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0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再说,我这里可是慈善组织,只管食品医药服装这些人道主义物资,最多加上些民用装备,你知道,我这里进出的物资都是有联合国监管的。”

  拉蒂芙心中暗骂,特么的谁不知道你这慈善的皮下面藏着什么,大家都是聪明人,装什么大尾巴狼。

  不过现在有求于人,他也只好陪着笑脸连连摆手说到:“不不,史密斯先生你误会了,这不是什么军事装备,只是一个爱好摄影的孩子自己发明的一个小玩意,它绝对是民用的设备,也不是由华夏军方或者军方控制的企业生产的,完全符合民用装备的标准,这点我敢保证。”

  “哦?那是什么?”

  拉蒂芙掏出了马哈穆德画的素描图,还有几张照片,指着那张素描图说到:“就是这个,华夏那边,称呼这个为四旋翼无人机,据现场观察过实物的马哈穆德上校说,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照相,据我所知,这架飞行器能飞到800米以上的高度,留空15分钟,飞行速度最大6米每秒,一次留空可以拍摄36张照片。你看,这些就是照片的实际效果。”

  史密斯看见了图就是心头一惊,这个小玩意,他可从来没听说自己国内搞过,毕竟米国那些军火集团搞的都是大家伙,讲究个威猛霸气,这才能体现米国睥睨天下的战力嘛,这小玩意谁看得上眼?更何况还是民用的?

  不过,看这个照相效果确实不错,虽然他只是个半吊子特工,不过看得多了自然见识广,多年的CIA职业生涯也没全白干,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个小玩意对战场特别是低烈度局部战场的战术意义,如果这东西真能如这位拉蒂芙准将说的那么好,那投放到阿福汗,毛熊就有得乐子了。

  心中念头千回百转,表面上他还是不动声色,笑着说道:“没想到,华夏居然也能搞出这么有意思的小玩意,这样吧,我给你回国问问,看看我们米国有没有类似的东西,拉蒂芙准将,你能不能把这张图留给我?你们想一次要多少架这个什么四旋翼?还有华夏那边说量产的话,多少钱一架?”

  拉蒂芙看出了史密斯的心思,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你明天一定要还给我,我可只有这么一张,听马哈穆德上校说过,要想量产,预计的售价在一万美元一架,对了,他还说,要想生产这个,需要用到大量的碳纤维,华夏自己不能生产,你们又不让卖,这个问题,也要考虑一下哦。”

  “好吧,我会向国内汇报的,等我的消息吧。”

  拉蒂芙见正事已经说完,他也没心思在这充满不可名状气味的房间里多待,便起身告辞。

  史密斯照例要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拉蒂芙贴着史密斯的耳边说道:“史密斯先生,这民品的生意,中间的利润可不会少,而且很干净哦,对了,刚才忘了提醒你,你裤子的拉链开了。”

  说罢,也不管史密斯一脸错愕便秘似的表情,哈哈大笑着出门去了。

  史密斯在原地愣了半天,嘴里接连嘟囔了几句:“法克,法克,法克!”然后跳着脚拉上了拉链,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起来:“苏菲,苏菲,你在哪里?给我接兰利,给我接康纳利处长,我要打电话,我要发传真,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汇报!”

  

第112章难

  

  肖恩康纳利今年已经50岁了,他在CIA亚洲处处长的位置上已经待了5年。

  目前,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时刻关注着南亚次大陆上爆发的那场战争。

  从现在的战局来看,阿福汗复杂的地形环境决定了苏俄一时半会不可能占领阿福汗全境,虽然他们已经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但离完全控制当地局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自己这边可也没闲着。

  但是,那些当地的武装抵抗力量还是太薄弱了,装备补给全靠外部输送不说,战斗素养和战斗力也是极差。

  至于原因么,当然是因为这些骆驼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纪律,内部还派系混杂,互不统属,打仗的时候完全是一盘散沙,彼此之间为了地盘和物资的分配还摩擦不断,说是一群战五渣的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要不是这散兵游勇人人悍不畏死,喊着口号就敢往上冲,好吧但愿这些勇士死后都能如愿升入天堂,再加上巴铁拼了老命将精锐部队打散了当做骨干派去组织抵抗,恐怕局势早就要崩盘。

  可再长期这样下去,形势也实在不容乐观。

  米国直接介入是不可能的,那样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甚至有爆发核大战的危险,那就意味着全人类大家一块儿玩完。

  事实上米国和苏俄彼此都保持着一定的默契,对于有一方亲自下场的战争,另一方都只是找个代理人来应对而绝不亲自下场,从高丽到安南,大家都遵守了这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则。

  所以他能做的,只有绞尽脑汁地想尽一切办法以尽快提高这些散漫成性的游击队的战斗力,好让他们尽可能地拖住那头毛熊奔向印度洋的步伐。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头熊早已今不如昔。

  虽然外表依然强悍,但是内里已经逐渐虚弱,二战中那横扫欧罗巴的滚滚铁流居然在阿福汗这样的小阴沟里步履维艰,国内的经济更是一团糟,甚至连粮食都已经不能自给,其内部甚至有某些人已经开始和“巴黎俱乐部”私下联系,讨论向西方世界借款的可能性。

  所以现在的最佳选择,是既要让苏俄看到希望的曙光,又不让他们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这样吊着,将阿福汗变成毛熊不断流血的阿喀琉斯之踵。

  但是,这简直就是在走危险的钢丝,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而要做到这一点,心机、能力、计划、甚至运气都缺一不可。

  有什么好办法呢?坐在位于兰利大厦东北角的办公室内,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就在他绞尽脑汁的时候,桌上的电话忽然响起,他按下了免提接听按钮,秘书小姐柔美的嗓音传来:“花花公子在3号线,他说有重要的情报要向您亲自汇报,请问,您现在接听吗?”

  花花公子就是威尔史密斯的代号,他是CIA派驻在巴铁明面上的联络员和情报沟通渠道。

  不过,当初招这位进来的人可能是一时昏了头,居然让这样一个成天喜好吃喝玩乐,到处猎艳,更是一个大话唠的家伙混进了CIA,局里嫌他成天在眼前晃悠碍事,干脆随便派了个差事一脚把他踢到了夏威夷晒太阳,平日里不管不问,那家伙倒也乐得逍遥自在。

  直到这次南亚出事,大家才想起了还有这么一号。

  基于这家伙的尿性,机密任务是不敢派给他的,给难民营当然也是顺便给游击队送送粮食物资,扮演下爱心人士,时不时在媒体面前谴责下毛熊的非人道主义行为倒是非常符合这位的能力性格。

  他能有什么重要情报?不会是贪污慈善捐款的事情给人揭发了来求援的吧?或者搞大了派去协助他工作的哪位特工实习生的肚子也有可能,康纳利心想。

  不过,当前南亚无小事,还是先听听再说吧。

  想到这里,他对着听筒里等候的秘书说到:“接进来。”

  然而,史密斯这次没有谎报军情,他传来的的确是一件重要的情报,康纳利静静地听完了史密斯的汇报,当然也自动忽略了其中明显是添油加醋的,史密斯先生历经九死一生终于获得宝贵情报的经历,随即看了一眼刚推门进来的机要秘书手上的那张素描传真,目光就是一凝。

  短暂的停歇后,他淡淡地回了句:“知道了,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将这个消息外传。”话音中不含任何情绪,随手便挂断了电话,倒搞得电话那头兴冲冲的史密斯先生举着“嘟嘟”作响的话筒愣了半天,连骂了无数声“法克”。

  康纳利眉角紧蹙,盯着从秘书手上接过的那纸传真,仔细思量了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打开了抽屉,拿出了一部红色的电话,在报出了一串数字密码以验证身份后,对着话筒那边沉声说道:“局长先生,伊堡的花花公子刚才传回了一份情报,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我请求当面向你汇报。”

  在听到了话筒中的回音之后,他站起了身,穿上了西装,拿起了那纸传真,出了门。

  当夜,米国的几个主要制造飞行器的军火集团包括波音、麦道、诺克希德—马丁、诺斯洛普、格鲁门甚至西科斯基都收到了来自CIA的一份保密传真,要求他们对传真上的飞行器进行技术可行性及性能的评估,并要求给出如果研制同类设备的话,所需要的研发经费初步预算以及可能的装备成本。

  CIA的时间要求非常紧迫,一周之内必须见到结果。

  一时间,各大军火集团忙得鸡飞狗跳,当然,“谭振华”这个来自华夏的陌生名字也在各大军火集团里挂上了号。

  纽约,长岛。

  已经64岁的卢赫生站在自己办公室大大的落地窗前,极目远眺。

  朝阳已经升起,将纽约港氤染得波光粼粼,烟霞迷蒙,又是无眠的一夜啊,他想。

  敲门声响起,将他从遐思中唤醒,他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进来吧。”

  办公室的门被无声地推开,秘书缇娜抱着一大堆文件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开口道:“卢先生。”

  卢赫生也不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怎么样?”

  缇娜摇了摇头,无奈地答道:“他们说,很难。”

  

第113章好爽,我喜欢

  

  卢赫生是一名华裔,在米国这个全蓝星当前最强大,而且白人至上的国度,能获得全公司上下所有人的尊敬,当然不是因为他的年龄,而是因为,正是他,一手打造了格鲁门公司众多的尖端兵器,并将公司推上了米国最大的军火集团之一。

  虽然身为一名华裔,但是,卢赫生在米国飞机特别是战斗机设计的领域可谓独领风骚,从1943年开始,他陆续参与了P-47、F-84、F-103、F-105等战斗机的设计,正是这些飞机为米军取得太平洋战争的制空权奠定了基础。

  而在卢赫生的众多作品当中,最著名,也最优秀的,当然是他加入格鲁曼以后,主持设计的“F14熊猫“战斗机!

  这款双发双座可变后掠翼重型舰载战斗机,自1972年正式服役以来,获得了米国海军的交口称赞,被称之为当前地表最强大的战机!

  这并不完全是吹嘘,因为,它不仅在米国内部的模拟空战中多次战胜了空军装备的“F15”,更已经经过了实战的检验!

  就在今年,1981年8月18日的锡德拉湾,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的两架担任巡逻任务的“F14”遭遇到了两架利比亚“苏22”的挑衅,在对方先开火的情况下,“F14”进行了毫不犹豫的反击,并一举将这两架“苏22”击落,而整个空战的时间,只有一分钟!

  当然,最让“F14”名声大噪,甚至在华夏都培养了一群所谓“猫党”的却是因为后来的一部电影和一个帅哥。

  不过,卢赫生现在关心的并不是这个,听到了缇娜的回答,他眉头一皱,追问道:“怎么说?”

  缇娜想了想答道:“经过我们成立的特别工作小组这几天的研究,发现这个四旋翼的结构属于不稳定系统,如果我们要搞出来,至少要在“MEMS”即微机电系统、微型惯性导航系统、非线性结构系统、控制实现算法等各方面进行彻底的论证研究。就算我们全力以赴,乐观的话,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初步的原理验证机。”

  卢赫生摇了摇头,思索了片刻才说道:“既然这样,那好吧,我知道了,给他们的方案,还是由我亲自来做吧,把资料和数据留给我,你去休息吧,连续熬夜加班,对女孩子身体不好。”

  缇娜感激地说了声“谢谢”,放下成堆的文件出去了,留下了卢赫生一个人在大大的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

  华夏,那块让自己爱恨交织又魂牵梦绕的土地,竟然在飞机制造这块领域已经有人触摸到了自己都未曾探索过的领域了吗?那个谭振华,当真如传闻般,是个仅仅只有17岁的少年郎?

  当年任公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

  既然能出现这样惊才绝艳的少年,难道是,沉寂已久的华夏,即将迎来再一次的复兴?

  谭振华哪里知道他已经捅了马蜂窝,无数米国顶尖的工程师正对着他那个小东西的图片抓耳挠腮挑灯夜战,他现在正在去往闻州的火车上悠哉悠哉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小谭同学现在也算是有钱人了,所以,他才不会那么苦逼地象郑项青那样臭烘烘地挤硬座,他是走了詹诺竹的路子弄到了全程卧铺联票,而且还是软卧!

  要知道,当年软卧可不是你有钱就能坐的,你还得有级别。不过么,这些规定在詹诺竹面前就是浮云,人家都不用出动自己家的老爸,只需要掏出某张证件在别人面前一晃,立刻是一路绿灯。

  办完这些,詹诺竹不无抱怨地对谭振华发了牢骚。想想也是,谭振华太拿这位村长不当干部了,不但不当干部还直接拿人家当了家庭保姆。装电话找他,买车票还是找他,至于拿他直接当司机使唤的次数,那就数不清了。

  想他一个堂堂的4014所情报处副处长,半公开的国安内务局头目,竟然变成了谭振华家跑腿的,这叫人情何以堪。

  牢骚归牢骚,谭振华可不吃他那一套,该使唤还得使唤。他有詹老将军的尚方宝剑在手,老将军可是说了,要詹诺竹配合他谭振华的工作,什么叫配合?不帮着跑腿能叫配合吗?自己这趟闻州之行,可是带了落实无人机批量生产的重要任务的!

  虽然马哈穆德回巴铁后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但是按照先前商定的计划,这无人机将要完全脱离华夏国内的军工体系自成一脉,完全由民用厂生产,以规避可能出现的任何查证风险,甚至,就连1503相机的图纸和生产工艺也全套复制了一份准备随时交给魔都照相器材厂,也就是著名的“海鸥”照相机的生产厂投产。

  当然了,整机的装配和生产,谭振华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在他的积极争取以及詹老将军的默许下,准备交给柳市低压电器厂,谭振华这次过来,就是要落实这个事情。

  闻州,已经成为了谭振华整体布局当中,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现在能够假公济私,他当然要趁着春节前路上旅客还不多的时候来看看,而且,他估计自己出国后的日子会非常忙碌,再象现在这样有时间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四处闲逛的机会恐怕不多了,而等到自己忙到一定程度,能彻底放松的时候,再到各处的旅游景点恐怕也只能看人头——就像自己前世曾经经历过的那样。

  慢悠悠的绿皮车终于到了闻州火车站,这也是这趟火车的终点站。谭振华不慌不忙地收拾好行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后走才下了车,郑项青在电话里说好了会来车站接他,他不着急。

  才下火车,他就看见一面巨大的条幅在冬日的阳光下异常显眼,条幅的两端被固定在了铁栏杆上,随着冬日的微风吹拂不时地波浪起伏,如同一个大大的胖子时而吸气,鼓起了大大的肚子,时而呼气,弯腰驼背,带动上面的字体也在不断地变形,不过谭振华眼尖,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上面写着的是:

  “热烈欢迎谭振华同志莅临闻州市企业界指导工作。”

  卧槽?这是谁他喵的马屁拍得如此不要脸,很有自己的风范啊?

  不过,好爽,我喜欢。

  

第114章声振寰宇

  

  条幅下站着一群人,谭振华迎着阳光眯眼看去,只有打头那个正奔过来的家伙自己认得,因为那是郑项青。

  他也紧走几步,迎上了来人,握住他的手假假地说到:“项青,你搞什么飞机呢?怎么能挂那样的条幅,这是要让我犯错误的。”

  郑项青笑着说道:“也没啥,就是那边老哥几个的心意,等下就撤掉,不碍事的,走,我给你介绍一下他们。”

  郑项青拉着谭振华来到条幅下面,一一将众人互相介绍,来迎接的人,当然是谢广丰、石金宽一行,与这两位握手时,谭振华明显看出了他们眼中的惊讶,不用问,一定是诧异与他的年轻。谭振华也不多说,这两位他曾经听郑项青无数次地提起,但毕竟还是初次见面,对他们,谭振华觉得还是进一步了解后才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不过让谭振华意外的是郑项青的女朋友李木子居然也来了,听郑项青说她还是特意请了假过来的,就为了看一眼谭振华一眼,说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认识下这位小天才。

  谭振华握着李木子柔软的小手心中暗自得意:哥现在也是有女粉丝的人了。

  几人寒暄已毕,郑项青收起了那面巨大的条幅,几人走出了车站。要说郑项青现在在闻州也算一号人物了,随随便便进出车站接人,那是小事一桩。

  一行五人正好挤了一辆车,当然是老谢厂长的212,直奔柳市而去。

  几人先到了石金宽的“柳市通用电器厂”,进门一看,只见200多平方的厂房内,整整齐齐排了两排简易长条桌,长条桌边上坐满了正在紧张工作的工人,一排工人人手一台半自动绕线机,正在紧张地绕着电机线圈,另一个长条桌上的工人们正在将线圈、永磁体等其他配件组装成一只只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