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第334章

作者:夜雨惊荷 标签: BG同人

李纨深受林家的恩惠,这个时候也唯有她愿意出面顶撞贾母的怒气:“老祖宗,小孩子能有什么长性儿,大抵是觉着书院里同伴众多,所以才闹着林姑娘要去桐花小巷。当初的兰哥儿可不就是觉得自己没意思,偏拉着太傅大人家的景哥儿才高兴”

贾母面色微缓,见黛玉拘谨不已,便道:“好孩子,我也是怕你铸成大错。那荣泽便是再出息,也不过是林哥儿舅舅家的子嗣,长大成人未必能记得你这份情谊,你将他教养好了也就罢,若是训斥的狠了,保不准将来就要记仇。要知道,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你们林家现在供养着两个孩子,将来成人需得他出门另立府邸,小孩子见惯了荣华富贵,如何受得了清贫。”

贾母虽是黛玉的外祖母,但是心胸实在是狭窄,刚刚还抱怨黛玉在这个阴雨天儿将荣泽送出去受苦,此时却又说不能娇惯了孩子。

说到底……都是为了给贾宝玉找面子。

黛玉心如针细,怎么会察觉不出,只是脸上笑笑:“老祖宗放心,哥哥自然会安排好这孩子的前程。”

贾母一想也是,反正外孙女是要出阁子的,那丁家的两个孩子就是分出府另居也是花费林致远的银子,他要是敢叫自己的外孙女拿私房银子填补这无底洞,贾母就是撕破了这张老脸也决不能叫他们如愿。

薛宝钗见宝琴的一席话惹来这样多的不悦,便背着众人狠狠的瞪了薛宝琴一眼,宝琴委委屈屈的不敢辩解,越发的觉得老太太才是心疼自己,同宗的婶子和姐姐功利心过强

贾宝玉进门的时候,屋子里还弥漫着刚才的尴尬,他今日却没披着北静王水溶送的那套衣帽,反而撑着纸伞,雨较刚才只大不小,半边的身子都打透了。

贾母心疼的叫着鸳鸯:“快,将他在这儿的衣裳找出来一件换上。”一招手,将贾宝玉叫到跟前:“傻孩子,这样大的雨,就叫小厨房里的媳妇们将饭送过去还不使得?偏要走这样远的路。”

“这不是想着来给老祖宗请安吗,见不着你,孙儿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贾母欢喜的指着贾宝玉冲众人说道:“这才是宝玉心疼我呢,你们往日还怪我偏疼他,如今可知道了他的好”

李纨等人尴尬的笑笑,对贾母的那一点子骄傲并不以为然。

PS:二更稍后送上~~

正文 第三四五章 薛蝌归家宝钗猜忌

第三四五章 薛蝌归家宝钗猜忌(二更)

贾母一听说宝玉还没用早饭,忙遣了人去大厨房重新传菜,老太太这里的饭菜都是有定数的,多了什么从哪里补,少了什么公中的账上也要填充上来。姑娘们都与老太太同用,银钱上就要多费些,现在贾母这么郑重其事的一说,大厨房少不得要多多的花上几分的心思。做出来的俱是贾宝玉常用的几样吃食。

贾宝玉腹中饥渴的很,见鸳鸯刚端来给姑娘们用的上好龙井,忙要了泡饭,多半碗的碧梗饭配上几块野鸡爪子,贾宝玉吃的香甜异常。看的贾母欢喜,连连要人去打赏厨娘。

贾母一边给宝玉添菜,却一边说道:“你且少用些,昨儿苏家太太送了一头新鲜的活鹿,你不是最爱吃嘛,我已经命人收拾了,稍后给你加菜。”

贾宝玉记起上次隆冬时节与姐妹们的欢聚尚有个史湘云:“老祖宗,吃这好东西怎可少了史大妹妹。”

贾家自打来了薛宝琴,各位姑娘们都要靠后,连史湘云这样得老太太喜欢的孩子也都不常提起了。贾宝玉的一席话倒是惊醒了贾母,“可不是,倒是好久没见着云丫头了。听说她婶子是要给她议亲呢?”

贾宝玉一想到史大妹妹那样好的姑娘也要嫁人,原本的好心情也烟消云散了。贾宝玉萎靡不振的哼道:“做什么要嫁人,像这样的日子难道不好,太太说,史大妹妹出了阁,便不能像现在一样自在了。”

探春、惜春等人只当没听见,连贾母这等老谋深算的人物也为乖孙天真的语言感到无奈,又舍不得像对贾琏一般谩骂,或是对贾兰一样冷漠,只得好生安抚着:“晚点就将你史大妹妹接来,好孩子,快吃吧”

贾宝玉见好就收,又胡乱吃了几口,跟着贾母抹几把的纸牌,外面的雨势渐小,贾母也不苦留众人,“知道玉儿回来,你们是要轮流做东的,我也不多留,只一件……”

贾母拍着薛宝琴的手于薛宝钗道:“不可拘泥了这孩子,好生的玩着去吧。”

小姐妹们欢欢喜喜的从贾母上房出来,廊下十几个下人正在一块儿说下,见各自的姑娘少爷们出来,忙迎了上去。

探春顺势接过侍书递来的薄缎子披风:“去我那里吧,我已经吩咐侍书和翠墨预备下果碟子。”

薛宝钗却惦记着昨晚黛玉说的那些话,希望两家人的关系能和睦些,便抢道:“还是去蘅芜苑吧,只怕这个时候母亲也在,她昨儿没好生的和林妹妹说上话,叫我一定要将林妹妹请了过去。”

薛宝钗抬出姨**名号,众人便不好再相争。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进了蘅芜苑,薛宝钗坠在最后,悄声吩咐了小丫鬟文杏:“快去西跨院请姨妈,叫姨妈带上东西。”

她见文杏跑远,才掸了掸裙角上的水渍,不紧不慢的进了蘅芜苑。

一晚上没有主人休憩过的闺房显得极为冷清,薛宝钗临叫众人来的匆忙,根本来不及准备果馔。

人人都称赞薛家好家风,虽是借住在荣国府里,但是从不沾亲戚家的便宜,什么东西都是薛家自己出钱花销,连婆子们送来的花儿,薛宝钗也时常推拒了。时间一久,园子里的仆妇们自然是习以为常,便只隔三差五的送些东西过来,却不像对三姑娘、四姑娘那般殷勤。

也正因为这个,蘅芜苑里并没有什么备用的吃食待客。莺儿急的团团转,待送了香茗进来后,冲薛宝钗使了个眼色,主仆俩到了外面的小暖阁里窃窃私语。

薛宝钗还只当是个大事儿,轻笑着嗔道:“难为你往日的那股机灵劲儿哪去了。”说着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一锭银子,“去找园子里小厨房的柳妈妈,叫她看着侍弄出十几个新鲜果盘,速速送来。”

莺儿一掂量元宝,喝,足有十两沉,柳妈妈哪里用的了这些,莺儿少不得计划着帮衬薛宝钗“节流”些。

屋中贾宝玉嚷着要开一期的诗社,还指名道姓的叫薛宝钗做东。“既是占了姐姐的屋子,自然要封宝姐姐为东主,我见今日雨势不错,咱们何不妨就以雨为诗题,大家只管任意做了,不拘格律,只讲新奇二字便好,以一炷香为时限……可使得?”

众人纷纷叫好,连黛玉也要为此高看贾宝玉一眼,像二舅舅说的好,宝玉在这些地方是有些个才华的。

趁着大家暗自思忖,薛宝钗将黛玉拽到了墙角,“好妹妹,我回西跨院的时候和姨妈说着那件事儿。”

黛玉明明知道对方的意图,偏装糊涂作假:“姐姐说的是?”

薛宝钗急的差点跺脚:“就是……”到了嘴边的话却异常的难以启齿,“就是妹妹说的礼。”

黛玉恍然:“原来宝姐姐说的是这个?怎么了?”

“我知道妹妹是好意,只回西跨院的时候与母亲一说,母亲却怪我做事不地道,如何能要妹妹的重礼,这东西妹妹还是收了回去吧。”薛宝钗仔细的打量着黛玉的神色,却并未看出对方有何不妥。

黛玉却道:“奇了,这个时候也该送到了。”

正说着,门外匆匆传来脚步声,先进门的时候刚走不久的莺儿,文杏,紧跟在其后的是薛姨妈屋子里的同贵。

众人听见跌跌撞撞的脚步声,赶紧出来询问,莺儿上气不接下气:“姑……姑娘,快回去吧,薛蝌表少爷回来了。”

薛宝琴蹭的一下从人群里挤了出来,大声问道:“谁回来了?”

“是琴姑娘的哥哥,此时就在西跨院的,还是同贵还报的……”最后一个“喜”字还没说完,薛宝琴已经跑了出去。

众人见状如何能不跟着?

亏得蘅芜苑离着外面的北大门并不遥远,薛宝琴一进西跨院就察觉到了一股子肃杀之气。廊下还站着一个管家装扮的汉子,薛宝琴羞愧的放下了双手提着的裙摆,等黛玉等人跟上时,薛宝琴还在原地未动。

黛玉望向廊下,了然对薛宝琴说道:“琴妹妹,那是我们家韩管事,专程来送你哥哥回府的。”

薛宝钗听得黛玉这一句话,半晌没反应过来,怎么......林丫头说的这份大礼就是自己的弟弟薛蝌?

上一篇:聊斋手札

下一篇: 清色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