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46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长篇言情

  自家有多少钱自家知道就行,可以和自家人说,但绝对不能外传。

  老周家这么多人,消息是从哪儿透出去的已经不可查了,不过他们需要钱,需要赚更多的钱却是真的。

  本来不太赞同他们做这个生意的杨县令说不出反对的话来了,他只能拍了拍三人的肩膀以做安慰。

  不过他还是叮嘱道:“你们跟这样的人打交道,那可得小心些,别染了他们的恶习。”

  “你就放心吧,我们是绝对不会赌钱的。”

  杨县令笑道:“好多人没赌之前都是这么说的。”

  白善“我们不会,我们要是心动,回头想一想周四哥就行了。”

  满宝点头。

  杨县令好奇,“怎么,周四郎以前赌过?”

  满宝沉重的道:“赌过,差点把我卖了还债呢。”

  杨县令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白二郎哈哈大笑道:“骗鬼呢,你家有钱的,怎么可能卖你?我家的管家说,你还有一个银的长命锁呢,就是你爹娘舍不得,最后才往外借的钱。连你的长命锁都舍不得往外给,更别说卖你了。”

  杨县令这才放下心来,他就说嘛,老周家看着不像是那样的人家,不过……“二郎啊,我不是鬼。”

第783章 长命锁

  满宝把脖子上挂着的长命锁拿出来,据理力争道:“看到没,这长命锁就这么大,就算拿出来,我家也倾家荡产了,本来我四哥没赌钱前我家还是挺有钱的。”

  她深沉的感叹道:“在那以前,我从来不用为吃穿发愁,但我四哥赌钱后,连我都要为生计担忧了。”

  杨县令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问:“那会儿你多大?”

  白善道:“四岁!”

  他记得特别清楚,因为不久后他便和她打了一架!

  小时候很多记忆都模糊了,但这一个特别特别的记忆深刻。

  白善瞥眼看向满宝。

  满宝继续道:“快五岁了,所以你们看,连我一个小孩儿都要为生计发愁了,可见那会儿我家多穷了。所以你们不要学我四哥去赌钱哦。”

  杨县令这会儿总算是信了他们不会去参赌了,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满宝脖子上的长命锁,他忍不住“咦”了一声,凑上前去仔细的看了一眼,笑问:“你这长命锁哪来的?”

  “是我爹娘给我打的!”

  杨县令又看了一眼长命锁,笑问:“你父母打的?在哪儿打的?”

  “还能在哪儿打的,在银楼打的呗,”满宝重复她老爹的话,“这可是家里花了大价钱给打的,我一出生身子就不好,总要吃药,听说戴了长命锁就能长寿,所以我爹就拿银子给我打了一块,我戴上以后身子果然好了很多,所以长命锁不许往下摘。”

  “你以前不是这么说的,”白善道:“你以前说,你打小身子就不好,然后你娘就把你抱到道观上拜天尊老爷,天尊老爷喜欢你,然后你的病就好了。”

  白二郎迷糊道:“不是说是吃鸡蛋水吃好的吗?”

  满宝:“……我怎么知道,都是我爹娘说的,你们自己判断吧。”

  白善和白二郎:“……你们家的说辞可真多。”

  杨县令却若有所思的盯着满宝脖子上的长命锁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笑道:“这长命锁看着挺别致的,能否解下来给我看一看?”

  “长命锁不都一样吗?”白善微微蹙眉,“我也有一个,我把我的给您看吧。”

  杨县令便用扇子敲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道:“我就想看满宝的。”

  满宝倒不介意,直接解下来给他看,虽然爹娘不让她解下来,但那是怕丢,杨县令总不会抢她的长命锁。

  杨县令拿着长命锁走到一盏灯笼前仔细的看了看,三个小脑袋便也好奇的凑上去看了看,发现它还是长命锁,并不能长出一朵花来。

  杨县令见状笑了笑,将长命锁还给满宝,笑问:“真是你爹娘去银楼里给你打的?”

  他这么问,满宝便有些迟疑了,她知道,爹偶尔会吹牛,吹牛的时候嘴里自然是没有实话的。

  她缓缓地点了点头,自己都有些不太肯定,“是吧?”

  杨和书便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行了,这长命锁的样式很别致,我想着等我有了孩子也给他打一个。”

  满宝精神一振,问道:“杨大人,你要成亲了?”

  杨和书忧愁的点头道:“是啊,家里已经说了亲,过不多久我就要回去成亲了。”

  白善便问,“那春种怎么办?”

  做县令的不是要劝课农桑吗?

  “还好,我成亲回来刚好春种,赶得上。”

  三人张大了嘴巴,“这么急吗?”

  满宝犹豫道:“我娘说,赶在春种前娶媳妇的人家不是好人家。”

  杨和书:“……我家虽也有地,但媳妇不用亲自下地,所以这种规矩不适合用以判断我家的好坏。”

  满宝就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杨家是那样苛刻的人家呢。

  杨和书见状脸有点儿黑,白善还在一旁火上浇油,“可是杨大人,那也太急了些,你为何不年前娶媳妇呢?”

  杨和书瞥了他一眼,没说话,那是因为他那会儿不想成亲。

  至于为什么现在又要成亲了,那自然是因为他抗争输了,到底没能扛住他爹娘的压力。

  杨和书深沉的叹了一口气道:“本想待我功成名就的时候再取媳妇的。”

  满宝算了一下杨和书的年纪,道:“那样还要好些年呢,杨大人,你要交单身的税银了吧?”

  白善则道:“你没做好榜样,难怪你当了县令后周六哥也不想成亲了。”

  白二郎道:“我大哥也说亲了,但他也不想娶媳妇,说要考进了国子监才想娶亲的事。”

  三人一起看着杨和书。

  杨和书见他们连这样的事都能怪到他头上来,气得不轻,转身便走,“走了,回去收拾东西回家去了,这会儿子应该也没人会闹事了。”

  才那么一说,有衙役飞跑来禀报,“大人,城南有两拨人在打架,涉及人数达十八人之多,县尉大人已经带着人过去了。”

  杨和书立即快步走,问道:“可有灯火?要注意防火……”

  满宝三人想了想,觉得打架,尤其是打群架太危险了,他们年纪还小就不去凑热闹了,于是站在后面和杨和书挥手告别,“杨大人,我们先回去了,后会有期哟。”

  杨和书连头都没回,就直接朝后挥了挥手便离开了。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对视一眼,将那块三两的银子拿出来,三人嘿嘿一笑,飞奔上街买东西去了。

  大吉跟在后面,看了一眼满宝的脖子后静静地跟上。

  县城的物价不高,好东西也少,所以他们虽然敞开了买,但三两银子还是只花出去一两都不到,剩下的钱他们也没分,就放在满宝那里,决定下次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再用。

  夜色越发深重,寒气也越来越重,举着花灯游街的人渐渐犯困起来,大家都开始散去回家。

  住在城里的,走一段路就能回到家,但住在城外村子里的,便在各个地方汇合,然后拉伙结伴的出城回家去。

  于是城里的灯火慢慢的减少,反倒是城外的大路和小路上亮起了点点灯火。

  有更夫瞧着梆子一路幽幽的高喊,“天干物燥,元宵灯多,小心火烛——”

第784章 猜测

  满宝他们跑到钱记饭馆里和小钱氏他们汇合,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在这里汇合。

  说是要玩到子时,但这会儿不到,人散得差不多了,他们自然也就跟着走了。

  等人一齐,大家便一起上路。

  满宝看到人群中有三个已经睡着的小孩子,论起来,他们还得叫她一声姑奶奶呢。

  于是招手让他们把孩子放到车上来,白善和白二郎老早就眼馋他们热热闹闹的一起走路了,满宝一招手叫人,他们立即跳下马车,理由充分的道:“让他们坐车吧,我们走路。”

  大吉看了一眼被塞到车上的三个小孩儿,道:“少爷,他们也不重多少,可以坐的。”

  “不行,你不心疼马,我还心疼呢,你赶车在前头走着,我们举着灯笼在后面走。”

  白二郎早提了一盏自己最喜欢的灯笼,还把车上插着的其他灯笼分给村里人,兴奋的道:“是啊,是啊,我们自己走回去,马累着呢。”

  大吉:……

  大吉只能赶着车走在前头,三人就举着灯笼和大头他们走在一起,兴奋的说着今天晚上他们看到的热闹事以及买的东西,玩的东西。

  大吉并没有让马车走得很快,就保持在他们前面不远处,听着后面传来的热闹说话声,垂下眼眸陷入了沉思。

  走了半程,三人总算是累得走不动了,快跑追上车,老老实实的爬上车坐好。

  年纪比较小的四头和三丫也被抱到了车上。

  坐在一摇一晃的车上,几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眼皮沉重起来。

  大吉可不敢让他们全睡着,便道:“少爷,如今正是寒气最重的时候,要不你们唱歌祛一祛寒气?”

  白善眼睛迷蒙的问道:“唱歌还能祛寒?”

  他看向满宝,满宝打着哈欠点头道:“按理来说是可以的。”

  白善懒洋洋的问,“那唱什么歌呢?《无衣》?”

  三丫问,“无衣是什么歌?”

  “《诗经》里面的诗,你们还没学到吗?”满宝问。

  三丫摇头,“我还在学《千字文》。”

  白二郎嫌弃,“可真慢。”

  满宝就看着他道:“你自己都学了两年呢,还说别人,羞也不羞?”

  白二郎被她揭了老底,不高兴,于是拉着四头道:“走,我们就唱无衣。”

  于是路上就传来了他们的嚎叫声,主要是白二郎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后头正走路说话的小钱氏吓了一跳,听了好一会儿才听出他们好像是在唱歌,便道:“这唱的是什么呀,大晚上的可真吓人。”

  满宝和白善也跟着唱,唱完无衣,唱蒹葭,再唱终南和晨风,反正把秦风唱了个遍,然后他们就回到村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