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之心 第839章

作者:百里冰烟 标签: BG同人

天灾人祸,大明内忧外患,皇帝本身性格亦有缺陷,能力有限,且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虽有心励精图治,却是无力回天,以至于后人对崇祯有最像明君的昏君这样的称呼。

当今天子有七子六女,其中三子两女为原主周皇后所生。皇子皇女多有夭折,如今立住的四个皇子两个皇女,分别是皇后所出的太子朱慈烺、三皇子朱慈炯和长平公主以及田贵妃所出的四皇子朱慈照、五皇子朱慈焕以及庶妃所出昭仁公主。

周皇后与皇帝感情甚睦,皇帝虽然多疑,对皇后却还算信任。甚至有时皇后还会为皇帝献策,比如诛除魏忠贤党就曾出过大力。石慧疏理了一下周皇后的记忆,大致与她所知历史没有许多区别。可注意到些许区别后,便立即明白这不是正史,而是又一个衍生世界。

崇祯三年,当今受后金离间计,处死大将袁崇焕。仰慕袁崇焕的书生程本直为袁崇焕申辩,被株连处死。程本直的弟弟程青竹不忿兄长被害,投身皇宫当了个侍卫,俟机行刺皇帝,为其兄和袁崇焕报仇。

只是程青竹行刺不成,反而为御前侍卫所擒。周皇后怜程本直死的冤枉,对皇帝动之以情,保住了程青竹的性命。程青竹出宫后流亡江湖,成立青竹帮,皇后的次子和长女夭折,次女长平公主身体弱,钦天监说公主不可养在宫中,便将女儿托付给了程青竹养在外面。

如今长平公主并不时常住在宫里,倒是随着师父程青竹浪迹江湖。石慧再想一想其他事情,便知道这是个江湖势力不弱的世界,甚至可能江湖势力占据一定主导地位。所谓江湖占据主导地位,并非是说江湖强于朝廷,而是这个世界可能与正史有极大出入,江湖中很有些惊采绝艳的人才。

石慧细细捋了一下身边的人物关系,发现朝廷虽是内忧外患,不过她做事情倒是比做赫舍里氏要方便。首先皇帝虽然多疑,对妻子却颇为信任,允许妻子为自己献策献计。其次,皇后在宫里掌控力度仅次于皇帝,不像赫舍里氏一开始受制于其他后妃。若非如此,皇后也不可能救下刺杀皇帝程青竹。

石慧正靠在床头想事情,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穿着四团龙圆领袍服的皇帝几步而入:“梓童,方才宫人来报,说你忽然晕倒,可是好些了?”

石慧正要起身,却被皇帝一把按住,急声道:“既然身子不好,就该好生休息。”

“是臣妾让陛下担忧了!”石慧抬头望去,皇帝颇为清瘦,不过虚岁三十三,却已经两鬓白霜,像是个小老头。

若朱由检与兄长朱由校一样任吃任玩,倒也罢了,偏偏这般勤勉也少不得背负个昏君之名。虽为亡国之君,倒也守住了先祖之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一朝十五位天子,荒唐的不少,可历朝历代能如朱氏一样做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并不多。能力德行咱不说,终明一朝,天子的脊骨还是直的,比之后一代的清朝皇帝动辄逃跑可强多了。

朱由检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石慧却愿意敬重他的风骨。

“梓童,如今朝中是多事之秋,你可千万要保重自己,莫要让朕和孩子们担心。”

“昨夜思念九儿,转辗反侧难以入眠。又想到皇上之前忧心之事,多翻看了两页医书,染了风寒,并无大碍。”石慧温声道,“没有爱惜身体,让陛下担忧这是臣妾的不是。”

“春寒料峭,梓童日后万不可如此。若是思念九儿,不妨让她师父送她回宫吧!”

“九儿命中与紫禁城不和,逢年过节回来团聚一二也就罢了,就不要让她回来了。陛下体恤臣妾思女之情,就让太子时常过来请安便是了。”

“晨昏定省本为孝道,正该如此。梓童想念九儿,不如将昭仁抱过来养如何?”

昭仁公主的生母只是没有封号的庶妃已经亡故,皇帝宠爱嫡出的长平公主,昭仁公主在宫中并不得宠。不过皇后做不到对皇子皇女一视同仁,倒也没有薄待公主。小公主今年不过五岁,正是玉雪可爱的时候。

按照历史的节奏,明年城破之时,皇帝就会在自杀前亲自杀死这个女儿。小公主没有享受太多荣华富贵,却也以命殉国。父杀子,未必不爱,皇子被擒最多一死,后妃公主落入贼寇手中,往往是生不如死。宋时靖康之乱被擒的后妃帝姬就是前车之鉴,正因有史,石慧更能明白崇祯那句“汝何故生我家!”的无奈。

石慧为娜木钟时,进入的时间线与现在差不多。那个时候她能力有限,体会过皇帝的无奈。如今却想试一试能不能倒转乾坤,阻止后金入关。

“臣妾亦爱昭仁娇俏可爱,如此甚好。”石慧笑道,“陛下开了口,臣妾今日可就让人将昭仁接过来了。”

皇后因自己有儿有女,无意养着失母的昭仁公主,今儿皇后松口,皇帝心中也觉得高兴。皇帝不重色,可这些年对中宫却非常尊重,虽然对于皇后劝谏未必听得进去,也不曾为了那些事不渝。皇帝听不进劝说,是刚愎自用的本性,倒不是疑心妻子。那些话若是换做臣子或其他妃嫔来说,或许早就翻脸了。

“如此自是极好!”皇帝微微放松了心情,笑道,“梓童方才是夜里翻看医书,看了何医书?”

“前朝大事,臣妾不能为皇上分忧,却也想用着所学,为陛下解忧。”石慧顿了顿道,“这些年各地常有疫病,臣妾翻遍医书,亦有小得。若是陛下愿意,臣妾想与太医院探讨一二,编写一本对付疫病的医书。”

崇祯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这是说一地百姓三成死于饥荒,三成死于疫病,剩下四成揭竿而起做了流寇,可见灾荒与疫病之害。

“哦,梓童竟想到了对付疫病之法?”

“疫病当以防为主,治疗其后。如何防臣妾已经有些思路,如何治却要因病制宜。”以鼠疫为例,石慧细细说明防治之法。

周皇后本就精通药理,皇帝也不曾多想。皇帝本是勤政之君,对于疫病之事也非常了解。石慧与他详述,皇帝听得入神,挡下决定将此事交托皇后,下旨令太医院配合。有谏臣质疑皇后干政,石慧亦早有准备,暗中令人反斥此为国母爱惜臣民之举,并未干涉朝廷官员更替,不算干政。

石慧以自己身为后宫女眷有所不便,又请示皇帝将太子和几个皇子带在身边以为奔走。太子是皇帝长子不过十五岁,办不得大事,做此事倒是极为适合,办好了也是个政绩。

第736章 日月重辉(二)

石慧与皇帝说已有小得,其实是早就理顺了防治疫病之法。她本是高明的大夫,又曾为上位者,在烈性传染的疫病中实践过。夙兴夜寐,三两日已经抄录了整套疫病防治之法,对一些常见疫病附上了治疗方案。

初稿完成,石慧召见了太医院医正等诸位太医,当众审查补充了部分,请皇帝题字写序,便让人连夜刊印。朝廷的活字印刷已经比较成熟,石慧令太子带着弟弟们亲自督办,工坊自不敢懈怠。

书印出第一批,分发到太医院各医官医女手中,令太医院开班讲授、研读学习,揣摩各种疫病下方轻重。药方有了,然根据病情轻重如何下方亦有讲究。第二批书引出来,分发到诸宗室官宦府邸和京城各医官,令全城医者研读。京兆府依据防疫之法开战春季防疫工作。

如此月余,太医院初步培训完成,石慧指点太子上书,令太医院派医官携带防治之法奔赴各州县,尤其是容易爆发疫病之地。春季将至,春秋最易爆发时疫,此法是否可行今春便可分晓。

此方案由太医院勘定,皇帝批示,太子上书。满朝文武大臣无不惜命,且役症之事关系重大,倒也无人唱反调。因太医院医官有限,每州府根据人口多寡、疫病爆发集中程度派遣1-3名医官或医女,每组由锦衣卫5-10人护送。

这些医官到了州府将由州府出面召集本地医者、差役参与培训,部署防疫工作。如今各处起义四起,盗贼横生,随行锦衣卫的任务是确保医者安全以及督促各州府配合医官的工作。锦衣卫是天子亲卫,代表天子,锦衣卫前往,各州县地方官会更加配合此事。

锦衣卫指挥使安剑清武功颇高,深得皇帝赏识,为人不苟言笑,头脑机智冷静,雷厉风行。曾为老拳师楚大刀弟子,并娶了师妹,生有一女。多年前楚大刀被怀疑通贼,朝廷下令拘捕,安剑清亲自抓了老丈人,妻子因此带着女儿离家出走。

若皇帝为圣明天子,安剑清就是与包拯一般大义灭亲的青天了。可偏偏如今朝廷失却民心,皇帝被疑昏君,安剑清这个忠君,甘为帝王杀人刀的自然也就成了忘恩负义的狼心狗肺。石慧经历多世,深知凡事并非非黑即白,水至清则无鱼。

魏百策曾说过:开国之臣,但凡有一技之长便可用之,而治世之臣,则必须德才兼备。如今大明风雨飘渺,无异于须得重开国土。安剑清此人若是用的好,不失为一员猛将。

石慧亲自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安剑清,令太子亲自向锦衣卫训话。严令诸人沿途不得多生事端,以皇命为重,务必将此项政令传达到位。

要想马儿跑就要吃的好,锦衣卫是天子近卫,忠心皇室是必须的。然想要锦衣卫更忠心办事,自当赏罚分明。石慧见了安剑清,亲自将一份赏赐清单交给了安剑清。

“安大人,这份单子就由你传下去,此事乃太子亲自督办,办好了论功行赏少不了赏赐。可若是路上有扰民损朝廷民心之事,也莫要怪本宫拿人开刀,杀鸡儆猴。”

安剑清收了单子,上面写的竟然是白银万两,还有十多种武功秘籍:“臣定当办妥此事!”

安剑清是锦衣卫中第一高手,自是识得好坏,这些武功秘籍虽然比不得江湖各派顶级,却绝对最适合他手下那些兄弟。若得了这些秘籍,不肖两三年,锦衣卫的实力都能提升一个台阶。

“听闻安大人学拳法?”

“臣如今用剑!”

“甚好,本宫这里有一本剑法一本拳谱或能入安大人法眼!”

安剑清双手接了宫女送上的两本秘籍,竟然是少林绝技大金刚拳和一套嵩山剑法。少林绝技自不必说,这套嵩山剑法便是嵩山派都已经灭绝,且最适合安剑清如今的武功层次。安剑清手下微颤,若是学会了这两门武功,跻身江湖一流高手不难。

“臣……臣谢过娘娘厚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