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养女送子 第184章

作者:青青小艾 标签: 红楼梦 爽文 BG同人

  刘宇明进门行礼之后,直接将名单递给了林柳。

  虽然不是表格,但刘宇明记录得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完全不像是其他官员写的那样,乱七八糟的辞藻堆砌了一堆,想要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还必须花时间阅读。

  看完之后,林柳满意地点点头:“你以后递上来的奏折报告等全都这样写,不要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无关内容。”

  刘宇明自然点头答应。

  林柳看完之后,便将奏折直接放到旁边:“你还有其他事情要汇报的吗?若是没有,就先退下吧,朕还有其他公务要处理。”

  刘宇明犹豫之后开口:“微臣确实有件事想要同皇上汇报。”

  见林柳看过来,刘宇明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户部的江主事与吏部的周主事来自同一个地方,两人其实是同乡。但因为两人都想在老家修路,所以发生了一点点小冲突。”

  林柳一愣:“两人都想在老家修路,所以吵起来了?”

  刘宇明犹豫着摇了摇头:“没有吵架。”

  看中了同一条路的两人到底都是当官儿的,因为是同乡,以前的感情也不错,所以当发现彼此都想要在老家修路之后,虽然难免起了争执的,但两人只是吵了几句便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林柳再次拿起刘宇明递上来的奏折,找到周主事与江主事二人的名字,发现他们之后竟然写的是同一条路。

  认真一看,才发现两人合资修建同一条路,原本只打算修十公里而已,两人的钱凑到一起后,干脆修了一条长达二十公里的路。

  这倒是很不错的一个主意。

  两个人合资修一条更长的路,不但名声传得更远,修路也比一截儿一截儿地更方便。

  林柳笑了笑:“以后可以将此事宣传出去,若是有人想要认捐一条路,自己的钱却不够,完全可以像这两位官员一样,凑钱修路。”

  刘宇明闻言点头,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他求见皇上本就只是为了这件事而已,说完也就走了。

  林柳看着名单,陷入了沉思——

  若是差钱的,当然可以按照这样的法子解决问题,也算是皆大欢喜。可那些商人最不缺的就是钱,若是与这两位官员一样,想要修同一条路,起了争执可怎么办?

  难道,拍卖?

  鹿岁知道之后,竟然与林柳想到了一起:“若是两个商人都想要修同一条路,而且争执不下,直接让他们自己叫价,谁出的钱多,就将那条路让他认捐也就是了。”

  林柳失笑:“你倒是与我想到一出去了。”

  此事本来也不算太难,拍卖的办法也容易想到,于是就这么定下了。

  至于相关的负责人?户部尚书做事严谨认真,且一心为朝廷考虑,直接将此事交给他负责也就是了。若是不放心,还可以将刘宇明送过去给他当副手。

  虽然指接触过几次,但刘宇明的性子林柳已经有些了解——

  这就是做事儿一根筋,性子也有些古板的官员。

  关键还不差钱。

  否则他就算对有轨马车感兴趣,怕也根本没钱没地方做实验。

  将这样的人放在户部尚书身边,也是给他上了一把枷锁,就算遇上了诱惑,也无法成行。

  季崧带着猫寿,以及工部的右侍郎乘船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敲定的第一个需要建造水泥坊的地方。

  在当地官府的支持下,水泥坊的宅子很快就盖好了。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难题——

  高炉的建造。

  右侍郎这次离开京城,其实不是自愿的。只是他这个人做事古板,还不怎么会做人,所以在工部受到了一些排挤。

  再加上工部有名有姓的几位官员当中,真的对高炉有足够了解的,也就只有他一个人,所以在林柳说要将水泥坊的事情交给季崧负责,但需要工部出一个人负责技术指导的时候,他便被尚书与左侍郎一起推了出来。

  不过右侍郎做事认真,虽然出来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的,但真正做事儿的时候,他便瞬间变脸,整个人的气势都提起来了。

  季崧见到这样的右侍郎,吓了一跳。

  毕竟他之前还以为,真到了右侍郎负责的部分,他许是会消极怠工呢。

  没想到,与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正要与猫寿感叹一番,却发现猫寿在右侍郎的神情大变之后,两只眼睛瞬间黏在了他身上,直勾勾地看着对方,若非知道猫寿是对高炉的结构感兴趣,季崧几乎就要以为,猫寿这是喜欢上一个糟老头子了。

  季崧无奈地摇头,这些搞技术的人,都这么奇怪的吗?

  但此时此刻,不论是猫寿还是右侍郎,都已经完全注意不到其他,两人的所有心神都放在了高炉的建造上。

  右侍郎在工部待了几十年,对高炉的结构早已熟稔于心。

  早在船上的时候,他便已经将高炉的结构画了出来。既然准备造高炉了,他自然直接将的图纸拿了出来。

  猫寿迫不及待地凑到了右侍郎身边。

  右侍郎之前得知猫寿过来是帮忙的,心里就老大不得劲儿,如今见他还敢往自己身边凑,心里也生出几分为难的想法。

  他直接将图纸放到猫寿面前,指着其中一个结构开口:“你知道这是什么,需要怎么建造吗?建造这个地方的时候,有什么细节需要注意的,若是出了错又会造成什么影响?”

  他噼噼啪啪地甩了一大堆问题出来,然后略带挑衅地看着猫寿。

  虽然有以大欺小的嫌疑,但右侍郎最讨厌的便是自己没本事,还非要在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上插一手的人。

  猫寿既不是匠人,又不是工部官员,右侍郎理所当然地将其当做了他最讨厌的那种人。

  他以为自己这么问过之后,一无所知的猫寿定然会羞愧地败走。

  但事实却是……

  猫寿两眼亮晶晶地看着右侍郎,然后一字不差地,将他刚才问出来的问题又问了回去。

  右侍郎皱眉,以为猫寿是在挑衅自己。

  刚转过头,就对上了猫寿瞪得溜圆的一双猫曈,里面盛满了要将人灼伤的旺盛求知欲:“……”

  右侍郎年纪不算大,但已经是一个五岁小孩儿的爷爷了。

  对上猫寿那双澄澈透明的,比自己五岁小孙子的眼睛还要可爱的眼睛,右侍郎忍不住捂住胸口,哎哟哟,实在遭不住!

  他有些别扭地看了眼猫寿,撇嘴:“都说我看不懂人眼色,老夫瞧着,这个小子比我这糟老头子还不会看人眼色呢。”

  虽然嘴上嫌弃,虽然觉得自己就算说了,猫寿也根本听不懂,但右侍郎到底还是用一种相当别扭的语气,将自己之前问出来的问题全都告诉了猫寿。

  ——就当是逗自家小孙子玩儿了。

  但右侍郎没想到的是,等他将所有问题都回答之后,猫寿只是思考半晌,便再次提出了一个非常专业,若非十足了解,绝对问不出来的一个问题——

  他以前也问过工部的其他人,但根本没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还是他自己几番实验之后,才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右侍郎不敢置信地看着猫寿:“刚才的那些问题,你都听得懂?”

  猫寿疑惑地看着右侍郎:“听懂了啊,又不难。”

  右侍郎:“……”

  你这样说,让工部那些工作了几十年,至今还没弄懂这些问题的官员可怎么有脸活?

  右侍郎意识到了什么,却还是有些不敢置信,于是又找了几个问题问猫寿——

  这些都是比较基础,但他之前并未问出且回答的问题。

  但猫寿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问题的答案。

  没有错,就是这个答案!

  右侍郎这才弄清楚,皇上为什么要在这次行动中,将一个只是举人的弟弟一起送过来。

  原来不是蹭功劳,他是真的有本事!

  右侍郎就像是得到了一个大宝贝一样,抓着猫寿就不愿再放手,不但回答了他之前的问题,还将高炉的之所有结构掰开了揉碎了一股脑全告诉了猫寿,同时还不忘将自己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知识与经验告诉猫寿。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猫寿几乎将右侍郎毕生所学都掏了个干干净净。

  等到高炉建好,右侍郎立刻虚脱地倒在了地上——

  虽然其中有盯着建造高炉太费神的原因在,但最重要的还是,他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跟不上猫寿问问题的难度与速度了。

  这就是个怪物!

  右侍郎心中如是想。

  这个城市的水泥坊,就在猫寿与右侍郎一个教一个学的过程中拔地而起,成功吸引了城内所有百姓的目光。

  他们不知道高炉是做什么的,但知道与朝廷有关。

  所有人都在等着,水泥坊的运行。

  但他们的期盼落了空,因为季崧等人在高炉建好之后,便直接离开了这个城市,乘船前往下一个城市去了。

  就在所有人都弄不清楚状况的时候,户部尚书与新任的工部左侍郎,并鹿岁三人一起来到了这个水泥坊刚刚建好的城市。

  户部尚书直接在当地招人,轰隆隆地将水泥坊开了起来。

  水泥配方简单,原材料也容易找到,价格还非常便宜。所以不到半个月,水泥坊就生产出了好几千斤的水泥。

  鹿岁当场花钱买下,并直接在当地招人开始修从这个城市到京城的水泥路。

  一开始知道那个高大又奇怪的建筑,只是为了生产修路的材料时,所有老百姓都觉得非常失望——

  虽然有人修路是一件让人非常高兴的事儿,但大家对高炉的作用猜测了那么久,也生出了那么多的天马行空,甚至带着几分神异色彩的猜测,最后却告诉他们,只是为了修路?

  修路谁不会啊?只要拿上一把铁锹,随便找个人都能修出一条路来。

  但老百姓的失望,从来没有被鹿岁等人在意。

  毕竟老百姓再失望,只要有人愿意付钱,他们也都还是会前来报名,帮忙修路。

  修路虽然简单,但工程量大,还比较麻烦。

  比如在修路之前,肯定是要先整理出一条没有杂草和石头的,平坦道路的。

  这部分与以前修路没什么两样,所以完全没有引起老百姓的半点儿关注。

  但等到石子儿与沙子长龙一般地,被人用板车推到宿“已经修好”的路上时,老百姓立刻意识到了什么不对,开始三天一回,五天一趟地往路边报道,想要看看朝廷要怎么修路。

  难道还能修出一条神仙路不成?

  “朝廷还真就修出了一条神仙路!”

  几乎天天到鹿岁正在修的那条路上报道的一个小混混和人吹牛的时候,如是道。

  旁人自然不相信。

  那小混混便一脸自得地开口:“你们不信就自己去看,那条路虽然不能通达天上,但据说可以直达京城。关键是那路面就跟用青石板铺过一样,干净!敞亮!不沾泥!就算是下雨,你在那路上走啊,也不会弄脏了你的裤子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