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241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这个啊,我买了12架海鹞。”

  “……海鹞啊,那飞机……咳咳咳,你刚才说的是啥飞机?”

  

第560章 一个都不能少

  

  “海鹞,就是能垂直起降的那款。”谭振华故作平淡地答道:“其实也不算贵,才不到2千万美元一架,所以我就买了12架来玩玩。”

  “我……我特么的打死你这爱装逼的小混蛋!”

  谭振华看着詹诺竹扬起的手臂,不急不忙地来了一句:“别动手,动手就没你开着玩的机会了。”

  詹诺竹听闻此言,顿时将扬到一半的右手往回一缩,就势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然后以川剧变脸的速度迅速给自己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脸道:“哦,谭大老板原来买了海鹞啊,好好,买的好!那个,啥时候能交货啊?”

  “交货啊,那可有的等,恐怕还得等上好几年。”

  詹诺竹顿觉失望,唉声叹气道:“还得好几年啊,我还以为有现货呢,这要过年的时候往军区的机场上这么一停,多带劲儿!”

  谭振华翻着白眼道:“你得了吧,还往军区机场上停,你还没飞进华夏呢就得让人给撸下来,“红旗2”虽然弱鸡了一点,但把你这菜鸟打的生活不能自理还是没问题的。”

  “既然不能停在军区的机场上,你买了那么多这玩意停哪儿去?你家楼下吗?停得下不?”

  “说来说去还是想套我的话呗,送你俩字,保密!”

  “切!”

  这两位斗着嘴的功夫,那边乱糟糟的一大帮人也终于完成了各自认领房间入住的工作,在放下了各自的行李之后,又重新自发地聚集在了城堡的大厅之中,谭振华打眼一看,好家伙,乌泱泱地一大堆。

  好在邵毅夫家的二管家,也就是郑叔的儿子小郑机灵能干,将这帮人安排的井井有条,倒也丝毫不乱。

  这一大堆人里,有已经基本结束了在不列颠的工作,正在收拾行李准备返回香江的余鹏夏、郭钊德一行,有刚来到伦敦,正准备开始干活的巴铁马哈穆德团队和西飞厂、西航发团队,也有已经在不列颠战斗了不少时间,恐怕还要继续坚持的邵毅夫和吴达观二老。

  当然这些都还没完,既然詹瘸子不知为什么出现在了这里,那这么好的沟通联络人放着不用实在太可惜了,自己购买“海鹞”的计划既然已经曝光,那么,就干脆曝光得彻底一点,借着技术谈判的名义,把国内一帮子能挨上边的亲朋好友都忽悠到不列颠来一趟,非把“不列颠宇航公司”的技术给摸个底掉不可!

  想做就做,他一拉詹诺竹,再朝马哈穆德示意了一下,马哈穆德会意,三人便暂时离开了吵吵嚷嚷的大厅,找了间安静的小屋坐下来说话。

  “詹哥,你既然已经知道了我要买“海鹞”,那我再请你帮个忙行不行?”

  “什么忙?”

  听见了“詹哥”的称呼,詹诺竹顿时又加上了小心:“你小子又是买战斗机,又是雇飞行员的,肯定没安啥好心,你这是在准备打仗的节奏啊,我还是离你远点的好。”

  谭振华“嘿嘿”一笑道:“我买“海鹞”打算做什么,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也不急在这一时,不过么,你就不想通过我买飞机这件事,给华夏弄点啥好处?”

  “你买飞机,华夏能弄到啥好处?你难道打算把这飞机捐给国家?”

  “别,华夏可不缺我这几架飞机,不过啊,这可是“海鹞”,是全世界首款真正经历过实战考验的固定翼垂直起降战机,而且,它的身上已经初步具备了第三代战机的某些特点,比如以火控雷达为核心的数据总线、比如依靠导弹而不是传统机炮的空空格斗系统、比如为适应复杂的飞行包线而专门研发的飞控系统等等等等,这些,可都是我们华夏还不具备的好东西啊。”

  “你是说……”

  “我的意思很简单啊,虽然这次我买飞机是以巴铁的名义,不过,人老马纯粹是来帮忙撑场子的,具体的技术细节,最好还是由我们华夏方面的专家来谈啊,这是个谈判的过程,可也是个偷师学艺的好机会呢!”

  “咦,你这么说,好像也有点意思哦?老马,这么操作有问题吗?”

  坐在一旁的马哈穆德笑道:“别人当然有问题,不过,既然是华夏,又是谭振华的请求,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可是我马哈穆德的好兄弟。”

  詹诺竹一拍大腿道:“那就这么办了,我马上就联系使馆,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联系国内,让他们派最好的飞机设计团队过来,和不列颠人谈判飞机的技术细节,嗯,那么大的生意,不好好谈谈,把所有的细节都谈清楚了,怎么能随随便便下订单呢?对吧?”

  谭振华小鸡啄米般地点头道:“那是,那是,还有啊,老詹,记得照顾咱自己人啊,我的几位老师你可一个都不能少……”

  “那是当然的,还用你提醒?谭小子我告诉你啊,就前几天,3603的陈所专门跑了一趟咱们所,和老贲两人拉呱了半天,为了这事啊,后来周所长还专门找了我,然后给你老爸发了一个大大的奖状,说你为所里立下了一桩大功呢!”

  谭振华当然知道这桩大功劳是什么,4014所偷偷摸摸地在搞PD机载火控雷达是不假,不过啊,按照华夏承袭已久的部门分割传统,想要打入三机部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和别人系统内的3607所抢饭碗,那可也有的官司要打,可经过谭振华和詹诺竹一趟西京之行,3603的“外销”型“飞豹”战机被指定了4014所的机载雷达,那就由不得三机部和3607所BB了,这是人客户指定的对不?

  如此一来,4014所可就在三机部撕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等将来海军的“飞豹”要选雷达的时候,嘿嘿嘿,所有的参数包括数据交联接口、体积重量什么的,都是按4014所的成品弄的,你3607有本事花钱让3603把飞机按你的数据再改一遍啊……

  谭振华可是知道呢,就算按他前世的数据,“飞豹”,那可是连空带海,装备了300多架的,也就是说,有300多部雷达的巨额订单在向4014所招手……这么大的预期订单,当然值得表扬了。

  “不过,话说回来,振华啊,你这项目不算是我们华夏国家的项目,你要折腾那么多人到不列颠来帮你撑场子,这费用可怎么算啊?”

  詹诺竹的这番话顿时让谭振华又翻起了白眼,特么的死瘸子,小爷我辛辛苦苦地创造出了让国内有机会偷师国际先进经验的机会,你居然还说这话,什么意思?

  算了,不跟你这穷鬼计较,少爷我最近挣钱挣到手软,接连两次做空英镑挣了小十个亿美金,还有“港腾基金”3个多亿的操盘费用可拿,香江那边做空股市又挣了3个多亿,这点小钱钱,就不跟你计较了。

  于是他小手一挥,壕气冲天地道:“那个简单,都来都来,所有的费用按国内的出国补助标准翻一倍给,到时候都住到这城堡里,这房子啊,我给他一口气租到年底去!”

  

第561章 伦敦大Party

  

  谭二公子在伦敦壕气地挥了挥小手,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却在华夏的天空炸响了一声闷雷……

  “什么?巴铁在不列颠买了12架海鹞?还居然让我们华夏派人去给他们当技术顾问?”

  “为什么我觉得这事透着稀奇呢?前段时间巴铁向米国佬买F16,飞机在巴铁试飞的时候,我们的人想凑上去看看,结果离着老远就被米国佬给拦着了,那帮白皮防我们跟防贼似的。”

  “是啊,不列颠能同意让我们的人参加巴铁购买战机的谈判?这可真是邪了门了。”

  “还有啊,巴铁也奇怪的很,他们连买F16的全套谈判都是自己弄的,还有在买我们家老五、老六之前,他们的战机可几乎都是米国佬的货,F104、F86什么的,按说他们对西方的战机比我们华夏都了解啊,这回是发了什么疯?”

  “嘘,我跟你讲,我可听说了,在这件事中,有一个我们华夏的小家伙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他促成了这桩买卖,也是他提出要让我们的人参与到这次的技术谈判中去的。”

  “还有这事儿?”

  “我也只是听说,听说啊,还有,据传言,那个小家伙的身家居然有好几十个亿美元。”

  “真的假的,你这消息哪来的,也太玄乎了吧,我们华夏国库才多少美元啊?那一个小家伙就有几十亿美元的家底,他家开印刷厂的,管着印美钞不成!”

  “我这是听说,听说懂么?听说那小家伙是隔壁四机部的子弟,好像就是申副部长原先工作单位的家属,还有啊,你可千万别外传,领导说了,这事不让议论。”

  “难怪了,前几天我碰见申副部长的时候,看他笑的,眉毛胡子都连在一块儿了。你放心,我的嘴你还不知道,最严实了……”

  显而易见,这种保证没有任何约束力,所以,谭振华的名号迅速地在华夏京城的几大部委内部流传开来,并很快向全国各地蔓延,而其身价和身世也在不断的传播中被添油加醋者演绎出了N个不同的版本。

  当然,远在伦敦的谭振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在他处心积虑地用支票本或其他见不得光的手段终于将不列颠一众企业砸躺在地上唱《征服》,又以一百万英镑的高额咨询费外加承担所有差旅补助费用为诱饵之后,从华夏召唤而来的庞大技术团队,终于到达了伦敦。

  当这个人数高达百余人的庞大团队出现在希思罗国际机场的时候,很是引起了一番轰动。

  统一的藏青色西装沿袭了一贯以来的传统,黄色的皮肤、黑色的眼睛以及队伍正前方那面小小的红色国旗表明了这支队伍的身份。

  这恐怕是有史以来,华夏一次性派出国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技术代表团了。

  在这支队伍中,有华夏材料学之父、现任学部委员师昌旭;有未来的工程院院士宋文华、陈义坚、贲放;有“运十”的两位现任副总师、未来的ARJ21总师吴新世、顾问程步石;还有现在还只是一个刚参加工作没两天的愣头青,却被谭振华点了名的未来C919总师、工程院院士吴广辉;有刚刚升任宁都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的郭蓉玮;也有正在米国纽约理工学院航空机械工程专业做访问学者,闻讯放下了手中所有事情匆匆赶来的未来“太行”发动机总师张恩河,还有吴达观的老部下和战友、西京航空发动机厂的总工程师、未来“斯贝”第二次国产化工程的总设计师、巾帼英豪李孟珍……

  如此豪华的队伍,只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群星璀璨。

  他们之中,有的人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已经在华夏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少年,所以看谭振华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探究;而有的人已经和他打过交道,对他能如此迅速地履行自己的诺言感到由衷的欣赏,比如师昌旭和陈义坚;还有的人则和他熟的不能再熟,而且还是他名正言顺的长辈,所以,见到他的同时,首先皮笑肉不笑地上前不轻不重弹了一个脑崩——

  “臭小子,你这搞的都是什么飞机?不知道我老人家最近正有大事在忙么?”

  谭振华连忙配合着一边捂住自己的脑门,一边委屈地说道:“宋老师,我知道你在忙大事,这不也想办法给你帮忙了吗?我送你的礼物还好用么?”

  他不提这茬还好,一提这茬,宋文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我说臭小子,你给我的那是个啥?我怎么看着有古怪?”

  做为当事人,谭振华当然知道宋文华口中的“有古怪”是啥意思,不过此处乃是机场,人多口杂,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再说了,他有点怕这位宋文华宋大教授不假,可真要论起来,这个“技术代表团”可是他花了大价钱“雇”来的,现在他可是名义上的老板呢, “员工”随随便便就敢“殴打”老板,这还有地方说理不?

  于是他半真半假地答道:“宋老师,那个古怪啊,我当然知道是啥,我就是故意的,至于原因么……我就不告诉你。”

  宋文华气得吹胡子瞪眼地一扬手就待再教训这小子一下,却见这油滑的小子一个转身就躲到了郭蓉玮身后,假假地哭诉道:“郭老师,宋老师他欺负我。”

  郭蓉玮不愧为忠厚长者,再说了,要不是谭振华临出国前给他赞助了一个大大的课题,他能那么快升任学校的副校长?

  正所谓“吃人的嘴软……”

  这挂名学生他现在是越看越喜欢,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哪里容得别人动谭振华一个手指头?哪怕宋文华也是他这学生的另一个老师那也不行!

  于是他双手一伸,拦在了宋文华的面前道:“老宋,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等回头到了住的地方,你有什么问题再好好问振华,我说了,要好好问啊,可不许动手动脚的,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这又是在不列颠,好歹也注意下形象行不?”

  宋文华没好气地说道:“老郭,看来这小子把你马屁拍的不错啊,这就护上犊子了。”

  郭蓉玮笑道:“谭小子一直表现不错,我怎么就不能护着他了?倒是你,老是在想方设法地占他便宜,回头我要好好说说你。”

  宋文华闷声道:“行行行,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们爷俩早就串通好了,就是来专门气我的……”

  说话之间,大队人马已经陆续登上了租来的好几辆豪华大巴,由打头的劳斯莱斯银灵引着,一路奔海克利尔城堡庄园而去。

  到了庄园,邵毅夫、吴达观、马峰山还有马哈穆德早已等候多时,见到车上陆续下来的新朋旧友免不得又寒暄了一番,邵毅夫手拄金丝楠龙头拐棍一面笑着一面对谭振华道:“振华,你这回折腾的阵仗有点大哦?”

  谭振华则志得意满地答道:“爷爷,我啊,想在伦敦开一个史无前例的大Party!”

  

第562章 各负其责

  

  海克利尔主城堡占地面积巨大且拥有50多个房间,可在这百多人一拥而入之后,谭振华还是发现了一个颇为尴尬的问题——房间不够用了。

  也就是郭钊德和他的金融操作团队已经完成了工作回了香江,就留下了余鹏夏帮谭振华准备一大堆的法律文件,要不这里得更乱。

  不过还好,海克利尔城堡现在的临时大管家、邵毅夫家大总管郑叔的儿子小郑被他老爸调教的相当出色,一见这种情况立刻就向谭振华提议将海克利尔庄园里最靠近主城堡的一座附堡也租了下来,增加了20多个房间,这才勉强把所有人都安排妥当了。

  等各人都认领好了自己的房间并经过一阵忙碌终于安定下来之后,时间也到了午饭点。

  小郑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在他的安排下,城堡大厅被布置成了一个大大的自助餐厅,所有人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食物,而邵毅夫出门,那向来是连厨子都自带的,而且邵家的厨子对于准备大型聚会具有无比丰富的经验,毕竟,老爷子可是个爱热闹的性子,邵家的香江大宅里哪天不是乌泱泱的一大帮子人?

  简单吃完了午饭,华夏来客中与谭振华早有渊源的几位,同时也是事实上的各自单位的领队,非常默契自觉地聚集到了大厅旁边的一件充作临时会议室的房间里,开始了他们到达不列颠之后的第一次会议。

  这次的会议议题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对各自将负责的事项做一个安排,而会议当然由谭振华和全程参与了所有谈判的吴达观主持。

  考虑到参加会议的好些位其实都不年轻了,再经过了长途旅行,还需要倒时差,所以谭振华的发言言简意赅,他先简单介绍了在不列颠正在进行中的几个项目的概况,并由吴达观做了专业的说明和补充后,当仁不让地做起了指挥。

  “这次的技术谈判将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第一小组,由马峰山马总师担任组长,负责“BAC”生产线的项目;第二小组由我老师宋文华担任组长,负责“海鹞”战机的购买项目,陈义坚总师、贲放老师担任技术顾问提供协助;这一组的谈判任务需要与巴铁的马哈穆德上校进行密切配合;第三小组由吴达观吴老担任组长,负责MK606发动机全套技术的引进洽谈,同时与罗罗达成合作完成TF41发动机的后续研发工作并获得其全部技术授权;第四小组由师昌旭师老担任组长,负责与罗罗公司就碳纤维全套技术的引进进行技术洽谈,如果能取得对方未能完全研制成功的碳纤维压气机叶片的技术资料就更好。”

  说完了这些,他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摞前期进展简报给各位组长发了下去,然后问道:“各位前辈,对于我这样安排,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还别说,在座的这几位虽然都是华夏行业内最顶尖的人物,但听到了谭振华的这番安排,居然没人提出什么异议,而是都抓紧时间,趁着这个空隙打开了自己手上刚拿到的资料开始了认真的阅读。

  见到这番景象,谭振华不由得心中感叹,华夏老一辈的科研人员就这点好,贯穿他们整个职业生涯的纪律性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简直就刻在了他们的骨髓之中。

  然而感叹归感叹,他也感受到了一重深深的忧虑,这屋里的几位,当然是华夏工程科研各自领域内扛把子的人物,可放眼望去,却是一片白发苍苍,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或者说痛心的事情。

  从60年代一直持续到70年代,十多年时间,华夏出现了整整一代人的技术断层,而1977年华夏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现在还难当大任。可是,工程科研领域需要的人才,绝不是学完大学里那些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后就能胜任的,他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才有可能独挡一面,而这,最少也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和足够多项目的经验积累才行。

  所以没奈何的,华夏当前工程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还是谭振华的父辈谭铭这一代人,比如屋内现在坐着的贲放、陈义坚和宋文华。

  每人面前的资料其实都不多,寥寥几页,将各人负责的项目来龙去脉做了介绍,对想要达成的成果和目前的进展和达成的初步协议也做了描述,所以屋内众人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就完成了阅读并对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