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06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其次,这7座适淹礁上都没有淡水,这就意味着,驻礁士兵们的生活补给物资需要100%地依靠舰队的定期补给,也就是说,从琼州到南沙的这条1000多公里的海上补给线路,必须保持安全通畅,但就南沙现在的局势,要做到这一点,除非华夏能保证一直有一支具有威慑力的舰队长期沿这条线路巡航才行。

  那么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单就海上力量来说,华夏目前的舰队在南沙周边国家中,还是具备足够优势的,可防空怎么办?

  南沙群岛,最近处距离安南本土海岸线仅470余公里,处于其岸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更何况,安南人还在其侵占的南威岛上修建了一条600米长的混凝土跑道,这条跑道现在虽然仅能起降小型飞机和直升机,但谁知道安南会不会继续扩展这条跑道?

  防空啊防空!

  不解决这个问题,华夏在南沙的立足,就一定是不安全、不牢靠的,舰队也处在敌人时时刻刻的威胁之下!

  但是,以华夏现在的实际情况,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难!

  陈伟闻轻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到了舷窗边上,怔怔地看着外面碧蓝的大海出神,脑海中萦绕着一个问题:

  我该如何保卫你,我的海疆!

  “报告”!

  门外传来了通讯兵响亮的声音。

  

第1326章 南海奇兵(2)

  

  展开了电报,陈伟闻的眉头顿时就拧成了一个“川”字。

  这谁下的命令?简直就是胡扯蛋!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华夏与安南海军刚刚打完了一场大战的节骨眼上,安南人505号登陆舰上的火都还没熄呢,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报复,而且敌人最新集结的舰队已经开进了这片海域,侦察机、“苏22”攻击机时不时地就从天上过一遍,新的,更激烈的冲突随时有可能爆发!

  这种时候你们要我去为两艘莫名其妙闯进来还坏掉了的商船护航?

  还要舰队以这两艘船为中心,重新调整部署展开防御?

  这特么的是吃错药了吧?!

  而且这最后一段电文是什么意思?“尽一切力量保护这两艘船上人员安全”——这船上有什么大人物吗?什么大人物能在这种时候跑到南沙来添乱,合着他的命是命,将士们的命就不是命了?

  陈伟闻真想把这封电报撕吧撕吧扔废纸篓里,这是典型的“乱命”啊!

  可惜,他不能这样做。

  他是军人,一名华夏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上面这么决定,也许有他不知道的深意吧,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仔细思考了一阵,又在海图上比划了一会儿,他叫来了通讯员,发布了一系列调整命令,不过在最后通讯员临走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加上了一句:“发电给永署礁那边问问,来的那两艘,到底是什么船,这么大的架子,居然要我整支舰队为他们护航。”

  通讯兵敬礼去执行命令了,不过很快就折返了回来,不过陈伟闻看他的脸色异常的古怪,不禁问道:“怎么了?”

  “首长,您自己看吧,永署礁那边回电了。”

  陈伟闻满怀疑窦地接过了电报,展开,随即“啊”地一声大叫,紧接着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仔细去看,横看竖看,一连看了好几遍,这才确信不是自己眼花。

  电报上写着一行大字:“是我们的临时航母。”

  我们华夏,什么时候有航母了??尼玛再说了,航母就航母,什么叫“临时航母”?!

  不行,这电报不清不楚的,我得亲自去看看到底有什么古怪!

  紧急调整了部署,命令附近的“韶关舰”补上了位置之后,“南充舰”脱离了巡航路线,往永署礁疾驰而去。

  ……

  黄炳新紧了紧身上的抗荷服,深吸了一口气,跨进了编号“62001”号战机的座舱,然后戴上了头盔,开始做起飞前最后的检查。

  在他的身后,武器操作兼导航员邢彦才也开始按标准流程逐个检查所有的武器和设备。

  除了逐个通报装备检查结果,两人之间没有别的沟通,但黄炳新听得出来,邢彦才短促的应答声音中,呼吸比往常粗重了那么一点点。

  应该是有点紧张吧?他想。

  其实何止是邢彦才,黄炳新此刻的心情也充满了激动和紧张。

  因为今天的任务,不是科目试飞,也不是演习!

  是实战,实战!

  命令很简单,巡航南沙海域,驱逐安南人的侦察机和攻击机,如果敌人发动攻击,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自卫!

  言下之意,如果安南人胆敢开火,可以将其击落!

  黄炳新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的第几次驾机升空了,就飞行资历来看,在华夏现役飞行员中,他可以很自负地认为,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他的飞行技术也足以令他自豪——试飞员这种高危职业,只有全军最顶尖的老飞才有资格担任,在这么多年的飞行生涯中,他出过无数次任务、几乎飞遍了华夏所有的战机型号,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空勤事件。

  严格来说,他已经从一线作战部队退下来了,不再承担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职责,他的工作内容变成了协助科研单位测试新飞机的性能。

  他的编制也不在海军,而在空军所属的阎良试飞基地。

  但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依然还是一名华夏军人!

  是军人,就需要随时随地做好卫国征战的准备,这与他现在隶属那支部队、主要承担什么岗位的工作无关!

  陵水机场这8架“飞豹”战机的试飞工作,是由他带领的试飞组负责的,因为这型战机的科研试飞工作还没有结束,所以,并没有一线作战部队的兄弟们接触过这型战机,目前熟悉这型战机性能、能驾驶它们升空并完成作战任务的,只有他率领的这个试飞组的成员。

  他们这队人,也就成了执行这项任务的唯一人选,现在,他们都从试飞员临时转职,接受海军航空兵的统一指挥。

  更微妙的是,从头到尾参与了“飞豹”战机试飞工作的黄炳新还知道,座下的这8架战机,严格来说,都是属于那位谭少爷的“私人财产”。

  但这一切,在国家利益面前,全都无关紧要、无足轻重!

  “不知道上面怎么沟通的,那位有钱的少爷居然把这8架战机都借了出来,这要万一毁了一架两架的,要不要赔啊?”黄炳新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这样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好笑的念头。

  后座的邢彦才已经检查完毕,通话器里传来了他一切正常的通报,黄炳新冲着地勤比了个大拇指,地勤点头,用力合上了座舱盖,又特意拍了拍座舱盖下,那个画了一架F16战机轮廓的地方,伸出食指对他晃了晃,然后也比了个大拇指。

  黄炳新笑了起来,这是地勤在向他发出祝福,希望他回来的时候,在那个地方再添一个战绩。

  “出发了,我们一定会得胜归来!”,他对着通话器说到。

  他听见了邢彦才的笑声。

  地勤撤去了登机舷梯,耳麦中传来了塔台同意放飞的指令,他催动了油门,战机轻快地滑动起来,沿着长长的跑道越来越快,然后微微一震,融入了蓝天。

  几分钟之后,编号“62002”的另一架“飞豹”也凌空而起,与盘旋在空中的“62001”组成了双机编队,向着南沙群岛的方向,呼啸而去……

  

第1327章 南海奇兵(3)

  

  3月16日,11:30分,“南充舰”抵达永署礁附近海域。

  陈伟闻站在舰艏,看到了令他毕生难忘的一幕。

  两艘体长超过200米,排水量估算要超过2.5万吨的巨轮正静静地停泊在永署礁附近,硕大的船艏上,喷涂着船的名字——“郑成功号”、“郑和号”,正是他接到的命令中提及那两艘船。

  相比起来,他座下这艘排水量只有1千多吨的“南充号”就像一条小舢板。

  不过船大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本舰队的“大奶妈”,“东运615舰”也是一艘排水量超过了2万吨的大船,论个头不比这两艘小多少。

  奇怪的是,这两艘船上装载的货物。

  都不用望远镜,陈伟闻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其中一条船的甲板上,停满了飞机!

  战斗机!

  他甚至都能清楚地辨认出那型战斗机的型号——不列颠产的“海鹞”!

  华夏海军对“海鹞”战机实在太熟悉了,几乎每一位稍有点级别的军官都对其耳熟能详。

  因为,这型战机早在70年代末期,就上了不列颠向华夏推销产品的目录。

  更因为,在华夏海军全体官兵一直做的“航母梦”中,“海鹞”一直是一款被重点考虑的载机!

  不提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707工程”,就说切实的计划——早在1985年,海军就要求“魔都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就是杨槱院士在的那个研究所)启动了一个航母设计和建造的可行性研究项目,为此,该所建造了一个航母模型,并在所内 600米长的水池及江南省的太湖里进行了很多前期实验;同年,刘总司令要求海军内部启动航母方案论证,同时命令广南舰艇学院开设航母班的培训课程。

  由此也可见刘总司令的远见卓识,他的确是华夏海军航母计划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被尊称为“华夏航母之父”,实至名归。

  1987年,在航母还没一点影子的时候,在刘总司令的指示下,海军未雨绸缪,选拔了十名海军航空兵中的佼佼者赴广南舰艇学院专门开设的“飞行舰长班”学习,先行人员培养和储备。

  在上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这十位特别挑选出来的飞行员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因为各种原因,只得又回到了原先隶属的部队,这段特殊的经历留给他们的,恐怕是毕生的遗憾。

  不过在本时空么,嗯,各位读者老铁们猜猜看,这十位接受过专门培训的飞行员现在人在哪里?

  回到上一个时空,1988年,由国防科工委主持,船舶七院牵头,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审阅,并正式将《华夏发展航空母舰及舰载机系统可行性研究》列入国防科工委1989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1989年1月,航母的论证项目获得国家批准,按规则和习惯,被命名为“891工程”。

  “891工程”的论证思路是,立足国内现有水平,引进技术或自力更生研制发展中型航母。

  正是基于这种思路,才有了后来军迷间普遍流传的,华夏差一点点就买了西班芽小型航母的故事。

  相比航母来说,舰载机的选型才是难中之难,项目论证中,对国产歼-6、歼-7和歼-8都做过推演,甚至一度选定了歼-7为原型机,希望能在其基础上改出一款上舰的战斗机,这一方面说明了华夏海军急于拥有航母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当时的华夏来说,要想获得一型能“上舰”的战斗机有多么困难。

  所以,海军中就有一些人提出先购买国外的现成战斗机以满足华夏当前的迫切需求,而能符合在小型航母上起降的,算来算去,也就不列颠的“海鹞”最合适。

  在上一个时空,“891”工程是一个差一点点就会被实施的工程,最后导致该工程下马的原因,一方面是西班芽的巴赞造船厂只同意卖船,但坚决不同意提供图纸,这并不符合华夏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际形势的剧变,使得华夏有了更好的选择。

  陈伟闻当然听说过国内某人购买了12架不列颠“海鹞”式战机的传说,在他这个级别的海军将领中,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听说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又是另一回事,当这些战机真真切切地列阵在了他的眼前,那种感觉,足够让他震撼!

  更震撼的还在后面。

  就在陈伟闻的注视中,一架“海鹞”已经从“郑成功”号的甲板上缓缓升起,在到达一定高度之后,随着尾喷口的缓缓转向,它从悬停状态渐渐加速,转换成了正常的飞行姿态;紧接着,另一架“海鹞”也做出了一模一样的动作,两架战机随后完成了空中编队,呼啸着向着赤瓜礁的方向飞驰而去!

  当战机掠过“南充号”的时候,陈伟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两架战机的肚子底下挂得满满的,都是导弹!

  没有训练弹通常的红圈标志,那是实弹!

  而且,这两架“海鹞”的翅膀上,喷涂的都是华夏的军徽!

  不过看油漆的新旧,好像是才刚刚喷涂上去不久的。

  到了这个时候,陈伟闻终于明白之前收到的电报上,那所谓的“临时航母”是什么意思了,“郑成功号”是一条货船,如假包换,但现在,此时此刻,它就是一艘航母,因为它承担着航母的职责!

  “我们的战斗机,我们的战斗机可以带弹巡航南沙了!”

  这是陈伟闻此刻的脑海中不断翻滚着的想法,一遍又一遍,“我们的舰队上空,终于有了可靠的空域保卫者——不过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这个人不但有着天才的思想,还有着将天才思想付诸行动的超强执行力,更有着可怕的财力作为支撑——算来算去,全华夏恐怕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了,真的是他吗?如果他在这里,陈伟闻觉得自己一定要见他一面,对他说一声“谢谢”,代表他自己,也代表南沙执勤舰队的所有兄弟们。”

  “报告!”

  正当他望着“郑成功号”的雄姿,心中感慨万千的时候,通信兵的声音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