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23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长篇言情

  万田终于缕清了这期间的关係,忍不住焦急起来,“那少爷,您怎么还特意让人在县衙门口教来赊牛的人先赊银,再去换成铜板去买牛?那,那不是在坑自个吗?”

  “也不算啦,”杨和书喝了一口茶后心气顺了一点儿,道:“虽然我也出了一点儿钱,但大头还是县衙出的,坑的也是县衙,但至少百姓落着了实惠不是?”

  万田:……请恕他蠢笨,他真的不知道这期间的差别。难道现在他家少爷不是罗江县的县令吗?

  坑了县衙不是坑了自己吗?

  “这些人穷,有一头牛便算是多了两个劳力,日子要好过一些,但那些乡绅,他们又不缺钱,要是放宽了条件,这些牛他们一定会眼睛也不眨一下的全收了,”杨和书道:“凭什么我吃了亏让他们佔便宜?”

  万田忍不住嘀咕,“反正都是吃亏……”

  “你知道什么?”杨和书敲了他脑袋一下,道:“有些亏吃得,有些亏吃不得。罗江县去年遭灾也严重,税只免了一年,今年秋收可是要交税的……算了,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那少爷,要是一直没人来赊牛,牛棚里的那些牛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也只能分下去了。”

  “啊?”万田张大了嘴巴。

  杨和书挥了挥手道:“行了,刚才回来的路上,我听见衙门里的老吏说,这场春雨下来,春耕就又要开始了,你去,把张主簿他们叫来,让他通知各里正,我们来商量一下分牛的事。”

  万田合上了嘴巴,犹豫着问,“真分呀?”

  “不分,留着这些牛你喂啊,”杨和书道:“分给各里,好歹缓解一下春耕的压力。”

  作为县令,其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劝课农桑。

  怎么劝课农桑呢?

  除了上山下乡给农民朋友们做思想建设和鼓励,有时还要提供一定的物资和技术支援。

  物资,包括但不限于种子、农具和耕牛等。

  种子一般是大範围支援,基本上每一家都能分到一些,当然,这样的活动视各县情况不同而不同,至少满宝的记忆中,她家就没分到过衙门发下来的种子。

  至于农具,则是会支援给一些特别贫困,农具损坏严重,乾脆就是没有的人家。

  而耕牛这种这么贵重的东西,一般是一里百姓的共同财产,即轮流使用,轮流看护。

第390章 下县

  杨和书虽然上任才一个来月,但已经把罗江县下所有的村子都走了一遍,对各里,各村的情况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罗江县只是一个下县。

  因为它真的很穷啊!

  在杨和书的认知里,各家各户私有的牛且不提,一里之内最起码要有十头牛吧?

  十户共有一头,这样就可大大缓解春耕的压力了。

  但以七里村为例,他们一里才有一头牛,每年只轮三十三户人家,一次只轮耕三亩,三亩后轮到下一户。

  而一里有百户,这意味着,一户人家要时隔两年才有可能轮到自家用耕牛一次,一次可耕三亩地。

  这一次剩下的牛里,应该每一里都能分得一头,那用牛耕作的效率起码提高了一倍。

  杨和书这么算一算,心里总算是好受点儿了。

  他放弃京城的大好前程跑到这一个下县来当县令,当然不止是为了积累政治资本,更是为了做些实事。

  他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就得像父亲说的那样为官?

  老周头一家有了牛,对县衙牛棚里的牛却还是很关注,所以牛才发下来,他们就知道了。

  第二天老周头牵着牛去犁田的时候,就有人问老周头悔不悔,“要早知道不买牛,县衙也要把牛发下来,白给我们使唤,谁还去买呀。”

  老周头怜惜的摸了摸他最爱的牛牛,给它套上绳子,闻言道:“那能一样吗,发到里正手里的,轮到你都不知道到啥时候了,而且你最多也只能耕六亩地,我家的牛,那是想耕多久就耕多久。”

  对方闻言一噎,说不出话来了。

  抬头见老周头腻歪的那样,忍不住问,“你这是看上它了?怎么觉着你这眼神看着这么渗人呢?比你以前刚当爹的时候看你儿子还腻歪。”

  老周头道:“我家牛牛可比大郎几个强多了。”

  现在,牛在他心里的地位早就超过了几个儿子,直逼满宝的位置了。

  没办法,这牛太好使,太省力了。

  不过它现在还小,老周头不敢狠使唤它,所以每耕作一段时间就让它休息一下。

  给它吃的老周头也很上心,除了让它自由的在田野种啃刚冒出来没多久的嫩草,还让几个孩子去地垄田间割各种青油油的绿草,甚至把家里做豆腐剩下的那些豆渣都搅了给它吃。

  做豆腐有豆渣,去年五月前,如果做的豆腐多了,豆渣也就多了,老周头他们除了自家吃一些外,余下的都是给鸡吃,但自从水灾过后,那些豆渣都被收起来,一点儿没浪费,全被小钱氏做成各种样子给吃了。

  或者是炒干或蒸干后又晒好收起来。

  现在,做豆腐剩下来的豆渣,少部分进了周家人的肚子里,大部分则是给牛留着了。

  老周头可是特意去找白庄头请教过的,说是农忙起来的时候,牛乾的活儿多,为了不伤牛,还要煮豆饭给牛吃的。

  只有它吃的不比人少,它才能干比人更多的活儿。

  给豆饭什么的,老周头其实还是捨不得的,但给豆渣却没问题。

  当然,他也不捨得那么狠力的使唤他家的宝贝牛。

  满宝每天都被老周头念叨着要对牛后,以至于她对小农庄里的三头牛也非常的关注起来,某天还特意跑到庄子里去看一眼那三头牛,摸了一把,确认它们非常强壮后才放心。

  春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又断断续续的停下,再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又飘了下来。

  但七里村的村民并不非得等雨停下才劳作,春种的时间很有限,错过了,对庄稼的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除了懒人,没人会耽误农时。

  而老周家有老周头和钱氏在,周家兄弟就是想懒一下也不行。

  等老周家耙出一块田来,撒了肥后播下稻种,村里其他人家才开始陆陆续续的下地,也追着老周家的尾巴往前赶春种。

  然后老周家就开始犁地种豆子了。

  有了牛,他们的速度快了许多,但再快也没有满宝他们速度快。

  在老周头说要开始种豆子后,满宝就通知她的两个小伙伴可以种豆子了,然后白庄头只放出了风声,上次给他们种麦子的农妇们便先男短工们赶来了。

  白庄头还是挺喜欢用她们的,主要是她们速度快,活儿也细,不比男人差。

  也就只有力气比不上男人而已。

  但犁地有牛,庄子里的三个长工一人一牛就可以开犁,所以白庄头便收了她们,开始轰轰烈烈的种豆子大计。

  等到男短工们赶来找活儿,小庄子里的豆子都快种完了,但白庄头还是留下了几个人开始犁田。

  而农妇们则去种姜块。

  满宝和白善宝选择种姜的位置距离山脚下的土房子不是很远,往前一些就是那条大沟渠。

  他们圈了一块将近两亩的地种姜,每年都从卖姜那里获得不少钱的满宝和白善宝都期望它冬天的时候能卖出高价。

  只有白二郎百无聊赖的蹲在水渠边逗弄水里的小虫子,他以为这些是鱼苗,但满宝坚持的告诉他,“这是蝌蚪,就是青蛙。”

  白二郎一直不相信,“青蛙有腿,这一看就是鱼。”

  但满宝觉得科科不会骗她,因此也坚持,“这就是青蛙,不信我们拿回去养着看一看。”

  其实是她也好奇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行啊。”

  于是三人由看人种姜变成了捞蝌蚪,杨县令再一次在众人的陪伴下来到这片田地上时,看到的就是三个孩子正蹲在水渠边上捞蝌蚪。

  他们的动作显然不熟练,且配合得不好,总是把水溅到自己或别人的身上,因此引起彼此的尖叫。

  杨和书止住大家提醒的动作,好奇的围上去看。

  他们没有随身带着网,所以是用一张大大的树叶在捞蝌蚪,但两只手拿树叶总是不稳,捞着后手一抖,水和蝌蚪就又落回到水里。

  如此几次,满宝气了,吼蹲在最有利位置的白二郎,“你怎么这么笨,不要抖呀。”

  白二郎吼回去,“明明是白善在抖。”

  白善道:“我拿着木桶,怎么抖?”

  “就是因为你拿着木桶抖,没有接住我捞上来的鱼,这才落到河里去的。”

第391章 人口

  满宝道:“让我来!”

  白二郎就嫌弃的把叶子一丢,直接往旁边一挪屁股,不高兴的道:“你来就你来吧。”

  满宝伸手去捞叶子,水里本来就惊惶的蝌蚪瞬间一舳ⅲ级闫鹄戳恕�

  白善宝和白二郎:……

  俩人都对满宝怒目而视,怪她,“你看,抓不了吧?”

  “这里没有,别处有!”满宝颇有一种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的气势,拎起叶子就从地上爬起来。

  杨和书探头看了一眼,问道:“那黑色的是小鱼?能吃吗?”

  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三个孩子一跳,一抬头,这才发现,白老爷,里正,村长都跟在杨和书的身后,此时正一起低头看着他们。

  嗯,身后还佔了几个满宝他们见过却不熟悉的官吏。

  大人是不许他们靠近水边的,更别说玩水了。

  三人心虚的立即丢到手里的东西就要站起来,嗯,白善宝顺手把手里的木桶也给丢沟渠里去了。

  众人:……

  看着木桶在沟渠里飘呀飘,眼见着就要飘走,白善宝忍不住叫,“大吉,快捞上来呀。”

  一直安静待在一旁的大吉伸手捡起一根棍子就把木桶拨过来,三孩子见了鬆了一口气。

  见三人心虚的站起来排排站着纠手指,杨和书便好奇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白老爷瞪了他们一眼后才轻咳一声道:“愣着干什么,看见大人还不快行礼。”

  三人连忙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