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363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他想了想答道:“因为我的专业啊,埃里克你不会不知道我是研究什么的吧?”

  谭振华来之前,当然已经了解过了一番,知道这位杨震吟郑重推荐的接班人选是玩啥子的。

  他专注的研究方向是:计算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量子通信复杂性、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算法、以及量子通讯协议安全性基础。

  我的读者同学们是不是感受到了超出知识面的痛苦……

  事实上谭振华在刚看到了这一长串的研究方向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卧槽,这属于典型的字都认识系列啊!

  咱们还是说人话来简单解释一下吧,这位姚教授,研究的是理论物理及数学。

  换句话说,他搞的这些东西,属于基础理论的范畴,虽然基础理论是工程应用的基础,但却也是非常难以用较快的速度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的,更很难凭此在短时间内变成可以售卖的商品。

  这与谭振华先前投资的几个项目可有本质性的不同。

  想了想,谭振华觉得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姚教授,是这样的,我正在规划一座实验室,地点就放在离咱们斯坦福不远的圣何塞市,杨震吟教授已经同意了出任这间实验室的负责人,而他推荐了你,希望你也能加入这家实验室,所以今天我来了。”

  “哦,是这样啊。”姚启智点了点头,随即用非常漫不经心的语气说道:“行,我答应了。”

  “……呃,姚教授,你,你说什么?”

  谭振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就能答应得这么痛快了呢?我这还憋着一肚子滔滔不绝的大道理加小勾引的游说之词没说呢,就连口袋里的支票本都还没来得及掏出来……你这样,不是把我憋死了吗?

  “我说我答应了啊?”姚启智以为谭振华真没听清,又加重了语气重复了一遍道:“杨老是我敬重的前辈,无论是为人还是学识、眼光都是我佩服的,既然他愿意出任你这家实验室的负责人,还想到了邀请我,那我还有什么说的?不过埃里克,目前我还不能放下在斯坦福的工作,所以啊,暂时先做个兼职,行不行?”

  行,当然行,怎么不行?

  别说是做兼职,就算只是挂个名也行啊?反正你搞的那些玩意,咱也听不懂,咱也不敢问……咳咳咳,一时半会儿还成为不了实验室的主攻方向,杨老先生既然看重了你,想把你当未来的继任者培养,那就不用急在一时,反正按照上一个时空的历史啊,杨教授的身体可好着呢,绝对有挑战百岁的实力,他今年他才62,至少还能帮自己顶上十来年,人可是年过八旬还能老当益壮、枯木再逢春的主……咳咳咳。

  既然姚启智答应得痛快,谭振华也就不再纠结了,又简单说了一下自己想要搞这座实验室的初衷,同时也重点介绍了一下杨震吟对实验室的规划,而姚启智在听得频频点头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意见,谭振华这才发现,杨老推荐这位的确是有道理的,此人思路之敏捷、反应之迅速,远超常人。

  他当然不知道,姚启智,这个现在还只有38岁,杨震吟口中的“年轻人”日后能够取得的成就、达到的高度。

  简单介绍一下吧,熟悉华清大学的同学们都知道,在华清校园内,有三栋“大师楼”,入住了三位国际顶尖的学者。

  其中的一栋自然属于杨震吟,而另外两栋呢?一栋属于力学和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现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华夏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家翘先生。

  而另一栋,就属于姚启智。

  他能获此资格,当然是实至名归的,因为他创建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次领域:通讯复杂性和伪随机数生成计算理论;奠定了现代密码学基础,在基于复杂性的密码学和安全形式化方法方面有根本性贡献;为解决线路复杂性、计算几何、数据结构及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开放性问题建立了全新典范。

  说点能看懂的吧,姚启智,2000年计算机界最高奖项“图灵奖”的获得者,米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华夏科学院外籍院士、华夏科学院院士、香江科学院创院院士。

  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对,杨震吟没有看错人,姚启智于2017年和杨震吟一起,放弃了外籍,重新恢复了自己身为炎黄子孙的荣耀身份!

  再顺便说一句,华清大学校园内三栋“大师楼”里居住的大师们,都是在杨震吟博士的努力邀请下回归华夏的!

  谭振华不知道这些,不过他至少知道,能搞那些他连名字都看不明白的理论的人物,必定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而能将这些高手搜罗到自己的贼船之上,那是他最乐意做的事。

  “存人失地,人地两得”,这战术,不仅仅可以运用到战争中,更可以拓展到很多其他的方面。

  和姚启智交流得很愉快,双方在对实验室的未来规划上取得了非常多的认同,不过直到最后告别的时候,姚启智才终于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自己居然还不知道答案。

  “振华,咱们的实验室,叫啥名字来着?”

  

第897章 我全都要

  

  搞定姚启智的过程轻松愉快,可还有一个人手的选择就让谭振华犯了难。

  也就是杨震吟要求的,既懂科研,又懂管理的助手人选。

  讲真,目前在米国工作的华裔,绝大多数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究型人物,精通管理又已经有了一定成绩的那是少之又少。

  所以当罗琳又将一份备选名单交给谭振华的时候,他发现这份名单明显比之上一份短了很多。

  而当他再看这份名单上的人名的时候,顿时就是一阵苦笑。

  因为这份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居然是——张忠谋。

  而第二个名字则是——张振中。

  好吧,看来海德思哲的人才资料库需要更新了……

  谭振华摇摇头,再次苦笑,自动忽略了这两个名字,开始看名单上列出的第三个。

  然后,他的眼睛“刷”地就亮了。

  虞有成。

  这个名字他听说过。

  不但听说过,他还知道,此人,日后将成为英特尔公司的副总裁,并领导了一系列重要产品的研发工作。

  这一系列产品包括:80486以及,第一代“奔腾”CPU!

  他的名字,也随着这一系列产品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在华夏大地上广为流传,被宣传为“华裔杰出人物的典型代表”,更有文章吹捧他为“改变了英特尔的那个华人”。

  不过,这些耀眼的业绩和光环此刻都还没有加诸在他的身上,在谭振华手中的资料里,这位虞有成博士,他斯坦福的校友学长,现在还仅仅只是一名生产品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算是英特尔公司的中层职务,而且他现在主要管理的产品线也并不是CPU而是DRAM。

  他之所以能在罗琳列出的这份名单上位列第三,与其说是因为他目前在英特尔担任的职务,倒不如说是因为他丰富的职业经历。

  而这些职业经理在谭振华看来,简直是一段曲折的折腾史。

  1943年出生于魔都的虞有成,在随着家人辗转到了米国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应该在1964年毕业……但是,并没有。

  原因说来真是好笑,他自己的解释是,那年,他恋爱了,所以耽误了学业……

  拜托啊,兄台,你已经成年了好么?读的可是博士,不是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居然还能因为“早恋”耽误学业?!

  好在,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复读3年之后,他终于毕业了,并兴高采烈地加入了一家当时米国最牛逼的半导体公司——仙童。

  这家“仙童半导体公司”牛逼到了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为“硅谷”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电子、电脑业界的“西点军校”!

  同学们所熟知的英特尔、AMD、国民半导体公司NSC……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其创始人,都曾经是仙童半导体的员工。

  对此,有一本著名的畅销书《硅谷热》(Silicon Valley Fever)写到:“80年代初期,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职是进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导体业的途径。”

  这家公司在当时的影响力可以从一次会议得到证明: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 400位与会者中,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的只有区区24人。

  说回正题,这位虞有成博士进入仙童之后,在哪位领导手下工作呢?

  答案是,安迪·葛洛夫。

  对,就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三巨头之一。

  过了几年,当虞有成在仙童终于崭露头角,混成了一个部门经理,手下掌管了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时候,之前已经从仙童出走的安迪·葛洛夫、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也创立了英特尔公司并开始招兵买马,听到了消息的虞有成立刻抛弃了因为众多人才的出走而江河日下的仙童,投奔了老领导,并成了一个工作小组的头——加上他,这个小组一共有4个人。

  初创的英特尔当时并没有将CPU当成自己的主攻方向,他们最主要产品还是内存芯片,也就是DRAM,虞有成用一次成功的技术革新——将生产集成电路所用硅片的直径由2英寸增加到3英寸,从而增加单位产量,奠定了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并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被调到公司生产一线的品管部门工作。

  虞有成显然不太满意自己在英特尔公司现在的工作岗位,所以,在这么混迹了几年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职。

  辞职之后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他跑到了香江,一边卖电脑,一边办培训班普及计算机知识,企图借助香江与大陆的联系优势,打入庞大的,看似潜力巨大的内地市场。

  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中关村”创业既视感?

  要说,这意识是个好意识,主意也是个好主意,但,兄台,你这是不是太超前了一点?

  1979年啊,大哥,华夏全国人民都还在为吃饱肚子而奋斗呢,平均工资只有不到50块人民币,你去卖售价2000美元的个人电脑??

  于是,折腾了两年的虞有成成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毫无悬念地创业失败了,他灰头土脸地回到了米国,好在,老领导葛洛夫对他的能力还是认可的,将他又召回了麾下,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DRAM生产线品管。

  而现在,他正面临着一个痛苦的选择——继续折腾已经被倭国人打得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DRAM工艺,还是转投前途未卜的80386 CPU研发小组?

  谭振华津津有味地读完了虞有成博士的折腾史,然后开开心心地在他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道:“罗琳,帮我把他挖过来,告诉他,薪水双倍。”

  罗琳显然已经习惯了谭振华这种出手阔绰的作风,她挑了挑眉毛,笑着应承了,然后就听见谭振华接着道:“你再告诉他,就说除了“矩阵”实验室的行政总监职位之外,我这里还有一家芯片公司副总裁的位置在等着他,另外,”

  谭振华稍稍顿了顿,又笑眯眯地补充了一句:“你还可以向他透露一个消息,就说这家芯片公司也有一个CPU的研制计划,所以,他能从英特尔带出来几个人,就带出来几个,我全都要。”

  

第898章 新的战线

  

  1984年7月2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当地时间下午16时15分,第23届夏季奥运会在洛杉矶纪念体育场拉开了帷幕。

  而在那面红旗的指引下,2百多位华夏运动员昂首步入会场的时候,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诞生了!

  这是华夏在阔别52年之后,终于回到了奥林匹克国际大家庭!

  整个会场欢声雷动、掌声四起,而谭振华、谭振国、张小花夫妇及林双喜几人则合力在看台上展开了一面大大的红旗。

  他们欢呼,他们雀跃,他们仰天长啸,他们泪流满面。

  此刻,他们只能用反复咏唱那唯一可以伴随红旗升起的那首歌来表达他们的心情。

  “……”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谭振华抛下了所有的工作,在每一个赛场为来自祖国的运动健儿们加油鼓劲,不论他们成功还是失败,不论他们的成绩优秀还是平庸,只为他们洒下的汗水、创造的历史。

  当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比赛中为华夏射落了华夏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红旗第一次在奥运赛场最高端升起的时刻,谭振华知道,52年前,刘长春孑然一身来到这同一座城市参加奥运会的悲伤历史,一去不返了。

  而当华夏的骄傲,女排,干净利落地以一个3:0将东道主米国队斩于马下,并以此完成了“大满贯”伟业的最后一块拼图之后,谭振华知道,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华夏,此刻必定举国欢腾!

  ……

  8月12日,全球关注的体育盛宴终于落下了帷幕,华夏奥运代表队的洛杉矶之旅堪称完美,他们向全世界展现了新时代华夏人的风貌——执着、奋进、敢于拼搏、顽强不屈,在运动场上,他们就是战士,他们带着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以排名第四的优异成绩宣告了一个大国的回归!

  华夏运动员们的战役结束了,谭振华也不得不收拾心情,结束了难得的假期。

  他也将回归自己的战场。

  这次,他将开辟一条全新的战线。

  老大谭振国已经选定了生物专业全米排名第三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导师是伯克利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Robert·T·Jian,华裔,中文名钱泽楠。

  谭振华稍稍调查了一番这位钱泽楠,然后就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这位出生在香江的钱教授得算老谭家大半个老乡,祖籍浙海省,乃是吴越王钱镠三十二世孙,而这位生于公元九世纪,“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恐怕不会想到,他能为华夏近代贡献了如此多的杰出的子孙后代。

  嗯,这位钱泽楠啊,和华夏搞原子弹、导弹的那“三钱”、研究国学的钟书先生都是一家子。

  而且按族谱,他居然还比那位搞导弹的神仙人物还长一辈,这可就有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