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年糕粉丝汤
“哈哈!”康熙笑了声,在胤礽自以为答案正确的一瞬间又完完全全的收敛:“因为朕在?不!答案很简单啊胤礽。”
他转回头, 目光再次透过玻璃窗,落在坐在高台一边,正侧首严肃和几名官员说话的胤祉:“因为这些人相信他啊……”
相信?
胤礽顺着康熙的目光往外看去, 怔怔的落在胤祉身上,只觉得口干舌燥,半响才缓缓开口:“三, 三,三弟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孩童罢了——”
“胤礽, 朕问你。”康熙打断了他的话,伸手指着下方:“若是你来做——你可以做到吗?”
“儿臣——”自然能够做到!
胤礽很想这样回答。可是他在脑海中盘旋许久,最终却只是愣在原处脸上一阵青一阵紫。
康熙叹了声:“你肯定想,你又不像胤祉一般懂得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要聚集这些商人举办拍卖会就连吸引他们来的资本都没有对不对?”
胤礽沉默。
“人各有所长,做主子的需要是豁达大气,知人善用,更要任人唯贤——胤礽,你觉得你做到了吗?”
话语是对着胤礽说的,可康熙的目光却是直直落在索额图,甚至没有等到胤礽的回话,他的声音蓦地冷森:“索额图,回到京城你就上书自请辞官吧。”
这话犹如一击重锤,只砸得索额图眼前一黑,他目光涣散,嘴唇哆嗦,一口血憋在喉中几乎无法吐出。他呆呆的抬起头,不敢置信自己听见的话语,良久才仿佛直接老了十岁,双腿战战像是失去力气一般滑到在地:“奴,奴才……遵旨!”
屋内一片寂静。
康熙的目光挪向门外,和三位科尔沁亲王来了个对视。
三人哪里不知道这是给他们几人的警告,别说进去为索额图求情,毫不迟疑的退后转身立马离开。
合作——合作!?
是谁想出来的招数!
他们三人一瞬间忘记这件事是由三个人亲自想出来的,愤怒的交换着目光,试图用眼风杀死对方。
“奴才……先行告退。”索额图颤巍巍的站起身,胤礽担忧的想要上前扶一把,却在康熙冷肃的目光中胆怯的停住脚。
随着索额图离开,他脸上的茫然宛如稚儿,康熙甚至都在怀疑自己对太子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胤礽。”
“……儿臣在。”
“侍读学士王掞乃是国之栋梁,朕之心腹。等今日过后朕将令他亲自指导辅佐于你,你要认真好学,三省吾身。上位者可不懂天下之事,却得懂旁人之心,更得明了事理勇于纳谏——朕今日一说,望你都能放入心中。”
“……儿臣遵旨。”
“瞧你心不在焉的模样,回去好好想一想吧。”康熙瞥了他一眼,暗暗叹了一口气。
“儿臣告退。”胤礽没有拒绝,他失魂落魄的快速离开,走至聚福楼下正巧碰上迎面而来的胤祉。
兄弟两人几乎在同时驻足,又同时迈开步子,胤祉微微欠身,胤礽全然没有平日扶起的动作。兄弟两人的态度僵硬而冷漠,再也没了往日的亲近。
胤礽走了两步,停下脚,回头怔怔的看了胤祉一眼。转瞬间,他扭身再次迈步走向大门。
就在他回头的一瞬间,胤祉在台阶上,背着光转身看向胤礽,目送他推门离去才转过头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向二楼。
贵宾室内,康熙独自坐着,静静的思考着。
细碎的脚步声停在门外,没等对方出声,康熙就淡淡地开口:“进来。”
只是他忍不住往后看了一眼,发现是胤祉的时候瞬间闪过一丝失望。
胤祉推开门,探进来一个小脑袋瓜,随后他瞧着屋内没有其他闲杂人等在,才一蹦一蹦的走进来请安:“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怎么了?”瞧着胤祉,康熙原先紧皱的眉尖微微舒展,下意识的撸了撸胤祉的小脑袋。
“今儿个的拍卖会很是成功,儿臣在想晚上要不要临时举办一场宴会宴请中标的商户——”胤祉挥舞着双手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这倒是不错。”康熙点点头。
“就是儿臣想要问皇阿玛要些人?”
“什么人?”
“嘿嘿!工部尚书陈延敬陈大人!”
“你这小子!”康熙略微想了想,就知道胤祉打算把陈延敬架出来作为挡箭牌,登时指着他的额头戳了好几下:“陈爱卿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你——每回每回的被你折腾。”
“哎,若不是皇阿玛愿意,儿臣哪里能指使得了他!”
“哼!就会说好听的——朕瞧着,这临时办的宴会也不成,就这样吧你让人吩咐下去中标的商人明日到达尔罕亲王府,朕亲自招待他们。”
“……哎?”胤祉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难以置信的又重复了一遍:“皇阿玛,您在说什么?”
康熙……亲自招待?
胤祉只觉得喉间干燥,张口结舌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是好。
“你啊,有一个缺点。”康熙笑眯眯的盯着胤祉。
胤祉:?
“那就是——既然要做,就要做到底。既然想要改变,那就要从根子上改变——按着你想要做的去做,朕会支持你!”康熙展眉一笑,轻轻拍在胤祉的肩头。
胤祉呆呆的望着康熙,闷闷的应了一声是就匆匆转身离去,走到门口才捂住通红的双脸,半响才抬起头对上了周茂的双眼。
胤祉:……
面对周茂迷惑的目光,他咳嗽一声:“去,通知下面的宾客,凡是拍卖成功的宾客都可以参加明天举办的皇家盛宴,请他们不要离开。”
皇帝……亲自招待……也就是说……
周茂呆立在原处,目送着三阿哥一蹦一蹦的离开,半响才回过神维持着僵硬的表情匆匆走到大厅将这件事公布于众。
咱们得面见圣上???
聚福楼里,结束拍卖会后还恋恋不舍没有离去的商人们在此刻听到了这个大新闻。中标的是欣喜若狂,没有中标则是后悔莫及,盯着中标者只恨不得将这些人扒皮抽筋吞吃入腹。
传信的梁九功笑盈盈的开口:“未中标的各位也不用忧愁,万岁爷可说了这样的拍卖会以后可不止一回。”
有些人纳闷的瞧来,梁九功微微一笑,手指往上一指,登时在场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止了一瞬。
电灯啊……
没中标的那是心中火热,恨不得趴着梁九功好好问一问,而中标者也是心中忌惮,回头定要好好做事赚钱以求下一回不输给别人。
无论如何,在场者兴致大发,顿时失去离开的心情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说起事来。
第二天的宴席,即便是康熙临时通知,不过由于康熙的到来,达尔罕亲王府上的人手那是早已准备多时的,时辰一到,宴席一开,府中即刻热闹异常。
康熙端坐在上首,举杯发言:“常有人道士农工商,商人常被排在最末,又有人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在朕眼中,无论是大字不认的农民,又或是靠手艺养家糊口的工匠,亦或是走南闯北的商户,都比手无缚鸡之力,只在口头畅想国事却连出手两字都认不得的迂腐书生来的好。”
宴席里一片安静,商人们大多被安排坐在末席,望不到康熙的容貌和表情,心中是一阵阵的触痛。
在其中,云南商人陈乐文尤为呆呆的思考着,想着自从自己放弃学业,离家十数年载做生意赚得百万家财,却还不得只是个正八品国子监学正的弟弟受父母待见,可却是不曾想弟弟的官职花费银钱也都是从自己账上支出。
当然,康熙的话也引起不少文臣的不满,只不过他们不敢说罢了。
“士之力,保家卫国;仕之力,平治天下;农之力,鼓腹含和;工之力,日新月异;商之力,连南通北。在朕的眼中,无论哪一类人都是国脉民命,砥柱中流。”
康熙环视了一边四周,在一片安静中站起身举起酒杯:“朕敬你们一杯!”
话音刚落,康熙仰头一饮而尽,翻身将杯口朝下示意在场诸人。
陈延敬笑着起身:“臣也敬皇上一杯!”
“臣也敬皇上一杯!”
“草民敬皇上一杯!”
一个个人从宴席座位上站起身来,一句句声音聚集在一起在整个大殿内引起阵阵回声。
等这一番敬酒结束,气氛也逐渐热闹起来,乐官们奏响雅乐,一阵阵悠扬的乐曲在殿中绕梁三匝的同时,十数名穿着锦衣的歌女在旁轻展歌喉,另外十数名舞女则从两侧莲步轻移直至平台之上,联袂结袖,翩翩起舞。
这一场展销会、拍卖会以及随后皇家宴席随着商人们的足迹而传遍天下,同时康熙的一番话也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有学子怒斥关外来的鞑子不懂文人之力,更不懂文人的笔堪比将士的刀——这样的话语一经出现,便立刻引起了官府的注意,甚至给予抓捕。
江南不少学子正哀呼文字狱又将到来的时刻,令人震惊的是,康熙却最终选择将这些人放了。
文人的笔,在乱世之中可为将士的刀。
可在这平世之时,却是什么都不如。也只有些犹记得过去的酸腐文人,才会遮住自己的双眼不愿意看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尚觉得只有读书人才是最高贵的存在。
却忘记了,历史从来是由胜利者书写。
更重要的是,康熙更忙于推广新式学校,等到新式学校的毕业生增多,科举改革便势在必行了。
到时候,这些不愿意睁开双眼的文人,整个世界会逼迫他们睁开双眼。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吃的就是布洛芬QAQ,不过布洛芬只让12小时吃一片……但对我来说顶多只有5,6小时有效吧?有效也是隐隐作痛唉...所以来一回大姨妈三天倒下已成了习惯OTZ
现在肺炎情况严峻,大家一定要少出门,没办法必须出门的情况下也一定要戴口罩,安全第一!
前几天没码字,存稿已经没两章了_(:з」∠)_蠢作者先今天加更一章……后面看情况吧?
加更晚上21:00!
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篇】
前院大殿是歌舞升平, 在后院里戏班子也没有停歇, 杂技表演唱戏的轮番上演, 不过台下诸人的心思大多都在前殿大事上,反倒是小宫妃们瞧着直鼓掌。
孝庄皇太后脸上挂满了笑容,搂着胤祉坐在上头,一群蒙古福晋围在下头吹嘘个没完没了。明明知道他们这都是俏皮话,可每一句落在孝庄的耳朵里,那都是慰贴得不得了,逗得她笑得合不拢嘴。
在下首另一桌, 荣妃也是超出规格, 被淑慧长公主拉在身边落座,一桌子围着的都是巴林部族的福晋们, 早得了淑慧长公主的吩咐,说得俏皮话那也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往荣妃身上砸去!
荣妃的心情可不能说是不错, 更应该说是狂喜。
这一个月以来,她的心情可是犹如坐一回过山车,时而直接狂奔到巅峰, 时而跌宕到谷底。
先是因为铁路一事而备受关注,随后又因胤祉和科尔沁王爷们之间的纠纷在后宫里可谓孤立无援, 孝庄皇太后又因为立在中央左右为难,不好直接伸出援手, 若不是淑慧长公主在中间帮忙回旋,只怕如今……
想到这里荣妃打起精神,脸上挂着一抹平和的笑容细细的与蒙古福晋们说话。
这沉静温柔的模样, 宛如春风一般温润而安宁。不骄不躁的态度也让在座的蒙古福晋们心生好感,淑慧长公主的媳妇也在其中,瞧着荣妃心中倒是对婆婆说起的婚事起了一丝满意之情。
长子纳木达克已成家立业,若是儿子能娶得公主,有荣妃这般的亲家,想来即使二儿子去京城倒是一桩不错的好事。
淑慧长公主瞧着媳妇投来的目光更是得意,这一边是聊得畅快,另外一边皇贵妃和德妃就显得兴趣缺缺。
若不是两位太后兴致正高,她们只恨不得扭头就走,哪里还愿意留在这里多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