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4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长篇言情

  早年间魏知一再得罪他,皇帝好几次都想杀了他,也贬谪过,不过最后皇帝还是把他调回京城,一边互相对骂,一边重用对方。

  所以魏知的硬脾气是天下闻名的,乱世用重典,这种乱象则应该用铮臣。

  别说益州最大的只是益州王和剑南道节度使,连他魏知都敢怼的。

  可是,面对魏知那张嘴巴,那个脾气,他可以忍下来,就怕别人忍不住啊,要是正在路上把魏知给干掉了。

  皇帝一时心中复杂,既有些期盼,又有些伤心,还带着愤怒与焦虑。

  最后所有的情绪压过了那丝小小的棋盘,他想,就算是要杀,那也得他来动手吧?

  于是皇帝一想,立即叫来禁军,让他们立即沿着官道去益州找人。

  而此时,魏知刚刚从七里村离开,在白老爷的带路下,穿过一条条小道绕过罗江县回到了官道上。

  白老爷只送他们到官道,双方告别。

  魏知将一张帖子交给他,道:“将来若有事,可持这张帖子上京来见我。”

  魏知给了刘氏一张,但他觉得也得给白老爷一张,万一有事刘氏不找他呢?

  虽然才相处了短短四天,但魏知已经看得出来,那位老夫人性格烈得很,是很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

  白老爷恭敬的接过,目送魏知离开。

  魏知出了剑南道没多远就碰上了来找他的禁军,他自己没出现,只让侍卫去与他们交流。

  此事是他的疏忽,也是他不太相信京城那边,所以才没把他的动向和京城报备,可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禁军遇上,恐怕不出两天,益州那儿的人就会知道他滞留剑南道四天。

  虽然他已经扫清尾巴,但能给他们留的信息自然是越少越好。

  毕竟刘氏祖孙天然就是一个吸引人目光的人,而且就是这么巧,他们和周家就撞在了一起。

  这个风险,魏知冒不起,刘氏冒不起,周家更冒不起。

  所以他没有出面,而是派出一个侍卫悄悄的与为首之人谈了一下,然后他带着人继续悄悄的回京,而禁军则继续带着人向剑南道内寻找。

  魏知失踪的消息像风一样吹遍了整个剑南道,不少人都开始活动起来,四处寻找魏知。

  尤其是绵州,不仅绵州刺史奉命在找,绵州内还涌入了很多人,开始四处寻找起来。

  甚至还有人找到了七里村。

  因为白启的家人在此,谁也不知道魏知到底有没有查到白启的头上,万一他找过来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们往七里村派的那三个人失去了音信,也不知道是在哪儿出事的。

  但七里村一切平静,村子里决定了要种一季冬小麦,趁着现在还不是很忙,村民们开始四处挖坑堆肥。

  家附近最多能堆两个肥?

  没关系,村子外面多的是地,随便选,随便挖,反正又不是占下来做房子,村长一点儿也不管的。

  老周头野心就很大,带着一家人在周四郎他们开出来的荒地附近里一口气开出了四个肥堆。

  周四郎他们每天都要上山挖长得好的肥土,还要扫荡林子里的落叶,可因为最近需要堆肥的人有些多,大家干脆直接动手把一些肥大的叶子也给撸了,一块儿运下山来剁碎丢进肥堆了。

  这种树叶不太好腐化,一二十天肯定是不行的,但现在离他们秋天种冬小麦还长着呢,而且这些肥堆可不全是为冬小麦准备的,还得为明年的春种准备。

  不然大家何至于忙得这么早?

  不就是怕冬天种了冬小麦,那来年就没肥了吗?

  不错,我们乡下人就是看得这么长远。

  但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这样的,同样有不少人家在慢悠悠的准备着,还觉得村子里的人太大惊小怪。

  现在离来年开春种地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呢,到冬天时,比如冬至过后再忙也不迟呀。

  这都快要开镰收小麦了,不趁机多休息两天养养精神,这时候闹腾他们?

  村长和村里的老人对着那几家唠叨了几次,见人家不听,他们也就不管了。

  转身看到周家热火朝天的样子,连最受宠的满宝,下学后做完了作业都拖着一个小竹筐上山帮忙恁枯叶,便摇头叹息道:“不怪金叔家能起来,瞧瞧人家是怎么干活儿的,再看看那几家?”

  一个老人也摇头,“周金他爷爷奶奶那会儿,家里可是村子里最穷的一拨,他们家就是儿媳妇娶得好,自从钱氏入门,他们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

  除了遇上天灾的那几年。

  正说着话,满宝拖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竹筐从他们身边经过,抬手就打招呼,“五叔公,六叔公,保叔,村长大哥,你们去做什么回来了?”

  辈分最小,年纪却又不是很小的村长:……

  “随便走走,”五叔公笑呵呵的问,“满宝去山上捡叶子呀?”

  “是啊,顺便找一找蘑菇,昨天晚上下雨了,今天早上好多人在山上采到了蘑菇。”

  那都是草菇,不是特别难找,一般下过雨后就有很大的概率冒出来,哪怕家里没肉,单煮着也很好吃。

  当然,打一两个鸡蛋下去同煮,那就更鲜美了。

  最近他们家的后辈也有找了回来的,几个大人笑眯眯的应下,和满宝道:“那快去找吧,别进山太深就行。”

第257章 咦

  这都快傍晚了,满宝还能找到才怪呢。

  七里村附近的山都不是很深,不论是大人和孩子,都不会越过大人们开辟出来的通道,往更深的地方去。

  倒不是他们比较老实,而是越往深处,荆棘和草丛就越深,蛇虫也更多,路很不好走,往里更深一点儿,能不能找到东西不说,人手上和脸上先被刮出不少印子来。

  情况好一些的是七里村西北方向的那一片山,那里树木比较稀松,且高大,林子里这样的荆棘藤蔓和草丛就比较少。

  不过那一片大家不太爱去,因为传说那里面不仅有狼,还有野猪和老虎,有小孩不听话上山去,就被一口叼走了。

  好可怜的。

  满宝是这两年才开始往外玩的,自然是大头大丫带她去哪儿,她就习惯去哪儿了。

  而大头是周五郎和周六郎带着玩儿的,之前这两兄弟则是周四郎带着玩儿,至于周四郎……

  好吧,他从不往那边山里去。

  满宝拖着竹筐,屁颠屁颠的朝山脚下去。

  大头大丫他们已经收集满了一竹筐,正携手把它往下抬。

  这里头都是树叶,还大多是枯叶,一点儿也不重,大丫看到满宝,立即把竹筐丢给她哥,跑过去接满宝,“小姑,我领你上山。”

  满宝并不是冲着枯叶来的,她是冲着草菇来的,因此问,“你们发现草菇了吗?”

  “发现了呀,四叔找到了好多,早上不是就拿回家了吗?”

  “我还想找。”那又不是自己找的,没意思。

  科科:“……宿主,我不介意那不是你找的,你只要那一朵收录进来就可以了。”

  满宝拒绝,“不要,我一定要亲自找到你说的那种草菇,我要收录自己找到的。”

  科科好无奈。

  虽然大丫觉得现在很难再找到了,但也拍着胸脯表示会帮忙的,至于那个装满了枯叶的大竹筐,她让她哥哥自己拖回去,反正已经到山下了,他们家的肥堆离这里又不是很远。

  大丫帮小姑抬起那个破竹筐的另一边,和她一起往山里去。

  大头站在远处,默然无语的看着她们两个走远。

  他老成的叹了一口气,自己拖着那个大竹筐走了。

  至于竹筐会不会坏,管它呢,坏了让二叔修一修呗。

  林子里帮忙的孩子不少,虽然昨晚更下过雨,但里面已经不怎么湿了,现在毕竟是大夏天,外面的地面早干了,也就这是树林子,水分蒸发得慢,所以满宝才能看到地面有些湿润。

  大丫带她一起去找草菇。

  但这一片,早上的时候大家都找过了,被遗漏的可能性很小。

  满宝找了许久,别说草菇了,连一些不能吃的毒菇都没看见。

  满宝忧伤的叹了一口气,挥手道:“算了,等我休沐了再来找吧。”

  看来大嫂说得对,要找蘑菇就得早上来找,傍晚去真是连影子都看不见。

  但她要上课,也就休沐那天早上能上山了。

  放弃了寻找草菇,满宝便开始转动着小脑袋,开始往她的破竹筐里扒拉枯叶子了。

  她素来细心,扒拉地上的枯叶时那是一张都不放过,有时候看见黑乎乎的泥土,还从旁边扯下一张大叶子,把泥土都扒进去放到竹筐里。

  大丫看着就不想给她组队了,道:“这样好难抬回去的,小姑,我不跟你一组了。”

  满宝就道:“怕什么,一会儿让四哥他们来抬回去呗”

  大丫一想也是,她使唤不动四叔他们,但小姑一定能使唤,于是她也高兴的往破竹筐里扒拉泥土了,为了不让黑泥漏出来,她还贴心的用树叶把竹筐四周都围上……

  满宝装到最后拉不动竹筐,干脆放弃了它,拿着一个木棍子就把那些枯叶子和好的泥土都扒拉成堆,一会儿让四哥他们来装就是了。

  满宝就这么低着头,哪儿枯叶多,哪儿的土好她就往哪儿跑,不一会儿就跟大丫走得远了一点儿。

  大丫倒是一直在留意她,反正这一片都有人,只要人在视线范围内就行,而村子里跟大丫玩得比较好的几个人也跑来跟大丫凑热闹。

  她们都和大丫一样大,很少和满宝玩儿,而且大丫的小姑在她们眼里是很不一样的人,她们还是有点儿怕她的。

  所以远远的看着她,就小声问大丫,“你小姑怎么也干这种活儿?”

  大丫好奇的问,“我小姑为什么就不用干这种活儿?”

  “我奶奶说你小姑是你家的宝贝疙瘩,我小弟也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他就不用干这种活儿。”

  大丫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我奶奶没这么说过,我奶奶和我娘只让我们不许带小姑去危险的地方,没说过小姑不用干活儿。”

  那个丫头就道:“你奶奶和你娘真好。”

  大丫看了小姑那边一眼,见她走得有点儿远了,就叫道:“小姑,别跑太远了。”

  满宝一边低头扒拉枯叶,一边应了一声,觉得大丫真笨,把这么多朋友叫来,万一她们和她们抢枯叶和好土怎么办?

  当然是要快点扒拉在一起,先占了再说啦。

  满宝埋头苦干了好一会儿,觉得累了,就想坐到地上去,但此时她没扫荡的地方,枯叶上带点儿雨水,她不想坐,而扫荡过的地方全是露出来的泥土,她更不想坐了。

  她左右看了看,见不远处有几棵被砍掉的树木露出来的木桩。

  虽然木桩上也长了一些嫩嫩的树枝,但还是可以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