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77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长篇言情

  结果钱氏愣是把人拦住了,一定要等满宝她自己回来,结果这一等,天都快要黑了。

  老周头瞪着眼睛坐在床上,“你真是,越来越不着家了,这天要是不黑,你是不是还打算在白家过夜呀?”

  钱氏拍了他一下,“你小声些,这话好听吗?”

  老周头瞬间就收了声儿。

  满宝一边给他倒水喝,一边道:“爹,你这话是矛盾的,天不黑,又怎么会过夜呢?”

  钱氏也瞪满宝,“你少插科打诨,你爹不揍你,小心我揍你。”

  满宝就缩了脖子,她还真怕她娘。

  老周头哼哼了一声,问道:“我问你,这绸缎值多少钱一匹?”

  满宝道:“给爹和娘的都是宫里给的,卖出去的话,五六十两一匹吧,可要是想买,估计得一二百两,还不一定能买的着。”

  老周头就捂住胸口道:“太黑心了,这做买卖的心怎么这么黑,这一进一出就白赚这么多钱了?”

  满宝点头。

  “那咱就不能直接卖给那些要买的人?”

  满宝叹息的摇头,“我们试过了,那些人不信呀,信了的,不买呀。”

  老周头:“……为啥?”

  “不信的人想买,可他们只从那些大布庄里买,我们说破天去他们也不信;信了的呢,家里也不缺这些布料,就是缺,他们也不从我手上买。”

  这下连钱氏都不懂了,和老周头一起问道:“为啥?”

  满宝一言难尽的道:“因为那料子是有数的,宫里赏赐给我的料子,在一些人家的后宅不是秘密,若和我买了去做衣裳,她们出去赴宴可能反而会遭人笑话,而且卖御赐之物好像不太好……”

  满宝小声道:“我和白善查过律书,上面并没有明文禁制卖御赐之物,可似乎又有这样的规矩,买卖御赐之物是犯法的。要是有人告官,就算不被打,申饬一番是肯定的……”

  所以她和二丫才觉得风险太大,收益又太小,没必要为了一堆布料操这么多心,所以才放着的。

  反正这些布料能当钱用,在京城,因为它是御赐之物有许多限制,那以后带出京城去用不就是了?

  出了京城,谁知道她周满是谁,谁又知道她手上的东西是御赐之物呢?

  只说是和贡品一样好的绫罗绸缎不就行了?

  老周头松了一口气,也用手背摸了摸那绸缎,然后庆幸道:“幸亏我昨天没来得及和你娘说把布裁出来做新衣,不然这一二百两就毁了。”

  他强调道:“一二百两呢!”

第1332章 勉强同意

  满宝:“……没有这么多,人家买,最多给个百八十两。”

  “那也贵,一个宅子呢,你穿在身上不嫌重呀?”老周头和钱氏道:“收起来,以后找机会换成钱。”

  这么重的衣服穿在身上,他怕把脊骨给压弯了。

  满宝:……她不乐意说出布匹的价钱就是怕这种情况。

  满宝转了转眼珠子道:“爹,大丫的婚期定了吗?”

  “定了,大年二十九的喜宴,第二天就过年,她进门能歇上两月才开始农忙。”

  钱氏这才想起来问,“怎么定了这个日子?”

  “那没办法,除了二十九,就只有正月初十的日子好了,”老周头理直气壮的道:“年后才娶亲,省了他们回家过年的一次礼,像什么话?而且进门太晚,离着农忙近,对孩子不好。”

  钱氏:……你就是心疼那一次礼吧?

  满宝却喜滋滋的又给她爹倒了一杯水,然后赞道:“这个日子好,成亲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正好一家团圆,多喜庆呀。”

  老周头瞬间笑眯了眼,“是吧,满宝都说好,我就是觉着这个日子喜庆才选的。”

  满宝趁机道:“爹,那你有没有和媒人说定嫁妆?我想把县城里的那个铺子给大丫做陪嫁。”

  老周头直接把嘴里的水给喷了,“你说什么?”

  满宝跳到一边避开了,扯起自己的袖子给他擦脸上的水,“爹,那铺子不就是一匹布的事吗?我都已经给大丫两匹布了,还在乎多送一匹吗?”

  老周头扭头看了一眼床上的绸缎,竟然觉得她说的有点儿道理。

  他立即摇头甩掉脑海中的想法,对满宝瞪眼道:“不行,这布料放着不能生钱,可铺子却是可以生钱的,你知道每个月那铺子的收益有多少吗?”

  老周头道:“比我们在地里干活儿可强多了。”

  满宝便笑道:“这个您放心,我都和大嫂说过了,这铺子虽然给大丫做陪嫁,但还是大嫂在做,每个月依旧要交一份到公中的。其实就是铺子记在大丫名下而已。”

  老周头才不信她呢,但他也知道,论口才他比不过她,于是干脆把头扭到一边去,拒绝再听她说话,“反正我不管,当初这铺子是你买的,你嫂子记在了你名下,说好了等你出嫁的时候给你做陪嫁的。”

  “可爹,我现在这么厉害,能挣很多钱了,又不在县城里,要这铺子没多大用处呀。”

  “你以后总要回家的吧?”老周头这才想起这事来,“对了,今日光顾着去大梨村了,你这两日净往外面跑,我倒忘了问你,你年后还要再去京城?”

  满宝:“……爹,六哥他们还在京城呢,我们要丢他们在京城吗?”

  老周头就摸着烟枪沉思起来,道:“当初我也不知道那事要怎么解决,你们说要去京城,我稀里糊涂的就让你们去了,你们说要买铺子,那也就买了,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京城距离七里村还是太远了,来回一趟得要十几二十天呢,你小叔……你亲爹的冤屈既然已经平了,那还是回家里来吧。”

  他道:“我知道,你们现在有本事,回村里没有施展的地方,但可以去益州,去绵州呀,那儿也大,也富贵,而且离家还近,咋样?”

  满宝一脸严肃的道:“爹,我现在接了给皇后和太子治病的活儿,说好了请一月的假的,我要是不回去,太子是会杀人的,还牵连家里的那种。”

  老周头张大了嘴巴,这才想起来,“对,你给太子和皇后治病来着,这些绸缎就是治病得的赏。”

  他愁起来,“京城那么大,就没一个大夫能接你的手?”

  “我会他们不会的东西。”

  老周头就看着满宝叹气,“我闺女现在都这么厉害了。”

  “好了,说着说着你又念叨着让孩子回来的话,这半年你都念叨多少次了?”钱氏道:“孩子出息是好事,你还真想他们一辈子都跟你似的缩在这村子里?”

  “缩在这村子里有什么不好的?你没听老五说的那什么什么爹娘在,不远游的话吗?”

  “他那不是想爹娘,他那是想媳妇!”钱氏戳破他的幻想,道:“而且,不远游爹娘就过得好吗?你一辈子倒没去过太远的地方,结果爹娘过得好吗?劳累了一辈子,福还没享呢就没了。”

  钱氏道:“可你现在,你想穿棉衣有棉衣,想穿绸衣也做得,隔三差五的有顿肉吃,这些都是哪儿来的?光靠种家里的那些地能有吗?”

  “怎么没有,麦种就是地里种出来的。”

  “要是没有满宝和老四,那不是麦种,只是麦子!”钱氏道:“卖出去也是最多也就三十来文一斗,也就让家里饿不死,又存下些药钱而已,能抵什么用?”

  老周头便不说话了。

  满宝乖巧的坐在凳子上等父母吵完,现在见他们吵完了便抬头叫了一声,“爹——”

  老周头背过身去不理她。

  钱氏就做主道:“让大丫拿出一匹彩绢来,那铺子就记在她名下去,回头我们和媒人说一声,既然我们陪嫁了铺子,那郑家就得他们小夫妻俩在县城买个宅子,到时候给他们夫妻两个住。”

  老周头这才回转过身来,皱眉道:“真给呀。”

  钱氏就横了他一眼道:“换你一匹彩绢了。”

  可那彩绢也是满宝给的。

  话在老周头舌尖绕了一圈儿,他到底没说出来,只是沉吟了一下后道:“也行,大丫这两年也很少下地干活儿了,孙女婿在县城读书,留她一个人在村里也不好,年轻夫妻还是要多相处才是。”

  见他转过弯儿来了,钱氏这才满意,给了他一个笑脸,“也没几天时间了,明天让老大去找一下媒人,把这事给定下来。”

  老周头点头,想想还是有些心痛,他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床上的绸缎道:“要是能拿去换一间铺子就好了。”

  满宝心想:谁那么傻会用一间铺子换一匹布呀?

  县城里可没有这样败家子的人。

  不过她嘴上安慰的是,“爹,家里也就大嫂能开铺子,你再换一间来也没人会经营呀。”

  老周头便转变成了对几个儿媳妇的不满,“也真是怪了,五个儿媳妇,她们看着也都挺机灵的,怎么饭菜就是做不出来老大媳妇的味儿呢?”

  不然家里也可以在县城多开几间铺子了。

第1333章 说定

  连老爹都同意把铺子给闺女做嫁妆了,周大郎自然更没意见了,所以第二天他抱了一匹彩绢给老周头,转身就出去找媒人了。

  十里八村,别说镇上,就是县里都很少有人家嫁闺女会陪送一间铺子的,所以媒婆一听周大郎的话,早食一吃完就去了大梨村找关里长。

  关家也没分家,这个时代,只要不是有仇,一家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不然不会分家的。

  豪富和权贵之家是弱的要依附强的,强的需要用弱的,所以不分。

  而普通人家更分不起了,分家之后的劳役和赋太过沉重了。

  所以劝人分家,天打雷劈。

  里长家虽然是里长,但也要服劳役的,赋也不能少,所以他们家也不分,没见老周家六个儿子挤在两个院里也不分吗?

  他才两个儿子,更不急了。

  所以媒婆一来,关家人都在家。

  快过年了,大冬日的不在家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可去。一听说老周家会把县城里的铺子给周立信陪嫁,关家人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特别是大房,目光炯炯的看向关里长。

  关里长就问媒婆,“不知道周家那边对聘礼有什么要求?”

  媒婆就笑道:“这聘礼只要照着规矩来就行,老周家的意思,这些东西以后都是要给两个孩子过日子,只是以后大公子要去县城读书,周家的大姑娘也要去经营铺子,小夫妻两个都在县城了,总不好一个住在铺子里,一个住在学里不是?”

  关里长思索着点头。

  媒婆笑道:“所以老周家的意思是,你们这边要是能给孩子们在县城买个宅子就好了,这样大公子读书也有人照顾,铺子那边也不耽误。”

  她意有所指的道:“里长老爷,两个孩子年纪也都不小了,这成亲以后总不能常分开,还是生了孩子后安稳些。”

  关大郎夫妇觉得媒婆说得对,一起焦急的看向关里长。

  关二郎媳妇却拧了一下关二郎。

  关里长沉吟片刻后点头道:“这话也不错,不知道周家对这宅子有什么要求吗?”

  关二郎忍不住道:“爹,这县城的宅子,就算只有一小进那也得七八十两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