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162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长篇言情

  而且连贺刺史都会想,药材日渐消耗大,以后药材会不会涨价呢?

  本来看得起病的人还能看得起病吗?

  总之原因有很多,但在东征之战后,朝中那些大臣和大将在见过太医署的能力和作用后,显然压下了这些顾虑,开始认同太医署的存在了。

  从大理寺和御史台能那么快的派出官员过来洛州查案便可看出朝中的风向了。

  贺刺史微微笑道:“我听闻此事时便一惊,没想到大理寺和御史台动作这么快,竟然派了俞大人和夏大人过来,我以为至少要过完年才过来查这个案子的。”

  而朝中的人要是有意怠政,大家先发公文训斥一下罗县令,再让他自查,或是让他把郑辜押解回京城慢慢审,怕是半年时间就过去了,那时候证据都给抹得差不多了。

  哪里像现在,直接打了罗县令一个措手不及,对方许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抹除。

  满宝一直沉默,她问道:“贺大人为何突然与我说这些?”

  “周大人是位好太医,”贺刺史道:“你我二人这段时间相谈甚欢,也算是忘年交了,看你每日开开心心只给恭王治病,便忍不住多提醒两句。”

  他道:“罗县令显然就是罪魁了,你们再想往深里查,怕是不能够了。”

  “俞大人能力不差,贺刺史就这么相信对方能逃过?”

  贺刺史微微摇头,笑道:“这话你去问俞大人就知道了。”

第2818章 案情

  俞大人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才查出来的眉目,转身周满就从贺刺史那里得到了大部分的信息,顿时没好气的道:“贺刺史但凡早些时候言语,我们说不定就能回京城过年了。”

  夏大人捧着一杯热茶盘腿坐在一个矮榻上,膝盖上还盖着一块毛皮,轻轻地掀起眼皮道:“贺刺史说的你就信?不还得去查找证据吗?”

  卢太医深以为然的点头,他这段时间跟着俞大人进出,看他查案,恨不得看见一坨屎都要分析一下其主人上一顿和上上一顿吃了什么东西。

  俞大人查案分析出来还不算,还得去求证,所以他们虽然查出了是罗县令身边的人敲晕了典药把人丢在雪地里活活冻死,但罗县令不认罪,他们就还得去找他指使身边人的证据,还有典药换药的证据,和罗县令私下往来的证据。

  具体到他们哪一天去了哪一个饭馆吃饭都要查,所以,并不是贺刺史说了俞大人就会相信。

  一想到贺刺史若是和他们说这些话,俞大人延伸出来要调查的东西,卢太医就打了一个寒颤道:“现在就挺好,我们不也查出来了吗?”

  夏大人点头,更直白,“我们与贺刺史交情不到,他要是和我们说这些话,那我们就要怀疑他的目的了,到时候还得查这是不是贺刺史一系的栽赃陷害……”

  工作量直线上升。

  现在就不错,他们是查出来后贺刺史才告诉周满的,而他说的话全都没有证据,完全是靠自己在洛州经营多年的经验和感觉。

  不过……“没想到周大人和贺刺史的关系这么好了。”

  满宝就叹息道:“贺刺史想回乡,但朝中一直定不下洛州刺史的人选,因此一直压着他的第三封请辞的折子不发。唉,若是有一日我快要死了,我也想回故乡去看看,死在故乡倒也不差。”

  众人:……

  俞大人没好气的道:“周大人,你才多大呢,在我们面前说什么生死?”

  夏大人蹙眉道:“依照贺刺史对罗县令的了解,以假药打击医署,从而把医署从地方上赶出去这样的方法不是罗县令能想出来的,那是谁指点的他呢?”

  满宝下意识的接口道:“师爷?”

  大家抬头看她,“有什么证据?”

  “没证据呀,”满宝摇头道:“不是有句俗语吗?有事不决找师爷。”

  俞大人,“……这是哪门子的俗语,师爷是给县令处理一些俗务的,当然也会给建议,帮忙查漏补缺,但有能力的官员……”

  俞大人说到这里一顿,显然,罗县令能落得一个下等的评价和中等的评价,便可知他不是什么有能力的官员。

  俞大人摸着下巴沉思起来,“但这样的想法也未必是师爷可以想得出来的,毕竟要想地方医署开不下去,光靠一个县,一个州是不够的。去年,不,是前年了,从前年开始太医署就是与六部九寺并排的部门了,别说一县一州,就是六部九寺都不能决定取消医署的政策,但三省和陛下一起商议才行。”

  卢太医怒气冲冲,“朝中诸公看不起我们医匠,但一有个头疼脑热就找我们,有本事不找大夫自愈啊。”

  俞大人和夏大人脸上有些尴尬,他们或是进士出身,或是明经出身,的确是有些不太看得起医匠的。

  满宝见了连忙拦住卢太医,道:“您这话说得不对,我们是大夫,本就是治病救人的,好比朝中诸公就是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若是不治病救人,那我们学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俞大人和夏大人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连连点头。

  卢太医更生气了,你不站我们这边也就算了,还吃里扒外,正要和她吵架,就听周满理直气壮的道:“你应该这么骂,这些臣工想要霸占天下更多的医药资源,所以不让医署为更多的平民百姓看病,可见其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简直枉为人父,枉为人子,枉为臣子……”

  卢太医呆住,一旁一直端着茶神隐的小谭太医也听得目瞪口呆。

  俞大人和夏大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满宝蹦出足够多的四字成语后觉得有点儿口干,就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这才扭头和俞大人道:“所以案子只能查到罗县令这里了,毕竟再往下,先不说难以取证,就是查到了证据,也最多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某某面前发诳语,说若是没有太医署和医署之后会怎样怎样,然后再讨伐医署,怀疑他们中饱私囊,截留药材,用假药,用少药,多收诊金药费之类的乱言,而仅凭这些言论是不能抓人的,更不要说判刑了。”

  “不错,”俞大人回神,点头道:“到了罗县令这里,再往上取症就难了。”

  “但我还是想知道是谁指点了罗县令,”满宝哼哼道:“总不能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以后回京,谁下帖子请我们上门问诊我们都高高兴兴的去吧?”

  俞大人和夏大人:……这是打算明目张胆的公报私仇啊。

  不过俩人没反对,他们也想知道是谁看不得医署遍地开花。

  俞大人道:“我会再查一查的。”

  他顿了顿后道:“这个案子已经收尾,但洛阳雪灾有些严重,新的县令未到之前夏大人会接手洛阳的政务,先赈济灾民,安抚百姓,我已经和陛下上书洛州事宜,洛州医署这边可以先斩后奏,重新开门接待病患。”

  周满问道:“药材呢?”

  “之前都被罗县令收到了县衙库房中,损耗了一些,大部分他都还没来得及经手出去,我会派人清点造册,然后给医署送去。满宝就看向卢太医和小谭太医,用目光迫使他们。

  小谭太医就放下茶杯道:“我会在医署中坐堂,帮助洛州医署重建的。”

  卢太医就哼了一声,也表示会坐堂,不过他却问俞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回京?”

  “等陛下的旨意,”他道:“看陛下是要留下郑辜,还是将人带回京城处理。”

  查清楚假药是罗县令指使典药放进去的,那郑辜的罪名就不是很大了,不知道皇帝愿不愿意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第2819章 皇帝的打算

  京城正在封印过年中,年前各种请安折子都清理过了,现在还会送来的折子多半都是事折。

  俞大人想着他们反正已经没可能回去过年了,干脆没催送信的公差,让他慢悠悠的送去。

  于是三到五天的路程他就第五天送到的,朝廷已经开印处理公务。

  折子送到中书省,白善一眼就看到了洛州送来的折子,于是先将折子抽了出来,一目十行的扫过后没有写下建议,而是转手压到了方大人的案上。

  见方大人一头雾水的抬头看他,他便笑道:“亲隐。”

  方大人:……既然要亲隐,有本事你倒是不看呀,看见洛州的折子就避开不懂吗?

  他瞥了白善一眼,先拿起来看过洛州的折子,想了想后写了处理意见夹在其中,放到了已经右手边次一等重要的折子里去。

  所以皇帝直到下午才看到这封折子,里面已经有中书省写下的处理意见,但皇帝只扫了一眼,他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皇帝召见了萧院正,“地方医署问题甚多,与地方县衙关系有些紧张,这三年里,光是御史台收到的关于地方医署的弹劾折子就有一百六十八封,如果加上你们地方医署弹劾地方县衙的折子,那总计二百十二章。”

  萧院正就叹息,“我们弹劾的还是少了,比地方县衙弹劾我们的少了许多。”

  皇帝:“……朕想说的是,这些矛盾总积攒着不行,他们之间权责部分相交,利益纠缠,很难谁服谁。”

  “但总体来说,医署底气不足,这也有你们太医署的原因在,你们派到地方上的全是学生,他们在治病救人上都不是很有经验,更不要说管理地方医署之能了。”皇帝道:“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底气不足,压不住手底下的人,更不要说和地方县衙合作了,你细算一算,你们设立的地方医署,现在还有几个不受地方县衙挟制的?”

  萧院正沉默了下来。

  第一批设立的地方医署其实不多,就十三个,其中做得最优秀的是郑辜,他占有天然的优势。

  他在济世堂当过小掌柜,有经验,背后是济世堂和周满,底气足,也有手段和才能,医术也不错,所以洛州医署是做得最好的一个。

  只是没想到也是第一个遭遇重大打击的一个。

  萧院正叹息一声,觉得管理太医署可比太医院难太多了,这个太医署令当得好辛苦。

  他虚心的请教皇帝,“请陛下教臣。”

  皇帝就颔首道:“在再扩大前,你们需要派一个有能耐的人到地方上撸清了和地方县衙的关系,至少要和地方将最基本的守则和规矩定下,这样便可推广之,有了框架,地方医署和地方县衙再相处那就大差不差了。”

  说到这里,皇帝脸色微沉的道:“以后自然也不会再有这种地方县衙为了赶走医署而掺假药陷害之事。”

  萧院正也不是傻子,把他太医署和太医院里的人都拉出来过一遍就知道皇帝指的有才能的人是谁了。

  地方县衙里的官员,不说县令,就是下面的主簿和县尉就不是吃素的,虽然不太开心,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太医署和太医院里的太医们治病救人还可以,但在管理地方之能和与人交际的能力上还是与这些县令、主簿和县尉差了好大的一截。

  尤其是在朝廷法度的理解和规章制度上,他们这些人相差更多。

  毕竟,太医们读《素问》《本草》之类的书是正常的,读《大晋律》之类的才是不正常的。

  地方县令都有越级向皇帝上折的权力,但太医院的太医们,他们就在京城,品级够了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汇报之类的,要么是报到他这里来,要么是直接面见皇帝回话了。

  口语汇报和书面议事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何况他们谈的内容还有这么大的区别。

  他在脑海中翻遍了整个太医院和太医署,目前明显可见能够斗得过那些县令的只有周满了。

  她和他们不一样,她和文官们一样,是从《千字文》启蒙的,不仅读过《论语》《礼记》和《尚书》,史书和历朝律法也是翻过的,完全是照着文臣的路子来培养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说最了解文臣的,那肯定是文臣,所以就让周满去吧。

  萧院正悄悄的抬头看了皇帝一眼,便也试探性的提出道:“陛下认为周满如何?”

  皇帝叹息着点头,“她不错……”

  既然不错您叹什么气啊。

  “就是太不错了,她这一走,京城这边可也需要她的医术呢。”

  萧院正:“……陛下宽心,周太医去西域的时候京城不也一向都好吗?”

  他们的医术也不是摆设好不好?

  皇帝一想也是,萧院正和刘太医等人的医术也很不错了的。

  有了章程,又定下了人选,萧院正也放松了许多,很干脆的问道:“陛下是要把周太医放在洛州吗?”

  “不,”皇帝直接摇头道:“洛州不合适他们。”

  萧院正不解。

  皇帝道:“洛州富庶,上面的大家之族不少,更是不少官员的故乡,想在那里先铺展开来可不容易,郑辜便是前车之鉴。”

  失去一个郑辜皇帝不是很心疼,可要是失去周满,那他可就心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