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皇后也妖娆——还珠同人 第136章

作者:香朵儿 标签: BG同人

这是第三回,还是第四回了?喜宝有点不愿陪她继续演戏了,可对上令妃那双凄楚可怜的眼眸,又觉得反正没事,陪她耍耍也无妨,遂绷着脸,问,“这又是怎么了,”

“小阿哥昨日突感风寒,奴婢顾看了一宿,皇上从旁看着也急的不行,”说着眼圈就红了,可怜见的,还真像一个为子忧心的母亲。

喜宝很想打哈欠,来来去去都是这把戏儿,她有些烦了,皱着眉头说,“小阿哥晚于预产期生的,怎么这身子还不如足月生的孩子体质好,这个月是第几回了?令妃,小阿哥还小,你这个做额娘的可要仔细些,这段时间你就不用来请安了,专心照顾小阿哥要紧,还有皇上日理万机,晚上休息不好,就会影响白日办公,回头本宫会跟皇上说,让他这段时间少去你那看小阿哥,龙体要紧,”

令妃脸一会白,一会青,一会紫,煞是好看,沉寂多年,一朝被宠,难免有些飘飘然,见皇上喜欢小阿哥,便借着小阿哥想获得更多的宠,顺便炫炫宠,之前几次,喜宝配合她,让她尝到了甜头,那种看着别人羡慕妒忌恨的感觉很棒,便一而再再而三起来。

听到喜宝说小阿哥的身子还不如足月生的孩子体质好时,就有些后悔了,皇上之所以喜欢十六阿哥,是因为他带着福运,若总是‘生病’,这是哪门子的福运,不禁冷汗直冒,又听喜宝说这段时间不让皇上去延禧宫,越发后悔,皇上不去延禧宫,她还混个屁啊,忙跟喜宝告饶道,说小阿哥身子底子是好的,昨日风寒,是因为着了凉气,发了汗已经好多了,早上还喝了好些米糊糊,

又再三保证一定照顾好小阿哥,不让他生病。

喜宝却捉住了她的话柄,“小阿哥生病是因为下面人没照顾好导致的?这些子奴才真是可恶,让她们照顾小阿哥,是她们的福气,她们竟然敢如此不上心,令妃,本宫知道你素来待人谦和,不忍责罚她们,可小阿哥是龙子,便是身上的一根汗毛也比她们金贵,你若是放任这股歪风斜长,到时候受罪的可是小阿哥,必须要严惩,你若不舍得,本宫就替你做了这个恶人,来人啊,将十六阿哥跟前的奶嬷嬷和宫女都给本宫压过来,”

令妃想阻止来着,却又不知如何阻止,最后,十六阿哥身边的宫女加奶嬷嬷都被杖责十下,发还内务府,分配去浣衣局当差。

一下子折损八名心腹,令妃呕的肠子都打结了,向皇上求情,皇上只是淡淡说一句,“皇后处置的好,那些奴才就该好生敲打敲打,”

之后,皇上另派了奶嬷嬷和宫女过来,这些都是皇上的人,令妃苦不堪言,若是皇后派的人,她还能供着不用,可是这是皇上派来的人,她不敢不用,更不敢耍花招。

遂将喜宝恨的要死。

当夜,皇上享受完妖精打架,捏着昏昏欲睡的喜宝,拱着脖子说,“这才多久,你就这么不耐烦她了,”

“总拿孩子争宠,烦,”喜宝眯着眼睛几不耐烦。

皇上看着好似乖宝宝般朝他怀里钻的丫头,脸上的宠溺更盛了,啄吻着小嘴,“那朕速战速决,”

喜宝闭着眼睛熟练地回了个亲吻,“嗯,”

阴谋论的大堂哥曾说,大清的基业都毁在了他们看不起的包衣奴才身上,大清自嘉庆之后,或者从嘉庆,就被内务府的包衣奴才拿捏住了。

就拿道光帝来说,他是大清朝出了名的节俭皇帝,据记载,道光皇帝吝啬到大臣都难以接受的程度,别说很少有贵重的赏赐,就连偶尔的请客吃饭也是极力俭省。当时有清朝对回疆的战争,大学士长龄等人取得胜利回京复命,向道光帝献上战俘,道光于是宴请这些立下战功的将领们。

可说是宴请,其实寒酸得要命,二十个人挤在两个桌子上,每一桌只有五六个菜,在座的大臣都不敢举箸,那么多人几口就会把这区区几样菜吃光,吃光了皇帝哪还有面子?大家面面相觑,一群大臣就这么饿着肚子退了席。给道光做大臣,还真得练成不怕饿的功夫啊。他还规定,尽量减少节庆,皇帝生日、皇后生日、除夕、元旦、元宵节、冬至的庆祝活动一律取消,以防止浪费,节省开支。他的皇后十分贤淑达礼,有一年他终于想要给她过个生日,就摆宴席宴请群臣。好容易有这么一次庆祝活动,结果群臣等了半天,每个人却只给上了一碗打卤面,据说还是道光下了很大决心才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头猪做的。节省到这种程度,可真是令人咂舌了。

道光做皇帝三十年,穿的衣服膝盖处几乎都是破的,龙袍上甚至都带补丁,所有衣服都破旧不堪。他看到大臣们谁穿了崭新的衣服,都会十分不高兴,责骂他们不懂得勤俭节约。时间一长,大臣们发现衣服越破旧他就越高兴,也都不敢在道光面前穿新衣服,即使做了新衣服也都用各种办法磨旧了再穿,或者直接去拿新衣服换旧衣服,到最后比两套新衣服的价格还要昂贵,这是道光时期特有的怪现象。

道光为了节省,就只吃素菜不吃荤菜,可每顿饭还是要花好几十两银子。一次他与一位大学士闲谈,问到他早上在家吃了什么。那个大臣直言道:“臣在家吃了4个鸡蛋出来的。”道光帝听了大吃一惊,在宫里一个鸡蛋要5两银子,他从来舍不得吃,怎么这个大臣能一早上吃4个?他不由得说:“真是太浪费了,你这4个鸡蛋下去岂不是20两银子都没了?朕都舍不得吃鸡蛋!”那个大学士听了,知道其中有问题,因为他吃的鸡蛋只要几钱一个,这肯定是内务府的人搞的鬼,他连忙对皇帝说道:“没有,臣吃的鸡蛋是自己家里养的母鸡下的,不是买来的,没有那么贵。”道光听说这个才怒火稍熄,随之马上盘算起宫里也可以养母鸡节省开支,就下令去买母鸡。最后,那个母鸡也是花了好几十两银子才买到。

道光皇帝想吃粉条汤,他对内务府的负责同志说:这粉条汤得这样,得如此如此……道光说的其实并不复杂,无非放些辣椒、加些鸡汤、撒些胡椒粉之类,“帝偶思食粉汤,命依所言之制法制之”。领导有所好焉,下面岂有不满足的?内务府的负责同志马上就报了一个坚决落实这一指示的特供方案,呈来道光皇帝审批。道光看了报告,傻了眼,“内务府上言,若依此制,须另盖一厨房专人司之,需经费6万两;常年费需1.5万两。”

一碗粉丝竟然要7.5万两银子,道光皇帝是个明白人,不是个冤大头,那谁将是个冤大头了呢?在内务府,必须得有冤大头,没冤大头肯定是不行的。既然领导当不了冤大头,那么只有让百姓当冤大头了。

要是她没穿到清朝做这个皇后,她也只当笑话听听,要是她的儿子以后不做皇帝,她也不费这个心,可是,她育有四子一女,为了能活命,她的儿子必须做皇帝。

她可不想她的儿孙们像道光一样,只知自己节衣缩食不吃不喝,却不知道那钱都被内务府的人中饱私囊了,只知自己节俭,却不知去根除浪费的源头问题,苦着自己也没能为国家做出什么,空有治国之想却没有治国之才的皇帝。

都知道令妃出身包衣,不过,包衣也分很多种,像令妃这样的是内务府的世家包衣,她爹魏清泰是内务府主管,权力不小,宫里采买、分配都是由内务府承办,油水部门是其一,其二,宫妃们平素的衣食住行都由内务府分配,这要是想在哪个宫里放什么有害的东西,那真是容易的很呐。

古人结婚早,孩子养不大固然跟父母身子有关,但历史上的继皇后三十岁才生孩子,身体机能各方面都发育完全,三个孩子竟只活了一个,且最小的孩子也才活到二十多岁就死了,令妃却生了四子二女,且不说她柔弱的身板居然这么好生养,自她上位后,宫里除了十格格,剩下的孩子都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历史上,乾隆也是十个女儿,但活到出嫁的只有孝贤皇后生的三公主,令妃生的七格格、九格格,还有比皇子还出名的固伦和孝公主,满打满地就四个。

皇子就不说了,生的多,死的也多,要不然也轮不到包衣奴才生的嘉庆来继位。

要说这里面没啥猫腻,喜宝是一点都不信。

所以,这些年她一面抬着令妃,又一面让人监视着她乃至她身后的包衣世家,十几年过去了,绕是他们做的再隐秘,也被她拿到不少证据,趁着小心眼的皇上还没消了福伦欺君的火,她借着老四的手将这事捅了上去,让他一次报复个痛快。

这还多亏了小燕子和紫薇,再次被废物利用了一回。

话还是要从送亲开始,汉人习俗,女儿家成亲,做兄长的是要送亲的,满人汉化之后,这个习俗也被沿用了过来,小燕子、紫薇成亲,四阿哥和六阿哥作为送亲使者,中途在驿站休息,被一群不长眼的黑衣人盯上,偷了两箱嫁妆,当然追了回来,查阅嫁妆的时候,两人发现嫁妆有些不对劲,一些金银首饰纯度不够,衣料什么的也是好坏参半,一百二十台嫁妆,竟然有一半是残次品,玉器古董什么的都是假的。

这事密报给了皇上,皇上大怒,命人严查,结果查到了内务府头上,是他们中饱私囊了,加上知情人的密报(喜宝多年收集的证据充当知情人密报),牵连一窜内务府的贪腐内幕,热血的皇上怒上心头,压着火儿宠了令妃几个月,迷惑内务府那帮人,让他们放松警惕,待查清了藏赃地点后,雷厉风行地抄了好几个内务府大管事的家,因为事先没有一点风声,几个人被抄的措手不及,包括令妃亲爹魏清泰,抄出来的财物及房产让皇上乃至喜宝都叹为观止,加起来竟然不比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少,之喜是,还从魏清泰的一别院里抄出许多福家的财物和房契。

原来,福伦自真假格格曝光后,便一直提心吊胆,怕皇上有一天会置他们的罪,便将财物都转移了,一来怕福家被抄家时发现这些巨额财物,然后罪加一等,二来,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思来想去,令妃的娘家最保险,看在小阿哥的份上,皇上也不会抄自己老丈人家的,哪知一向低调行事,小心做人的魏清泰竟然栽在了小燕子手上。

魏清泰也倒霉,去蒙古的公主没几个活的长久的,与其便宜了那些蒙古人,不如便宜他们,所以,但凡抚蒙的公主,只要不住在北京城,内务府的人多少都会动点手脚,主子验妆时,检查的也不会太仔细,通常都只是对着单子点过一遍,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在宫里多数会用真品,之后,换成假的也是很容易。

小燕子和紫薇的亲事,令妃看不透,他们这些混内务府的却看得门清,在北京城没有专门的公主府,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两人不受皇上待见,此去八成没机会回宫了,因此放起假货来也比正经的公主、格格要大胆许多,嫁妆出了北京城便跟他们没关了,便是以后两人发现回来找,他们只管喊冤就是,长路漫漫的,谁知是不是蒙古那边给暗中掉了包,哪知,这回踢到了铁板,皇上取了证,根本不听他们分辨,直接抄了家。

这次抄家,内务府大清洗,几个大管事被赐死,家人流放,一些小管事,按情节轻重抄家流放,太后出面求情,说内务府都判了罪,宫里岂不是要瘫痪了,喜宝也觉得,生命不止,贪官不休,任何时代都少不了贪官,她也看不上一生清廉之人,清廉者太过固守陈规,并不是好事!

杀几个鸡震震猴就算了,一网打尽,没必要,更何况,宁用饱腹之人,不用饿肚之人,在皇后和太后的求情下,皇上收回承明,只将几个涉足额度大管事和官员处死,其他人放回来戴罪立功,当然,被抄的财物肯定不会还回去的。

乾隆二十四年,是皇上丰收的一年,作为抄家的执行者六阿哥和四阿哥也小赚了一笔,皇上划出一部分给喜宝充作她的私房和六公主的嫁妆,喜宝也乐的见牙不见眼。

心说,难怪雍正喜欢抄家,这种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看在小阿哥的面上,令妃没受牵连,不过,争宠、生位份什么的,以后也不用想了,好好照顾孩子长大才是正经。

福伦一家因为要制约尔康没被获罪,不过,福伦的官也做到头了,他也是个聪明人,当即辞官归隐,至于被抄去的财物,算是拿钱买命吧!

太后放眼整个后宫,真没一个能跟喜宝抗衡的了,人家膝下四儿一女,女儿又跟科尔沁联姻,想让别的孙子上位,就得灭了四个嫡孙,看着四个活蹦乱跳的孙儿,绕是她再心狠,也下不了那手,更何况,她也没那能力,这次是真的消停了!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我真不乐意想题目,到这儿,正文完结!

后面还有番外,但不要期待太多!

97、番外——最美

乾隆二十四年八月,缅甸孟白突袭我大清边境大军,因着缅甸人骁勇善战,又有着四脚粗壮身高几仗的长鼻怪兽做坐骑,先锋大军死伤惨重,驻守大军被打得连连败退,在边境驻守十月之久的永琪受不了边境的苦寒,渴望戴罪立功,不顾主将的反对,带着他的亲卫队和好兄弟尔泰准备突袭缅甸,最后竟被缅甸王子慕沙生擒,尔泰更是为救永琪断了一条手臂。

传回皇宫,皇上面色深沉,他派永琪去边境,不过是想让他吃吃苦头,历练历练,呆个两三年,吃点苦头受点罪后,就将他招回来,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沉不住气,为了立功,竟然敢违抗主将的命令,如此行事,按着军法,是要杀头的。

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养这么大也不容易,皇上不可能不管他,便派阿贵前去营救,永玥自小就想做个大将军王,这次攻打缅甸,他也要求请战,皇上想着他年岁也不小了,该立些军功为以后铺路了,便准了他的请旨。

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有阿贵这个历史名武将护驾,喜宝不放心,得知他要去缅甸,抓着皇上问了好些缅甸的风土人情,听皇上说起五阿哥时提到那个有着四脚粗壮身高几仗的长鼻怪兽,想到缅甸位于东南亚,那所谓的长鼻怪兽应该是大象,她现代时去缅甸旅游,还曾做过大象来着,的确威风,没想到古人居然训练它打仗,真厉害,亚洲象平均三米左右,体重4~6吨,真要被象鼻子卷到或象脚踩到,不死也骨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