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红楼之带着空间的林奶奶 第95章

作者:风风雨雨 标签: BG同人

这里林老头还在沉思怎样才能给林海好好谋划一下,那里就有小声的对话传来,让老头的耳朵一动。

只听林渊问道:

“哥哥,什么是六首,你考试还要留一手干嘛?”

林海还没有答话,林湖就拽了林渊一下,说道:

“不是这个留守,是六个第一的意思。”

林澈也说道:

“就是呢,娘说过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考试而已,留什么手,以后我们几个都考前三,那才是真的高调呢。”

这话说的牛气的不行,把旁边听着的林诚林讯得意的眉毛都翘了起来。瞧瞧,这才是我儿子。而林老头听了却是心里一动,说道:

“海哥儿,祖父问你,你这次要是成了状元,入朝为官,想做什么?工部?户部?还是御史?”

说着,紧紧的盯着林海的眼睛。心里更是紧张。林海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

“祖父,这个我倒是真的想过,户部不错,我觉得我的算术不错,以后做个计相也不差,工部也行,治理河工最近很有些心得,想试试,还有刑部也不错,我喜欢娘亲说的侦探故事,说不得我也能做个包青天一样的人,御史也有意思,专门揪人家的小辫子,多痛快,不过孙儿后来一想,自己太小了,人家不会听我的,所以最近刚琢磨出来一件事情是可以现在做的。”

林海的话把几个大人吓得浑身冒冷汗。这孩子心不小啊,差一点六部都转完了。赶忙接着他的话头问道:

“说说,又想了什么?”

“孙儿想着我定是要入翰林的,既然如此,何不请求皇上给孙儿二三年的时间,孙儿想把春秋史重新整理一遍。一来可以增进学问,二来可以树立文名,三来等孙儿完工,已然长大,正好借着这份功劳开始在各部轮转。”

咦,老爷子一听,这是个很周全的想法,不错,修史对文人来说是最正经不过的差事,虽费功夫了些,对于孙儿的清名倒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错,很不错。三年后孙儿也不过17岁,正是年少,开始在各部学习也正是时候,起点还能高些。正是最妥当的法子。

想到这里老爷子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好,好,好,你到底是长大了,主意不错,如此,就按你自己的意思办就是。放心,只要祖父还在,总能护的你们周全,好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就是。”

说着还站起来摸了摸林渊的头。

看着老头一脸后继有人的感慨着离开,林诚转过头轻声问道:

“真是这么想的?”

“嗯,也不全是,最主要是这读的有些憋屈,就拿《论语泰伯第八》中那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说,就这句话,有两种句读法,意思截然相反: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小民百姓可以随便使唤,但是不能让他们知道原因。这个解释我怎么都觉得好像孔圣人很腹黑,或者是我理解错了?还有另一个意思是:人民能做的事,由他们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到底哪个才是圣人真正的意思呢?”

他这一说,屋里的几个都有点傻眼。老实说还真是分不清、听着都有道理啊!林诚突然有些明白自己儿子要做什么了。颤抖的伸出手指点着儿子说道:

“你想重修论语?”

这个太大了吧,14岁,重修论语?天啊?让不让人活了?还好林海摇了摇头,林诚松了口气,却不想林海接着说道:

“我觉得现在我说这些肯定没人听,所以我想修春秋史,还原圣人时期的文化,当时的政治环境,一点一点的和翰林们探讨,想来这样总能让大家对圣人的微言大义理解更深,然后再提出一些疑问,大家分析,讨论,慢慢的磨。娘亲说过,温水煮青蛙。把这个重修论语的名头大家一起担,肯定会很让那些人兴奋的。”

这,这还没做官呢,这么早就开始算计同僚了?连这些文人好名的性子也都算计进去了。这都是什么孩子!

林海头又疼了,而那个林讯更是不堪,已经开始对刚才林海说的分析开始了反复的自我论证。不到一会儿头就晕了。这个工作太庞大,太吓人了,难道我们真的错了?这可怎么是好?,里一定有答案,侄子说的对,从春秋史里一定能找到答案。清醒了一下,然后对着林海郑重的说道:

“二叔有些翰林同僚,会让他们给你方便的。放心,二叔等着,等着你找到答案。这是大事,千古的大事!”

这里一片文人相托的慎重,那里几个小子开始闹腾了。

“大哥肯定是对的。”

“不错,大哥咱们支持你!”

“大哥威武。”

“……”

林诚一阵的气闷,赶忙把几个小子赶回了他们自己的院子。

回去,今天一定要和媳妇说说,太伤人自尊了。求安慰!

………………………………………………………………………………………………

四月二十二,龙门大开,殿试开始,林海果然成了状元,14岁的六元状元,说是千年以降的唯一一个六首也不为过。还是最小的状元,这一天被皇帝下令记入皇帝起录,并刻石碑已计放入碑林。

殿上亲授入翰林为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林海自陈年龄尚小,想在翰林院一边修春秋史,一边向各位饱学鸿儒学习。赢得一片赞赏。皆云:温文尔雅,谦逊好学,国之栋梁等等。对于那些老臣来说这样一个黄口小儿是在是没有威胁。对于翰林的那些清流来说,有一个六首状元来请教学问,实在是有面子。皆大欢喜之下,对着林海也分外的宽和。

对于林海来说,这一次可以说是十分完美的运作,让他这样一个孩子轻易的就正式入了朝堂。最起码两三年内可以放心无人算计了。

林峻很是争气的得了二甲第三名。其他几个名次尚可,反正没有落到同进士之列。让大家都很满意。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林海虽是自小享尽荣华,可是这一天的荣耀却还是让他心情飞扬的很。最要不得的是今年的探花是个年近30的男子,长得也只是一般,榜眼更是快40了,把个孩子围在中间,让他们有些不自在。

最关键的是以后还要叫这个孩子师兄!呜呜呜,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82翰林院

中了进士的几个一起回到林府的时候,已经都是个个醉的东倒西歪了。琼林宴大概是这些孩子这一辈子活到现在最风光的时刻,醉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他们的心。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知道大管家来招呼他们去正厅。林老头找才急忙收拾了心情。

林老太爷一脸的笑意看着眼前的孩子们,感觉自己好像看到了林家的未来。乐呵呵的让这些新近的老爷们入座之后,大管家也捧了好些匣子上来。匣子上都贴着签子,想来是都分好的。

“你们都是好孩子,都尽了自己的力,老夫也要兑现诺言了。海哥儿,你是我林家长孙,一样是林家子弟,你的这份,祖父也给你预备好了,正好给你做私房,将来好给祖父的孙媳妇买首饰。哈哈哈!”

这样的调侃话让林海满脸通红,强自镇定的结果了大管家递上的一个红漆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