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333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镍。”

  “……哈?!”

  

第818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此刻的小谭谭真想仰天大呼一声:“缘分那!”

  讲真,现在已经落入他口袋中的缅玉太公当镍矿,完全是个副产品。

  他当初明明是看在老谢的面子上,为了帮谢力部摆脱对鸦片的依赖,另外再诱骗死瘸子帮忙搞点军火才想到要找抹谷铀矿的,结果找铀矿的结果差强人意,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种豆得瓜地找到了太公当镍矿,还是一座储量非常丰厚的高品质镍矿。

  原本呢,这座镍矿在他的眼中,也不过是个帮谢力部发展壮大、并能对缅玉政局的重新洗牌发挥一定作用的手段,可谁知道,转一圈回来才发现,原来,这座镍矿对华夏的作用竟然也如此巨大。

  至少在目前,华夏尚未具备对全世界矿产资源开启“买买买”模式的现实情况下,控制住这座镍矿,对华夏来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的!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头上那个所谓“联合国特别调停大使”的头衔,来的也绝不简单呢。

  “小谭总?小谭总?”蔡启功的呼唤将谭振华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他抱歉地笑了笑道:“哦,对不起,我刚才想到了些事情,一时走神了,抱歉抱歉,蔡院长,您继续。”

  蔡启功道:“小谭总你第一个问题我回答完了啊,该你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哦,这样啊,那么蔡院长,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不必再纠结镍含量这事了,该用多少就用多少,因为镍很快就将不成为问题了,嗯,现在我继续我的第二个问题:如果不考虑资金投入的影响因素,那么我需要的钢材,你们钢铁研究院,多长时间能拿出相应的成果?”

  谭振华的话没头没尾,不过蔡启功虽然心中疑惑,却也知道眼前的这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小伙子身上藏着很多的秘密,他能这么说,必然有他的理由,再说矿产资源的事也不是他的本职工作范畴,只是他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之一罢了,便也没再深究,而是在认真地思考了一番之后答道:“小谭总,你的这个前提条件还是太笼统了,我很难回答你的问题。”

  朱英福出来解围道:“小谭总他对材料和造船都不算太在行,这样好了,蔡院长,技术要求我来提,然后你再来考虑时间和投入问题。”

  “嗯,那小朱你先说接个基本要求我听听。”

  “昨天和小谭总聊完之后,我回去大概算了算,得到了一些不算太准确的数据,”谈到了专业问题,朱英福的脸上顿时严肃起来:“详细的数据我回头再提供给你,在这儿我就简单说一下,这最上层甲板用钢,屈服强度最好能达到550兆帕以上,而且要拒磁,高韧性和断裂韧性,抗腐蚀,至少保证零下30度基本属性不发生变化,考虑到实际用途,这种钢的耐烧蚀性能也必须要好,另外,焊接性能不能太差。”

  蔡启功认真听完,又低头想了想才道:“杨老、小朱还有小谭总,说实话,以小朱提出的要求,这钟钢材的性能已经基本达到至少也是接近了西方主要军用舰船用钢的标准,比我们现在刚弄出来的907A性能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我不是推诿责任啊,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短时间内要搞出来是挺困难的,当然一旦搞出来了,也就意味着你们这些造船的,能获得一种极为优质的舰用钢材。”

  谭振华有些失望,就他的认知,钢铁研究院,那可是华夏最顶尖也最权威的钢材研究单位了,而蔡启功既然能在50出头的年纪就从那个人尖子汇聚的地方脱颖而出当选了科学院院士,那显然是有一身真本事的,他都能说出“挺困难”这个词,想来,这把握性就相当低了,难不成,自己还要想办法到国外去弄点合用的钢回来?

  他还在皱着眉头琢磨到哪儿能弄回点自己想要的钢材,那边的蔡启功却又说了一句:“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得,明白了。

  前世在4014所干了大半辈子的谭振华顿时就转过弯来了,自己怎么忘了,这位蔡启功蔡院士,除了院士的头衔之外,还有一个身份,他可是钢铁研究院的院长!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除了具有高超的学术造诣之外,必定还练就了一项别的特殊技能!

  身为一院之长,这项技能要是不能将其娴熟掌握并修炼得炉火纯青,如何能够服众?

  这项特殊的,具有极大号召力和威慑力的技能就是——要经费!

  专家,也是要吃饭的,是要养家糊口的,对吧?

  你就算有再牛逼的学术造诣,弄不来钱给大伙儿发工资奖金,你这院长的位置,坐得稳不?

  想明白了这些,谭振华顿时心中大定,不过他脸上还是不露声色,顺着蔡启功的话问道:“蔡院长,按你的意思,其实还是有办法可想的对吧?那你能说说这个办法是什么吗?咱们一起合计合计,看需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个办法变成现实。”

  蔡启功则摇了摇头道:“办法是有一个,但是风险也挺大,小谭总,我听说你也是学工科的,应该知道,材料学其实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吧?”

  谭振华点了点都,表示他能理解。

  于是蔡启功又接着说道:“既然是实验科学,那就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加快进程。”

  谭振华飞快地应道:“蔡院长说的,莫不是举国体制吧?”

  蔡启功微微一愣,随即一拍大腿道:“都说小谭总是个聪明人,果然啊,我才这么一说,你就明白了,是的,我说的,就是举国体制,而具体到这件事上来说,那就是要发动全国上下所有与钢材研究相关的部门、高校、企事业单位,大家一起来做这个项目的公关,人多了,那实验的进程自然就能加快,也就越有可能尽早出成果。”

  谭振华点头,他对这一套实在太熟悉了,当初为了搞“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他就鼓动着郭宜城在鲁大搞过一个缩微版的,而且在他与师昌旭、陈笕远关于碳纤维项目的突破方案中,也重点讨论过这个“举国体制”。

  他应道:“这当然是个好办法,但是蔡院长,你说的风险又是什么?难道是说,即便采用了举国体制,失败的可能还是很大吗?”

  “当然依然有很大的失败可能,毕竟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走的路就一定是对了,一定能获得成功。”蔡启功严肃地说道,“但这只是其一。”

  “那么其二呢?”

  

第819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

  

  “其二自然是,这个项目并没有获得国家的立项,没有这个名头,我恐怕很难调动起这股力量。”

  蔡启功满脸遗憾地说道:“我当然知道研制出这种钢材的好处和前景,但在没有国家立项的情况下想要发动“举国体制”,实在太难了。”

  谭振华点了点头,仿佛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道:“要多少钱?”

  “呃……什么?”蔡启功明显对谭振华问得这么直接没有心理准备,被谭振华这么一问,当时就愣了一下,他恐怕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问的是,要想把你说的那些人都发动起来,需要多少钱。”谭振华耐心地又重复了一遍道。

  “小谭总,这不光是钱的事……”

  蔡启功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谭振华的表情,却发现后者正嘴角含笑地望着他,他不由得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干脆一咬牙道:“好吧,这就是个钱的事,当然,我需要向冶金部做一份特别的报告来说明,但我不能担保一定会批下来。”

  “他们会批的,我觉得,只要你在报告里重点说明,这种钢材是我投资研发的,他们肯定会批。”

  “为什么?小谭总,我知道你在京城各大部委里的名声很大,可这事儿也不一定吧?难道说,你上面……”

  “我上面啥人也没有,只不过啊,我刚给你们冶金部立下了一桩大功,帮他们搞定了一种华夏稀缺的金属矿藏的来源,我觉得,帮我研制一种钢材这种互惠的小事,他们肯定会帮忙的,更何况,这研制费用还是我出的。”

  “小谭总,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你帮我们冶金部搞定了一种华夏稀缺的金属矿藏的来源?我怎么没听说过?什么时候搞定的?又是个什么矿?”

  “时间么,就在我回国之前,因为是刚办完的事,所以你不知道也正常,至于是个什么矿么……”谭振华说到这里,故意打了个顿,拉长了尾音,等到屋内众人都被吊足了胃口才含笑说道:“自然就是蔡院长刚才说的那个三大金属辅料之一的镍了。”

  “哈?真的?那个矿在哪里?储量怎么样?丰度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开发?”

  蔡启功乍闻喜讯,也顾不得保持他的院士风度了,直接就将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

  “矿在缅玉,储量应该是相当丰厚的,据前期勘探队的人说,这是目前发现的,亚洲规模最大的红土型硅酸镍矿,矿石储量很可能超过了4000万吨,矿石的平均丰度达到了2%,而且我回国之前,已经与缅玉各方达成了协议,很快就能实际投入该矿的建设和开发之中,所有的矿区建设工程都是由我们华夏承包的,而我个人占据了这座矿一半的股权,也就是说,这座矿将来的出产卖给谁,我至少能当一半的家,不过考虑到缅玉政局目前的现实情况,恐怕我们华夏将是这座矿出产的唯一买家。”

  “真的?”

  “千真万确,而且我觉得过不了多久,蔡院长就能得到官方的准确消息了,毕竟那边的合同都已经签订,而要调动华夏的矿山建设队伍出国建设这座矿山,少不得要在冶金部内部搞一次动员的。”

  蔡启功兴奋地伸开双臂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宣泄了一番自己心中的喜悦,这才转过脸来对谭振华说道:“小谭总,谢谢你,我代表我们钢铁研究院谢谢你。”

  谭振华却道:“蔡院长,谢么,咱们就免了,我这也是一桩生意,就像现在和你谈的一样,咱们不如好好聊聊我要的那块钢接下来该怎么办好了……你还没告诉我,要多少钱,才能发动一次“举国体制”来研制我要的东西呢。”

  “呃……”蔡启功想了想觉得谭振华说的也对,目前来看,卡住了华夏高性能钢材行业多年的镍已经有了清楚稳定的供应渠道,那么已经研制成功的907A就可以不必再纠结顾虑什么而直接投产了,这样一来,本院的很多人就可以腾出手来,如果再有足够的钱发动全国的力量,再加上部里的支持,那么,向新的,更高性能钢材发起挑战,其实就变成了一项必须要做也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在这其中,船用钢材,显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毕竟这个行业可是个耗钢大户,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只是这个钱要多少合适呢?

  他试探性地问道:“小谭总你看啊,我们虽然看到的是一块钢,但实际上牵涉到了非常多的细分学科,比如断裂力学、温度控制、热处理、失效研究、焊接等等学科,这种高屈服强度的低碳钢,光一个焊接恐怕就得花很大功夫钻研,用什么焊接方法、什么焊料、在什么温度焊接都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才能得出最佳的方案,所以这笔费用么,你看……能不能给一千万?”

  他这是存了先要个高价试探一下的意思,毕竟人家投资方说的清楚,这是一笔生意,生意么,总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这跟他向部里要研究经费的过程其实一样一样的。

  谭振华听了这个报价脸上却没什么表情,而是接着问道:“那么,我除了能得到够我造船的钢以外,还能得到什么?”

  “呃,这个……”蔡启功顿时尴尬了。

  是啊,人家掏那么大一笔钱搞科研,完了就给人家几块钢,还大概率是要人家再掏钱买的,毕竟钢厂和他们研究院也不是一个单位,人家也要吃饭的对不?

  讲真,他也当了好几年院长了,这种问题还真没考虑过,以前都是国家下达研制任务,国家给钱,然后做完了课题,成果交给国家也就是了,谁会问他这种问题啊?

  谭振华也看出了蔡启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不由得笑了笑道:“这样吧,这个钢既然是我花钱委托你们研制的,那将来这钢搞出来之后,它的知识产权就得归我,蔡院长既然管着钢铁研究院,想来也是知道国际上有“专利”这种说法的,我的意思呢,这块钢的专利所有权人得是我或者我指定的机构,你看这么处理行不行?”

  专利啊,嗯,蔡启功身为科学院院士,当然知道这个东西,他还听说材料学界的泰山北斗师昌旭院士在今年的人代会上联合了不少知名学者提交了一份恳请国家尽快出台《专利法》的议案,他对此也是极为赞同的,只不过,这么大的事儿他觉得自己做不了主,得他的顶头上司冶金部说了才能算。

  毕竟他刚才约莫估计了一下,这次的动静可能会比较大,要动员的单位很有可能过百,而要动员的人,更有可能要上千!

  他的犹豫让谭振华暗暗叹了一口气,华夏的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一千万就一千万,蔡院长,我也不让你为难,你把我的意见带回去和部里商量一下,看他们怎么说,对了,你还可以告诉他们,只要同意我的条件,这一千万,我给美元。”

  

第820章 港湾

  

  终于可以回家了啊!

  完成了预定的计划,放松下来的谭振华顿时就感觉到了阵阵疲惫侵袭而来,于此同时,对那栋第9号灰楼的思念变得无比强烈而执着,让他再也不能多等待哪怕一分钟了。

  之前他已经在魔都整整待了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他除了与杨槱、朱英福及蔡启功详细讨论了造船的方案,并达成了先设计、再建造、最后在甲板上加装特殊钢板进行改装的流程之外,还抽空去了趟魔都飞机制造厂和吕光杰书记及“运十”团队的一众干将联络了一番感情,在做完了这些之后,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放心回家了。

  这一个星期中,他收获了很多,经过了与“祖师爷”等几位行业大拿的不断交流,他认识到了,在他前世华夏造船行业的崛起,走过的是一段多么艰难的路。

  从现在开始算,直到下个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期,华夏才终于在竞争极为惨烈的全球造船行业中获得了领先的地位,期间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而在这40年中,在华夏造船行业逐渐崛起的同时,也有无数原先傲视全球的知名船厂纷纷倒下,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造船业,绝对是资金、技术、劳动都大规模密集的行业,而且也是一个国家重工业能力的集中体现,就在这几天之里,杨槱曾经带着他参观了一次江南造船厂,在那里,他看到了参天的吊装机械、巨大的金属切削机床、宛如巨人般的万吨水压机,然而,在这些充分体现了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大型机械中,除了那台建成于1962的1.2万吨水压机,其余的但凡稍微先进一点的,上面的铭牌都刻满了外国文字。

  这些文字有些是英文,有些是德文,有些是日文,还有一些是俄文,杨槱告诉他,这些机械设备的来源驳杂,有些是50-60年代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的,有些是旧华夏时候留下来的,也有一些比较新的则是改开以后从西方国家购置的,不过,因为这种大型、超大型重装备的售价都非常高昂,所以,这里的装备很少有全新的,绝大部分都是买的国外的二手货……

  听到了这些,谭振华在一阵心酸的同时,也不禁暗生敬佩。

  40年时间,整整一代华夏造船人,就是在这样落魄寒酸的基础之上起步,发起了一次史无前例、一往无前的冲锋,赌上了自己全部的青春、热血、智慧和汗水并创造了一场史诗级别的大胜——到谭振华重生之前,公元2017年,华夏商用船舶制造业面前仅剩下了唯一一个还能勉强站着的对手,南高丽。

  当然,这次的参观除了让他心生感慨以外,也提醒了他,他先前的计划中还有不太完善的地方,有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是他之前没有布局和考虑的,而现在,他得想办法补上这一环。

  所以,他站在那台三梁四柱六缸,地面之上23.65米,地下40米,重达2200余吨的华夏首台万吨水压机前凝立良久之后,问了杨槱一个问题:“杨院士,您觉得,像这样的机器,我们华夏现在还造得出来么?”

  杨槱一时有些愕然。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谭振华想问的是什么。

  安装在江南造船厂里的这台1.2万吨的水压机,1957年开始设计,1962年6月22日正式建成投产,迄今已经过去了21年,而在这过去的21年中,华夏历经了太多的波折,有太多珍贵的资料遗失,也有太多的老一辈杰出人物凋零,他自己不也差点……

  他摇摇头,将那些已经过去了的小事从脑海中扫了出去,沉声答道:“小谭总,我不是搞这些装备的,所以不是回答你这个问题的合适人选,如果你真想知道答案的话,应该去找另外一个人。”

  “是谁?”

  “他叫沈宏,就住在京城”,杨槱一边说着,一边走近了那台巨大的水压机,伸手在它已经显得斑驳的外表面上摩挲了一阵才轻声答道:“他是这个孩子的父亲。”

  ……

  当谭振华真正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7月的下旬,而当他踏进家门的第一时间就得知了家里竟然双喜临门——老爸谭铭晋升高级工程师成功,而且,所里要分房子了!

  按照老谭同志现在的工龄级别,他可以分到一套70个平方、有客厅还带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两居室豪宅!

  一家四口人喜滋滋地去看了图纸挑了房号,然后就在那片现在还长着半尺高荒草的未来工地上转悠了大半天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而且谭振华敢打赌发誓,当天他在那片荒地上至少见到了小半个研究所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