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455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呃,这又是怎么个说法?”

  “我说几件事你就明白了。”

  “嗯,祝总师您请讲。”

  “在最近一次于米国圣地亚哥市召开的第九届电渣重熔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对全球为这项新技术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评选和授奖,其中有36家单位获奖,华夏在其中占了三席;评选出的贡献最大的38人中,华夏占了5人;会议同时决定,下一届研讨会将在华夏召开。由此可见,我们华夏在电渣重熔领域的贡献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可。另外,魔都重型机器厂与京城钢铁学院合作,于1982年建成了一台200吨级的电渣炉,这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而且这台电渣炉也不是什么样子货,它已经为秦山核电站提供了超过124件大型锻件毛坯,性能优良,质量可靠。”

  “呃,我这听得都是领先啊?怎么能说落后呢?”

  “落后的地方在于,这台电渣炉虽然是由我们华夏自行设计建造的,但其控制系统是全套引进的奥地利Bohler 公司的产品,虽然这套控制系统性能并不是世界最先进水平,因为最好的人家不卖,不过比之咱们国家自己制造的控制系统,还是远远胜出。”

  谭振华终于恍然大悟。

  PS: 1、第9届“电渣重熔技术国际研讨会”实际召开于1988年4月,本书乃是架空小说,因情节需要,你懂的;

  2、该届会议评选出的36家获奖单位中,中国获奖者为: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铁研究总院、上海重型机器制造厂;38位最杰出贡献个人中的中国获奖者为:傅杰(北科大教授、博导)、李正邦(中国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工程院院士)、朱觉(北科大教授、博导)、刘海洪(北科大教授、博导)、林宗棠(上海重型机器厂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副总设计师、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

  3、再次郑重说明,“电渣重熔”技术,乃是中国原创并独立发展的冶金技术,并一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请各位不要受某些不负责任的网络谣言误导;

  4、本章节中部分数据引用自论文《电渣重熔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作者李正邦、傅杰,发表于《SPECIAL STEEL》1994年4月刊,第20卷第2期,特此感谢;

  

第1172章 一块炮钢的奇妙之旅(下)

  

  难怪在他前世的网络论坛上,会有华夏的“电渣重熔”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传闻,其言之凿凿者甚至明确提出华夏是80年代从奥地利获得的该项技术,究其根源就在于此。

  但通过祝宇森的描述可知,事实上是,在“电渣重熔”领域,华夏不但是该技术的原创发现者,也一直独立发展着这项技术,并且长期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两端都保持着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先地位。

  但是,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工程学从来也不是仅靠对一门学科的研究就能独立发展的,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和进步,都离不开多个基础学科的协同。

  就比如现在谈的这个“电渣重熔”技术,作为一项典型的工程应用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工业装备——电渣炉。

  但很可惜,至少到目前,装备,特别是这种科技含量较高的装备一直是华夏的弱项。

  特别是其中的控制系统。

  谭振华不懂冶金,但理工科出身的他至少知道,就这样一台装备来说,要想让其在精确的时间、精确的温度或者还有别的什么限制条件下执行精确的动作,需要一整套的传感、计算、调度、电力、机械结构的协同工作才能达成,而要制造这样一套控制系统,涉及到的学科和行业可能有数十个,细分领域更可能高达数百!

  这就不是单单在“电渣重熔”一个领域领先就能做到的了,甚至严格来说,这套系统并不归属于这一学科,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套系统是“自动控制”这一领域的产物,只不过是其在“电渣重熔”这方面的行业应用。

  而在“自动控制”领域,当前的华夏显然是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就比如目前华夏最先进的那台电渣炉,就不得不引进了奥地利公司相关产品,实事求是地说,奥地利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就勉强够得上二流水平,在“自动控制”这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远远落后于米国、西汉斯、高卢的几家全球知名公司。

  慢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

  自动控制系统?

  而且刚才祝总师还说过,第一届“国际电渣重熔技术研讨会”是在匹兹堡召开的?

  在匹兹堡召开首届研讨会肯定是有原因的吧,嗯,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是米国钢铁工业的核心重镇,有“世界钢都”之称,选在那里开这个会挺合理的,但,这个会既然是在匹兹堡开的,又是这么重要的,对全球冶金工业影响巨大的会议,那么,以匹兹堡为大本营,掌控了米国大半冶金行业的那个家族,不可能没掺和吧?

  随着罗克韦尔﹒道格拉斯这个公司名字在脑海中浮现,谭振华的嘴角不由得挂上了一抹微笑。

  “史凯夫﹒梅隆先生,看来,我们又有一笔生意可谈了,在魔都的合资公司又将增加一个全新的业务内容——自动控制,可是罗克韦尔在全球都能排名前三的优势领域之一呢!”

  “小谭同志,你想到什么了?笑得那么开心?”坐在他身旁的李立清看谭振华的表情有些奇怪,不由得发问道。

  “哦,那个啊,李部长,我刚才忽然想到了一些生意上的事,嗯,也许会对“电渣重熔”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有用,所以就开心啦。”

  “哦?什么生意啊?”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在去年,我与罗克韦尔在魔都共同投资了一家公司,目前,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国产新型客机项目研发生产相关配套设备,不过我想罗克韦尔既然是自动控制方面的巨头之一,搞搞这个电渣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应该也没啥问题吧?而考虑到这家公司的背景,他们很可能原先就有这些技术储备,说不定,这东西原本就属于他们的业务范围之一,而根据我与他们的投资协议,很多技术都是可以转让的……”

  “罗克韦尔?真的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年钢铁研究院的老蔡头可跟我特别提过,说这家可是“电渣炉”自动控制系统最顶级的制造商之一,米国的电渣炉用的系统几乎是其一手包办的,就是要价特别贵而且出口限制很多,他们是在多次沟通未果后才不得不转向了技术有些落后但交易条件相对宽松的奥地利的,不过如果是合资公司的话……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祝宇森的话语中有不可遏制的兴奋,就连音调都轻快了许多:“我虽然对冶金方面不是特别精通,不过也知道良好的控制系统能大大提升钢材的熔炼工艺水平,而良好的熔炼工艺水平对提升钢材的品质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小谭同志,要不这样吧,等会议结束之后,我介绍几位我们国家钢铁和冶金方面的专家给你认识,你可以和他们探讨一下怎么合作,钢材质量的好坏,对火炮乃至坦克整车的性能影响实在太大了!”

  谭振华弱弱地说道:“嗯,那个,祝总师啊,这事儿就不用麻烦您老人家亲自出马了,其实我和钢铁研究院的蔡启功院长挺熟的,还在他那儿投资了好几个特种钢材的研发项目,回头我自己找他去就行,不过抱歉啊,坦克钢和炮钢我之前没留意到,今后我抓紧……嗯,其实吧,我还投资了一家特种钢材厂,就在宁都……”

  ……

  短暂的沉默过后,祝宇森再次深深地看了谭振华一眼,脑海中转过了万般念头,一时竟有些心乱。

  深吸了一口气,他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讲述:“对于一块合格的炮钢来说,完成了“电渣重熔”,也只不过是结束了金属冶炼步骤,接下来要做的,当然就是锻造。”

  “锻造过程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对于火炮身管这样一个需要工作在极为恶略条件下的零件来说,锻造的过程尤为重要。过去,我国虽然也有大吨位的锻机可用,但是,受这些锻机的服役年代、技术性能、锻造精度等方面的影响,我们的锻造工艺水平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不过最近这一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西南铝厂的3万吨锻机已经完成了改造,无论是可加工锻件的尺寸还是锻造精度、锻后金属性能参数等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惜的是,目前这台锻机的任务非常繁重,绝大部分的产能都被航空部那边给征用了,搞得我们想上新的火炮身管的锻件测试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且不是批量的试验件他们还不高兴承接,对了李部长,这事你能不能和航空部那边协调一下?”

  还没等李立清表态,祝宇森就看见谭振华又举了手要求发言,不由得问道:“小谭同志又有什么意见?”

  “嗯,那个吧,我想说这件事我应该也能帮上一点小忙。”

  “你?帮忙?”祝宇森的心中忽然闪过了一个奇怪的预感。

  “呃,那个,不好意思,这事不能怪我,我事先真不知道啊。”谭二的脸上满是真诚抱歉的表情:“西南铝厂那台锻机的改造项目,也是我投资的,散了会我就立马给他们打招呼去,保证给祝总师您插个队。”

  祝宇森:“……”

  合着从矿石到零件毛坯,一块炮钢转了一大圈,都没出你谭振华家大门?

  

第1173章 转变

  

  到了此时,屋内众人再看向谭振华的眼神比刚开始那会儿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实话实说,谭振华虽然已经算得上名满天下,但绝大多数人对他的事迹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知道他有钱,是硅谷最年轻的科技富豪,公认的华夏首富,短短几年时间就挣下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金山银海……但这金山有多高、银海有多深,又是怎么挣来的,他到底投资了哪些项目,那就完全是众说纷纭,各种不靠谱的演绎版本满天飞,也是火车站、租书店之类地摊文学汇聚之所最喜欢拿来炒作引流的噱头。

  比如,市井间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言就言之凿凿地说他之所以能发家得那么快,是因为到了米国留学之后,被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的独生女儿看中,然而老头儿开始并不同意,于是对他进行了西天取经式的考验,希望能将他自行劝退,但哪知,谭振华单枪匹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居然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通过了这些考验!在独生女儿的坚持下,老头儿最终无奈地承认了现实,谭振华抱得美人归,老头儿则给了一座印钞厂当陪嫁……

  讲真,当自家老妈不知从哪儿看到了这篇号称“纪实文学”的作品,并火急火燎地打电话来追问真伪的时候,谭振华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虽然他本人根本懒得理会这些地摊传说,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地摊传说的流传,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很多不熟悉他的路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虽然对这些传说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在潜意识中却都认可这么一条看起来非常合理的推论:没有特殊的际遇,谭振华不可能做到今天这样的成功,而这种特殊的际遇么,最合理,也最吸引眼球的解释当然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事儿了。

  是以,在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中,谭振华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出于侥幸,但侥幸这个词,在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特别是华夏的老派科研人员的认知里,基本上是个负面属性的词汇。

  所以,当谭振华走进了这间会议室的时候,第一次迎接他的,是绝对算不上热烈的掌声,与其说是欢迎他,还不是说是给李部长一个面子,另外再顺便满足一下他们的猎奇心理,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幸运小子到底与常人有啥不同之处。

  但现在就不同了。

  虽然众人还是对他巨额财产的来历抱有疑问,但刚才透露出的这些信息还是让他们感到了震惊,或者说震撼!

  一块炮钢,从矿石冶炼开始,直到变成合格的身管毛坯,期间经历过最核心、最主要,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几个重要环节,谭振华旗下的企业竟然都有参与——不,说参与实在不足以形容,应该说,如果谭振华愿意,只要稍微花点功夫下去,他自己就能全盘搞定!

  这,还能用侥幸来解释吗?

  但如果不是侥幸,那么,他这样一个年轻人,又怎么可能在几年前就着手布局这样一个囊括了科研——采矿——冶金——锻造等基础行业的,复杂且投资巨大、收效缓慢的产业链条?

  此时不是深入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祝宇森只能暂时按下了纷乱的心思,轻轻咳嗽了一声,让会议室里恢复了安静,然后开始继续自己的讲述。

  “锻造完成的身管毛坯,接下来的步骤当然是机加工,”他缓缓道:“也就是要在这根实心的毛坯料上掏出炮管。熟悉机加工工艺的人都知道,这是真正的难题。”

  随着他的话语,谭振华发现在座有不少人都在点头,也是,这里坐着的都是玩坦克的,不管是分管什么分系统,但终归对机械加工都是有所了解的,有很多甚至就是本专业。

  好吧估计在座也就自己是个外行——其实也不能算完全的外行,单纯就机加工来说,前世的谭振华就对此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为只要是雷达,就离不开散热,而雷达的散热需要一个相当复杂的精密机械系统,自然也离不开机加工工艺。

  所以他知道炮管加工的难度在哪里——5米多6米长的一根钢柱,要在这上面打出一个孔,这种典型的深孔加工,简直就是生产者的噩梦!

  而且这个深孔的精度要求还特别高,那就是噩梦中的噩梦!

  所谓“深孔”,就是加工的长度与直径比大于5的孔,(深孔加工为什么难,芊之羽在此就不解释了,免得大伙儿说咱水文,有兴趣的同学自行去问度娘。)长径比大于5就叫“深孔”了,被列入了“机加工最令人头痛的难题之一”,可坦克火炮的身管一般都在50倍径以上,“风暴2号”上的那门炮更是到了恐怖的58倍径!

  这就是地狱级难度了!

  而且你不光打个孔就算完,打完了孔,你还得拉膛线,拉完了膛线你还得抛光,是里外都得抛光哦,亲,里面的要求更高哦,亲,都是深孔作业哦,亲……

  所以,看起来结构挺简单的火炮,真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转的,全世界真正能自行生产火炮的国家绝不超过两只手!

  不信?你看隔壁家阿三哥,那也是GDP排名全球第8的强大存在,号称能国产“K9式”自行火炮、“阿琼”主战坦克等“先进武器”,然鹅,很遗憾,这些货的火炮身管,全部都是进口的!

  嗯,还有一个更搞笑的栗子:

  80年代中期,阿三哥看中了瑞典博福斯FH-77B型155毫米牵引式火炮,这门炮在当时来说性能非常领先,在发射普通底凹榴弹的最大射程为24公里,发射远程全膛底排榴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30公里。

  由于性能好,三哥一口气引进了410门,单价高达300万美元,(由此也可以看出,一门好炮那是真心不便宜,80年代的300万美元啊,在当时买华夏的59坦克都能买6辆了,买“歼7”都够一架半了!)这笔总额十多亿美元的大生意在当时也很是轰动了一把,算是刷新了一项记录。

  当然,志存高远的三哥是不会仅仅满足于“买买买”的,“印地制造”才是其终极目标,于是在大手笔购买了这批火炮的同时,还引进了生产许可证,并开始了国产化的仿制进程,按照惯例,三哥为这门未来的军国重器起了一个传说级英雄的名字——“丹努什”式重型榴弹炮。

  手头有全部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仿造一门炮需要多久?

  三哥的答案是:30年。

  30年后,2016年某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三哥仿制的成果,国产化率达到了81%的“丹努什”重型榴弹炮终于被推上了靶场开始它的首次实弹试射,并且第一炮就建立了奇功——一炮撂倒了10个!

  它炸膛了,炸,膛,了!

  整个试射班组全部报销!

  出这么大的事故肯定是需要有人承担责任的,当然对阿三哥来说,这种事情的背锅侠有且只有一个——所以事故调查报告是这么写的:经仔细检查确认,是华夏生产的一个零件出了问题,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生产这个零件的华夏企业承担!

  华夏某人数不满20的乡镇企业:“……特么的你火炮炸膛关我一个轴承厂鸟事?而且你有跟我买过货吗?我怎么不记得有签过这笔订单?喂,三哥你不会是买的我们厂的拆机翻新二手货吧?!”

  ……

  “火炮身管机加工难度大、废品率很高,这也是其价格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加工能力、加工精度或者加工效率方面,几乎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祝宇森颇有些无奈地说道:“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累加起来,就差得远了。”

  

第1174章 想借力

  

  谭振华再次举手问道:“祝总师,我听说,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不但能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而且还能将加工中易引起误差的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是不是这样?”

  祝宇森答道:“如果能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那当然是好的,可惜,这类能够加工炮管的机床都是“巴统”严格禁止向华夏出口的,别说数控,就连精度稍微好一些的深孔钻床、铣床、镗床都没人肯卖给我们,毕竟这个加工数量级的专用机床几乎就没有民用用途,而我们自身的机床工业能力却比较落后,这种可以加工火炮身管的特种机床,按照我国的现状,只能说解决了有无问题,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有20年的差距。”

  谭振华点了点头,略略琢磨了一会儿才道:“祝总师,机床这件事,我也许能帮上忙。”

  “你帮忙?小谭同志,这我可得提醒你,实际上我们一直在通过不同的途径与国外的先进机床制造企业沟通,希望能引进其技术或者退一步,买到现成的成品也行,但是结果一直不理想,因为“巴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而先进机床又是其中最被关注的产品之一。”

  “买不到我们就自己研发。”谭振华豪气干云地说道:“我就不信了,成吨的钞票砸下去,还能砸不出成果来,那我买一个机床厂又有什么用?”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短暂的安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咀嚼着谭振华刚才这段话里暴露出的多重意思——很明显,第一,这位小财主旗下还有一家机床厂;第二,他打算投入巨资,研发精密数控深孔加工设备。

  那么他打算投入多少钱呢?

  嗯,刚才他说了,“成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