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帝后 第402章

作者:水上尘 标签: 长篇言情

  等豫让进门,宁王从椅子上站起来:“回来了?皇上打了御使之后,宫里娘娘其他人什么表现?”

  豫让低声道:“太后找皇上闹去了,可是好像被皇上赶出来了,都传言皇上是铁了心的只要皇后一个。”

  宁王点头,李昭性格倔强,认真,本人还有才华。

  她有着女人特有的贤惠和温暖,就是只要你对她好,她就能全心全意的帮你。

  但是一旦她觉得不安全,可以比男人更狠心的离你而去。

  并不是没有比李昭还漂亮还聪明的女人,但是李昭不会利用自己的聪明上位害人,她也不是逆来顺受的性格。

  说不好,总之她很多变,当你觉得生活很累,无能为力的时候,一看她,就觉得全身都是力量,因为她总能引到你向上,当你要为了一件事而不择手段的时候,再看她,又觉得她碍眼是个绊脚石,可是那种返璞归真的直率和正义,会让你自惭形愧的同时,想要接近她,沾一点为人本来应该有的怜悯之心。

  李昭知道所有社会的黑暗和不堪,但是依然努力去生活,李昭研究过许多社会生存法则,她如果变坏,应该很轻易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她不这么做。

  她读过很多书,她说就可以过好这一生。

  这就是李昭,就是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人,和普通人一样,看书工作学习生活……但是你跟她在一起,绝对不会无趣。

  这也是他痴痴忘不了李昭的原因,她能理解你,安慰你,真的非常想跟她在一起。

  杨厚照应该也是这样的,这个女人,值得你为她牺牲一点东西。

  宁王看着豫让:“那娘娘自己什么表现?”

  他了解的李昭,你为她付出,她就能为你牺牲,不过李昭感情洁癖,应该不会让皇帝纳妃来成就皇帝,而且他们两个都知道,可能是杨厚照不能生育,纳了妃子也没有,只能是另辟蹊径,选择别的办法。

  豫让道:“娘娘确实有些坐不住了,御使的事情一过,她就一直在召见大夫,宫里的太医看过了,现在是民间大夫,在看身体。”

  所以她还是想给杨厚照生孩子。

  宁王蹙眉道:“看得怎么样?”

  豫让摇摇头:“以属下之见,应该没多大用处,首先那些大夫不见得医术多高明,即便高明,只能看娘娘一人,属下去太医院打听过,根据娘娘以往的脉诊,好像看不出来什么病,病因也许在皇上身上,但是医生们也看不见皇上啊。”

  因为皇上一旦宣布无法生育,就得在宗室中找人,朝堂大臣就要押宝分派,赌输的一放可能会亡家灭种,这种朝堂上的动荡,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皇上不孕,相当严重了。

  宁王却笑了。

  豫让问道:“王爷有什么打算?”

  自从被李昭威胁之后,宁王想当皇帝的心思已经淡了,就像他自己说的,慢慢的等杨厚照死,然后他再想办法,如果杨厚照一直不死,他就安安心心做个宁王好了,不愁吃穿,也没有危险,何必冒险呢?

  但是生活中总缺点什么,缺个人,却个喜欢的人,时间又一大把,当没空的时候,工作将生活填满,你不会觉得缺这个人怎么样,可是一旦闲下来,那种孤独寂寞,总是在漫漫长夜来找你麻烦。

  或许人生在世,爱情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吃饱了之后,没有爱情的生活,即便是让你当王爷,也感觉和咸鱼没什么分别。

  所以他还是应该做点什么吧。

  李昭能改变杨厚照不死的命运,难道不能生育这种事,她一个现代人还有办法?

  现在杨厚照为了她又这么痴心,他们肯定是生不出来孩子的,李昭这样沉不住气的找医生,只能让人明白,无法生育的是杨厚照,一旦大家明白这件事,那就好看了。

  宁王看着豫让:“你去帮我收集下宗亲的资料,血缘跟皇上近的,家里有幼子或者有孕妇或者可能有幼子的宗亲,越详细越好。

  豫让,或许你盼望的那一天,我们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实现了。”

  *****

  宪宗见深共生十四子,其中长子、第十子未及命名就夭折了。

  长子未命名:万贵妃生。

  次子悼恭太子佑极:柏贤妃生。

  三子即孝宗,纪太后生。

  四子兴献王佑杬:邵太后生。

  五子岐惠王佑棆:邵太后生。

  六子益端王佑槟:张德妃生。

  七子衡恭王佑楎:张德妃生。

  八子雍靖王佑枟:邵太后生。

  九子寿定王佑榰:姚安妃生。

  十子未命名:王敬妃生。

  十一子汝安王佑梈:张德妃生。

  十二子泾简王佑橓:杨恭妃生。

  十三子荣庄王佑枢:潘端妃生。

  十四子申懿王佑楷:杨恭妃生……

  虎院中,李昭也正在和杨厚照整理皇家的家谱。

  

第二百七十八章 目标人物

  

  ,不良帝后

  对于这些藩王的了解,杨厚照比李昭知道的多,杨厚照道:“这些都是朕的叔父辈,如果真的需要抱养,也只能养他们的孙子。”

  礼法上不能越界。

  李昭只认得这里的一个人,就是兴献王杨厚熜,因为老兴献王已经死了,现在他是王爷,历史上杨厚照死的时候没有过继任何孩子,兄死弟及,所以杨廷和挑选的继承人是杨厚熜。

  为什么会挑选杨厚熜,因为本朝的文官和唐汉时期不同,他们就是彻彻底底的文官,参政议政可以,根本不可能谋反——历代谋反的人,得有兵,光有兵还不行,还要威望,功高震主那种,为民族和百姓立过大功,也就是必须打过仗。

  文官信封孔孟之道,谋反首先名声就坏了,是没人会拥护的,杨廷和那些谋反之心,但是必须大权独揽,所以不能挑选小孩子,但是大人都不好控制。

  杨厚熜的封地很小,又是农村,杨廷和以为他没什么见识,所以就选他了。

  没想到,如果说杨厚照只是不听话,那么杨厚熜是十分精明的不听话,杨廷和看错了人,下场很惨。

  不过虽然是杨厚熜最后继承了杨厚照的皇位,但是说起来,那已经不是杨厚照的皇位了,因为杨厚照已经死了嘛,也不是人家杨厚熜抢来的,夺来的,是名正言顺正儿八经的继承,李昭对杨厚熜倒是没什么恨意。

  就是讨厌这小子修道,人一旦有爱好,就有弱点,杨厚熜修道要钱的,要盖塔,祭祀,炼丹,养道士……

  看似要不多少钱,但是架不住人多,人多的时候你贪一点,我贪一点,大家都来分羹,杨厚熜可能自己觉得没花多少钱,但是打着为了给他花钱的旗号,养了一大批贪官,根子上烂了。

  再说风气,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有人看到了皇上的这个爱好,就拼命想办法讨好皇上,大臣们投其所好,就出了一批谄媚之人,这是总的来说,杨厚熜的缺点。

  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人,其实杨厚熜也有他的优点,他聪明,远离宦官,重用文官治国,张居正海瑞等人都是他手下的大臣,是他死了才留给了他儿子,他儿子留给了孙子,所以对于国家大事上,杨厚熜并没有耽误,平西抗倭,也是有功劳的。

  国家是制度上烂了,每年那些藩王逃避的税收,其实够杨厚熜修好几辈子道了,所以杨厚熜即便是不修道,制度不改,国家也是那样。

  很多人说王朝真正是亡于万历,亡于嘉靖,亡与天顺……其实明明就是亡于太祖,亡在科举福利,亡于天下富人皆不纳税,穷人不足天下一半的财产,要纳天下人之税,在立国之初,就注定王朝会灭亡。

  所以别说杨厚熜,就是更厉害的人,不管是谁,不更改这个制度,都挽救不了王朝灭亡的宿命。

  故而李昭对杨厚熜没有什么偏心,这次要打击的主要目标也不是杨厚熜,倒是申懿王杨右凯和庄王是她的大目标。

  申懿王是宪宗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杨厚照的叔叔,但是比杨厚照小一岁,因为最小,皇帝疼小儿子,封地在江浙最富裕的地方,土地万顷是快肥肉。

  庄王则是仁宗时的封号,跟杨厚照已经出了五服了,封地在两湖,都是鱼米之乡,非常的有钱,土地比申懿王还多。

  如果拿这两个先开刀,剩下的宗室就会有忌讳,不敢继续土地兼并。

  然后把宗室继承制度更改为降级继承,也就是亲王的儿子再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郡王爵,郡王的儿子再继承爵位的时候,就是公侯爵,爵位只有一个儿子能继承,其他的全部只能分财产不得继承爵位,但是可以科举,这样王爵就不再会增加,慢慢减少。

  王琼担心杨厚照一个亲人都没有,所以不能把宗室一网打尽,温水煮青蛙慢慢来,这样宗室就不敢真的把皇上抛下,因为他们还有利益,也不会因为动作太大让他们反抗。

  李昭对杨厚照说出自己的想法:“您的这份家谱上的人虽然更有继承权,但是不是咱们的目标,咱们的目标在这个家谱之外,所以还得扩撒消息,让所有宗室都觉得有希望,让他们全部跳出来。”

  杨厚照道:“这好办,十五的时候你把所有有小孩子的王妃都到清宁宫来,给人一种你要收养孩子的错觉,虽然礼法上要血缘更近的宗亲好继承,但是咱们就说年纪太大养不熟,大臣们也会考虑这一点,所有只要有不懂事小孩子的宗亲,都会有想法,就不怕他们置身事外。

  再者,咱们只要抛出去消息,想想所有宗亲都会跃跃欲试,都是太祖的后人,分什么远近呢?咱们什么都不用说,他们自己就会开始选拔了。”

  要想脱颖而出,当然要击败对手才行,然后宗室会相互“残杀”,他俩只要看谁赢了就行。

  李昭又看了申懿王和庄王的资料,申懿王因为年轻,自己暂时有两个儿子,都是王妃所生,庄王今年五十八岁,他有五个儿子,他的儿子们都和杨厚照同辈,那么就得从他孙子中挑出人选,孙子……那就多了。

  而申懿王正是意气奋发的年纪,李昭查过,也有野心,就是没有机会,他应该不会错过这场逐鹿。

  庄王这个则是心狠手辣的主,放渠淹没农田,让农民无家可归,最后他圈地,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富裕了,反正他祖宗没他这么“能干”,如此贪婪不择手段的人,应该不会对皇位没兴趣的。

  反正鱼饵下去了,上不上钩得看鱼的了。

  李昭将资料合上,在杨厚照脸上点了点:“我们万岁爷越来越聪明了,愿者上钩,就这么办。”

  杨厚照看着李昭充满爱慕的小脸,抓着她的手道:“就是委屈你了,本来生不生孩子是咱们俩的事,现在把你推倒风口浪尖,这回全天下都要关注你了。”

  本来全天下也都关注,不过是以前不说而已。

  李昭道:“万岁爷不觉得委屈臣妾就不委屈。”比起皇后,人家当皇帝的无子更受人诟病。

  提到孩子,李昭接着道:“对了,那些瞧病的人中,万岁爷觉得哪个看的好?”

  

第二百七十九章 找一个大夫

  

  ,不良帝后

  那七个大夫中,有个叫张景瑜的,本来小时候读书很好,是打算科举的,不过父亲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得风寒去世了。

  过了两年,他的二弟,又得风寒,又去世了。

  又过了一年,他的小妹,全身浮肿,大夫说是风寒,用了解表利尿的药,最后脱大了,亡阳死了。

  而他家里,本来就这几口人,几年之间,就只剩下了他母亲和他两个人。

  这时候不由得让人怀疑,他们家附近住了个只会看风寒的庸医。

  不过这时候他还没有走上学医的道路,是过了半年,他成婚两年的妻子,突然腹痛难忍,又被庸医治死了。

  从此后张景瑜才走上了行医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他要和病魔抢人命,替亲人报仇,再有他只剩一个老母亲了,不能再失去母亲,起码不能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束手无策——只能依靠别人,而依靠别人其实就是听天由命,这种滋味太不好受了。

  所以生活的悲剧和苦难没有压垮张大夫,为了孝道,秉着一颗怜悯的救世之心,张大夫决定自己做个好大夫,救死扶伤,不再让别的家庭和他家一样,承受这些的死别痛苦。

  而医道,往往都是孝道和怜悯之心来的,著伤寒论的张仲景,也正是因为家人都得瘟疫死了,所以他要写本书,让后世人都不用跟他一样。

  这也是李昭喜欢儒医的原因,他们多数都是因为经历了痛苦,不想别人痛苦才学医的,不是为了赚钱,而且学的也系统。

  这七个人中,这个张景瑜医术最高明。

上一篇:五零小福妻

下一篇:下堂王妃逆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