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 第153章

作者:因果定律 标签: 清穿 天之骄子 BG同人

第230章 :男主耗子在线拜年

  人性当中总有很多弱点, 先贤们总结过不少,譬如畏威而不怀德、威武能屈、富贵可淫、贫贱常移,虽然经常被用在“夷狄”“小人”“女人”身上,但其实这是人类的普遍弱点。

  或者说, 尤其是男人的弱点, 谁让男人们参演了历史中的绝大部分剧情。力量越大、责任越大。

  再比如, 近则不逊、远则怨。

  康熙若是不看重佟家, 他们一定觉得自己很委屈, 或者天下人都会觉得他们委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属于传统政治的一部分。但康熙看重他们, 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佟佳氏子弟行为放纵……

  毕竟, 在长久的来自皇帝的宽容,和旁人的艳羡中,谁能保证永远秉持本心不变。

  鄂伦岱此刻就觉得自己很冤枉, 如今宫里好好的,他作为领侍卫内大臣带着侍卫习射也是应份之事, 这又哪里让康熙气不顺了!

  十八阿哥生病压根不在鄂伦岱的脑子里,莫说康熙死过那么多幼年儿女, 就是成年的诸王公主, 如今只要不是直亲王嘎嘣一下薨了, 死了谁都不算大事。

  而康熙看着鄂伦岱那一脸委屈的茫然更郁闷了,朕对你们那么好啊, 隆科多丢了人, 朕什么都没说, 还给你们时间遮掩。结果,你们就这么、这么回报朕!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胤禔看着这俩老头面面相觑,如此想到。

  方才自然不会是直亲王将鄂伦岱给收拾了,康熙叫自己的侍卫五哥带人将鄂伦岱按倒在地,抽了他十几鞭子。

  鄂伦岱多少有些心情凄切,他委屈啊,而看在康熙眼里,老皇帝简直想骂人:你还敢委屈?

  “把他给朕轰出宫去!”康熙也懒得多说什么,大手一挥就让侍卫架起鄂伦岱,从自己眼前消失。

  过去他抬举佟家,就像抬举胤礽一样,要让所有人都明白,皇上确定的太子也好、皇上的母家也好,皇上要抬举谁,你们最好跟着一起。

  康熙有些灰心,想想胤礽、想想佟家,朕是不是太失败了?

  “汗阿玛,鄂伦岱平素为人如此,一向是粗疏不羁。”胤禔开口道:“您也说过,他是个混人,请您千万不要为他动气。”

  康熙叹口气,终于说了句心里话:“朕抬举佟家,这么多年了,怎么他们……”

  别说皇帝,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感情,也是要求回报的。只是有人看中物质、有人看中情感,还有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老皇帝这会是觉得自己对佟家的一片心意都喂了狗,有些丧气罢了。而一向会说话的胤禔选择多说一点:“汗阿玛,佟家子弟还有如舜安颜这种老实人,便是隆科多的儿子岳兴阿平素当差也谨慎……其他人,龙生九子各有奇异,何况旁人。”

  “庆泰、庆复也还不错,好学上进。”康熙接着道。

  胤禔心说,果然如此。到底是娘舅亲,康熙对佟家的感情不可能一朝斩断。不过,至少这会隆科多是没什么上位希望了,这就让他心里松了口气。

  而康熙正在让侍卫传口谕,鄂伦岱的领侍卫内大臣,没了。空出来的缺儿,康熙打算再行安排。

  佟家人会是什么心情且不说,只说康熙同胤禔说起的是,西南试点摊丁入亩、官绅服役的事情。当地有意见,一口一个妨碍民生。

  “儿臣浅见,怕是妨碍官生才是真的。”哪是民不聊生,绝对是官不聊生,要不然官绅急什么?还真当他们满腹圣人言,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

  都能做到这两点,那觉悟都赶上海瑞了,也不至于反对官绅一体纳粮服役。给巡抚施压,向皇帝告状,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那点银子。

  刀子割谁,谁流血。谁出银子,谁肉疼,这会也就顾不上圣人教诲,什么贫贱不能移、什么钱财身外物。泥腿子死不死谁管,官绅家有酒有肉就行了。

  想想真是冤,皇帝还得在紧巴年景裱自己简朴,缩减开支。皇后、太子也得配合,做不到的就是妥妥的政治污点。譬如洛阳闹灾,自己却在洛阳宫中鼓乐大作的章怀太子李贤,被大臣上书劝谏。

  而人家官绅世宦之家,除非全家被烹了,否则绝无此虑。胤禔心想,自己若是运气好,就该穿越到贞观开元的时候,做个五姓大族子弟,浪荡着混一辈子了事。

  “你看这事要停一停吗?”康熙如此问道。

  胤禔斩钉截铁道:“儿臣以为不可停。停下就是朝廷服软,只要百姓日子过得去,不管官绅怎么说,他们不会跟着凑热闹。如果有人胆敢悖逆朝廷,三尺刀锋在颈上,自然安生。”

  人道毁灭是下策,但管用。胤禔也是不耐烦这帮人,否则也可以温水煮青蛙。

  康熙心下安稳,嘴上却道:“你这性子也太暴烈了些。能让人体会圣意,还是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遵从朝廷的旨意。能不拔刀,且不要拔刀,于名声有碍。”

  直亲王嘴上听话,心中却不以为然,天子大权在握,实现自己的治国方针,还管什么名声。至于身后,死都死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瞻前顾后,只会临阵手软。不过康熙的意思,胤禔其实也清楚,这老爷子就是想万事办的完美,人人念着他的好,若是真到了要拔刀的关头,他也不会犹豫。

  曹寅离京回南,临走前还拜托成德看顾他女儿一二,若是听说平王夫妇哪里不好,赶紧给他送个信。成德应下了,回头还对胤禔感慨“儿女真是操不完的心。”

  说道儿女,趁着康熙操心十八阿哥的功夫,胤禔将弘晗留在家里两天。这日忙中偷闲,直亲王带着长女、长子一道出门逛街去了。

  这俩孩子都算是经常出门,见过世面的,绝对不是那种,出了自家府门连东南西北都找不着的主儿。但是要说他们多么有阅历,那也是假话。

  莫说他们俩,京中现在的勋贵子弟,如胤禔的小舅子牧克,没当差之前对银子和铜钱都是稀里糊涂的。贵人勿需碰铜臭,这种想法才是恶臭,活活把人给糊弄成了傻子。

  所以,此刻父女三人吃了羊肉面,胤禔就饶有兴致的看着两个孩子开始算银子和铜钱,给多少铜钱。世面上原来铜钱流通度比银子大多了,更别说银票。

  “银票很少用。”直亲王给他们解释,“山西和江南大商号,得有信誉、延续多年,最好是有皇室采买关系的,才能放出些银票。临时用用罢了。”

  “那百姓缴税,不是还得缴银子。”苏日格好奇的问道,“他们难道还得兑,兑了再交?”

  弘晗道:“那多费劲,应该是缴铜钱,按照数目,官府直接算成银子多少罢。”

  俩孩子的眼神都投向了胤禔,希望父亲可以给他们讲讲。直亲王的私人课堂开讲,内容就深了,关于火耗,关于官员俸禄,铜钱和银子的兑换为什么总有波动等等。

  三人从内城一直溜达到了外城,如今内外城混居现象愈发明显,内城里的店铺也花样繁多。莫要说关外特产、江南特产,就是西洋货,也不止一两家了。

  “这里各家铺子都有王公显贵的份子。”胤禔随手指指点点,给孩子们讲道:“宫里你们姑姑下嫁,或是你们叔叔开府,包括咱们府里也有,都是给庄子和当铺。不过那收益和这个比起来,可没法看。”

  “当铺也会赚的少?”苏日格有些不信,她看过府里的账本,她家当铺收益不错啊。

  胤禔笑道:“你舅公深谙货殖之道,你阿玛我呢,也一向懂这些。否则,不说别人,就说你大姑姑,她和你大姑父成婚之后,给她的当铺差点因为经营不善而转手。”

  “其实学习货殖买卖,也是学习人情世故,去想你能给出什么,又能换回什么。”胤禔笑道:“想明白这些,也受益终身。”

  他倒不是很担心孩子们钻钱眼里,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权力要比金钱更有吸引力。但他还是要给予提醒:“你们也要明白,这世上总有人觉得钱财愈多愈好,为了钱能够将一切品行踩在脚下。要警惕这样的人。”

  “阿玛,您说九叔算是那种人吗?”苏日格突然道,“九叔成日沉迷此道,他也算是那种为了钱什么都能踩的人?”

  “他,他还不算。”胤禔笑笑,“他对你五叔,对你八叔,还是有几分诚意。”

  胤禔带着两个孩子已经快到府外的街上了,却听见了急促的马蹄声,转头一看是兵部传令的兵,好像是八百里加急。一行人马不停蹄直奔着宫城去了,胤禔皱眉,这是出事了。

  “你们先回府,告诉你们额娘,阿玛进宫去了。”胤禔叮嘱两个孩子回家,看着侍卫拥簇他们走了,自己才带人勒马掉头,也跟着进了宫城。

  兵部不归他管,所以胤禔原本只想问问,看是哪里出了战事,户部得调银子。不想一问才知道,是藏地贵族间矛盾激化:第巴桑结嘉措想要毒死拉藏汗,顺便出兵,不成想拉藏汗早有防备,桑结嘉措反误自己性命。

  紧接着,拉藏汗为了斩草除根,已经废了桑结嘉措拥立的六世达赖,此刻已经将废黜的六世轰出藏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那个想法就是王安石那首《凤凰山》: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第231章 :初三送走穷神

  藏地贵族的冲突, 直接关系到准噶尔汗国,儿准噶尔汗国的动向,清朝这边需要密切关注。

  因此,胤禔是和兵部尚书, 当值大学士、南书房学士一起去了养心殿。康熙瞧见他倒也没意外, 听说他担心有战事而需要户部调银子, 还挺高兴胤禔的警惕性。

  原本要让胤禔去负责哪部分的部务, 是康熙思考许久的。直亲王不缺掌兵的经验, 外出办差也所获颇多。而吏部这种要害, 康熙也不会交给他, 工部、刑部谈不上纵览全局, 思来想去, 只有户部合适。

  开始康熙还担心胤禔不耐烦怕琐碎,打算好好给他上一课,不想他干的还真不错。

  藏地事务敏感, 康熙也不打算扩大知情范围,他只是听取兵部和大学士的总结, 以便做出最后决定。这也是考察,直亲王也在考察其列。

  “拉藏汗另立□□, 被废的六世仓央嘉措已经被驱逐, 你们觉得, 朝廷该如何?”康熙嘴上说你们,眼睛只盯着胤禔, “直亲王, 你说。朝廷是承认, 还是不承认?”

  “儿臣以为,朝廷应该答应其所求。”胤禔这是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 这会朝廷对藏地的控制可以说非常的,没有威慑力。拉藏汗显然攫取了主动权,康熙答应了,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否则让皇帝承认朝廷对其失去控制,或者从无控制吗?

  “接着说。”

  直亲王继续道:“另一条就是,可以令被废黜的六世来京囚禁。儿臣以为,将来用得上他。”

  将来不管朝廷这边对藏地有什么举动,还是将来和准噶尔汗国一战,这个被废的六世仓央嘉措都是足够分量的筹码,是一张好打的牌。

  康熙颔首,下旨南书房学士张廷玉草诏,要将这个仓央嘉措押解来京,还笑道:“直亲王老成谋国,朕当嘉许。不过,金银俗物于吾儿无用,就先记着罢。”

  这玩意还带记账打白条的,不过胤禔倒不在乎,他只是给出个建议,但心中并不看好:他能看出来的事情,拉藏汗会看不出来?这个仓央嘉措,怕是来不了京城了。

  正如胤禔所想,这年腊月初一,康熙收到了消息:被废的六世仓央嘉措,在押解来京的途中,于青海湖畔打坐圆寂。

  “汗阿玛息怒,想来拉藏汗还是有所顾忌,否则就不是圆寂,而是明火执仗的要取他性命了。”

  康熙叹气:“从先帝至朕,无不对□□、达赖礼遇有加。可那个桑结嘉措,先是对五世之死秘不发丧,等朕知道以后,又找各种借口解释。朕当时也是给他机会息事宁人。”

  这事倒是胤禔头回听康熙亲口说,当年老皇帝知道桑结嘉措秘不发丧的时候,胤禔正带人在草原上与策妄阿拉布坦见面。

  “这些年,他念念不忘噶尔丹这个学生,又和拉藏汗不睦。”康熙摇头:“如今他是死了,可拉藏汗和阿拉布坦,会不会关系更密切呢?”

  胤禔觉得不会,不过这不是重点,他道:“儿臣浅见,请汗阿玛训诲。儿臣想,是不是您派个人去藏地,拉藏汗显然不想和朝廷再起矛盾。虽然他的妻子出身准噶尔,但他和阿拉布坦也只是狼狈为奸罢了,这种关系长不了。”

  远交近攻,藏地同准噶尔汗国离的太近了,不管是拉藏汗、还是阿拉布坦,因为朝廷在中间不少使劲儿,他们对彼此都不放心。

  第巴桑结嘉措在藏地经营多年,影响力不是拉藏汗将人杀死所能驱散,而桑结嘉措留下的人此刻必定是人心惶惶。朝廷派人过去,可以一举数得,扩大影响。

  “你以为谁合适?”皇帝如此问道。

  胤禔就道:“儿臣以为,办此事的人需机敏圆滑,有这方面的经验。最好在礼部,儿臣以为揆叙堪当此任!”

  揆叙:人在礼部、锅从天降。

  凭心而论,揆叙是个好选择,而且在成德撑起家门、揆方摆明要做个富贵闲人的情况下,揆叙想要出头,就得走的辛苦点。

  “听说是直亲王推荐你的?”揆叙的媳妇耿氏忍不住抱怨:“去青海那边,唉。”

  夫妻俩在家中边叫下人收拾东西,一边话别,揆叙就道:“这是机会,要不然我还得在礼部熬上多久。那地方又不比在翰林院做掌院学士,待在那有甚么意思。”

  这个差事有风险,可功绩是实打实的,这比什么都强。

  揆叙陛见的时候,康熙就道:“直亲王举荐,也是朕信得过你。到了那里,只说朝廷要拉藏汗千万谨慎,不要再度激起冲突。他还年轻,可以慢慢来。”

  “嗻,皇上训示,臣记下了。”

  这段时间突发事件不少了,朝野内外、宫里宫外,闯祸的闯祸、生病的生病,康熙到底也上了年纪,有些疲惫。而去佟贵妃那里,贵妃想要为佟家请罪,却又担心康熙不悦,让康熙也觉着别扭。

  何况十八阿哥还病着,康熙就算叫了年轻宫妃,也有些意兴阑珊。百无聊赖的老皇帝干脆将时间都花在了儿孙们,尤其是弘晗身上。

  最好能保证下一位继承人和自己政治思路一致,这样能保帝国三代无忧。康熙如此想到,决定让弘晗在自己身边的时间更多。可弘晗年纪不小了,再住在延禧宫肯定不合适。皇帝灵机一动,让弘晗住在阿哥所里罢!

  直亲王很想骂街,他好不容易达成目的,让弘晗住在府里,在宫里读书。不成想没高兴两天,康熙就变卦了……什么事儿这是!

  康熙身上有很多优点,这是事实,但作为父亲,胤禔更希望弘晗多跟在自己身边。唉,这会也只能庆幸弘晗年纪不小,已经不是最容易受影响的时候,且关于亲情,孩子已经有了稳定认识。

  “住在阿哥所,和你叔叔们好好相处。”胤禔看着儿子,最终只说:“大冬天的,你不必来回跑也是好事儿。”

  弘晗已经开始变声了,他点头,声音很低:“阿玛放心,儿子都知道,您放心罢!”看上去倒是自信满满,胤禔其实也没太担心,这会谁还敢给他儿子找不自在?

  于是,给直亲王找了不痛快的康熙,终于过上了含饴教孙的生活,恰逢内务府大臣年终进宫禀告预备过年的事儿,顺便劝谏“听闻十八阿哥病了,但求皇上不要太过劳神伤身,否则于十八阿哥也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