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370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而为了让米国人的介入显得名正言顺,他们就必须成为一个政权,而不仅仅是一支反政府武装。

  因为公然支持一个国家的反政府武装这种事,即便是以米国佬的厚颜无耻,做之前也需要掂量掂量,虽然这种事他们其实也没少干……不过如果能做得更加冠冕堂皇一点,那为什么不呢?

  至于昆撒部将因此面临更大的军事压力——这关CIA的大爷们屁事?手套而已,坏了脏了,扔掉换一副就好。

  张书荃微微叹了口气,颇有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感,不过他很快就将这种想法抛诸脑后,因为,眼前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处理,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从目前的情况看,西征军莫亨部将面临极大的军事压力,缅军这次既然调动了中部、南部两个军区再加上空军的力量在东枝集结,显然有意借我们立足未稳的机会发动一场大规模反攻,彼时他们不但将占有空中优势,很可能还将具备对莫亨部的人数及重火力优势,这场仗,不好打。”

  昆撒想了想道:“我们的优势是在丛林山地打游击,武器也是以这种作战方式配备的,纯粹的阵地防守战不是我们擅长的,既然这场仗不好打,那不如就干脆别打,我看,西路军和南路军都可以收缩一段距离,脱离与缅军的直接接触。

  张书荃走到了作战地图前,看着地图仔细盘算了一阵才道:“这样吧,我建议让西路军的莫亨部撤到萨尔温江东岸的孟东一线,同时南征军从达茂奇市收缩至育瓦迪一带,两个师相距30公里,呈犄角之势布防,这样就有一万多人,还有萨尔温江天险,缅军的补给线也被拉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进攻,恐怕就得掂量一下后果了。”

  昆撒也走到了地图前,仔细衡量了张书荃的建议后,点头表示了同意,“那就这样吧,给西、南两路军发电报,让他们随时准备收缩——不过告诉他们,要得到缅军主动进攻的明确消息之后,如果一听说缅军集结我们就立刻撤退,那不是显得我昆撒怕了缅军?那我们的“掸邦共和国”将来还怎么立足?”

  两人明确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张书荃便将这个决定分别电告了西、南两支人马的统帅,尽管将吃进了嘴里的肥肉又要吐出去一部分的确让人肉痛,但形势实力如此,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昆撒和张书荃都想收缩,以避免在此时与缅军直接开战,但有人可不想让他们轻易如愿。

  茵莱湖东岸,黎明时分。

  阴暗逼仄的原始森林中回响着不知名昆虫发出的鸣叫,遮天蔽日的树木伸展着粗大的枝杈努力地向上生长,彼此争夺着阳光;而在树下,丛丛的低矮灌木和藤蔓缠绕在一起,将树与树之间的缝隙完全填满,在它们的遮蔽下,一条成人手指般粗细的红头蜈蚣正在向一只路过的甲虫发起致命的攻击;一条土褐色的小蛇则游过了一个小小的水塘,嘴里还在费力地吞咽着一只刚刚被它捕获的青蛙;有一只松鼠漠然地扫视了一眼这丛林中无处不在上演着的杀戮场景,蹦蹦跳跳地从灌木的一根枝桠跳上了一棵异常粗壮的大树,目标是攀上靠近大树顶端的一个枯枝和落叶堆积成的小小窠臼。

  而当它试图攀上那根从窠臼中伸出的看似一根枯枝的物体时,突然响起的一声巨大轰鸣打断了它的进一步动作,它惊愕地看见,一道火舌从那根枯枝中喷薄而出,源自野兽的直觉告诉它,这根枯枝极度危险!

  小松鼠在发出了一阵惊慌失措的哀鸣后,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这块区域,而从那个窠臼上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距离,2123米,确认击中目标,立即撤退!”

  随着这声命令,刚才还安静如常的丛林中顿时喧闹起来,一个身影以极快的速度从那棵大树上滑落向地面,另有几个人类的影子从灌木丛中、从枯枝败叶堆里、从水塘边一跃而起,交替配合着,只一会儿便匆匆潜入了密林的深处……

  昆虫的嘶鸣再度响起,幸运的甲虫趁着红头蜈蚣被惊吓打断的功夫一瘸一拐地逃离了现场;小蛇吞咽下了那只青蛙,肚子鼓鼓地在水塘里弯弯曲曲地游动,带起了小小的涟漪;小松鼠从一丛灌木后探头探脑地伸出头来四下张望,在确认危险已经离去之后,再度攀上了一棵大树,当然,不是先前的那棵。

  失去了外力压迫的灌木和藤蔓重新伸展开来,抹去了所有的痕迹,一切都归于平静,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913章 大枪

  

  “这把大枪叫M82,由米国巴雷特公司于1982年研发成功,重14.8公斤,口径12.7毫米,采用半自动射击模式,弹匣备弹十发,初速853m/秒,精确射击距离1850米,理论有效射程2500米,标配的M3瞄准镜具备3.5-10倍变焦,我已经试过枪了,很准,很远,除了后坐力稍微大了点,别的没毛病。”

  谢力一边擦拭着乌黑锃亮的枪身,一边向鲍启侠和林铭贤炫耀着自己的新玩具。

  “枪是好枪,但是阿力,你确定你要自己去做这件事?”鲍启侠满脸凝重地望向自己的妹婿道。

  实话实说,他是真不想谢力亲自去做这么危险的任务,这不但是因为谢力和他的亲戚关系,更因为,谢力本人能征善战,在连续的几场战役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带领下,815军区连战连捷、势力蒸蒸日上,俨然已经成为了“缅共”各支队伍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而且,还因为谭振华。

  那个他还没见过面的华夏小伙子对他们这支队伍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到中期的布局谋划再到短期的战术执行,他的每一条策略,都让815军区获得了巨大的收益,鲍启侠现在无比坚信,“平缅五策”描绘的美好前景,必然能在他的手中实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谢力这个连接双方的纽带。

  谢力摇了摇头道:“鲍司令,林参谋长,不是我想去,而是我必须去,你看,这次的任务,我们很可能只有开一枪的机会,所以,必须要万无一失,就算是我,依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可在咱们队伍里,还有谁比我的枪法更好,更适合去执行这项任务吗?”

  鲍启侠知道他这不是在吹牛。

  谢力,是815军区内公认的“枪王之王”,哪怕手里只有一支老旧的“56半”,他都能在400米之内弹无虚发,也只有他这样的枪法才能配得上这杆谭振华从米国万里迢迢送来的大枪。

  “但是……”他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谢力已经摆手止住了他。

  “鲍司令,这次的任务看似危险,其实也不一定,你看,我并不会太靠近敌人,有了这杆射程超远的枪,我会将狙击的距离放在2公里左右的地方,这杆枪的子弹初速度是853m/秒,距离2公里,从枪口射出子弹到击中敌人需要大约2.4秒左右,而音速是340 m/秒,也就是说,我开枪的声音需要5.9秒左右才会传到敌方耳朵里,这段时间足够我确认击杀的效果了,密林之中的2公里将大大限制声音传播的能力,我已经做过测试,敌人甚至很可能根本无法听到枪声,就算能听到也肯定十分微弱,想要立刻根据声音判断袭击的准确方位绝无可能,这样一来,他们为了确定敌踪势必不得不扩大搜索范围——这就给了我充足的撤退时间,而且2公里的丛林之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鲍启侠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理由阻止谢力的这次冒险了,无奈之下,只好说道:“那么阿力,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去吧,记得多带几个身手好的兄弟一起,还有,千万要注意安全!”

  谢力微微一笑,冲着鲍启侠和林铭贤郑重行了一个军礼,拿起了他心爱的大枪,转身走出了军营。

  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去,他将创造历史。

  ……

  莫亨最后望了一眼被清晨的薄雾笼罩着的茵莱湖,还有湖对面只透出了一点点轮廓的东枝城,心中充满了遗憾。

  自从11月初昆撒命令发起攻势以来,他带领着西路军一路宛如水银泻地般势如破竹,几乎是兵不血刃地进攻到了这里,在他的记忆中,这是他的侄子昆撒起兵以来,他自己带兵打仗,赢得最爽利的一次。

  是的,莫亨,是昆撒的六叔,这也是昆撒放心将这几千人交到他手中的原因之一。

  可惜,也仅仅只能到此为止了。

  甚至就连隔湖与缅军对峙都做不到,就得回撤了。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消息,东枝城中,正在集结着一支规模超过3个师的军队,他们的作战目标,绝不可能仅仅是防守。

  缅军的师编制可没“民地武”那么水,一个师至少也有7千以上的兵力,三个师,那作战人员妥妥将超过2万人!

  而且他们还完全占据着空中优势。

  虽然自己的手中也有不少的“毒刺”,但打老了仗的莫亨知道,自从缅军在谢力手上的“毒刺”那里吃过大亏,损失了4架直升机之后,缅军的战斗机就再也不会冒险进行低空对地作战了,他们往往徘徊在“毒刺”够不着的中、高空,然后一边向地面汇报侦查到的敌军动向,一边以最不值钱的铁炸弹骚扰迟滞敌方行动——而这却是善于在丛林游击作战的部队最讨厌的战术。

  你又打不着它,只好干看着,却又不得不随时防备着它的进攻,还得被它偷窥本方的一举一动。

  所以当他接到昆撒的作战命令时,很是松了口气。

  昆撒和张书荃,打仗还是靠谱的,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战斗,确实没什么打的必要。

  所以,他决定今天就带领大部队撤退。

  当然昆撒在命令里最后说明的那条也是要执行的,为此,他将留下一个连最善于丛林作战的人马,利用茵莱湖东岸密林的有利地形,与缅军周旋一番,不求杀敌,就为了恶心他们一把。

  他站上了湖边一块小小的高地,最后眺望了一下美丽的茵莱湖,挥了挥手,心中暗暗发誓:“茵莱湖,东枝,我莫亨会杀回来的,这里,必将成为我们“掸邦共和国”的领土。

  有微风拂过,吹动了他的衣襟,也吹皱了一池秋水。

  然而,此时。

  突然有一个尖利的物体带着高速划破空气的“咻咻”声钻进了他的身体,那个物体所携带的动能是如此之大,一下就将他轰下了高地,而他被击中的左肩则完全脱离了躯干,在清晨的薄雾中炸成了一团绚烂的血花。

  “为什么我没有听到枪声……”

  这是莫亨最后的念头,世界随之陷入了永远的黑暗。

  1984年11月30日,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诞生——谢力创造了在2123米距离上击杀敌人成功的最远狙击世界纪录,而他将保持这项殊荣,直到2012年12月29日,在阿富汗战场上由同样型号的一把M82发射出了一发子弹,击中了2815米外的敌人。

  

第914章 山雨欲来

  

  “你说什么?!”

  昆撒一把抢过了传令兵手中的电报,勉力控制着双手的颤抖,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一张脸已经变得铁青。

  六叔莫亨,是当初带着他从莱莫山弄掌大寨逃亡的几位最亲近的长辈之一,那已经是将近40年前的事了,随着时光的流逝,祖母和几位老人陆续凋零,而只有这位年龄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六叔硕果仅存。

  原本他一直将六叔留在身边,充当自己亲卫队的首领和大管家,这样能给他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能保证他的安全。

  但是,这两年急速扩大的部队规模让他可用的人手捉襟见肘,而在金三角,武装力量必须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是所有首领的共识,所以才有了莫亨担任西征军师长率队出征之事。

  但没想到,这一次出征,竟成了永别。

  这是一个让昆撒痛彻心扉的噩耗!

  也触犯了他的逆鳞!

  熟悉昆撒的人都知道,他虽然制毒贩毒,却为人四海、对手下的所有兄弟们都很够意思,也因此才会发生他被缅玉政府逮捕,队伍却没有四散,张书荃甚至甘冒奇险,绑架苏俄医生来要挟缅玉政府释放他的事。(见本书第187章《谈判》)

  缅玉政府军,你们竟然敢暗杀我的家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电报从他的手中飘然而下,他的眼睛迅速因为愤怒而充血。

  他的心中发出了呐喊:“让一切的理智和算计,都见鬼去吧!”

  转过脸来,他对着张书荃一字一句地说道:“书荃,这一次你别拦着我,我要报仇!”

  张书荃默默叹了一口气,无言以对。

  很快,正在执行向南收缩命令的南征师接到了最新的命令,他们将改道,全速向西北方向运动,目标,与南征师在茵莱湖东岸汇合并就地构筑防御工事。

  于此同时,昆撒与张书荃也拔营而起,仅仅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守卫多依朗村大本营,其余两个师万余人都紧急向南部运动。

  既然你们已经选择了开战,那,就来吧,仇恨,只能用鲜血才能洗刷。

  ……

  当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缅玉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的时候,谭振华也迎来了一位身份尊贵的客人。

  “欢迎,旺楚克国王陛下,我仅代表“矩阵”实验室的所有员工欢迎您的参观访问。”

  “你好埃里克先生,您的大名我久有耳闻,能得到您的允许参观“矩阵”实验室是我的荣幸。”

  “今天的参观将由我亲自来为您讲解,国王陛下,这边请。”

  谭振华带领着旺楚克国王一路参观了“矩阵”的几大实验室以及思科公司、SGI公司、MIPS公司并一路讲解,国王陛下也对这些高科技的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甚至在看到了数码光电研究院的那台数码相机原型机的时候,还饶有兴致地亲自试拍了几张照片——但其实,宾主双方都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在演戏。

  旺楚克需要一个理由接近谭振华,而谭振华也需要一个理由和他见面。

  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在蓝星上已经不复存在的王国——锡晶。

  旺楚克的故乡锡晶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面积70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有大约60万人口,那里天高云淡,是一片美丽的土地。

  却在近代灾难深重。

  公元1642年,第一代国王蓬楚格创建了锡晶王国,此后便一直绵延传承,直到1835年,不列颠人入侵。

  弱小的锡晶王国无法抵御手持先进武器的不列颠人,而曾经的宗主国华夏那时更是自顾不暇,他们只有屈服。

  随后,不列颠人衰弱了,他们不得不将政权归还给锡晶王室,可是,有一个更加贪婪的邻居却紧接着向他们伸出了魔爪。

  1947年,不列颠人全部撤出,印地却借此机会以强大的武力相威胁,强迫与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继续往锡金派驻专员,填补了不列颠人撤出造成的权利真空,他们甚至扶持了一个傀儡政党——锡晶国民大会党以操纵、蒙蔽锡晶人民的民意。

  两年之后,1949年6月初,印地干脆派兵进驻锡晶,接管了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新政府,并委任一名印地人担任锡金首相;1950年12月,这个傀儡政府与印地签订《印地和锡晶和平条约》,条约中明确规定,锡晶为印地的“被保护国”,印地派驻锡晶的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职权,并派政治专员对锡晶的国防、外交和经济进行全面的控制。

  至此,锡晶,已经成为了印地事实上的殖民地。

  然而,印地显然对这一切并不满足。

  1968年8月,锡晶首都甘托克市发生了大规模的反印地示威游行,民众要求废除印锡条约。锡金的第12代国王,旺楚克的父亲,帕尔登·顿杜普·纳姆伽尔陛下提出,锡晶要锡晶化,并希望与印地展开谈判,修改1950年的印锡条约。

  而印地对此的回应是——1973年4月,印地军队开进甘托克,接管了锡金政府的一切权力。同年5月8日,新《锡金协定》签订,该《协定》规定印地政府不仅对锡晶的国防和外交“负完全责任”,而且对锡晶的内政和经济“负责”。帕尔登国王几乎丧失了全部权利,锡晶的内政外交完全控制在了印地手中。

  1974年6月20日,锡晶议会通过了由印地拟定的“锡晶宪法”,规定印地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地宪法修正案》规定锡晶为印地的“联系邦”,在印地国会两院各为锡晶设一个议席。1975年2月3日,印地军队解散了锡晶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晶国王。同年4月10日,锡晶议会通过决议废黜国王,把锡晶变为印地的一个邦。4月14日,锡晶又为此举行了“全民投票”,决定锡晶的未来。

  这种在刺刀下的投票,其结果可想而知。

  同年,印地议会通过决议,同意锡晶加入印地,成为了印地的一个邦。

  至此,锡晶王国烟消云散,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不过,还是有人记得这个王国的,比如,流亡米国的帕尔登国王次子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他已经在老国王于1982年辞世后正式宣告加冕第十三代锡晶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