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之心 第632章

作者:百里冰烟 标签: BG同人

“京中有太子坐镇,便是皇帝死了,只要我们能够稳住局面,太子登基,突厥能有什么机会?”李建成嗤笑道,“至于赵德言,魔门的人他已经得罪遍了,真以为集齐了五卷《天魔策》就能和师父叫板了。若是他乖乖继续做好师父想要他做的事情,追寻武道便也罢了。偏偏得了五卷《天魔策》,还要在突厥和大隋的事情上参一脚,简直是找死。”

“说的也是,怕是此事后,娘就该收拾赵德言了!”寇仲叹道,“听闻赵德言与长孙家有些关系,又是汉人,如今更是拿了五卷《天魔策》,为何还这般死心塌地帮突厥人?莫非竟是突厥可汗的私生子不成?”

第536章 正魔之争(二十一)

“不过是荣华富贵四字罢了!”石慧自外面走进来道,“慈航静斋想要代天择主是要维护他们的地位,魔门暗中支持争权夺利所为也不过是这些。中原人才济济,赵德言之才在中原算不得顶尖,若是他在中原便是投效朝廷,皇帝也不会如突厥可汗一般看重他。只是到了突厥,突厥人善战不善谋,赵德言去了那里想出头便容易了。”

魔门初时据传乃是汉武帝废除诸子百家后的一些门派聚在一处,原只是不容于朝廷。诸子百家原本便是流派众多,便是其中各门观点也有许多相悖之处。汉武帝后,许多流派思想被排挤不被接受,于是有些便走了极端,才会被人称之魔门。

可以说诸子百家不等于魔门,但是魔门起源于诸子百家。如今魔门已经不是当初的诸子百家,只是各自有各自的政治抱负却没有变。若不然石之轩也不会收杨虚彦,趟皇家夺嫡的浑水,毕竟邪王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可赵德言毕竟是汉人,却帮着外族杀汉人,委实可恨。”寇仲嘟囔道。

李建成忽然有些尴尬,说起来无论是如今的皇族还是世家阀门,许多都有鲜卑血脉。自北魏一朝,孝文帝迁都洛阳大举改革,鲜卑族迅速实现汉化,实现了民族融合。自北魏拓跋一族到北周宇文一族都是鲜卑血脉。如今大隋杨氏与李阀随为汉人,却与鲜卑通婚,亦有鲜卑血统。四大门阀之一的独孤氏更是原本便是鲜卑八大姓之一。

如今坚持纯血统的门阀当以岭南宋阀为主,只让石慧看来,什么汉人鲜卑族并不重要。汉族之所以强大,便是千百年来,不断吞噬汉化周边的少数民族。便是宋阀以纯汉人血统自居,当真便正是纯血么?

须知再往千翻,商周之时唯有中原才算汉人起源地,后历朝历代随着经济文化扩张融合。宋阀所在的岭南在汉武帝时,还是百越亦属于少数民族,后来被融合罢了。一个民族的凝聚点从来不在于血脉,而在于文化。

若有一人自小说汉话,习惯汉人的饮食汉人的着装乃至于信仰,那么他是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又有什么重要?不管是什么肤色,文化和价值观已经注定他是个汉人。

“血脉并不重要,所谓外族不过是文化不同。若是有朝一日,突厥人也能够说汉话,习汉字,潜移默化,不需要几十年,便会如鲜卑一般彻底融入汉族。”石慧轻笑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周遭游牧民族灭灭兴兴,汉人历经变迁,却始终占据了中心,便是因其容。”

“娘,我听闻突厥人甚是蛮横,动辄喜欢打杀人。难道日后也要将他们融入我们不成?”

“游牧民族便是那草原上的狼,可即便是迅猛的狼,只要用对了办法,也能够将之驯服。一代不行便是二代三代,我们的先祖最擅长的不就是驯化么?”石慧道。

“若是师父,当如何去处置与突厥的关系?”

“敌人会防备你的刀剑,可若你送到他面前的是蜜糖,他虽然怕有诈,却也难免动心。”石慧道,“大人教孩子一手大棒一手大枣,处理与外族关系亦然。首先你必须有足够的武力震慑对方,其次便是施恩,令他卸下防备,慢慢地控制他。只是这其中过程自然没有这般简单,须得有大智慧者方能做成此事。”

李建成眼眸微热。

夜已经深了,石慧却难得来了兴致,与两个弟子说起处置外族关系的事情来。她是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又做过开国女君主,当过实权派的太后、皇后,对于这些自是信手捏来。莫说李建成这个未来多半会从政的世子,便是寇仲也听得认真。

待天明,龙船上才发现皇帝喜爱的侯琴师不见了。只是皇帝的宠爱素来没有长久,侯琴师不见了,皇帝只吩咐人寻找,便忘了。杨虚彦虽然走了,只是他既然给皇帝留下了暗示,加上安神香,他的噩梦便会一直做下去。这会儿便是撤去安神香,也顶多略缓解,不可治根的。

皇帝自己每日睡眠不足,脾气暴躁,自不会花太多心思去想一个琴师的事情。龙舟上乐师不少,没了侯琴师,自有其他乐师顶上。

江都行宫已经建成,龙舟一到扬州,早就厌倦了船上生活的皇帝便移驾行宫了。皇帝一到江都便迫不及待令当地官员遍寻名医和道法高深的道士和尚。然无论是道士还是和尚,乃至于名医对皇帝之疾依旧是束手无策。

最后还是石慧献上一剂妙方,皇帝终得片刻安眠,于是待石慧越发信重,便是她的两个弟子也常有赏赐。

这日石慧如常入行宫,才进宫门便有宫人奔呼逃来,自言是皇后的贴身侍从。今日陛下心情不悦,斥责御前总管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竟然拔剑刺伤了陛下。

宇文化及已经被宇文成都拿下,便是宇文化及一剑刺出也完全没有料到自己做了什么,整个人都有些懵。皇后见到陛下重伤,惊慌之下便令人来寻石慧,连传唤太医都不曾想起。

幸好皇后不记得,宇文成都还记得,石慧赶到时,已经有御医为陛下止血。石慧查看了皇帝的伤势,宇文化及那一剑伤及心脉,情况怕是不太好。石慧只出手护着他的心脉,却之言皇帝之伤势极为凶险。

杨广醒来之后许是只此时不可妄动无名,还算平静,只是第一道命令便是处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刺君乃是诛九族的大罪,只宇文成都救驾有功,暂时羁押没有被一同处置。除却宇文成都,这次随宇文化及一同出来的宇文家其他人都倒了血霉。

宇文家废了,皇帝素来疑心重,不敢随意提拔他人,便令石慧暂领御前总管之职,李建成取代了宇文成都的位子,又将寇仲传至身边作为贴身护卫。知道伤势比较凶险,招来随行大臣,当众立下诏书,自己百年之后,传位太子杨昭,用了玉玺方安心休养。

因着御医都说皇帝伤重恐会失救,石慧虽然坦言皇帝伤及心脉,怕是寿数不多,只如今到底保住了性命。如此皇帝倒是越发离不开她,令她住在行宫,护卫左右,竟噩梦全消。修养月余,因着受伤一事,已无游性的皇帝终于在石慧劝解下返回长安。

只这位皇帝陛下大约不会知道他最为倚重的大宗师才是策划刺驾的真正幕后凶手。宇文化及想要利用杨虚彦弑君,石慧便干脆给他下了暗示。

原本宇文化及也算是心志坚定之人,并不容易被影响。只是宇文化及心中既然动了弑君的心思,自然便有了漏洞。石慧在他身上动些手脚,令他在特定的时刻失控,将心中最大的愿望释放出来,才有了宇文化及刺君。

宇文化及对夺走宇文家皇位的杨家心怀恨意,心中对杨广无君臣之敬意。杨广当众冲着他发火,宇文化及心神失守之下,难免做出了心中渴盼之事。

春天出发南巡,回到长安,已经是入冬。一入冬,皇帝便越发清晰的明白这次受伤的后果了。后遗症比他预想的更严重,回到皇宫,皇帝几乎难以下场,朝政之事更是彻底交给了太子。

幸而太子已经长大,这些年宇文化及顺着皇帝排除异己,朝中空出许多位子,最后提上来的都是锐意革新的青壮派。太子摄政,行事很是稳妥,及至年后,皇帝晚上多喝了一杯酒,邪寒入体,没几日便一病薨了。

宇文阀因宇文成都救驾有功,只株连了宇文化及一脉。新帝登基后,宇文成都自请戍边赎罪,后成了驻守北境的大将。

大业九年春,太子杨昭继位,厉行节约,休养生息。国孝之期,各处兴建园林、行宫纷纷停工,新君大赦天下,没有赦免犯人而是选择减免徭役,明心大善。

次年,新君改元启明,继续推广科举等制度提拔寒门学子,同时大力提拔世家中的年轻人,弱化各大门阀大家长的权威。

大宗师赵夫人请辞离开长安,率领弟子迅游天下不知所踪。新帝不忍大宗师每月主持的盛会取消,招唐国公世子李建成进京,大加赏赐,为礼部侍郎并继续主持赵府文武之会。

大约谁也不曾想到,那自称游历天下而去的石慧并没有真的去游历天下,而是返回了济南。长安一呆十多年,如今依旧觉得济南更亲切一些。

离开长安时,寇仲和徐子陵便被石慧放出去游历了。孩子大了真的需要在外面多长长见识。石慧只带了三个女孩儿回济南,没想到回到药庐第二天,程太太便上门了。

除却程太太,来的还有她的好姊妹秦太太。这两人都生了个好儿子,他们的儿子程咬金、秦琼得了石慧举荐,从校尉做起,如今都是将军了。论武功程咬金许不如秦琼,可耐不住程咬金运道极好,是出名的福将,如今新君登基,两人也很是入新君的眼,被召回长安去了。

石慧倒是没想到这两位老太太没有跟着儿子去长安享福,竟然还在济南府。要知道两人都是寡妇持家,在程咬金和秦琼当官前,那都是儿子不离眼前的。程太太是实在性子,只说还是家乡住的舒服。

“我这老姐姐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如今幸而赵大夫回来了。”程太太絮絮叨叨道,“长安再好,也没有赵大夫不是。”

程太太前些年跟着儿子走,不在济南,并不清楚石慧过去十几年都在长安城。那些王公贵族要寻石慧看诊,多怕她这个大宗师不肯轻易给面子。只程太太却不知道什么大宗师,她眼中石慧只是往日那个善心肯赊药给她的大夫罢了。

只程太太的这做派,石慧倒是更喜欢些,让她觉得自己还是当初那个自己。什么大宗师于她而言并不重要,只不过是能够助她达成所愿罢了。

第537章 正魔之争(二十二)

新帝仁爱百姓,停摆了先帝时期的许多奢靡之举,又慎动刀兵,国家安定了许多。如今朝中又提拔了许多青壮派的文臣武将,上行下效,吏治也跟着清明了。短短几年,朝廷便取消了许多苛捐杂税,轻徭薄赋,百姓的日子越发好过了。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石慧明白,很快就要再次离开。身为任务者,离别是他们的宿命。只是知道心中挂念的人安好,多少可以释怀。石慧以为会在济南府静静地等到离开的日子,没想到江湖上风波又起。

早在文帝时期,高句丽便不敬上国,主动挑衅,数次攻打辽西。文帝派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后因道路、气候,粮草供应以及疫病等多方因素,三十万隋军伤亡十分之八九。高句丽王上表谢罪,称臣,方罢兵。

先帝大业三年,高句丽婴阳王又背着隋,派使臣暗中交通突厥。因正值先帝北巡至榆林,停留在突厥启民可汗处。启民可汗不敢隐瞒此事,报于先帝,方有了大隋远征高句丽。

此战因石慧暗中献策,大军带上了当地向导,充足的军医和药材物资,又提拔了许多年轻将领,智计百出,几灭高句丽。又暗中扶持被高句丽征伐过的百济、新罗等小国,以此钳制高句丽。如此情况下,高句丽没有灭国,全要仰赖一人,便是傅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