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娘娘有点懒 第877章

作者:凉夜白 标签: 长篇言情

原来是误会了。

多禄又松松地靠回墙上,嘿嘿笑,“好哥哥,你别见怪,是我方才没把话听全。你一心也是为太后着想,是我糊涂了!”

多福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要不是看在你也是一心忠于太后的份上,我管把你皮揭了!咱们跟了太后这么久,我都多少年没叫人骂过这么难听的话了?”

跟着苏幼仪之前,他是常挨这样的骂的。

多禄求爷爷告奶奶地哄了他好一会儿,多福才算出了口气。

多禄也知道他不是正经和自己生气,他们哥儿俩关系好,便是真有矛盾了,打一架也好了。

这会儿多禄笑道:“那可不是?自从跟了太后,谁敢这么骂咱们?太后体面,就是咱们体面。咱们也体面多年了,从此以后就算自己不体面,也总要保住太后的体面就是了。”

……

屋里还是欢声笑语,苏幼仪并不知道,外头多福两个想了那么多。

一家人说着家常,话题竟也转到了元治亲政这件事上。

苏衡是个老实的,不多话,苏志明更是一心于朝廷上,倒是郡主有些担心苏幼仪。

她的担心和多福二人如出一辙。

“眼瞧着皇上如今还小,还依赖太后,自然不会对太后不恭顺。可将来皇上大了,未必还听太后的劝谏,太后又不是皇上生母,万一……”

苏志明瞧了郡主一眼,郡主就不说了。

苏幼仪听着倒觉得好笑。

她用银筷给苏衡夹了一块新鲜的桂花乱糕,笑道:“这倒奇了。这屋里叔父和志明才是我正经娘家人,你是皇室宗室女。结果担心皇上待我不好的不是他们,反倒是你这个宗室女,这可不是反了?”

郡主一听这话,看看苏志明又看看苏衡,不禁脸红起来,“是我这个妇人的小见识,若说错了,太后、公爹和夫君别怪我才好。”

第七百五十六章 他的身影

苏志明无奈地笑了笑。

苏衡低头思忖了片刻,也没说什么,终究报以一笑。

倒是苏幼仪摆了摆手,一副莫不在乎的样子,“无妨。自从我决意搬进御园定居之后,这话听得耳朵都生茧子了。你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想来也不是最后一个。只怕一直等这个年过了皇上大婚亲政了,还会有人说这些。”

她说着,下意识揉了揉额角。

有些事她心里从不在意,不过旁人说得多了,她偶尔也难免想一想。

自然,不是想着如何辖制元治,如何维护自己的地位。

她只是在想,从前在宫里习惯了,先帝在时她在后宫为他运筹帷幄,后来先帝不在了,她又在前朝替元治执掌江山。

骤然把一切都交托出去换回清静自在,也不知是否真的能清静起来。

郡主悄悄笑道:“既是那么多人说过,想必太后心里也有数。我不过是白担心,太后心里有数就好。”

“你的确是白担心。”

苏志明这才插了一句,“皇上的品性我是明白的,他不是你想的那样忘恩负义的人。你啊,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

郡主狠狠盯他一眼,苏志明不说了。

苏幼仪忍不住笑,稍稍歪在榻边,“算不得小人,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走,咱们别在屋子里闷着,趁着今日天气好,我陪叔父去外头转转。”

说罢春花上来扶她的手,苏衡等人也都站了起来。

春景拿来披风跟在后头,苏幼仪和苏衡一道走在前头,“园子里的金桂开了,还有些花匠用暖炉培出来的红海棠,倒是花团锦簇好看得不得了,就在我这院子西边……”

……

沿着湖堤一脉,亭台楼阁分布甚广,自成章法。

苏衡很喜欢那些皇室的建筑,因是在园子里,没有像宫里的建筑一样都是高高大大威严赫赫的,这里的反而更显精致好看。

苏幼仪看得出他喜欢,便引着他多看,“那处是小六和小七他们读书的书斋,今日我让他们不必上学去,只怕里头还有没走的先生和学生在里头呢。素日里我从这里走过,总能听见他们的读书声。”

苏衡一听更加向往起来,竟走不动道了。

他回头朝苏志明道:“你小时候在你伯父的学堂里念过一年书,那个时候爹还不懂得,只想着你伯父为何非要劝我让你读书,还浪费银子给你买纸笔和墨水。后来是你伯父宁可自己出钱给你买纸笔也要你读书,我才肯了。”

提起苏幼仪的父亲,苏衡一脸惆怅,“唉,那个时候不懂得,还有些抱怨。及至后来你十五岁就考了秀才,领了朝廷的米和银子,我才懂得读书是真好啊,你伯父才是真的为你好。”

郡主怀里抱着孩子,一直默默跟在苏志明旁边。

听见苏衡提起这些苏志明的旧事,十分感兴趣地凑上来,“夫君十五岁就中了秀才?这样厉害,倒没听夫君说过。”

“都是前尘往事了,有什么好说的。”

苏志明谦虚地应了一句,也感慨起来,“现在回想当初受大伯父教导的时光,我也甚是怀念。当年要是没有大伯父,也没有如今的苏志明。”

苏衡点了点头,又回身笑道:“还是太后雅致,住所就在这书屋不远之处,时时可以听见读书声。我倒有了个想头,若是等方哥儿大了要上学了,不如就在我们府里开个学堂?一来方哥儿读书便利,二来也可以让亲朋好友家的孩子一道来读书,顺便可以接济接济家中贫困又愿意读书的孩子。”

苏衡话音刚落,苏幼仪倒是眼前一亮。

苏志明和郡主也是头一次听他这个主意,闻言都十分欣赏,苏志明道:“父亲这个想法倒好,旁的不说,我有不少从岭南来的同窗未能高中的,如今就在京城落脚做个刀笔吏,预备着再考。他们家中也有孩子,这一年年的也有不少同乡故交上京投靠。我想着与其送银接济,倒不如提供一个学堂让孩子读书来得好。”

办学堂是件有功德的事,难为苏衡这样肚子里没三两墨水的人能想得出来,苏幼仪也点了头,“这样自然是好,且是叔父的主意,将来作兴这件事,叔父也不至于闲闷无聊,倒是对身子有好处。”

到那个时候,苏府里也能日日有读书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