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368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他正想开口询问,却听见卢赫生已经用异常惊讶紧张地口吻叫了出来:“振华,你刚才说,你这里有一架F-14?”

  

第908章 好莱坞,你骗我!

  

  “是啊,我有一架F-14,完好,能飞,能打,卢爷爷,要不我领你去看看?”

  卢赫生是真想亲眼看看,华夏从哪儿搞了一架这头大猫过来!

  不过这架飞机的存在是被严格保密的,所以需要陈义坚出面打一个报告,经保密局批准才行。

  当然在座的几位没人担心这种明显属于走过场的手续问题——陈义坚就不用说了,他本身就够资格对这头大猫想看就看,看个通透,而另两位呢?一个是搞来这头大猫的功臣,另一个则是大猫的总设计师,对他来说,这头猫,本来也没什么秘密可言。

  所以手续很快就批了下来,三人上了一辆吉普车,径直开到了离得不远的阎良试飞院。

  阎良试飞院,代号3630,是华夏唯一经国家授权的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同时也是国家级的飞行试验技术研究机构、华夏唯一的“飞机适航认可实验室”。

  换句话说,甭管这飞机是在华夏哪儿生产的,只要它想在华夏上空飞行,都必须到这里来做最后的试飞检验,通过所有的科目之后,才能拿到准生证或者适航证。

  硕大的机场上,露天停放着好些飞机,吉普车从边上驶过,让车中的谭振华大饱了一番眼福,不由得大呼过瘾;而卢赫生也终于有机会通过观察这些飞机而对华夏当前航空工业的整体能力得出一个更加全面些的评价。

  可惜,这个评价并不高。

  尽管仅仅是通过车窗惊鸿一瞥,他还是以自己的经验从停放在机场上的这些正处于试飞状态的飞机得到了结论:华夏当前的航空设计和制造业的整体能力,应该与那天他在盛阳看到的差不多,勉强接近米国60年代中期的水平,盛阳的那架“歼八II”就是这种能力的综合反映,至于他今天看到的“飞豹”则完全是一个“异类”,是谭振华通过种种手段“揠苗助长”的结果!

  这让他在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

  吉普车在一座半封闭的停机棚前停了下来,三人下了车,卢赫生一眼就看到了棚中停放的那架飞机。

  微微下倾的硕大圆锥型机头、斜切矩形进气口二元进气道、标志性的翼套与可后掠变翼……

  没错,这是他最得意成功的作品——F-14“熊猫”!

  实在没想到,在遥远的华夏,他居然还能与它重逢。

  他走上前去,绕着它转了一圈,又一圈,这才拍着它的机翼问道:“振华,你确定它还能飞?”

  谭振华笑着答道:“当然,我们仔细检查过了,它的状态非常良好,事实上它已经不止一次地飞过了,还发射过一枚“不死鸟”并成功命中了靶机。”

  “你是说,你们连“不死鸟”都有?”

  “当然,没有这型导弹,F-14战机怎么能发挥出其战力呢?”

  卢赫生点点头,默默注视了它一会儿,才又问道:“我猜,这些东西是你从伊波斯弄来的吧?”

  谭振华坦然答道:“是的,卢爷爷,它是我与伊波斯某桩生意的附带条件。”

  卢赫生顿时想起了谭振华曾经向他坦白过并希望他严格保密的,关于如何将格鲁曼折腾破产的经过中,那桩在米国政界、航空工业界掀起过轩然大波的“波斯门”事件。

  曾经,他觉得谭振华说的那些事有些太过天方夜谭,因为那实在超出了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想象力边界,但今天面前的这架F-14战机却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既然谭振华所告诉过他的一切都已经被眼前的事实证明了是真的,那么……

  卢赫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沉默片刻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问道:“那么,陈总师,振华,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

  F-14战机的总设计师卢赫生将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加盟并亲自带领预研小组的消息顿时在3603所里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所里的年轻人更是蜂拥到了所人事处打听消息。

  毕竟,稍有点上进心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能与世界级飞机设计大师一起工作的机会,这段工作经历,也许会成为他们一生科研工作中最宝贵的财富!

  鉴于想要报名加入这个预研小组的人实在太多,3603所不得不在经过了本所内的几轮初选之后,将一份名单提供给了卢赫生,并让他亲自面试这些人加以定夺。

  谭振华当然也得到了这份名单。

  而他在其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唐常虹, 男,1959年出生,现年25岁,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同年分配进入3603所工作,现任“飞豹”战机空气动力设计小组工程师……

  他拿起了这个人的简历,微微一笑,将其放在了所有进入了最后一轮面试的工程师们简历的最上面。

  ……

  迈克·泰森终于明白了,谭振华和他那位瘸子朋友在将他送进了“宁都陆军指挥学院大门”时,两人脸上的那一抹诡异笑容究竟是什么含义。

  这里,和他的想象完全不同。

  习惯了无拘无束生活方式的他,在开始的几天里极度不适应。

  因为,在这里,规则无处不在。

  每天早上按时吹响的号角;十分钟内务整理时间必须做好的一切包括整齐的穿着和必须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床铺、两人成行、三人成列的行走方式;要求严格到近乎变态的站姿和队列操典……

  这一切,都和他过去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

  组织、纪律、服从。

  几乎每时每刻,这里都在强调这一点。

  这种严苛的要求和近乎枯燥的培训方法,能培养出优秀的军队、战士和指挥官吗?

  难道战士不应该是凭借高超的武器操作或者格斗技艺在战场对敌人肆意凌辱?

  难道指挥官不应该是激发出每一名战士的优秀天赋并让他们充分发挥以获得战争的胜利?

  难道军队不应该是男人们展现自己满身的肌肉线条和雄性荷尔蒙以吸引女性的地方……

  好莱坞,你骗我!

  

第909章 他想得倒美

  

  迈克·泰森开始了他在“宁都陆指”的淬炼之旅;而在同一座城市里,宁都4014所第一部以部分以萨供应核心配件生产的PD雷达已经下线,阎良那架被当成“发动机飞行台”使用的老轰六发挥了新的作用,利用其巨大的机头安装上了这部雷达展开了测试,雷达零部件的全国产化进程则随着电子部一声令下,调动了全国各相关单位开始攻关,而其中绝大部分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工作则不出意料地落在了同城的4055所身上,因为4055所不但是电子部南北并列的两大核心器件研究所之一,更是谭振华老妈的工作单位,虽然徐青只是所附属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但谁都知道谭振华那“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一贯尿性……

  谭振华重新回归了校园,一边读书、一边与薇薇安卿卿我我,间或关心一下他在米国各项投资事业的进展情况;西京两厂一所的工作在稳步推进;“十号工程”终于花落蓉城,宋文华一边开始了这型战机的研制,一边继续魔改着“歼七”;重沁西南铝厂的3万吨模锻改造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武汗船舶设计研究院两艘大型船舶完成了全部图纸设计,大联船厂凭借“长城”号的高质量顺利交付再次获得了订单,签约方居然是巴铁;京城化工学院的碳纤维中试生产线终于调试完成,在罗罗工程师的帮助下,以进口原料顺利产出了第一炉碳纤维;香江的基建工程也已经进展过半,在先期完成的几栋厂房里,来自倭国的生产线开始了紧张的安装调试,第一块晶圆的产出指日可待……

  一切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就连太公当的镍矿都已经顺风顺水地完成了第一期建设,随着巨大的矿山机械逐步到位,越来越多从全国汇聚到此的矿工们带上了安全帽,在华夏派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矿产发掘工作。

  但总有人是不甘心和平的。

  因为善良守序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只有邪恶混乱才可以。

  经过了两年多的蛰伏,在CIA不遗余力的支持下,昆撒和张书荃的力量终于重新壮大到了不再甘于寂寞的程度,而他们的野心,也随着力量的壮大而日渐膨胀。

  那纸与鲍启侠部签署的停战协定,早就被昆撒当成了擦腚的废纸;至于当年对方没有乘他们虚弱的时候落井下石的情义?昆撒大统领认为自己的目标既然是为傣族的独立建国而战,当然不能被一点点情义束缚住手脚。

  所以,当11月初重新露面的阳光宣告缅玉的雨季结束之后,“掸帮共和国”打出了旗帜,昆撒自任“总统”及“三军总司令”,张书荃任“总参谋长”,已经扩充到2万余人的武装力量被分为6个师,除了留2个师紧守经营了2年有余的多依朗村老巢之外,其余4个师1万余人,由昆撒自领一师做为总预备队,其余三个师分别向北、南、西三个方向对金三角地区原鲍启侠部控制区悍然发起了进攻。

  金三角,战火重燃!

  然而,令昆撒和张书荃都没有想到的事,他们这次的进攻居然会这么顺利。

  向北进攻的部队一直打到了南卡江边的景栋才遭遇到了成建制的抵抗,对方打出的旗号是“缅共景栋特遣大队”,显然与之前已经大肆宣扬过名号的“815军区”鲍启侠部不是一个番号,而且从人数和火力配备水准来看,也确实不像是一路人马——之前昆撒部可是与鲍启侠部在金三角有过多次摩擦,对方强大的火力曾经给他们留下过极为深刻的印象。

  但这支人数不满千余、火力配置更远不如鲍启侠部的“散兵游勇”却让昆撒以及张书荃在考虑再三之后,停下了扩张的步伐,双方隔南卡江对峙。

  因为再向北不到一百公里,可就是华夏国境了,昆撒和张书荃的头再铁也不敢去招惹,这要开战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突得猛了,再有几颗子弹或者炮弹什么的飞得远了些,那不就捅了马蜂窝……

  再向西北也不行,这支队伍明显是缅共老根据地的外围据点,如果说丢了类似“飞地”的金三角“815军区”,缅共还能勉强接受的话,那要是从这里再往西北前进,恐怕就要进入缅共控制的核心区域了,那必然触及其底线,并有极大可能遭遇严厉反击,与这样一支同样打着反政府旗号且同样擅长丛林作战的队伍开战,至少在目前这种形式下,是不明智的。

  况且这一路向北的人马已经打下了大大的地盘,也需要停下来整合新占领区内部的各种力量,金三角可不是那么容易占领的,其中大大小小的村寨,哪家没有几十条枪?

  敌人停下了进攻的步伐开始沿江布防,也让“缅共景栋特遣大队”的领导人蒋志敏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虽然自从得了这个番号两年多来,他也算在原先不到三百人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一番,还从鲍启侠那里弄到了不少装备,实力对比他刚从邦桑跑出来的那会儿有了极大的增长,可真要凭借手中的这点力量硬抗占据绝对装备和人数优势的昆撒部北征军,他的心里可还是直打鼓。

  事实上他早就做好了见势不妙立即撤退的打算,鲍启侠临走的时候也是这么跟他交代的。

  而且蒋志敏还看得出来,鲍启侠带着“815军区”撤退从他地盘上过的时候,甚至有些巴不得他也跟着走,那样的话,昆撒就难免要与缅共邦桑势力接壤,以这两支队伍现在的德行,起摩擦那是大概率事件。

  不用打最好。

  他这样想着,开始履行向鲍启侠承诺的工作——每天至少一封电报地汇报对昆撒北征军的情况侦查报告。

  相似内容的电报也从别的地方不断汇集到了鲍启侠的案头,昆撒部的南征大军在到达茂奇市后也停止了前进,与政府军隔5号公路相持,西征部队则在抵达距缅玉第四大城市东枝市十余公里处的茵莱湖东岸后停下了脚步,显然也没有与驻扎在东枝市的缅军开战的意思。

  “看来,昆撒是打算先把这块地方吃下去好好消化消化了。”

  抹谷,815军区指挥部临时驻所。

  看完了所有电报的鲍启侠走到了作战地图前,用手比划了一个大大的,几乎囊括了缅玉大半个掸邦省的圈然后说道。

  “也算他有点自知之明吧,在看到缅玉政府军的旗号后,就自动停止了前进,这是打算继承我们之前的地盘,默认我们与政府军达成的控制区和停火线呢。”林铭贤笑道。

  “他想得倒美。”谢力轻蔑地说道。

  

第910章 状态一,行动二

  

  谭振华收到了自清迈发来的一份电报,电报上只有三个字:“状态一”。

  这是他与鲍燕来约定好的暗语。

  上一次的清迈之行,他绝不仅仅是调停了缅玉各方的利益、消弭了战火,也不限于与迈克·包华斯达成了某桩秘密的协议。

  当从迈克·包华斯处得知了CIA正在进行的罪恶勾当之后,他就知道,有些事,必然会发生。

  为了应对那些事,他当然也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这些准备,也不仅仅限于与815军区达成了暂时放弃金三角的这一战略决定,更不局限于抓紧时间为鲍启侠部筹措了巨额的军火、药品补给,更在于,他们还详细地讨论了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制定了详尽的应对措施。

  因为他和鲍启侠等人都知道,随着昆撒部在CIA的支持下逐渐恢复力量,他们的野心也必然随之膨胀。

  815军区撤离了金三角,使得这片土地暂时失去了最高权力的掌控者,成了事实上的法外之地,而这,也成为了昆撒部生存的最好土壤,他们必然会立即接管这一地区,并扩大其鸦片种植范围,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供养更加庞大的军队。

  这当然也是CIA希望看到的结果。

  在别国的内部种下毒瘤再催熟它,并将之作为米国可以随时干预别国内政的借口,不正是他们惯于玩弄的伎俩么?

  不过谭振华认为,昆撒和张书荃尽管嚣张,却也是从枪林弹雨里厮杀出来的老油条,至少对敌我力量的判断不应该出现大的偏差。

  所以他们大概率会在第一步行动中采取驱逐815军区,但不与政府军产生大规模冲突的战术。

  这种情况,就是约定好的所谓“状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