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459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当然,给了吴汉生足够信心的,其实是汉阳市雄厚的工业基础。

  实话实说,汉阳市,虽然不像吴汉生自吹的“华夏的鲁尔区”那么夸张,但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底蕴确实非常深厚。从“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在此建立了著名的“汉阳兵工厂”、“汉阳铁厂”开始,汉阳市就逐步建立了涵盖钢铁、汽车、光学、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行业的完整工业体系,虽然谈不上国际领先吧,但至少门类齐全,基本上你想造点啥,只要不是太偏门的玩意,本地就能给你配套了。

  而仔细剖析谭振华在华夏的投资项目,从已经公开的项目来看,他的投资明显偏向于工业制造业!

  在这方面,吴汉生非常自信地认为,全国上下,能与汉阳市比肩的城市就没几个!

  而谭振华在与市委简单见面后,提出想参观的第一家企业就是汉阳柴油机厂也证明了这一点,他就是冲着汉阳市雄厚的工业基础来的。

  但现在,吴汉生发现,在听完了聂铁钢精心准备的企业介绍之后,谭振华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这让他的信心,第一次有些动摇。

  

第1184章 难伺候的主

  

  吴汉生大致能够猜到,这应该是汉阳柴油机厂能够打动人心的历史实在太少了点的缘故。

  这家企业虽然有着三十余年的历史,但,无论从产品、经营业绩或者行业地位来说,都只能勉强算是个还凑合的中型企业,2千来号员工、一年产销2万台左右的柴油机,年产值不到4千万,对比国内几大柴油机厂比如常柴、潍柴这些有很大差距,日子只能算还过得去,当然,对比当前很多中小型国营企业普遍亏损的整体现况来说,那还是不错的。

  事实上他也挺奇怪,谭振华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大老板怎么会一上来就要来看这家厂子的,汉阳市能拿得出手的企业还是有几家的,比如,由当初的“汉阳铁厂”发展而来,在全国排名也是首屈一指的汉阳钢铁厂,或者曾经的华夏第二汽车制造厂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这些特大型的企业才最能反映出汉阳市的工业实力。

  而且谭振华不是最擅长与这些国字号的特大型企业打交道么?改制西航发、入股华夏商飞,这些震动华夏工商界,开历史之先河、并被媒体津津乐道的大动作哪一项不是与国字号的大型企业相关?相比起来,拿下宁都第一机床厂、与宁都钢铁联合投资创立宁都特种钢铁厂那都是小case了。

  也许,是因为小谭总对汉阳其他的企业不太熟悉,而汉阳柴油机厂经过前段时间媒体的集中热点报道,所以名气较大的缘故。

  这是吴汉生自己的总结。

  想到了这里,他的心里有了对策,决定在汉阳柴油机厂的行程结束之后,要向谭振华建议,再去几家能真正代表汉阳市工业水平的企业走走。

  当然,手头的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得先把汉柴的这个行程妥妥当当地走完。

  于是,在聂铁钢的带领下,一行人参观了汉柴的技术部门、质检部门及各个生产车间,谭振华也算借此大概了解了整台柴油机的全部生产流程,并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即便是一台简单的单缸柴油机的生产,也需要社会化的大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其零部件的供应依赖于整体工业水平的配套能力,并不是搞定一家柴油机厂就行的,除了规模与力度不一样,这与造一台飞机发动机或者一架客机,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吴秘书长又一次出乎预料了,谭振华在参观完汉柴之后,提出的要求居然是,想到几家为汉柴配套的企业去走一走。

  这个要求让吴汉生有些为难,因为汉柴还好说,毕竟是一家老字号的国营企业,规模也算说得过去,经营状况也还凑合,可为其配套的厂就不好说了,比如,为其生产水箱的就是一家集体企业,而那家企业之所以能为汉柴配套,纯粹是市里面为了解决这家企业千把号职工的生存问题而做的拉郎配,可就算这样,一年万把套水箱的订单,单算产值充其量也就2百来万,算利润就更少了,也只能让这家集体企业处于勉强饿不死的状态,所以员工的积极性很差,精神面貌就更别提了,谭振华去参观,怕不是会闹出什么乱子……

  然而尽管吴汉生用了种种理由差点说干了嘴皮,谭振华就是不为所动,非得要去看这些配套厂,为此还特别指着厂里的成品柴油机一个一个地问聂铁钢,这些部件哪些是本厂生产的,哪些是外协的,大有不弄个清楚明白绝不罢休的势头。

  这事儿可完全没提前串过供……

  而且看这位小谭总较真的劲头,大有不把一台“长江195”柴油机大卸八块整明白每个零件的出处不罢休的势头,聂铁钢就算有心遮掩来个指鹿为马,又怕这位的蛮劲上来了,挨个零件地去生产线上找对应的生产环节……

  没奈何之下,聂铁钢只好老老实实地介绍了几大主要配件的供应情况,而谭振华也指着其中几样外协的大件非常执着地要吴汉生领着他去参观工厂。

  这位小谭总,还真是个难伺候的主。

  吴汉生心里嘀咕着,万分不情愿地再次领着谭振华上路,好在谭振华指的几家主要配件厂都分布在汉柴的周边不远,就在古田工业区,走起来倒也不费什么事。

  只是这个参观的结果就有些让人尴尬了,就比如那家特别让吴汉生提心吊胆的古田车用水箱厂,一进门就能看见整个工厂非常的不在状态——暂时没活干的男性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抽烟闲聊,有几个女工则一边打着毛线衣一边谈论着家长里短,吴汉生甚至还看见几个正在菜篮子里择菜的,工具则乱七八糟地堆得到处都是,满地的废金属屑和机油污渍,人们在上面走来走去,却都习以为常地毫不在意,特别让他尴尬的是,居然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举着一把钢尺在车间里追杀一个不知道作了什么大死的熊孩子,而这个熊孩子在慌不择路之下,拖着长长的鼻涕泡哇哇大哭着一头撞进了谭振华的怀里……

  尽管谭振华好像并没有为这位熊孩子的鲁莽生气的意思,反而和颜悦色地帮那小小孩童擦干净了脸上的泪水和鼻涕,不过吴汉生的心里却是哇凉哇凉的。

  看来,想让谭大老板在汉阳投资的事,要坏菜!

  结果恐怕也真是这样了。

  谭振华在安慰完这个小孩之后,一句话也没说,甚至连和这家工厂的领导照面的意思都没有,转身就走,直接就回车上坐着去了,等吴汉生也急急忙忙跑回车上的时候,就发现刚才还抱着孩子和颜悦色的这位一张小脸上结满了冰霜,一丝温度也无,看着让人瘆得慌。

  吴汉生心中暗叹一声,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谭总,接下来,咱们还继续看么?”

  “看,为什么不看?”谭振华答道,眼睛里闪动着摄人心魄的寒光,竟然让吴汉生一时间不敢直视,而他的声音也是幽幽的,就仿佛是从冰窖里传来:“而且不但要看这几家协作厂,吴秘书长,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企业,比如你刚才介绍的那几家位于古田的汉阳铸件厂、汉阳轴承厂等等,如果方便的话,都领着我去看看,行么?”

  

第1185章 闹哪样?

  

  吴汉生领着谭振华在古田工业区转悠了整整一个礼拜,几乎看遍了工业区里为汉柴配套的大大小小的所有工厂,当然,除了第一天因为猝不及防,有好几家企业出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状况之外,后面几天的情况就好很多了——这也是在第一天的行程结束后,吴汉生紧急向汉阳市委汇报了情况,市委也立即行动起来,给古田区政府下了死命令,区里连夜召集区内各家企业开会布置工作最后得到的结果。

  对此,谭振华其实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点破,依然按着自己的节奏一家家地走、一家家地看、一家家地问,有时候问的是比较专业的技术问题,而有时候问的就天马行空,开口就问人家一个月挣多少钱有没有奖金这都是小儿科了,他居然还会随便逮着人家企业的普通职工问“有没有想过要是工厂破产倒闭了怎么办”。

  拜托啊,这可是1987年,是华夏的绝大多数在职职工都与企业终身绑定的年代,谁没事会想这种不着边际的问题?

  讲真,当谭振华当着别人企业领导的面问员工这种问题的时候,旁边所有陪同人员包括吴大秘书长在内全都是满脸的尴尬,一面心说小谭总你这问得也太不讲究了,一面又生怕这位职工口无遮拦地说出什么离谱的答案。

  不过还好,这位职工虽然被问得有些不所以,也不知道面前这位看起来气势很足的年轻人到底是个啥来头——拜这年代落后的通讯能力所赐,谭振华的名气虽然很响,但还做不到天下皆知——所以这位回答得倒还中规中矩,毕竟说几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样的套话对每一个华夏人来说,其实没什么难度。

  再比如,他还问过一家大集体性质的油漆厂厂长,要是突然发生地震了那在第一时间该如何应对,问得这位厂长愣了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好在这位厂长也是人到中年,经历过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全国上下草木皆兵的特殊岁月,所以最后终于还是回想起当年全国都操练过的应急预案磕磕巴巴地讲了几条。

  他这一边说着,吴汉生都一边替他擦冷汗。

  不过谭振华好像根本也没在意这几条措施到底正确与否,他问完了,人家厂长答完了,他就笑笑,也不评价,弄得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心想这位谭老板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大老板,能在国外都混得风生水起的水平就是高,这一脸的高深摸测,根本没法琢磨出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其实谭振华哪有什么高深莫测啊,他那就是临时起意,随便找些不着边际的问题看看这些企业领导者的机变能力和临场反应而已。

  这也就是在第一天晚上,他在与京城方面的通话中,获悉申宗义的手术很顺利,人已经安全下了手术台,送进特护病房之后,心情放松之下,才会做这些无聊的事情。

  他倒是放松了,吴汉生可在心中是叫苦不迭——这哪里是在陪同投资商考察啊,简直比陪同上级来检查工作的巡视组还辛苦!

  讲真,汉阳这么大的城市,到了1987年这个点儿,也很是接待过一些外商的投资考察团队了。远的不说,就去年,米国的著名发动机制造企业康明斯公司来汉阳考察投资环境的时候,就是吴汉生全程接待陪同的,一路顺顺当当,最后在市府大会堂热热闹闹地签署了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建立“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协议,最后大家觥筹交错一番,皆大欢喜,这才正常么。

  人家那可是正宗的米国洋人,也没见他们这么能折腾啊?

  吴汉生觉得,自己要是再这么陪同下去,说不准哪天就得被谭大老板吓出个好歹来。

  而且他越是陪同越是疑惑——这位名满华夏的谭大老板转悠了这么一大圈,几乎看遍了古田区里所有的工厂,却只问各种古怪问题,自己一个字的意见都不发表,到底是想要闹哪样?

  谭振华想要闹哪样?

  这一点,其实现在的谭振华自己都说不好,他只是有一种感觉,他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这里,这些天来他看过的所有中小型企业,不论是国营的或者是集体所有制的,不论现在的经营情况如何,都将被时代所淘汰!

  谭振华的脑海中并未存有关于古田工业区内这些企业的记忆,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从80年代末期开始,一直持续到世纪之交,整个华夏蔓延了超过十年的国营、集体性质企业的破产倒闭潮,甚至一些名声响亮的老字号国营大厂都未能逃脱这个命运!

  本来,企业间竞争,优胜略汰这也正常,经受住达尔文法则的无情淬炼之后还能生存下来的企业,才是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事实上在他上一世华夏经过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干掉了这些国营、集体企业的,恰恰是大量的,经营手段更加灵活、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工作也更加勤奋努力的民营企业,而存活下来的那些国营企业则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经营水平、合并重组而演变成了国民经济中如定海神针般存在的各大国企集团。

  但在经过了这么些天的参观之后,谭振华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做一个袖手旁观的看客。

  他实在为这些企业中工作的无数普通职工的前途担忧。

  因为他知道,随着企业的破产倒闭潮而共生的,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词——下岗职工。

  就像他所看见的,在这些企业中工作的很多普通人,他们因为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而被迫中断了学业,只能从事较为简单的劳动,而当他们工作的企业倒闭之后,他们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而他们根本没做好这样的准备!

  往小了说,这是一家一户的生计问题,往大了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其实谭振华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时空,他的预感,在不久的将来就都变成了现实,包括因为在全国首开先河,聘请了洋厂长而出名的汉阳柴油机厂在内,整个古田工业区内的企业,在90年代基本倒闭得七七八八,汉阳古田工业区,也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以至于2000年6月,年届80高龄的格里希最后一次访问汉阳,在为汉阳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欣喜不已的同时,提出想再到他曾经工作过的汉阳柴油机厂走走的时候,陪同人员只能以在修路、拆迁等原因婉拒。

  是因为善良的人们不忍心让这位老人看到汉柴的破败还是羞愧于继承者未能延续曾经一度辉煌的企业生命,只有当事的那些人心里才最清楚,总之,没人敢告诉他汉柴已经于1998年破产清算的真相……

  直到2005年4月17日,威尔纳·格里希先生逝世2周年之际,他的铜像在古田一路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内落成,才终于可以默默地永远注视着他曾经倾注过汗水的这片土地。

  谭振华知道,单凭他自己的力量,根本无力扭转整个历史前进的步伐,但是他认为,也许,他可以探索一条全新的路,有些事并不用进行得那么惨烈,也不应该有那么多普通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就像申宗义告诉他的那样,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他不知道凭自己现在的能力,到底能承担起多大的责任。

  他想试试。

  

第1186章 双城故事(上)

  

  当汉阳市上上下下都还在为这位谭大老板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完全搞不清楚其在古田工业区行程的动机和目的而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谭振华已经坐在自己的私人订制版BAC客机上飞往他的下一站。

  西汉斯,杜伊斯堡。

  杜伊斯堡,西汉斯西部鲁尔区重要工业城市,坐落于鲁尔河与莱茵河的交汇处,有大约50余万人口,是欧洲大陆自中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该市拥有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每天吞吐着巨量的煤、铁矿石、石油等物资,公路和铁路交通四通八达,连接着西汉斯每一座重要城市并延伸到整个欧洲大陆,是西汉斯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煤储量资源,云集了该国前7大400万吨以上冶炼能力钢铁厂中的5个,是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也是西汉斯工业心脏鲁尔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下了飞机,前世今生都第一次来到这里的谭振华却发现,这里的环境与他的想象大不一样。

  杜伊斯堡,素有“钢铁城市”之称,从这个称呼就能看出,该市的工业以最基础的煤铁冶炼为主,这样的工业结构在谭振华想来,城市的景象应该是遍布高耸入云的,时时刻刻向空中喷吐着浓烟的巨大烟囱,空气中也应该弥漫着焦炭烧灼过的气味,视线更应该被各种悬浮物遮挡得模糊不清,就像多年之后,时时笼罩在华北平原上的雾霾一样……咳咳咳咳。

  可眼前的景象却并非如此,烟囱自然是有,数量也称得上林立,但绝无谭振华在汉阳看到过的那种黑烟滚滚的模样,其排放的烟雾大多是白色的而且看起来非常稀薄,道路两边则满是葱翠的植物而且明显经过了人工的精心修剪,空气谈不上芬芳但至少没什么刺鼻的异味。

  看来,西汉斯人已经走在了前面,他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对保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已经将其落到了实处。

  我们华夏需要追赶的领域,实在太多了啊!

  谭振华心中感叹,按响了一栋木质双层小楼的门铃。

  来开门的是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大叔,有着日耳曼人典型的金发蓝眼,脸庞的线条刚毅分明,身材高大,看着相当帅气。

  “埃里克先生?”他问道,用的是英语,不过有浓重的口音。

  “是我,”谭振华微笑着答道:“请问这里是威尔纳·格里希先生家吗?”

  中年人点头微笑,同时伸手与谭振华轻轻一握然后道:“是的,你好埃里克,我叫贝恩德,贝恩德·皮特·格里希,威尔纳是我父亲,听说你要来,他很高兴,请进吧,埃里克先生,他在等你。”

  就像照片上一样,老威尔纳的脑门顶上光光的,只在周围还点缀着一点点稀疏的白发,不过他的精神非常好,满面红光,与谭振华的握手简洁有力,显示着这位老先生是一个执着且坚定的人。

  “那么,埃里克先生,你这样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人物突然来访问我这样一个退休老头,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老头的英语不错,而他开门见山的提问显示了谭振华对他的性格没有判断错。

  “威尔纳先生,是这样的。”谭振华开口道:“前不久,我去汉阳市的古田工业区访问,当然也参观了汉阳柴油机厂,在那里,我听说了你的事迹,按照当地的说法,在你任职期间,汉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们对你的评价很不错,不过我很好奇,既然是这样,那你为什么在第一个合同期满之后,就执意要离开那里呢?真的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吗?”

  “小伙子,你的好奇心还真重啊,飞了那么远的路,就是为了知道这个答案?这些事对你重要吗?”

  “很重要。”谭振华郑重地答道:“现在我还无法向你解释,不过了解背后真正的原因对我确实挺重要的。”

  “这样啊……”威尔纳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显然在思考或者犹豫着什么,半晌之后才重新开口道:“埃里克,我之前就听说过你,事实上你在华夏的名气比我还大。”他微微一笑道:“至少我在华夏的报纸上看到你照片的次数比看到我自己的要多。”

  谭振华耸了耸肩膀道:“其实我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一个记者的采访,我都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弄来了那么多我的照片,不过威尔逊先生你知道的,天下所有的媒体都差不多,他们总是会编造出一些符合他们口味和想象的故事来填满报纸的版面。”

  威尔纳哈哈大笑起来,冲着谭振华挤了挤眼道:“埃里克,你真是个有意思的人,与我见过的所有华夏人都不一样,好吧,看来你是一个合格的听众,那我就讲讲我的故事,希望你能忍受一个老年人的唠叨。”

  “我飞了几千公里就是为了来听你讲故事的,威尔纳先生,你看,今天的阳光正好,微风徐徐,是个听故事的好天气呢,当然,如果能有一杯茶或者咖啡那就更好了。”

  “哦,哈哈,小伙子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皮特,皮特,给我们的客人来一杯咖啡,嗯,多加点糖,埃里克,你喜欢糖吧?”

  “当然,威尔纳先生,不过我得提醒你,老人家还是要注意点糖的摄入量,那对你的身体不好。”

  “我的医生也是这么劝我的,他还要我把咖啡和啤酒也戒了,上帝啊,要知道我这一生之中最爱的四样东西就是糖、咖啡、啤酒和足球,他居然要我把其中的三项都戒掉,这可让我怎么活?哦,对了埃里克,你喜欢足球吗?或者在聊完我在华夏的故事之后,我们还可以接着聊聊足球——你知道贝肯鲍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