈就于郑家之下。

可惜,当局者迷,两大家族历经百年,还没看清里面的门道呢

上一篇:聊斋手札

下一篇: 清色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