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 第79章

作者:紫生 标签: 红楼梦 情有独钟 BG同人

  这样行进了数日,便离一处山口近了。黛玉盯着堪舆图出神,雪雁道:“王妃,你在瞧什么?”

  这次黛玉随军就藩,身边就带了雪雁一个丫头。做王妃的,多带些下人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雪雁是跟着黛玉认真锻炼身体,学过格斗的。冬日出征不比平时,丫鬟下人也都是人命,身体不够好,未必经得起冬日行军。

  倒是司徒卓怕黛玉受委屈,多带了好几个内侍留在黛玉身侧听候调遣 。虽然去了势,到底原本是男子,内侍的体力比之寻常丫鬟好不少,而且司徒卓也从小就有督促身边人习武的习惯,这些内侍如此长途跋涉,倒受得住。不过黛玉一来本就没多少用人服侍的地方,就习惯了用雪雁一个。

  见雪雁问,黛玉道:“王爷究竟做什么去了,也许明日就有分晓了。”

  柳湘语笑道:“王妃你又如何知道的?”柳家的情况特殊,原本就是为了避免要对太宗皇帝的命负责,柳行才从了军,经柳行夫妻商量,干脆也让湘语同来,只留柳太太在京中。若非柳家全都同来,恐怕太宗皇帝那边又起疑不让,柳太太都想同来西海沿子。

  黛玉笑道:“明日部队就当过山口了,王爷在兵部历练过,不会不知道只带少量将士,不能过山口的道理。行军最忌讳被敌人切断,首尾不接。”

  湘语点了点头,笑道:“王妃你真什么都懂。”

  古代行军打仗,向来是怕路过山口峡谷的,就是一个滚石阵,就不是人力能够抗衡的。加上冬日受不得伤,又或有雪崩,过山口,必然要探了又探。黛玉谨慎,周安志也谨慎得很。

  次日一早,大部队拔营行进,走了两个时辰,原该搭灶做饭的时候,只听前面喊杀声震天,仿佛有军队在厮杀。

  周安志连打令旗,又命号手吹号角集结,列阵以待。又命人通知黛玉,让王妃不要惊慌,也不要乱走。

  黛玉倒没惊慌,只淡淡道:“好精确的算计!”又叫过罗远道:“你去跟周将军说,这是敌军诡计,就是西北守军来求援,也信不得。”

  罗远是自小跟着司徒卓的亲信太监,周安志也知道。派罗远去传话,也许周安志听得进去一些。

  柳湘语虽然武艺不错,但是从来没有打过仗,此刻也有些害怕,问黛玉道:“王妃,你如何知道是计?你害怕吗?”

  前方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了,黛玉瞧着前方,淡定的道:“时间太巧了,为何偏偏在朝廷军走得筋疲力竭,没来得及搭灶做午饭的时候,敌军杀到了?若是前来求援的西海沿子驻军已经降敌,而且是吃饱喝足以逸待劳,朝廷军还相信他们是自己人,你说结果如何?”

  简单几句分析,吓得湘语俏脸煞白。

第106章 雪雁也被吓着……

  雪雁也被吓着了, 问:“那,周将军会听信王妃的意见吗?”

  黛玉道:“我不知道,我们年纪轻, 在西海沿子的驻军没有一个相熟的人,万事判断能够保持理智, 周将军不一样。周将军在军中数十年, 当初平安州驰援北疆得胜后, 虽然大多数将士回了北疆,有些家中根基不错的却因军功在身, 原是外调候了实缺。譬如西北军副总兵卫修便是北疆立功之后调来西海沿子的。西海沿子驻军中有不少周将军的同袍, 若是他们欺骗周将军,周将军很难冷颜相对。”

  战友情是一种多么深厚的感情,黛玉太懂了。更何况现在极有可能出现在周安志面前求援的, 不但当年和周安志一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现在还被敌军追杀, 有可能满身鲜血,一身是伤。他们满怀憧憬和希望的向三十多年前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同袍求助,周安志能毫不留情的将其当叛徒处置吗?

  黛玉记得前世里, 老南安王战败之后, 南安王世子继位, 也是带了援军前往的。朝廷军即便长途跋涉,也比之西海国军战场上对峙近一年西海国残军更有战斗力。但是为什么朝廷军又败了,而且新任南安王又被活捉呢?

  这里头, 有没有朝廷军刚到西北, 就中了对方的计,战斗力大打折扣的原因?

  前世,黛玉关于西海沿子战事的所有消息都是偶尔听宝玉说一两句, 知道得实在不多。但是黛玉觉得自己的猜测是有道理的。

  湘语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黛玉又点了一个内侍问:“方才我们讨论的事,你都听明白了吗?”

  那内侍点头。黛玉道:“你也去告诉周将军,前来求援的朝廷军极有可能已经降敌,你劝周将军莫要轻信。传完话,你和罗远都留在周将军那边,等会儿若是我料错了还好,若是料对了,一旦打起仗来,跑来跑去反不安全。”

  那内侍道:“可是王爷……”王爷叫他们保护好王妃,不能离了王妃身边。

  黛玉语气严肃而坚决的道:“这是军令。”

  那内侍领命去了,黛玉命人打了令旗,传下令去,暂停搭灶,全体将士先吃几块肉干充饥,然后开始部署。

  只有僵持和休战的时候,才有时间搭灶做饭,就是后世的爬雪山过草地,因有敌军围剿,将士们也是吃一把随身携带的炒米面,和着雪吞了,便应付过去。这次西征黛玉早有准备,给每个将士配备了肉干,在能量补充上,比之后世军队最艰难那段岁月,已经是好太多了。

  既然自己的六个营有相对的行动自由,黛玉又预判自己和周将军出了分歧,那么黛玉自然要有所准备。于是黛玉拿出令箭,让探子探路,看看前面山谷两侧是否有道路可以绕行上山。

  探子领命去了,黛玉命自己率领的六个营跟上,自己也掏出肉干啃了几口,拔开水壶塞,颇是豪迈的喝了一大口。想起前世自己肠胃弱,烤鹿肉都不敢吃,比之现在大口吃肉,黛玉迎着山谷刮过来的寒风一笑,扬鞭前行。

  长征的时候爬雪山过草地,那真是没有路也要躺出路来。而这次,黛玉也不准备走官道。

  如果黛玉所料不错,对方确然已经有降了敌的朝廷军前来诱敌,那西海国军也暂时组织不起来一口气吃掉朝廷五万大军的力量。那么自己若是西海国元帅,定会设法吃掉朝廷军的粮草。

  这次朝廷援军是带着补给来的,若是能夺下部分粮草辎重,于西海国军而言,如虎添翼,而朝廷军则实力大打折扣,此消彼长间,西海国军才有胜算。

  黛玉部没向前走多远,就迎面碰上了向东逃来的军队,看军服旗号,正是战败回撤的朝廷军。而朝廷军身后,有打着西海国君旗号的兵马在后面追。

  瞧见增援的朝廷军大部,西海国军将领一打令旗,阻止了队伍前行,紧接着一番急打令旗,严阵以待,又派人打探朝廷援军的多寡部署。

  西海国军的应对当然半点问题都没有,但是黛玉依旧觉得对方来得太巧了。

  见了朝廷援军的大旗,被打得抱头鼠窜的西海沿子守军大喜过望,连忙派了斥候迎头向黛玉军中奔来。

  没奔得几步,见了林字大旗,那斥候一愣,依旧上前打听林家军是那位将军名下的。

  黛玉这边都没和那斥候接上头,那斥候只跟黛玉阵前几个卒子对答了几句,就又退了回去,至于跟西海沿子守军将领说了什么,黛玉这边是听不见的,然后,那些败走的守军就大喊要见周将军。

  黛玉听了,神色一凛,道:“果然有诈!”,便想出兵阻止这斥候去周安志跟前报信。

  黛玉忙命人打令旗,刚想上前拦截,主力军中已经冲出一列骑兵,打的正是周字令旗。

  黛玉顾不得这许多,策马上前。但是到底迟了一步,也不知那些西海沿子守军跟周安志说了什么,周安志已经打着令旗,奔了出去,貌似追西海国军去了。

  黛玉无法,又打令旗,带领队伍朝山上奔去。

  从京城出发开始,这位王妃就毫不娇气,什么都身先士卒,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是这些古代将士,再怎么纪律严明,也不能跟后世的华国军队比。有好好的官道不走,有好好的敌军不追,这不是拦着人建功立业么?

  将士之中,便有兵油子不服,大声嚷嚷起来。

  黛玉气沉丹田道:“各营帐听令,若是谁手下有人不听军令,全给本宫记下名册,容后军令处置!”

  别看黛玉一个小姑娘,不但自幼习武,还在后世军队的时候喊惯了各种口号,声音虽然清脆,倒也极具穿透力,清清脆脆的传出去,不说三千将士全听见,至少各营长听明白了,也都传下令去。

  军令如山,那些个兵油子被震住之后,黛玉继续带兵前行。

  当然,各营营长也都是领兵五百的官职了,也都是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军令要传达,但是为什么这么做,也要问个明白。

  骑兵营营长就问黛玉为何要在冰天雪地里选择上山,路不好走不说,还有可能遇到雪崩。

  黛玉道:“方才西海沿子的守军败走而来,遇到本宫领的兵,绕过去找主帅也就罢了。但是朝廷军的主帅是王爷,为何西海沿子的败军求援,脱口就找周将军。”

  骑兵营营长一听,也觉蹊跷,不过他的思路和黛玉不一样,大惊失色道:“难道王爷被西海国军捉拿了,或是遭了毒手?”

  黛玉摇头道:“王爷一定没事,至少就之前来的西海沿子守军知道的消息,王爷没事。否则他们来求援的时候,就不会忽视本宫,直接找周将军。而是也对本宫哭一哭要救王爷,或者给王爷报仇什么的。他们不找王爷、不找本宫,而是直接找周将军,想来来求援的是当年周将军的同袍,容易取信于周将军。”

  骑兵营营长听完,只觉茅塞顿开,道:“多谢王妃指教。”再也没抱怨了,而是认真去维持军纪。若是前来求援的西海沿子守军当真是来骗朝廷军入包围圈的,那么王妃的三千将士能从山道上绕过,说不定还能支援朝廷军一把。

  五万人过山谷,其实没那么快,就是首尾相接,也要过许久。为了谨慎起见,周安志摆出一字长蛇阵,将粮草辎重放在队伍的中后段。这样,即便敌方有诈,也来得及回撤救援。而不是前方状况未明,就将粮草送入别人的包围圈中。

  黛玉手里只有三千人,自然是只能选一侧山道。否则人手太过分散也不好集中力量。

  很快,周安志的传令兵来了,同来的还有罗远和黛玉派去的另一个内侍。

  两个内侍没完成王妃的嘱托,很是内疚。黛玉摆摆手道:“什么都不用说了,这不是你们的错。”

  至于那个传令兵,自然是来恳请王妃随大部队前进,周安志还算很是保护黛玉,将黛玉安排在中段,黛玉自然是拒绝了。

  很快,黛玉派出去的探子回来,回禀说两侧山上都有山道,但是其中北侧山道上似乎有人才走过,有些足迹。那探子越说到后面,神色越是奇怪。

  黛玉一听就明白了,道:“走北侧山道上山。”

  这一条峡谷东西走向,南北两侧皆是大山。

  冬日里山路难行,但并非全无道路可行。一来,在打仗之前,这里也是商路,有时候山上会有猎户、山匪行走;有些商队为了躲避在峡谷两侧伏击的山匪,有些也会选择走山路绕道而行。不过冬日里,山道覆盖了积雪,不适合行军。

  但是相比之下,北侧山道又比南侧山道好走一些。冬日多吹北风,峡谷北侧的山道乃是在背风坡上,积雪不如南侧迎风坡上的厚。司徒卓带着侦察队探路,若要上山,必选北侧。

  果然北侧山道不但有人走过,看得出来之前积雪压倒的树枝拦路的地方,树枝已经被人搬开,有些地方还做了标记。

  行军打仗,若是遇到标记也要警惕前方是否有人埋伏,但是黛玉全不在意这个。

  辎重营营长因要保护物资,格外谨慎,还因此问过黛玉为何不妨有诈。黛玉十分笃定的道:“不用过分小心,这条路是王爷走过的。”

  辎重营营长听了,只觉十分震惊,但一细想,又觉合理。

  果然山道上因有商队走过,并不算十分难行,连马匹都能顺利通过。黛玉一面带兵前行,一面注意观察山谷中情况。

  行军过峡谷最忌讳在谷中过夜的,定要今日过完峡谷寻了开阔地带,在安营扎寨方好。所以峡谷中大部队行进也颇快。

  当然,过峡谷一般来说要摆一字长蛇阵,因为五万大军要轮流进峡谷,前面的走出很远了,后方的大军可能还在峡谷口等候,所以黛玉一行因人数少,虽然走山道绕了一些路,也没落在后面多少。

  因有司徒卓一行做的标记,黛玉一行没在探路,打扫道路上耽搁什么时间。在朝廷军的粮草大队入快出峡口的时候,黛玉一行差不多赶上了同等位置。

  出了峡谷之后,西海国军且战且退。朝廷军许是立功心切,许是西海沿子败退下来的守军伤得太过惨烈,让朝廷军群情激奋,周安志对西海国军穷追不舍。

  待得朝廷军的主力部队追杀西海国军去了,而朝廷军的辎重粮草大军快出峡口的时候,那些被追杀的西海沿子守军突然换了令旗,切断朝廷军,让朝廷军主力和粮草部队首尾不能相接。

  前方败走的西海国军突然杀了一个回马枪,反而包抄了朝廷军主力。

第107章 五万人的人马……

  五万人的人马其实非常多。那些动不动数十万大军、百万大军的描述, 要么是夸张的手法,要么是一场持续的战争,投入战斗人员的总和。一次交战一方便有五万的人马, 算得上大规模战争了。

  就算摩肩接踵,五万人也要一个极大的广场才能容纳, 加上车马和武器摆开阵势的间距, 超过五万人的战场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山谷和出谷的开阔地带。因战场局势陡变, 有些人乱冲乱突,也有些往两侧山坡上奔。

  周安志确然算得上是经验丰富的将领, 其实同袍前来使诈, 周安志虽然中计,从情感上也情有可原。而且周安志也并非全无准备,虽然因同袍被追杀求援, 周安志气血上涌,追杀敌寇, 但是对大军行进也有安排。万一中计,如何变阵,也都有准备。

  周安志见五万大军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 令旗急打, 前方立马有盾牌手架上盾牌, 盾牌手之后是弓箭手万箭齐发,暂时抵挡住西海国军的进攻。

  至于后方被切断的朝廷军步兵和粮草军,则不好用弓箭了。

  刀剑无眼, 投敌的西海沿子守军穿插在朝廷步兵和粮草军中间, 一放箭,极有可能伤到自己人。

  西海国军在前线支撑许久,知道朝廷援军到来的时候, 必然携带大量粮草,打的就是抢这一票的主意,为了配合西海沿子降军这边抢粮食,前方和朝廷军短兵相接的西海国军悍不畏死。

  一排排的盾牌手举着盾牌掩护大军冲锋,死了一个盾牌手,后面的立刻有人补上。眼看两军距离越来越近,只要两军混战在一起,朝廷军的弓箭手便犹如被捆住手脚,越发没有用武之地。

  西海国军本就悍勇,又携大败朝廷军,斩首南安郡王的胜势,气势信心上皆在顶峰。再一个朝廷军中计,本就打击了部分朝廷军的气势,此消彼长之间,西海国军确然有以一敌多的勇猛。

  即便朝廷军已经结好了阵,仓促之下依旧被西海国军冲得节节败退。

  这情景司徒卓早就料到了,他带的探子有二十人,皆是精兵强将。按司徒卓的估计,单兵素质接近特种兵。在没有□□的情况下,二十人的特种兵尖刀队固然敌不过千军万马,但是极端情况下,若能顺利执行一场斩首行动,也足以扭转战局。

  司徒卓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悉心观察,发现敌军夺粮行动的指挥官后,依旧忍者没动,待得那指挥官靠近了北峰这测,才下令冲锋。

  二十人在冷兵器时代自然算不得顶级战斗力,但是分配好了冲锋、护侧翼、断后任务的二十个骑兵,尤其在交战双方预料之外的生力军突然出现,冲击力还是巨大的。

  朝廷军在中后段大多数是步兵,而敌军有骑兵。敌军居高临下,即便朝廷的步兵不乏英勇之士,依旧难以对敌,只见敌军砍瓜切菜般,许多朝廷将士死于西海国军和朝廷叛军的刀枪之下,鲜血染红了粮草车,尸体依旧保持着保护粮草的姿势。

  自古以来,都不乏爱国将士,司徒卓瞧见这一幕,不觉热血上涌。

  朝廷的粮草军原本处于绝对的劣势,突然见到北侧山峰密林中冲出朝廷军,打的是卓郡王的大旗,不觉信心一振。贵为一国王爷,西海沿子的新任藩王,谁会想到司徒卓只带了二十人呢?

  峡谷两侧山高林密,最适合埋伏,谁也不知道司徒卓带了多少朝廷军埋伏在此。就是西海国军瞧司徒卓的战旗突然冲出密林,也吓得心下一震。再见司徒卓悍不畏死的冲杀,西海国军只觉乃是朝廷军有恃无恐,越发觉得山林之中,埋伏了不少朝廷军。

  司徒卓只是为了扭转战局,准备来一场斩首行动,但是却达到了空城计的效果,连带涨了己方气势灭敌方威风。

  前来诈降的西海沿子守军将领叫马畅,乃是开国八公之一的治国公之后。当然,马畅的作用也仅仅是欺骗周安志;西海国真正的主帅另有其人。而且前来夺粮的西海沿子降军也并非全是朝廷军,有些是西海国军的精锐穿了朝廷军的衣裳,假扮朝廷军仓皇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