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267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第634章 喜出望外

  

  谭振华说出了豪言壮语,但藤尾增冈却不敢马上相信。

  他再次踌躇了片刻才道:“振华君,请恕我直言,我的确非常想和你一起开创一番事业,但你要知道,仅仅是建设一间像我现在工作的实验室这样的环境,其投资就可能高达数十亿日元,而生产线更是……”

  谭振华不太礼貌地打断了藤尾增冈的话道:“藤尾君,你可能没有完全理解我刚才的意思,钱,对我来说,现在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上次我们同机的时候,我对你说过,当时我的资产大约有5亿美元,你我都知道,这些钱,原本就不可能全部拿来投资半导体行业,而这个行业根本就是一个吞金的巨兽,所以在意识到这点后,我就去了一趟不列颠。”

  藤尾曾刚完全被谭振华的讲述勾起了好奇心,他追问道:“去不列颠?振华君你去不列颠不就是为了收购ARM吗,难道还有别的事情?”

  谭振华点头道:“是的藤尾君,你难道没有关心过,不列颠最近都发生过一些什么吗?”

  “发生过什么……哦,他们刚刚打赢了马岛战争,还有好像正在与华夏进行关于香江前途问题的谈判……”

  “藤尾君,你不能整天蒙在实验室里,有时候多出去走走,多关心一下世界时局,也许能对你从事的工作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作用。”谭振华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责怪道。

  藤尾增冈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赫然到:“对不起振华君,我就是这样一个人,钻研最新的微电子技术就是我最大的爱好,所以对其他的事情不太关心……不过振华君,既然你这么说,想必在不列颠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了?”

  谭振华点头道:“是的藤尾君,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中,不列颠爆发了严重的英镑危机,而我从中获得了不少利益,所以,现在,如你所见,我已经可以毫无顾忌地在我喜欢的领域投资了,具体到半导体行业上来,藤尾君,你觉得从零开始帮你建设一座最先进的实验室,1亿够不够?不是日元,是美元哦?”

  藤尾曾刚一听这个数字,“腾”地一下就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急急追问道:“振华君,你说的是真的?你没有骗我?”

  1亿美元,按当前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就是差不多250亿日元,如果谭振华说的是真的,那么,这笔巨大的资金足够建设一座全倭国、不,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实验室还绰绰有余!

  谭振华也站起身来,郑重地对藤尾增冈说道:“藤尾君,我说过,我拿你当成是好朋友,怎么会骗你?只要你答应和我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努力,那么,我的这笔投资,这个承诺,随时都可以生效!”

  藤尾增冈脸上神情变换,脸色也由红转白再由白转红,心中做起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谭振华知道藤尾曾刚心中斗争的是什么,而他并不想干扰藤尾增冈自行做出决定的过程,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说完,该做的承诺他也已经做出,现在,是需要藤尾增冈自己决定自己将来命运的时候了。

  成为谭振华的现在朋友或者将来的对手,这是摆在藤尾曾刚面前需要他立刻做出决定的事情。

  而这,显然也将决定这位半导体技术天才未来的命运之路。

  倭国的企业文化,遵循了其国家文化的特点,在倭国的大企业中,员工的稳定性相当的高,很少出现主动跳槽这样的事,大多数人在进入如东芝这样的大企业后,往往就是在这家企业里一直工作到退休,所考虑的前途问题,也往往局限在本企业内部的升迁。

  对藤尾曾刚来说,他现在已经是东芝电子微电子实验室的主任,属于东芝电子的中高层领导,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拿着优渥的薪水,要让他放弃几十年辛苦才努力获得的这一切,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重新开始,对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的确是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

  这可和他原先设想的跳槽去Intel大不一样。

  毕竟去Intel,那里的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实验室、现成的仪器设备、现成的生产线、甚至现成的助手……

  对了,助手!

  实验室也好仪器仪表也罢,这些都是出钱就能买到的,可合格的助手却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毕竟要培养一个精通专业的人才出来,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华夏不是有一句古话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振华君会同意吗?不管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助手,都是毫无疑问的倭国人,振华君和自己是好朋友,愿意与自己一同探索微电子行业的奥义,可是自己的那些助手,他也愿意接纳吗?

  倭国人和华夏人之间,毕竟有一些往事是绕不过去的心结。

  他抬头望向一脸沉静望着他的谭振华小心翼翼地问出了一个问题:“振华君,如果可能的话,我能从东芝微电子实验室带几名助手过来吗?”

  什么?还有这种好事?

  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啊,谭振华可是知道,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仅仅依靠一两个天才的灵光一现就可以取得重大发现和进展的时代了,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深入,新科技的涌现更多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为了探索最新的未知领域,他们需要进行严谨的分工合作,历经无数次的实验,才有可能完成目标。

  比如谭振华手中正在进行的“钕铁硼”永磁体项目,就在郭宜城教授的指挥下,动员了整个鲁大磁学专业几乎所有的力量在进行日以继夜的分组实验,以寻找最精确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再比如刚刚与师昌旭、陈笕远达成协议的碳纤维合作项目,甚至需要发动全国的力量。

  这不是说郭宜城、师昌旭或者陈笕远、藤尾增冈这些人的作用不重要,而是他们除了必须具备天才的想法和预见性之外,还必须具备团队的领导和协调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其为现代的学科带头人。

  在谭振华的前世,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华夏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他重生之前,所有媒体关于某项新技术研发者的介绍中,都会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某某某团队”,虽然只是在过去惯用的介绍方法上加上了“团队”两个字,但其代表的意义却非常深远。

  而现在藤尾曾刚小心翼翼提出的这个问题,却明显暗示着,对面的这位藤尾君不但已经动心,甚至已经在主动地考虑将来的团队一事,这,怎么能不让小谭谭喜出望外?

  

第635章 嘴上说着不要……

  

  尽管心中已经乐开了花,不过小谭谭的脸上还是不动声色,因为在他的心中,关于这个问题早已有了另外的计划。

  与藤尾曾刚想到的事情一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至理名言,谭振华也一向奉之为圭臬的,前世也够格被称为电子工程应用领域大拿的他,当然对这一点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因为他自己也是从懵懵懂懂一路被导师带领着成长起来的。

  所以在他原先的打算里,藤尾增冈除了担任新技术的开拓者以外,还必须担当起学科项目带头人的重任,负责培养出一批半导体行业的人才。

  而这样的人才,毫无疑问,首选华夏人。

  这并不是说谭振华没有海纳百川的心胸,而是基于一个最基本的认知:“科学没有国界从来只是理想主义的口号,而且,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当然,他也觉不介意借用其他的力量将别国现成的科学家拿来为己用,这,当然也并不仅仅局限在藤尾增冈一个人。

  “藤尾君,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在我的设想里,这座新的半导体实验室将设立在香江,所以,现在东芝微电子实验室的所有人员,我指的是,所有你觉得可以帮助到你的人,只要愿意去香江工作的,我都可以接纳。”

  “……呃,竟然是香江吗?”

  藤尾曾刚的脸上闪过了一刹那的犹豫,随即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振华君,为什么不可以是东京?毕竟这里的科技很发达,交通也很便利,而且如果是在东京的话,我想我可以说服很多人……”

  谭振华坚定地摇摇头道:“不,藤尾君,我可以做出很多方面的让步,但这一条不行,这座实验室必须设立在香江,所以藤尾君,只有愿意去香江工作的人,才能成为你团队的成员。”

  “这样啊……”藤尾增冈显然有些失望,甚至连刚刚下定的决心都有些动摇,毕竟对于已经人到中年的他来说,离开故土,离开熟悉的社交和朋友圈,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重新开始,那肯定是一件相当有挑战的事情。

  不过在谭振华看来,这种事情要想解决实在太简单了,简单到他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而只需要挥动支票本就足够了:“藤尾君,其实你不必考虑太多,正如你刚才所说的,东京是一个交通非常方便的城市,而这点也正好适用于香江,从香江到东京的航班只需要飞行2个多小时——而且,我必须再向你透露一点的是,我已经与别人合作投资了一家航空公司,很快就将投入运营,所以你根本无需考虑机票的问题,而且,我还为你,为每一个愿意去香江工作的倭国籍员工准备了一大笔丰厚的海外工作津贴,在香江的食宿问题也会有专门的人来妥善解决,你想现在和我讨论未来的薪水和津贴吗?”

  “嗯,这个,以后再说吧,我相信振华君的为人,一定会给出一个让我满意的数字的……”

  藤尾增冈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吞吞吐吐,表情中带着期待,不过说的时候还是非常的委婉。

  谭振华撇了撇嘴,心中暗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了吧……

  他满脸真诚地说道:“不,藤尾君,华夏有句古话,叫做“丑话说在前面”,意思就是双方事先将可能在将来产生矛盾的点都讨论清楚并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合作中明确对方的底线以便于沟通,所以,我觉得还是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比较好——不如这样藤尾君,你能告诉我你现在的年收入吗?”

  “呃,这个,好吧,既然振华君想知道,做为好朋友我也可以告诉你,我现在一年的收入大约是4800万日元。”

  他一边说一边在心中暗道:“去年的确是这个数字,可是社长先生觉得我的工资太高了,已经找我谈过话,今年要降薪10%,不过我并没有说谎,因为1983年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到发的时候……”

  4800万日元的年薪,在倭国当今社会的确已经算是非常高的工资了,要知道1983年倭国的在职人员的人均年薪水平大约是400万日元,藤尾增冈的年收入达到了平均水平的12倍。

  不过谭振华听了这个数字却摇了摇头道:“才这么点啊,4800万日元,按照现在的汇率,一年算下来连20万美元都不到,藤尾君,以你的职务和为东芝公司做出的贡献来看,这实在太少了……这样好了,如果你决定去香江和我一起创业,那么你第一年的薪水在这个基础上直接Double好了,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至少涨5%……你想要日元还是美元?”

  “咕嘟。”

  谭振华没有听见“是”或“否”的回答,而是先听见了这么一声,他惊讶地抬头看向藤尾增冈,却发现后者正呆呆地望着他,同时喉结不停地上下耸动,他不由得奇道:“藤尾君,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有什么不对吗?”

  有什么不对吗?太不对了,振华君,你实在是太慷慨了!

  此时此刻,藤尾增冈不由得回忆了一番自己的职业生涯。

  18年前,他刚刚大学毕业就幸运地被东芝电子录用,尽管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他的年薪是区区150万日元,而就是这150万日元的年薪已经让他成为了被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他努力熬着资历,拼命地加班工作、拍上级的马屁,终于成为了东芝电子微电子实验室的主任,成为了一名高管,尽管只是高管中最低的那一级,但这已经足够让他骄傲,无论是职位还是薪水,都可以让他在他的同学们中高人一筹、被人羡慕。

  可是只是源于飞机上的一次偶遇,打发漫长无聊旅程的一段闲谈,这个掌握着不可思议巨额财富的华夏年轻人就给自己开出了9600万日元的巨额年薪,而到了第二年,自己的年收入就将直接过亿!

  幸福来得太快太突然了!

  他努力将口水咽下了肚,毫不在意那发出的难听声音,勉力控制着自己的嗓音好让它听起来没有那么颤抖:“振华君,这个条件是仅仅只针对我一个人,还是……”

  谭振华知道他想问什么,所以不等他说完就直截了当地答道:“不,所有东芝微电子实验室愿意跟你一起去香江的人,都是一样的待遇,在现在东芝的基础上,将他们的薪水Double,不过为了保证我们共同的事业能够顺利地进行,我还有一个附带条件。”

  “振华君,请讲。”

  “我要求,在你的助手中,华夏人至少占到70%。”

  

第636章 选择

  

  能成为东芝微电子实验室的主任,藤尾增冈显然也不是没有智慧的人,谭振华既然把话说的这么直接,再联想前后两个不容讨价还价的条件,他也大致明白了谭振华的心思。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不可接受的,毕竟在一项新技术的研发过程中,有很多非常程序化非常繁琐的活是需要有人来干的,而且他心里其实知道,尽管他身为微电子实验室主任,看似整个实验室的大权在握,其实真正贴心的手下也仅仅只有4个人——也就是他为了研究“flash”而偷偷招募组建的小小科研小组的成员。

  东芝电子,毕竟是倭国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好不容易进入这里工作的人,要想让他们轻易地放弃在这里已经拥有的一切,和自己一起到完全陌生的香江去创业,实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就连他最忠心的“flash”小组成员,他都没有太大的把握。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当谭振华离开后,藤尾曾刚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并没有立即向东芝电子提出辞呈,而是先用了几天时间对手下管理的40多人按远近亲疏进行了逐个试探,而试探的结果也让他颇为失望——当然其实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最后肯跟他一起去香江的,只有区区2个人,且都是原“flash”的成员。

  藤尾曾刚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收拾了自己的行装,和两位将未来命运交到自己手上的忠心下属一起登上了飞往香江的航班,据说在那里,已经有一位名叫余鹏夏的律师帮他们打点好了一切,而他,将在已经人到中年之后,开始一场赌上一切的人生大冒险。

  振华君,一切,都拜托了啊!

  他想着,默默在心中向着机翼之下越来越小的东京挥手道别。

  而在此刻,已经回到了旧金山并正忙得四脚朝天的谭振华在知道藤尾增冈已经启程踏上了不归路的时候,终于将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

  终于将藤尾增冈忽悠上了贼船,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让自己在半导体行业的布局有了良好的开端——已经握在掌中的ARM代表着计算,藤尾曾刚的加盟则意味着存储,而这两条,正是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核心方向。

  不过,经历过信息爆炸洗礼的谭振华还深深地知道,除了这两个核心方向以外,还有一个方向也非常重要——通讯。

  再强大的算力,再巨大的存储能力,也还需要一个数据沟通的途径,才能将这些算力和存储能力转化为事实可见的资讯内容,变成真正的生产力。

  而现在,在他的手中,正握着一把打开通讯之门的钥匙。

  “莱斯博士,您的效率实在太让我惊讶了,这些课题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我都很喜欢,也都想投资……”

  “埃里克,我很高兴你还记得自己的承诺,也很感谢你为学校所做的贡献,”莱斯博士满脸严肃地说道:“不过,我得提醒你,任何前沿科学的研究,必然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当然意味着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这些项目上所列的申请科研经费的数字都是不太准确的估算,而根据我的经验,这些数字恐怕也只能应付第一阶段的经费,你懂我的意思吗?”

  谭振华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实在太明白了。

  曾经担任过多项课题负责人的谭振华实在太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了,用一个较小的金额,和一个较大的成果目标,先勾引主管部门把启动经费拨下来,然后尽全力拿下第一阶段成果,这样一来,无论是课题的实际研制者还是经费的审批者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只要继续发展下去,就能得到啥啥啥啥,言下之意,请上面继续掏腰包……你总不能眼看着这么有前途的项目在已经花掉了一笔钱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半途而废吧?

  原来不管是华夏还是米国,所有的课题,特别是预研课题的领导者们,申请经费所采用的手段,那都是一样一样的啊。

  他憋着笑,装出了一副一本正经又非常难以取舍的样子说道:“莱斯博士,谢谢你的提醒,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所以您的建议是,在这些课题中,我应该选择一项我认为最有前途的项目集中投资而放弃其他的项目对吗?”

  莱斯答点头答道:“如果你的投资上限的确是500万美元的话,那么我是这样建议的,当然你全部投资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埃里克,最近我听说了不少关于你的传闻,恐怕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以前都对你产生过一些误解呢!”

  看来她终于知道了些什么。

  谭振华心中暗想。

  这也不奇怪,他在伦敦、在旧金山的所作所为,原本也就没打算瞒着什么人,毕竟在资本市场上经过了几场大规模的搏杀,他不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也显然建立起了巨大的名声——这些名声现在还只是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但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将渐渐流传开来,有心点的人稍加调查,就不难得知这一切。

  而谭振华在圣诞节之前与面前这位莱斯博士的谈话,显然将引起她调查自己的兴趣。

  他不置可否的地笑了笑道:“莱斯博士,传言与真相之间,也许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不过我必须承认,我的确不是前段时间报纸上描绘的那个面对强权,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来自华夏,艰难求学的穷小子。”

  莱斯博士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耸了耸肩膀道:“我现在只想说,马修·梅隆输的实在太冤了,他连自己的对手究竟是谁都没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