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福女 第88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长篇言情

  “也没有多晚,”满宝道:“二更过快三更才睡下的。”

  徐雨咋舌,“这还不晚呀,大人下次别这么熬了,我听人说,孩子睡不好会长不高的。”

  满宝便动作一滞,圆溜溜的圆珠子瞪得更圆了。

  徐雨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不过周大人这会儿这么高足够了,我像大人这么大的时候可还没您高呢。”

  满宝看了一下徐雨的身量,略微有些伤心。

  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我下次一定要早睡,再不熬夜了的。”

  徐雨笑了笑,并不当真。

  满宝放下帕子,坐到梳妆台前梳头发,等把自己收拾好便去将昨天晚上写的稿子从抽屉里拿出来塞到书篮里。

  徐雨躬身退出去,端了早饭进来给她。

  满宝吃完早食便提着书篮去了崇文馆的书楼。

  这会儿时间还早,别说萧院正三人了,连崇文馆里的其他官员都没来。

  住在宫里就这点儿好处,省了许多路上的时间,满宝可以起得不是特别早,偏能在所有人到之前先到地方。

  满宝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从书篮里把东西取出来,继续昨天晚上的工作。

  等萧院正处理完太医院的事务过来时已经是巳时了。

  宫中的人找太医的规律正好与外面的人相反,外面的人都喜欢上午去找大夫,下午很少有病人;

  宫中却正好喜欢下午和晚上找太医,上午基本上没什么事情,所以萧院正才能每天上午带着刘太医和郑太医过来崇文馆看书,哦,不,是找资料。

  才一进入崇文馆,萧院正便翻出昨天看到一半的医经继续看,满宝轻咳一声,成功的吸引了三人的目光后道:“昨日太子殿下问我,我们的书修得怎么样了。”

  刘太医和郑太医沉默了一下,齐齐扭头看向萧院正。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而此时萧院正就是那个个高的人。

  满宝也看向萧院正,将手中的稿子递给他看,轻咳一声道:“书要看,但也要修,太子说,他已经打算在太医院后劈出一块地方来,到时候专门做医署教学所用,所以这教学所用的医书得抓紧时间了。”

  这是太子这个主事人亲自透露给满宝的消息,萧院正如今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他看了无知无觉便丢了两个大雷的满宝一眼,如临大敌,周满如此得天独厚,他果真能因为她是女子便更胜一筹把握住重整的太医署吗?

  满宝见他看着她发呆,便伸手在他眼前招了招,问道:“您想什么呢?”

  萧院正回神,不动声色的低头拿过她手中的资料,“没什么,听周小大人这么说,你是已经想好这书要怎么修了?”

  满宝道:“之前您不是说医术难学,若要学全须得不下十五年之功吗?所以建议分科,我觉得您说的有理,这就是我计划分的科目。”

  前朝太医署教导学员也分学科的,只是分的不是很细,满宝觉得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分得更细一些。

  这其中有些参考未来的医学发展,当然,这是不能与萧院正他们说的,总不能说她是和百科馆内出来的书学的吧?

  好在因为有先例在,虽然分得比较细了,但萧院正他们都能很快接受,

  三人看了看满宝写的分科,讨论了一下后点头,“倒也可以,如此便要分开修书了,这需要的教材可不少。”

  满宝道:“针灸科我自己便能独立修订,其他科,我觉着可以多请几位太医来帮忙,或是请民间的大夫也行,我们先把每一科需要的大纲都列下来,照着大纲来写错处就不大。”

第1513章 分科

  前朝的太医署只存在了十二年不到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可虽然短暂,在某些方面的制度却已经完备了不少,除了地方医署部分还有许多不足之外。

  其中,京中太医署的教学部分就具体分为了医学、药学、行政三个部分,满宝在这一方面便照抄了前朝的这一制度,因为有先例在,萧院正也没表示有意见。

  但她把教学内容更细分了,其中医学分为医、针灸、按摩和药膳;而其中医又再次细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疡医……

  萧院正知道周满的针灸术有多厉害,知道她自己一个人完全负担得起这个,于是在针灸上打了一个勾,然后目光落在疡医上,忍不住道:“这与疮肿是差不多的吧?”

  满宝轻咳一声道:“其实我还想在疡医中教学正骨,输血,甚至是剖腹取子的课程,但是……”

  萧院正立即在上面打了一个叉,道:“小周大人,不是我不愿意放权,而是这个在太医署中不好教学,到时候我上哪儿给你找这样的病人去?”

  满宝略微有些失望,“可以先立项的。”

  “立项之后就要招生了,你招了学生却没有资源和病人来给他学,那不是耽误学生吗?”

  满宝头脑却没昏,坚持道:“那就将疡医与疮肿合并在一起教习,郑太医是见识过疡医的止血手段的,必要时候,开刀也是可以救人命的。”

  萧院正迟疑了一下,到底没再反对,而是将二者合为一,“这一项谁来负责呢?”

  满宝一人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许多疮肿的病例她还没接触过呢,刘太医想了一下后道:“我和小周大人来吧,于疮肿治疗上,我勉强算有些心得。”

  于是四人开始讨论起来,谁负责哪一项,或共同负责哪一项,其中体疗和少小为他们所有人共同负责。

  特别是体疗,萧院正为总负责人,将由他与大家商量出大纲来再想着写书的事。

  “全部医书修好了才开始教学是不可能的,先修出最基本的来吧。”萧院正道:“体疗一科倒也简单,要学医,得先学药,其他科先不论,体疗却是不能不懂药,所以先背药书吧。”

  “那药学呢?”刘太医问,“若体疗都将药都学了,那还分药学做什么?”

  满宝道:“药学还要学炮制呢,或还可分出种植来,反正不用学体疗。”

  她道:“体疗一术,少说也要八年以上的功力,若单学药学,可不必如此。”

  萧院正点头,“不错,像针灸、药学、按摩、疮肿、少儿及五官,少则三年,多则五年足以出师,体疗上的时间却不能太短。”

  郑太医道:“前朝定为七年。”

  萧院正皱了皱眉,“那我们也暂定为七年吧,其他科则暂定为三年,每年考核,是升,是降,或是平都依照考核标准来,只有全过者方能结业离开。”

  这一点儿没人有意见。

  因为大多有前朝的先例在,在这一方面他们倒没多纠葛,只是避着人时,萧院正和满宝道:“前朝的太医署仅存在十二年而已,小周大夫觉得我们本朝整修的太医署能存在多少年?”

  满宝严肃的道:“前朝太医署存在时间短是因为前朝本就短命,我朝千秋万代,只要有心,太医署自然也可以千秋万代。”

  她道:“朝廷提倡寡妇再嫁,男女十二岁上便结亲,为的不就是繁衍人口吗?可你我都知道,男子及冠后成人,女子亦要长成后才好育子,这样对孩子,对寿命才是最好的,但如今民间普遍早婚,女子多十三四便出嫁生子……我们本可以不如此的,若各地有医署,可以更大概率的保证婴儿的存活率,那人就不必如此早婚,寿命便可往后推一大截。”

  萧院正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这种。

  愣了半响,他回过神来,“这,这谁与你说的,朝廷这些举措是为了繁衍人口?”

  满宝道:“不是为了繁衍人口吗?”

  她道:“开疆扩土要人,打仗要人,前朝之间混战了百多年,前朝到我朝又战乱了十数年,损失无数人口,这些人口不需要补贴上吗?”

  满宝道:“本朝建国后,予民每人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哪儿来的这么多地分给人?还不是前面战乱死的人太多了,到处都是荒地和露地,这才有的田地分人?”

  这有点儿出乎萧院正的思考范围,他愣愣的想了半天,回过神来,“我们不是在说太医署的事吗,为何会扯到田地的事儿上来?”

  满宝理所当然的道:“这两者不就是相关的吗?”

  “哪儿相关了?”

  “哪儿不相关了?”满宝道:“医与寿命、与人相关,而人与田地相关,这三项哪儿不是息息相关之事?”

  她怀疑的看着萧院正,“您作为太医院的院正就没想过这些吗?”

  要知道,庄先生在她提起各地建设医署可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时便第一时想到了田地。

  她和白善白二郎还暗戳戳的计算过,等他们将来长大还能不能分到二十亩的永业田和八十亩的口分田呢。

  若是他们两个还可以,那轮到他们的子孙时还行不行,若是不行,大概能分多少,分到的田地,不靠其他,仅靠分得的田产能否养活自己以及一家三口?

  因为,女子是不能分得田地的,所以,自己成年后分到的永业田和口分田不仅要能养活自己,还得养活妻儿,直到儿子长大成年再分得田地……

  满宝不可置信的看着萧院正,“您这么大年纪了,都不想这些事的吗?”

  萧院正:……他年纪大就是他的问题吗?

  他们不就是太医吗?

  不就是要给皇帝皇后皇子皇孙们看病,再顺带给京中的权贵们看看病的吗?

  为什么还要想这种事情?

  看着比他女儿还要小的周满,萧院正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半响才扯了扯僵硬的脸颊问道:“小周大夫平日里都会想这些问题吗?”

第1514章 听进去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也不是啦,我也很少想的,更多的想的还是医术上的问题,但这种事也与医学息息相关,因此偶尔也会想。”

  主要是庄先生提出来了,她当然得想,然后越想越多,还有白善和白二郎在呢,大家都有问题,那想的问题自然也就比较多了。

  萧院正本来是担心这个太医署不能长久,毕竟前朝的例子在那儿摆着呢。

  但前朝的寿命也短,所以似乎不能以前朝太医署来论本朝的太医署,可是他也没想到能从满宝这里得到这么一箩筐的话呀。

  他最后都忘了自己本来的问题,稀里糊涂的出宫去了。

  满宝也没在意,耸了耸肩后就去琢磨她针灸的医书去了。

  但俩人说话时并没有很避着人,这番话还是很快传到了帝后耳中。

  皇帝听说这番话时半响说不出话来,不过却勾起了魏知的心事,于是他趁机道:“陛下,川府人少,因此现在还能满足均田之策,但其他地狭之地早已减半,尤其陇西一带,听闻有些地方新成之丁不过才分得五亩露地为永业田,太少了,几不能供应自身,何况抚养妻儿?”

  皇帝微微回神,问道:“那爱卿是什么意思,让百姓活短点儿,少生一些?”

  魏知一脸无言的看着皇帝。

  皇帝差点忍不住打自己的嘴巴,他这一定是被周满给影响了,他抚了抚额,连忙起身对着魏知拱手作揖,“爱卿勿怪,朕这是没缓过神来。”

  魏知慢吞吞的回了一礼,原谅了皇帝,略过他的无理取闹,继续他的话题,“陛下,大晋幅员辽阔,现有耕地六百七十万顷,人三百二十万户,东江南、南岭南、西凉州、北幽州一带皆地广人稀,都还有许多耕作之地。”

  皇帝明白他的意思,淡淡的道:“故乡难离,你想迁民,百姓怕是不愿。”

  魏知就反问他,“是普通百姓不愿迁往,还是世家豪族不愿他们迁往?”

  皇帝皱眉。

  魏知见他皱眉,便知道他听进去了,只是这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皇帝要重修一本氏族志都劳累了两年呢。

  皇帝看了一眼魏知,也默契的没再开口,君臣两个略过此事继续他们先前的政事。

  等皇帝回到皇后宫中时,却见周满坐在皇后身边呢,看到皇帝,她立即把手里的糕点都丢进了嘴里,然后起身给皇帝行礼。

  皇帝一脸的一言难尽,挥挥手免了她的礼,坐到皇后身边后问,“她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