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172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因为,”你这家“华清电能”是香江企业,按我们现在的政策,属于“三资”的一种,完全不具备军品装备的生产资格!回答他的是刘卫东,他这是好不容易逮住了将谭振华一军的机会,于是抢着回答。

  “哦?是吗,按照刘厂长的意思,没有资格,所以就不能用于装备了是吗?”谭振华似笑非笑地问道。

  “那当然,谭先生可能不知道,这可是一条硬性规定,凡是军用装备,包括其零部件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国家的认证。”刘卫东觉得自己完全占住了道理,就想趁机将谭振华这个危险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谭振华不再搭理他,反而转向王泽天问道:“王代表,是这样的吗?”

  王泽天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原则上是这样……”

  谭振华却不等他说完,又问詹诺竹:“詹处长,那我们4014所买了这么多Z80的CPU,不知道,这CPU是哪里出产的啊?有没有经过我们华夏的认证?”

  詹诺竹心说好小子,拿我当盾牌使了,你特么的开什么玩笑,Z80,那是米国原产好不好,人家能卖给我们就不错了,我倒是想去认证,人家那得让啊?

  他只好摇摇头,老老实实答道:“没有。”

  谭振华还不放过他,接着又问:“詹处长,我接着再问,就我上次弄来的碳纤维,你都给了什么人我也不管,不过,这碳纤维又是哪儿产的,这家企业有没有通过我们的认证啊?”

  詹诺竹只好再摇头:“没有,那是倭国原产的。”

  谭振华转向王泽天道:“王代表,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王泽天只好苦笑着说道:“振华,我刚才只是说原则上是这样,可没说没特例啊?”

  “哦?”谭振华明知故问道:“那这个特例又是什么?”

  王泽天只好答道:“这个特例就是针对我们华夏目前尚未拥有的技术或者产品,在来源可靠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进口件,并且这个进口件的生产企业不受到认证条件的制约。”

  “哦,还可以这样啊!我明白了。”谭振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转脸笑眯眯地问范定攀:“范参谋,王代表说的这条规定,是真的吗?”

  范定攀叹气道:“是的,谭先生,是有这条规定的,但是……”

  “但是什么?但是这家“华青电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实是一个大陆人?但是7055厂想仗着自己企业的身份巧取豪夺到这项先进的技术?还是但是你们总装或者说是你范参谋根本就不考虑装备的性能达标与否,而只考虑与装备供应商的关系问题?”

  谭振华所问,句句诛心。

  

第386章掀桌子

  

  谭振华的诛心之问,终于毫不留情地将众人心中最隐秘的思想挑开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也意味着他与7055厂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叫上了板。

  这其实是他权衡再三的结果,在军事装备这块领域,他谭振华就好比一个光脚的,而7055厂却是一个穿鞋的,他想要进入这块领域,就必须去抢别人的蛋糕砸别人的饭碗。

  而历史经验告诉他,光脚的必然要采取攻势,否则不可能成功。

  依照华夏承袭已久的处事方法,穿鞋的7055厂随后可能采取的一系列反击手段,都不用猜,无非也就是那么几条而已,他谭振华虽然不怕,可哈工大、王集山那边却不一定能顶得住。

  那么,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与7055这样在行业内经营多年的庞然大物勾心斗角,还不如自己先出一个大招,将对方的大多数手段给堵住。

  谭振华使的这招叫掀桌子。

  桌子既然已经掀开,那么,原先方便在桌面以下动作的一些手段,可就不怎么好用了。

  更何况,此时此刻此地,可还有两位在华夏军方颇有些影响力的旁观人物在场呢。

  那么,今天自己的一言一行,必将通过某种渠道传到上面,哪怕只是在上面的某些决策者心中,留下一个对自己,对“华青电能”有利的印象也好。

  谭振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既解释了自己索要三十万技术授权费的原因,也表达了甘当7055厂镍镉电池项目“接盘侠”的愿望,可以说,真正是“有理、有力、有节”却把个范参谋逼到了墙角。

  范定攀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他手上的这个项目,乃是华夏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的首款改进型号。

  “红箭73”,是华夏于70年代初期,从中东某友好国家获得的苏俄“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仿制型号。

  “萨格尔”是一种有线制导的反坦克战术导弹,其垂直破甲深度达到400毫米的均质钢板,在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较为先进。

  在获得了这款导弹的原型后,1973年,华夏决定集全国国防工业的精兵强将,仿制该款导弹。经过近6年的试制攻关,“红箭-73”反坦克导弹终于在1979年定型并批量装备部队,填补了华夏反坦克导弹装备的空白。

  “红箭-73”是目视跟踪、三点导引、手动控制、导线传输指令的华夏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可攻击500米至3000米距离内的坦克、装甲目标或暗堡。

  毫无疑问,华夏装备这款导弹最重要的假想目标,就是当时云集在漫长的华苏边境线上,那以“万辆”为计数单位虎视眈眈的苏俄坦克群。

  事实上,正是由于这款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才终于让当时戎卫华苏边疆的广大将士们狠狠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呢?

  因为啊,装备了这玩意以后,他们手里才终于有了靠谱的,能给苏俄“T-62”坦克开瓢的家伙了。

  苏俄的“T-62”坦克,是苏俄50年代末期继T-54/T-55主战坦克后研发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使用轧钢和均质装甲板双重防弹装甲,战斗全重达到了38吨,主要武器是一门115毫米滑膛炮、再加上两挺7.62和12.7毫米机枪,依当时的标准看,绝逼是皮糙肉厚、火力凶猛的典范,充满了老毛子喜欢的那种暴力美学。

  当然,按照老毛子穷兵黩武的尿性,这货他们一口气生产了超过2万辆,除了自用以外,也大量装备了主要华约国家。

  而让华夏第一次见识到“T-62”的难缠,则要追溯到1969年发生在华苏两国边境线上的那个小小的岛屿争夺战。

  珍宝岛之战。

  自从1960年华苏关系彻底破裂以来,苏俄就在双方交界的漫长边境线上陈兵百万,在给予华夏极大军事压力的同时还不断制造摩擦。据华夏方面的史料记载,截止1969年3月15日,由苏俄单方面挑衅而引起的边境摩擦事件,已经超过了4000余起,并终于在那天达到了一个高潮顶峰。

  就在那天,双方终于按捺不住,掀了桌子,大打出手。

  1969年3月15日,苏俄以一辆“T-62”坦克打头,侵入了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华夏一侧的珍宝岛,华夏当即进行了反击,并将这辆坦克击毁缴获,同时取得了“珍宝岛战役”的胜利,捍卫了华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然而,击毁这辆坦克的过程却极为艰辛。

  当时华夏战士们手上,能应对坦克的主要武器就是反坦克火箭筒,而这款火箭筒却是苏俄老掉牙的型号“RPG-2”的华夏仿制版本——“56式40火箭筒”,也就是部队里经常说的“老40火”。这玩意攻击距离近,威力还太小,打在“T-62”的身上,也就跟给它挠个痒痒差不多少。

  最后,还是几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靠近了集火,用火箭筒炸断了“T-62”的履带,才终于迫使这辆坦克停了下来,并最终缴获了它。

  这辆被缴获的“T-62”坦克至今依然在华夏军事博物馆展出。

  顺便说一句,这场战役苏俄方面投入了大量步兵、50余辆坦克、装甲车、甚至包括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在内的优势炮兵,面对只有少量炮火支援、仅仅装备反坦克炮、无后坐力炮、老40火及轻武器且人数相当的华夏军队,其最终结果是:阵亡超过230人,被毁伤的装甲车辆包括坦克在内达到19辆,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杨辛中校被击毙,并且完全没有实现任何战略目标,珍宝岛依然牢牢控制在华夏手中。

  当然,华夏也有71位英杰血洒疆场,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次战役的结果也再次证明了华夏轻步兵乃是这颗蓝星之上最牛逼的军队,没有之一!

  当然,以华夏的最终胜利而结束的这场战役,也宣告了华夏与苏俄之间的战略对峙状态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峰,双方都将对方视为假想敌,而华夏甚至做好了为抵御苏俄入侵而全面国战的思想准备并为此进行了全国性的动员。

  基于双方当时的实力对比,华夏显然属于弱势的防守方,这也加速了华夏大搞“三线建设”的进程并尽一切可能研究如何应对苏俄的滚滚钢铁洪流。

  所以,“红箭-73”的装备,对于华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1973年开始,苏俄逐渐将主战坦克从“T-62”向“T72”及更先进的“T80”的换代升级。

  这两款在首上装备了新型复合装甲的新型坦克,装甲更厚实、火力更凶猛,绝不是华夏现在还在大量服役的各种“59改”能应付的,甚至就连在欧洲直面苏俄的北约诸国也对此忧心忡忡。

  就在去年,也就是1981年的9月4日,苏俄在波罗的海沿岸举行了代号“西方81”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破天荒地邀请了西方的军事人员旁观。

  这次军演,苏俄出动了超过十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及近卫坦克军。

  在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以及国土防空军的伴随下,由新式“T80”和“T72”组成的坦克军首先上场,对假想敌进行装甲冲击,演练了大纵深装甲合成突击战术。

  而随后参演的集团军属火箭营的精确打击战术、摩托化步兵突击战术、空降强击旅的要地突袭战术等多种新式战役战术,以及波罗的海舰队出动的“基辅”号重型载机巡洋舰掩护海军陆战队的重装突击战术等,让前来参观的北约军事观察员,特别是需要直面苏俄军事压力的欧洲诸国的军事观察员们一个个都脸色发白瑟瑟发抖。

  这次军演,苏俄动员的演习总兵力超过五十万人。

  军演虽然是在波罗的海沿岸进行,但是,华夏感受到的苏俄军事压力可一点也不比欧洲那些国家小。

  特别是面对新型的“T80”、“T72”坦克,华夏陆军对“红箭-73”能否有效的发挥战斗效能可是一点把握也没有,所以,对这款反坦克导弹进行升级,实在是迫在眉睫。

  针对这种情况,总装迅速组织了相关单位在“红箭-73”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型升级,除了采用国内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弹体的破甲能力外,还在原先的光学瞄准、线控制导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半自动制导方式,大大增加了导弹命中的概率。

  同时,基于华夏以轻步兵为主的野战部队构成方式,军方也强烈要求该导弹更加轻便易携。

  而这些,都对该款导弹的电力储能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重量要大大降低,总储能还要增加,原先的电池显然不堪重负。

  现在,由总装技术司,也就是范定攀所在的这个单位牵头主抓的“红箭-73B”研发工作各方面的进展都令人满意,唯有这个电池现在出了大篓子,做为司里主抓这项工作的参谋,范定攀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可是原先被他寄予厚望的7055厂,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现在,眼看着解决方法就在眼前,却因为各方的种种坚持以及各种主观、客观的因素制约而不能实行,让他心头焦躁无比却又无可奈何。

  难道这次,注定要空手而归了么?可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啊?

  怎么办?

  

第387章馊主意

  

  无奈之下,范定攀终于放下了自己钦差的架子,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安坐在一旁的王泽天。

  这位好歹也是咱部队上的人,怎么也得拉兄弟一把是吧?

  王泽天当然明白范定攀的意思,心说怎么样,吃瘪了吧?谁叫你们一开始就心术不正的?想占这位的便宜?也不先去打听打听清楚对手是谁再顺便称称自己的斤两……

  好吧还有身边的这个死瘸子,你特么的也不够朋友,谭振华这么短短一年还不到的功夫都挣下这副身家了你也好歹跟我说一声,弄得我今天一惊一乍的差点没给你吓出心脏病。

  不过这么看来,当初这小子发下那个要去挣光米国人钱的宏愿倒也不能完全算吹牛逼了,弄不好,他还真有这个本事。

  还是老首长的眼光毒啊,果然,放这小子出去,真比圈在体制内管用多了。

  不过这事以后再说,眼前还有事还没解决呢!好吧,看在大家穿同款制服的份上,我就帮你范定攀这一回,管不管用,那我可也说不好。

  于是他轻咳一声开口道:“振华,你先别忙着质问范参谋,他其实也是有苦衷的。”

  谭振华前世在军工系统工作了将近三十年,从一个阳光帅小伙一直干到了年过半百,对这里面的门道还不清楚?

  不过,清楚归清楚,该装傻也还得要装。

  于是他做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听王泽天解释。

  就听王代表说道:“振华,我跟你讲啊,按照咱们华夏现行的装备研发采购体系,你这件事情还真是难办。说你这公司是外企吧,你自己偏偏是个华夏大陆人;说你这公司是个华夏企业吧,可是你又披了一身香江的皮。还有,即便认可你外资企业的身份,你的产品技术又是从华夏的学校获得的,按照华夏军方一贯的规矩,自己有的,那就不可能买国外的产品,所以吧,你想要的事情,真不容易,至少一时半会是办不下来的。”

  范定攀也连忙接茬道:“是的,谭先生,王代表说的你总该信了吧,这是我们国家的实情,你提的要求不是我这个级别层面的人能做主答应的,而且就算我向上汇报了,恐怕没有一年半载的争论,上面也不会轻易做决定,可我这装备时间等不起啊,所以你看能不能?”

  谭振华捏着自己的下巴沉咛道:“这样啊,那让我想想。”

  刘卫东一见这种情况,本已绝望的眼睛里又冒出了希望的神采,添油加醋地说道:“是的谭先生,你看两位军方代表都这样说了,你就高抬贵手……”

  刘卫东一开口,谭振华就盯着他一阵冷笑,笑的他浑身发毛,把后半句又给咽回去了。

  谭振华笑完,对着范定攀说道:“范参谋,你和王代表的意思我知道了,不过么我也有我的原则,相信你也能理解我的苦衷,既然这样,那我提一个折衷的办法,你们看行不行。”

  见范定攀点头,谭振华继续说道:“我的办法是这样,这个电池的技术既然是我们“华青电能”买断的,那么按照原则,肯定是不能无偿提供给任意第三方的。而风云厂那边又不愿意或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掏钱购买,那么,技术是肯定不能给风云厂的。”

  他瞥了一眼欲言又止的刘卫东,继续说道:“不过,既然范参谋手上的装备项目那么急迫,而我们“华青电能”一时半会又无法进入华夏装备的供应体系,那不如这样好了,电池还是我们来生产,只不过我们按指标研制生产完毕后,交付的对象改为风云厂,再经过风云厂的测试封装后,交给你们军方验收,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谭振华说完这个主意,优哉游哉地端起面前的搪瓷杯子小小嘬了一口,仿佛只是说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把屋内其余人等给雷了个七荤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