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53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长篇言情

  昨天她突然看到了庄先生院子里的花圃很单调,竟然只有几株月季,而且还不开花,简直是太浪费土地了,于是就趁着休息的时候撺掇着白善和白二郎一起帮她把地翻了翻,把她屋后的那些东西都移植了过来。

  刘老夫人哭笑不得的看着她,拍了拍她的脑袋道:“算了,你也就这个爱好,去看书吧,别玩太久了。”

  满宝喜欢收集花花草草,看见稀奇的,哪怕不种,也要扯到手里闻一闻,看一看,全七里村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也因为这一点他们认定满宝天生就是学医的。

  没听说神农也喜欢尝百草,于是成了神医和神仙吗?

  他们觉得同样是神仙出身的满宝喜欢这个实在是太正常的,说不定她前世就是在天尊座下专门负责看守药炉的小仙子。

  刘老夫人虽不信这些,却也觉得满宝天赋在此。

  但把庄先生的花圃弄成那样就不好了,她道:“让下人把花圃再整一整,从我们家花园里移一些好看的花草过去,你那些东西要是没地方种就种到善宝的院子里,反正他是男孩子,不在乎好看与否。”

  白善三人就异口同声的道:“可先生也是男的呀。”

  刘老夫人噎了一下,点着他们的额头道:“先生是长辈,你们怎可如此无礼?算了,也不用下人了,趁着现在还没上课,你们先去把东西都拔了过来,回头让下人种过来。”

  满宝犹豫,“刘祖母,虽然是野花野草,但它们也很脆弱的,总是被移植,它们会死的。”

  白善连连点头,“祖母,那些东西可是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挖出来的,可不能种死了。”

  白二郎也道:“庄先生不会介意的,我们昨天挖花圃的时候他还站着看了呢,一点儿也没生气,说不定先生和满宝的审美一样,就喜欢野花野草。”

  主要是他不想再挖了。

  满宝和白善也不想,一起蹲在地上抬起头来一脸诚恳的看着刘老夫人。

  刘老夫人被这么三双眼睛望着,她迷糊了一下就稀里糊涂的点头答应了。

  满宝三个便露出大大的笑容,也不走了,就挤在刘老夫人身边,“刘祖母,我们今天午食在你这儿吃吧,晚食也在你这儿吃。”

  刘老夫人也喜欢热闹,闻言摸着她的脑袋点头笑道:“好,我让厨房做你们爱吃的菜。”

  “祖母,我以后天天过来陪你吃午食和晚食。”

  刘老夫人眼眶稍热,笑着点头,“好,满宝和二郎也过来,再过不久天就要热了,到时候我让厨房给你们做奶酪吃。”

第906章 悄声

  四月一过,天气就开始热起来,日头也越来越长,每天天才亮她就从床上爬起来,洗漱过就跑到河边大声念书。

  让还在读书的三头三丫和四头都忍不住跟着早起跑到河边晨读,等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堂早课才跑回来吃早食,然后各自背着自己的小书箱去上学。

  三头他们是去学堂上学,满宝则是去白家庄先生那里上。

  庄先生也恢复了以前上课的习惯,每天三人分开上课,满宝和白善可以上同样的课,白二郎单独上一堂,然后是指点他们的功课。

  刘老夫人显然和庄先生谈过,他也知道了他们两家和益州王的恩怨,这事到这里已经瞒不住了。

  毕竟白善和满宝有可能会被召去京城,作为俩人的老师,庄先生与他们天然绑定在一起,刘老夫人自然不可能再瞒着他。

  所以最近庄先生对他们的功课很抓紧,就是一向被优待的白二郎都被作业压垮了腰。

  三人这段时间都是从睁眼就开始念书,一直到睡前都还是在学习,也就满宝的课业比之白善会少一些,因为她还要自学医术,庄先生特意给她留出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纪大夫见她许久都不回益州城,还叫人给她送了信。

  满宝没敢告诉他实情,只说是家里有事,可能很长的时间她都不能去益州城里学习医术了,不过他们可以用信来往。

  满宝觉得很对不起纪大夫,毕竟说好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结果她却跑了。

  于是她找莫老师整理出了许多得到过验证的好药方,抄录了一份给纪大夫送去,然后他们现在就是书信来往。

  满宝也从纪大夫那里知道了关老爷的情况。

  关老爷的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也不知道是不是思虑太重,或忧心太过,他现在连吞咽都困难了,纪大夫来信说,他现在是每天都要去一趟关家,关老爷也就这几天的功夫了。

  但奇怪的是,他就是不许关二郎回来,甚至还下了死命令,关二郎要是带着长孙回来,他直接就把人赶出去,现在关家正一团糟。

  当然,这是因为纪大夫是看病的大夫才知道的,在益州城各家眼里,就是关老爷的病情有好转,于是关老爷强硬的让关二郎带着长孙一起外出求学,结果关老爷起夜时感染了风寒,病情一下就加重了。

  偏关二郎带着人不是走原来的路线回书院,所以关家的下人一时没把关二郎及关家的长孙找回来。

  这在外人看来是无奈的错过,怪不得关二郎,自然也不会觉得关老爷奇怪。

  满宝却不知道,她收到信的时候关老爷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中途醒了过来,难得的觉得精神还不错,纪大夫悄悄的对关大郎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准备丧事了。

  唐县令收到消息,急忙赶了过来。

  一直对唐县令很客气的关老爷这次却不太控制自己的表情,他直接落下脸来,哑着声音问,“唐大人是容不得我关家了吗?”

  唐县令:“不是。”

  “那就请唐大人走吧,莫要再来了。”

  唐县令认真的看了他好一会儿后道:“本县想起刚来益州城时曾受关老爷款待,如今我来送你一程也是应该的。”

  关老爷静静地看了他好一会儿,然后就闭上眼睛不理他了。

  关大郎不明白他们在打什么哑谜,此时也顾不得了,他越过唐县令上前,低声问:“父亲,您想吃点儿什么?”

  关老爷想了一下后道:“去煮碗面来吧,突然想吃面了。”

  关大郎应下,去吩咐下人后便又回来伺候关老爷。

  关老爷也不避讳唐县令,直接当着他的面叮嘱关大郎,“我的丧事从简,一定不能叫二郎回来,我都吩咐好了,且在城隍庙侧的义庄里停灵,然后你和王府说一声要扶灵回乡。”

  关老爷顿了一下道:“王爷要是不同意,你就在家中守灵,也不要急着将棺木下葬,我是要回乡安葬的。”

  可是他们家从太爷爷开始就定居在益州城了,相比于益州城,他都没回过两次的老家反倒像是陌生地,他到现在都不明白父亲为何执意要回老家,还不许二郎回来祭拜。

  关老爷说了不少话,又吃了一碗面,那股精神劲儿慢慢便消了。

  关家的亲眷都到了院子里,关大郎的妻子也在屋里帮忙递送些东西,唐县令就坐在角落里喝茶,并不打搅他们。

  关府的管家快步进来禀道:“大爷,王府来人了。”

  唐县令抬起头来,关大郎连忙起身道:“父亲,我出去看看。”

  关老爷也一下子睁开了眼睛,放在被子里的手一下攥成了拳头,他指了指关大郎的媳妇,关大郎表示明白,“父亲放心,我们会招呼好王府的人的。”

  关老爷微微点头,看他们出去了,便看向唐县令。

  唐县令心中一动,走到了他身边,见他嘴巴微动,唐县令便坐到了他身边,将头凑到了他嘴边,“你想说什么?”

  关老爷闭了闭浑浊的双眼,低不可闻的道:“东溪庄……”

  “什么庄?”

  关老爷紧紧地闭了一下嘴巴,然后闭着眼睛又念了一遍,声音依旧很低,但唐县令听到了,“东溪庄……”

  关大郎领着王府的人进来时,唐县令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喝茶,他轻轻的抚了一下衣角上的茶渍,含笑看向进来的人。

  来的是王府的属官,曾经是关老爷的手下,他进来看到唐县令微微一愣。

  虽然他是王府属官,但也是有品级的,因此唐县令站起来与他行礼,解释了一句,“本县和关老爷是棋友,听说关老爷病重,所以来看看。”

  王府属官并没有怀疑,因为关老爷的确好交友,往前十来年,王爷网罗下来的人才有一大半是通过他交友得来的。

  他上前关切的看着关老爷,低声道:“王爷很担心大人,所以吩咐下官来看一下大人。”

  他刚才看到关家的人在准备丧事了,便知道他没多少时间了,所以他叹息了一口气后问,“大人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不如告诉下官,下官回去禀与王爷。”

第907章 不甘心

  关老爷努力的道:“我,我近来常梦见故乡的面饼和汤面,我想回家看看……”

  王府属官叹息一声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转达给王爷。那大郎他们……”

  关老爷艰难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仰仗王爷多年,本就心中有愧,怎敢再奢求其他?待他们回去与我守满三年孝,他们自会去搏自己的前程。”

  一旁的唐县令便点头道:“这话说的不错,前儿关老爷还与我问起京城四门学的事,大郎和二郎以后要想去考学,可以来我这儿拿举荐信。”

  关老爷眼睛微亮,考不考得上四门学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可以趁机离开益州城这摊泥潭。

  王府属官笑道:“关大人这是对大郎二郎寄予厚望,下官会禀报给王爷的。”

  关老爷一直堵着的那口气终于半松下来,他看了唐县令一眼,然后就去看他儿子,微微抬了抬手,但还没来得及握住便垂了下去。

  关老爷的眼皮越来越沉重,在彻底闭上的前一刻,他心里想了很多,脑海中闪过前半生的许多事。

  他到底是有些不甘心的,年轻时候进京是为了求取功名,但得罪了人,偶与益州王遇上,受他赏识做了王府属官。

  益州王与他有知遇之恩,他也一直很感激益州王,自入王府后便尽心尽力为王爷操持。

  分封名号时,王爷因为年纪比前头几位皇子都小,在朝没有功劳,是他出谋划策,帮助王爷得了先帝的喜爱,而后才分封了蜀地这一大块肥美之地。

  到了益州城,朝廷因四处征战缺钱,只把益州王府建起来,里面许多东西都不齐全,更别说名草名花,是他东奔西走,拉拢着益州本地的豪绅做了几笔生意赚了钱将整个王府撑起来……

  他以为,他这一生虽不能造福天下百姓,却也可以帮助王爷管好益州这一亩三分地,也算是于国于民于主有用了,这一生就不算白走。

  谁知道王爷会悄无声息的准备夺位?

  因前太子病重,且无嫡出子嗣,二大王和三大王夺权,益州王年纪轻,且不像前面四位大王那样有战功,他以为他们就是看个热闹……

  这并没有什么,前太子若薨,益州王和二大王三大王一样都是嫡子,自然可以争,可夺权大战很快尘埃落定,二大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基,天下就算定下来了。

  他没想到王爷还不肯放手,似乎知道他不太赞同此时,便避过他层层运作起来。

  等他知道的时候,河工的银子贪了,兵马也养起来了,他甚至联络了朝中不少大臣挑动了他们对皇帝的不满……

  关老爷不傻,甚至他很有几分自知之明。

  他是见过那位二大王,当今的皇帝的。

  相比于自家的王爷,那位才是真正腥风血雨里杀出来的,不仅是将才,也是帝才!

  就算他争位的过程中有不光彩的事,但他兵权在手,拥趸众多,他们怎么可能从他手上夺得皇权?

  那个时候,天下初定,边关还不稳,不说朝中的大臣,就是关老爷自己都不想再起纷乱。

  所以他在知道后,犹豫彷徨了一年多,还是没忍住将此事露给了益州城中唯一还算清白的蜀县县令白启。

  可惜,事不密,情况又比他们想象的更严重,上至节度使,下至地方小吏,都被益州王网罗其中,根本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白启手中有王爷造反证据的事漏了出去。

  先是何家父子失踪,白启察觉到危险,立即带着人出逃,只来得及给他送了一张字条。

  然而,没有人逃得出去,所有的知情人和不知情却被牵连进来的人都死了。

  自白启他们死后他便担惊受怕起来,看着益州王查验府内,他连病都不敢病,生怕引起怀疑。每一日他都活在恐惧之中,恐惧他的性命,他家人的性命,更恐惧那摇摇欲坠的犍尾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