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药娘 第860章

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标签: 长篇言情

“试想一下,两姓结亲都求得是门当户对,所以亓官宝的这个新媳妇子娘家最少也是个官宦,或者商贾。原本好好的把女儿嫁过去为正室的,现在却成了妾,他们家的人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这些人当然不敢也不会觉着是皇后你做错了,自然是会将帐算到亓官宝身上——而且本就是他的责任。”

“亓官家惹怒皇后,惹恼了镇边侯,现在又得罪了亲家,这一切全都是因为亓官宝——所以,就算是长辈们再溺爱,也得琢磨琢磨亓官宝的问题了。除非长辈们都糊涂了,但是,显然有不糊涂的。”

林炤笑着说完了。

穆寒无可无不可的样子,并不是很关心,只是明白了皇后的意思而已。

邓紫虞倒是琢磨了一会儿,笑着道:“娘娘的意思,亓官家后宅也别想清静了,正妻变成了妾,妾变成了正妻,偏还不是亓官太太愿意的,今后肯定是鸡飞狗跳,偏是皇后您的懿旨,亓官家也不敢对曹元珍太坏。”

越绣宁笑着点了点头:“鸡飞狗跳倒也不需要,不过就是叫所有人都好好的思考思考,她们各人有没有做错的地方。”

林炤因刚刚听穆寒说明白了,笑着对她道:“只是听三叔说,似乎亓官宝的大哥倒是懂事的,怕这个一番作为,是要连累了,今后在御林军难以升迁了。”

越绣宁听了道:“怎么会连累,真正有本事有能力,也正直的人完全可以升任,我相信陈凡不是那种凭着其他因素去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升迁的人,何况还有这样拐弯抹角的关系,亓官俊今后若是被错待了,三叔和小姑夫应该都会知道。”

这话倒也是。

虽然越绣宁的处置很是奇特,但是这么一说,倒是觉着很公正。起码邓紫虞心里头的不痛快算是解开了。她是很想惩罚一下曹元珍的,毕竟曹元珍做的事情,实在是有损穆寒的名声,完全没有替别人考虑。

但是曹元珍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混的还那么惨,尽管进了亓官家门了,却又被邓紫虞看出来,不但是亓官宝的新媳妇,就是亓官太太对她也很不喜,曹元珍今后的悲惨生活似乎都已经注定了。

这让邓紫虞想出这口气都没办法出。

皇后娘娘的处置就很公平。曹元珍攀诬穆寒是有罪,就必须处罚。亓官宝答应娶她在前,那么就让她成为元配,均衡一下亓官家的后宅,让曹元珍手里也有能运用的东西,不至于可怜兮兮的被欺负。

邓紫虞心里琢磨着皇后的处置方式,真的觉着她自己是心服口服的。

谢嬷嬷带着人去了大半天,将事情处理了,回来奏禀,不用说,亓官家的人差点都精神分裂了,吃惊的总以为听错了。

曹元珍被打了板子,下不了床了,这是坏消息,但好消息是,她成了正房少奶奶,还是皇后亲自提的,亓官太太也不敢说反对的话。

“那亓官宝被打了板子,鬼哭狼嚎的简直一条街都能听见,还没有曹元珍忍耐,曹元珍一介女流都没喊没哭的。”

谢嬷嬷说道,

越绣宁哼了一声:“这就是惯得结果。”说着去看穆寒:“不过这个亓官宝在太和山上也呆了不短的时间,怎么……修道之人也没把他好好教育教育?”

穆寒听了苦笑道:“此话臣自己都问过自己。我们太和山上修道的师傅们,和其他的修道修仙之人不是很一样,太和山上的都比较随性,修道只是为了修心养性,而非求仙得道,更不是为了长生不老什么的,这也是我们祖师爷的性子,他自己就是随随便便的脾气。”

“所以师傅们也随意,招收弟子不是那么严格,哪怕是山上的猎户,采药的人,来山门中寻道,师傅们便也肯指点。好处是跟着修道的不会走火入魔的要长生不老什么的,坏处就是,弟子良莠不齐。”

越绣宁恍然了,笑着道:“不过这样挺好啊。”

林炤也笑着点头:“我也觉着这样挺好,修的就是身心的修养,心平气和淡然生活,这就很好,非要弄得神神鬼鬼,求什么长生不老之术,那就成了歪门邪道了。”

穆寒好笑:“要是叫人知道了皇上和皇后对修仙修道居然是这样的态度,又是一桩大事。”

林炤道:“我厌恶什么巫蛊、术士,这不需要隐瞒。”指着穆寒道:“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朕,朕这就要让所有的朝臣们都知道,朕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他父亲是被巫蛊案害死的,他自然是深恶之。

但另一方面,朝廷里修道的还是不少,从太祖开始一直都有这种风气,前朝的皇帝们也并不去多么严格的管。而本朝来说,皇帝的表兄,镇边侯穆寒却是修道的地方出来的人。

所以可能会有很多人判断错误。

穆寒夫妻在宫里呆了大半天,果然闲聊了一下午,一直到酉时许,才告辞回去了。

这件事就算是办完了。至于曹元珍今后如何,就只能凭她自己了,别人能帮的已经帮到位了。

第987章 回乡考试

“户籍已经转到了京城,还要回原籍考?”

后花园的亭子里,虽然有微风吹着,但还是有些热,越绣宁摇着手中的粉面镶珊瑚珠鲨绡缎团扇,有些惊讶的问道。

她的对面坐着越尚耕和何欣云,能看出来何欣云肚子微微的隆起,夏天穿的衣裳薄,如果是冬天里的话,何欣云三个来月的身孕是看不出来的。

越尚耕点头:“朝朝代代都是如此的规定,为的就是籍贯的管理和出仕的管理,学子们的来历从源头能查到的。”他已经是吏部侍郎了,如何的管理官员自然是非常的清楚。

明年是大举之年,越尚耕要参加会试,就需回原籍先参加院试、乡试。

说起来这件事越尚耕自己还挣扎了一段时间。其实最开始做官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想找件事情做,证明自己能够做些事,并不是万事无为的废物,种不了地,做不了生意,一辈子什么都干不成吗?

因此无论在兵部还是吏部,越尚耕都是很努力的,一开始也就只是想,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证明自己还是有能力的人,这就行了。

正是因为很努力,也并无其他的想法,所以反倒是很容易做出一些成绩来,尤其是到了吏部之后,吏部正经遇到了好几件紧急的事情,户部被连锅端了,但是户部管着朝廷的财务大权,没人是不行的,必须找到合适的人,起码户部主事等等这些正经做事的位置上,要有合适的人。

遴选官员是吏部的事情,所以这件事变成了吏部刻不容缓的工作。

越尚耕到处的跑,找到在京城侯缺的人,一个一个的见面,询问了解出身,科举的名次,性格如何,说话办事如何等等的。

整整跑了一个月,大部分京城侯缺的人他都了解的很了,找了几个算术不错,头脑清楚,性格正直的人进了户部,先将主事之职承担起来。

户部正常运转起来了,朝廷里那些质疑皇后娘娘做事太过激进的声音才慢慢平息下来。

接着就是薛昉、薛汤等人的覆灭,从建宁府那边传来了消息之后,吏部尚书王安溪就料定,建宁那边需要大量补充官员,因此叫吏部的早准备起来。

越尚耕上一次就已经彻底了解了一批侯缺的人,这些侯缺的人,有些已经进了翰林院、国子监等等这些地方做帮读,并无任何品级,也属于侯缺的一种,但是可以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帮忙,也不撂下学问。

另有一部分就只能在京城游手好闲的等着,一直等有官位的职缺出来,进行候补。

所有这些人,越尚耕全都了解的很,甚至可以说,吏部官员中,能说出来候补官员的这些人谁是谁,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科甲多少名,擅长什么,适合什么职务,越尚耕张口就能说出来。

所以,皇上回来之后令吏部尽快遴选官员,当即王安溪就递上去了第一批的名单。

虽然已经身为吏部侍郎了,但越尚耕却记得很清楚,擢升那天朝上的争论,他也很羞愧,自己的侄女为了擢升自己被朝臣们为难。

不管薛昉当时跳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到底多少是真的针对越尚耕的,越尚耕自己都很不舒服,如果不名正言顺的考进科举,他心里就总有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