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219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他顾不上再搭理还在絮絮叨叨的李二,急忙走到自己的桌前撕开了那份电报,仔细读完,不由得摇头苦笑。

  看来,这一趟的不列颠之旅是势在必行了。

  明天就是正式开学上课的日子了,所以,自己竟然要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旷课了么?

  

第506章 等到花儿也谢了

  

  凯迪·盖斯非常的失望。

  她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在今天向埃里克打听他那位健壮师兄的情况,自从那天晚上与那位师兄见了一面并且一起吃了一顿宵夜以后,她就发现自己满脑子想的都是他。

  那张不算英俊却充满了“男人味”的脸庞,那健壮的躯干,那棱角分明的肌肉,那迅猛的出拳以及凶狠的搏杀,那鲜血染红了面庞却依然战斗不息的坚强意志……

  这才是真正的男人啊!

  凯迪觉得自己只要一回想起那晚李亚楠在铁笼中战斗的一幕,就热血沸腾、情难自已。

  以前,银幕上也有这么一个来自香江的神奇小子以他标志性的呐喊和摇晃手指的动作吸引过少女怀春的她,可经过那一晚的观战之后,凯迪相信,假如大明星布鲁斯·李依然还在世,并且与那位名叫李亚楠的师兄对上的话,恐怕会输的很惨。

  毕竟,即便是外行也知道,电影可以使用大量的特效,好看的打斗也不一定实用,而那铁笼中的搏斗却不一样,不但真实,更加致命,参加者必然全力以赴,因为,在那里,失败者将付出的代价是生命。

  可惜,从今天开学的第一堂课开始,不论是有400多人学习的公开课微积分还是只有本专业30多人的模拟电路基础,她都没能发现埃里克的踪影。

  不过,她还是得到了一些线索。

  在微积分的公开课上,她碰见了埃里克的室友理查德,从他的口中得知了埃里克昨晚接到了一份电报,并且今天一早就离开了斯坦福的消息。

  好吧看来这位师弟也是个神秘的人物,胆子居然大到从新入斯坦福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旷课。

  难道华夏人就是这样的吗?真是不可思议。

  可惜理查德和自己一样,并不能提供关于那位神秘师兄的任何新鲜消息,尽管他也来自香江,不过好像他们之间的认识也不比自己早上一分钟。

  凯迪只好勉强按捺住了自己焦急的心情,耐心等待埃里克归来,他总还要回来上课的吧?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这一等,她真的等到花儿也谢了……

  当凯迪满校园地寻找谭振华踪迹的时候,他正告别了李亚楠并踏上了飞往伦敦的航班。

  嗯,小谭谭可是很小心的,尽管他不相信马修·梅隆真的会为了报复自己而提起诉讼或者干点别的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小心点总是好的,所以,他在前往不列颠之前,先去见了李亚楠一趟,并拜托师兄帮他做点事情。

  尽管,这些事情做起来稍微有那么点为难和出格,不过李亚楠还是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他现在可是都板街的扛把子了,对于曾经给了他和逍遥姐妹偌大帮助的师弟提出的这么一个小小要求,他连想都没想就满口应承了下来。

  再说了,当初他离开香江之前,可还答应过邵六爷一件事情的。

  谭振华到机场确认了自己的航班,又给在伦敦的邵毅夫发了一份电报告知了自己的行程之后,才登上了执飞这条航线的波音747-200。

  又要飞行超过8600公里,十多个小时的空中旅程,谭振华忽然觉得有些头皮发麻,难道,自己的这一辈子,注定要成为一个空中飞人?

  看来,在“BAC”计划顺利执行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弄一架飞机,安全性要好,双发都不保险,最好四发;如果可能的话,还得有别的什么靠谱些的救生办法;航程要远,1万公里起步;座舱布置要舒适,嗯,要有床可以舒服地睡觉,浴缸也是必须的,最好还是大大的带按摩的双人款……

  他美美地想着,然后便在头等舱宽大的座椅中陷入了梦乡。

  ……

  藤尾增冈满腹心事地从Intel高大整洁的办公大楼里走了出来,他觉得自己的这一次努力肯定是要以失败而告终了。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感,并不是Intel公司对他不重视,也不是对他的成果不感兴趣,实际上,这次他的到来,获得了Intel方面出乎预料的热情接待。

  在等待了几天后,Intel公司的现任总裁安迪·葛洛夫亲自接见了他,并以一名技术专家的身份对他的研究方向给与了高度的评价——但也仅仅是高度评价而已。

  在给出了高度评价的同时,葛洛夫也委婉地暗示了藤尾增冈,目前Intel公司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恐怕不能在这项虽然看起来很有前景,但是变数极大的方向上做过多的投资,毕竟,藤尾增冈拿出来的这项技术,还相当的不成熟,无论是原理还是工艺,离投入实用还非常遥远。

  葛洛夫甚至耐心地向他解释了原因。

  而这个原因,其实藤尾增冈自己也是非常清楚的,真要算起来,恐怕连他本人也算得上是罪魁祸首之一。

  在1975年之前,米国可以算是这颗蓝星之上,半导体行业最领先的国家了,而且,没有之一。

  通过在军工国防领域不计血本的投资,米国人率先在蓝星上建立了领先全球的、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同时他们还创造硅晶体管、集成电路、MOS、CMOS和DRAM等一系列半导体科技的基础。

  而在随之而涌现出的一大批半导体企业之中,Intel公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1971年,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正是这款集成了2300只晶体管的小小芯片宣告了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

  1981年,随着“IBM”公司决定采用Intel公司的8088芯片用于其推出的个人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Intel公司也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康庄大道。

  不过,中央处理器的成功,并不能掩盖Intel公司在另一个方面的失败,这个方面,就是Intel公司曾经的生命线——DRAM,或者叫它内存。

  计算与存储,从来就是构成一台计算机的两个核心,而Intel公司在存储方面的努力和投入,可以算是大败亏输。

  做为一家半导体公司,英特尔曾经凭借着在MOS、晶体管等技术的领先优势在存储量为1K的DRAM市场上,占据过高达82.9%的市场份额!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16K、64K、256K的 DRAM被不断推向市场,而在这个时候,以举国之力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倭国人逐渐赶了上来,并很快实现了反超,就以今年为例,当Intel公司还在沾沾自喜于其16K DRAM能够集成11000只晶体管的时候,倭国人已经通过循环位线、折叠数据线等新技术的应用,率先推出64K DRAM,单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提升到了155000只,其集成度超过英特尔公司现有技术能力13倍!

  这就是半导体行业内流传的所谓“第一次DRAM战争”,以英特尔公司为代表的米国企业,显然是这场战争的失败者,而藤尾增冈本人,身为东芝公司微电子实验室的主任,恐怕早就被米国人列上了“战犯”名单。

  安迪·葛洛夫在谈话的最后甚至暗示藤尾增冈,英特尔公司正在考虑出售其存储部门以降低其在DRAM事业上持续不断的亏损,如果东芝公司有意收购的话,那双方不妨可以进一步的接触……

  这样的谈话节奏,显然与藤尾增冈的期望大相径庭,自己这趟过来,所抱有的私人目的是想借助英特尔的力量完成对“falsh”的研发,可英特尔公司居然想让他当个中介,鼓动东芝收购英特尔的存储部门,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他啼笑皆非。

  所以,就要这样失望地回去了吗?

  他想着,脑海里却忽然闪现出过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华夏少年的笑容。

  振华君也在旧金山湾区呢,就算只是身为朋友,也应该去看望一下的吧?更何况彼此之间还有着一个君子般的约定。

  他想着,叫来了一辆计程车,用他带着明显口音的腔调吩咐道:“去斯坦福。”

  

第507章 伦敦雾

  

  可惜,当藤尾增冈在斯坦福打听了一大圈并终于寻到了谭振华宿舍的时候,却被正在房间里闷头大睡的李二公子告知,此人不在。

  不但不在,而且已经跑到不列颠游山玩水泡妹子去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回来,那就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藤尾增冈现在无比后悔前几天在飞机上的时候没有当机立断地同意谭振华的意见让他投资“flash”项目,如果那样的话,现在自己已经应该可以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倭国打点行装了吧?

  而这次没能见上振华君的面,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机缘,很多事情就是在这样的阴差阳错中蹉跎掉的。

  可惜现在的信息通讯手段实在落后,他根本没有办法立刻联系上谭振华,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采用了最原始落后的手段,将自己的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写了一张便条拜托他的室友转交,然后悻悻离去。

  谭振华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一次大好的机缘,此刻,他正施施然地走出了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

  一出关口大门,他就看见了一个老头和一个更老的老头正对着关口的方向翘首以盼。

  是吴达观和邵毅夫。

  他赶紧小跑几步,上前分别与两位老人家见了礼,然后说道:“爷爷,吴老,你们怎么来了?其实随便派个人来接我就行了,何必劳动你们两位老人家亲自前来?”

  邵毅夫笑道:“振华,你这是嫌我老了吗?我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可不用你操这份闲心。”

  吴达观也笑道:“我可比你爷爷还年轻了几岁,他都能来,我就更能来了。”

  三人一路闲聊着,登上了前来接机的一辆劳斯莱斯银灵。

  劳斯莱斯银灵可不是一辆普通的车,它的不一般不仅仅体现在其超长的车身、奢华的内饰、6.7升V8的发动机或者车头的那个飞天女神标志上,更重要的是,想要买这款车,必须提供身份证明,没有爵士头衔那是想也不用想的,这款可是不列颠女皇陛下的御用座驾!

  邵毅夫身为爵士,当然有资格拥有一台,不过,他的那台在香江,可不是眼下这辆,这辆是殷勤的胡克爵士将自己的座驾暂时借给了来自华夏的多年好友吴达观先生以及来自香江的邵毅夫爵士暂时代步的。

  搞明白了这辆车的来历,谭振华也自觉地没有在车上询问任何敏感的话题,两位老人家当然更加沉得住气,只是在路上不停地抱怨伦敦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以及严重雾霾的天气。

  不过听到了关于雾霾的话题,谭振华还是作死地摇下车窗,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仔细品味了一番方才缓缓吐出。

  嗯,这味道,比京城的略失醇厚,比宁都的不及绵长,比魔都的稍逊细腻,比广南的微欠热烈……总而言之,没有家乡的口味好!

  谁特么的说进口货就一定好的,霾这种东西,还是要适合自己的口味才行……

  等三人到了下榻的宾馆进了邵毅夫的房间并关上了房门之后,谭振华才开口问道:“爷爷,吴老,现在的情况究竟怎么样?电报里的信息实在太少了,你们还是和我详细说说进展吧。”

  吴达观与邵毅夫对望一眼,后者微微点头,于是吴达观便开口道:“是这样的,振华,按照你的计划,其实开始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只不过,后来到了报价的环节出了一些状况……”

  谭振华仔细听完了吴达观介绍的当前情况,沉咛片刻道:“这么说来,“不列颠宇航公司”方面应该是大致了解到了米国“麦道”方面的价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与我们谈判的方案。”

  吴达观道:“看情形应该是这样的,毕竟不列颠与米国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能通过某些渠道获得这些信息也不奇怪,而且,蓝星之上能提供飞机生产线这种特殊商品的企业也就寥寥几家,在他们看来,我们华夏及既然最终不是买“麦道”的就是买“不列颠宇航”的,那么,他们当然可以坐地起价,将价码抬高一点,反正最后只要他们比“麦道”方面提供的政策好、价码低,我们也没得可选。”

  谭振华点头,随即转向邵毅夫问道:“爷爷,那么您的意见呢?”

  邵毅夫想了想道:“对方明显是在漫天要价,也就说明他们在等着我们坐地还钱,不过,振华,这件事情我得劝你一句,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在的这个价钱不是你目前的经济实力可以负担得起的,你千万不要一时冲动答应了这个价钱。而且造飞机这件事在我看来,实在是风险相当大的一个行业,所以,我觉得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先买上几架整机么,把我们的“港龙航空”先运营起来,至于生产线,那可以先暂时放一放,慢慢的讨价还价。”

  谭振华点点头,又转脸问吴达观:“吴老,您的意见呢?”

  吴达观颇为遗憾地说道:“站在我的立场,当然是希望振华你能一鼓作气拿下“BAC”以及“斯贝”民用版发动机的生产线,这样对西京飞机制造厂和西京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来说都是大大的好事,但是,如果是这样的价格的话,那我的建议也是要不干脆先等等再说,毕竟不能一下将你的资金抽空。反正,大飞机这样的项目,谈个两三年也十分正常。”

  谭振华仔细思考了半天,也觉得两位老人家的说法十分的在理,一亿多英镑,还只是“BAC1-11”飞机生产线的价格,按现在的汇率,就是将近2亿美元了,这钱谭振华不是拿不出来,可要是一旦拿出来了,也就意味着伤筋动骨,至少“红旗基金”将没有足够的子弹面对接下来的一场大戏码。

  当然,对“红旗基金”再次扩股融资也是一个方案,想必甬港会的众人加上霍家是十分乐意增加自己在“红旗基金”内的份额的,不过,那样的话自己在这支“基金”中的话语权势必要减弱,而这,是谭振华目前不能接受的。

  一时想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谭振华也只能决定先按下这件事再说,当然,他旷课到伦敦来,也不仅仅是为了“BAC”这一件事,上次在香江自己亲手导演的一场大戏因为他本人身在缅玉的缘故,没能亲身经历,这让他颇为遗憾,而这次又有一幕大戏即将上演,这次的主战场可不再是偏居在东方小岛上的香江,而就是在这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那么他既然已经来了,怎么还能错过呢?

  于是他点点头说道:“那么,就按照两位老人家的意思,先晾一晾这个“不列颠宇航”公司也好,总要能取得对我们最有利的条件再下手。对了爷爷,你这次来,有什么不列颠的政府部门召见过您么?”

  

第508章 政治经济学

  

  邵毅夫答道:“是的,召见我们的是不列颠的外交部,不过真正与我们见面的,其实是铁娘子萨切尔夫人首相阁下。”

  谭振华咂嘴道:“居然是铁娘子亲自召见你们,看来这个级别定的很高啊!”

  吴达观一听这祖孙二位谈起了其他的事情,而且既然这事情都牵涉到了不列颠的首相铁娘子,那肯定不会是小事。他虽然有些好奇,但是也知道这屋内坐着的祖孙二人都是身家过亿的商场大亨,所谈的也一定是商业秘密,那他一个外人就不方便待在这里了,于是起身告辞道:“邵老,振华,你们先聊,等会儿一起吃饭。”

  由于接下来的话题比较敏感,谭邵两位便也没有挽留吴达观,两人起身送客,谭振华更是恭恭敬敬地将他送出了们,才回来与坐下与邵毅夫继续刚才的话题。

  谭振华问道:“爷爷,那么会见的时候,铁娘子都说了些什么?”

  邵毅夫道:“不出你的预料,铁娘子果然向我们提及了关于香江现在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话题,并想试探我们的意见,或者说,是试探我们香江这一批掌握香江社会主要话语权的华裔的意见。”

  谭振华问道:“那么,她主要表达了些什么意思呢?”

  邵毅夫答道:“我是前天受邀与萨切尔夫人见的面,当然一同见面的并不止我一个人,还有其他的几位香江社会名流,当时萨切尔夫人提出了她对于香江归属的主要意见,总结下来,也无非就是那天晚上我们议论过的几条,说香江是1842年《南京条约》明文割让的,九龙半岛南段是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的,只有九龙半岛北端和新界是1898年以租期99年的形势租借的,所以,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要归还,也仅仅只能归还九龙半岛北端和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