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19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钱紧张,无非也就“开源”与“节流”这两个办法。

  “节流”,也就是尽量压缩政府开支,而在政府开支中,军费开支一向是大头,所以科尔政府干脆直截了当地宣称:“永久放弃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开发与研究,常规武器也只保留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基本需求。”

  这么自废武功的宣言还有一个好处——能让米国、苏俄、高卢、不列颠以及其他周边国家放心啊。

  至于“开源”么,那就是一方面向西汉斯国内的企业伸手要钱,比如向各大企业摊派费用或者在国内加征个“统一税”什么的;另一方面也看看能不能从国际上借到钱了。

  话说,这段时间以来,东汉斯境内的运动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且就在上个月,两汉斯统一的“阻力”之一,已经执政14年之久的总统埃里希·昂纳克已经因为无力应对国内的政治危机而被迫辞职,“改革派”领导人埃贡﹒克伦茨上台,这让科尔政府看到了成功的巨大希望。

  也就是说,“筹款”行动必须要加速了,因为事态很可能加速剧变!

  这种时候,必须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绝对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谭振华此时高调抵达慕尼黑,当然会被正急红了眼四处找钱的科尔政府盯上,所以财政部长西奥﹒威格尔不请自来地从波恩跑到慕尼黑来给“红旗基金”捧场,实在也是形势所逼。

  想借钱?好啊,欢迎,咱开银行的,最欢迎的就是西汉斯政府这样信誉卓著、偿还能力又强的优质客户了!要借多少?

  ……50亿美元?……咳咳……,部长先生,咱家的“恒隆银行”才刚刚登陆咱们西汉斯不久,本小利薄的……,而且你这个利息给的也太低了,才2%的年息,我要是借给苏俄,7%以上的年息可是随便要的……

  什么?部长先生您说可以附带一些不那么敏感的其他商业条件?哎呀这个就……好吧部长先生,您看您今天来得突然,我这儿也没什么准备,要不,您给我点时间我好好盘算盘算?

  送走了西奥﹒威格尔的谭振华却没一点要盘算些什么的样子,而是和一帮慕尼黑的社会名流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苏珊﹒克莱滕﹒匡特大献殷勤,而让所有在场观众们都大跌眼镜的是,这位BMW之花却没有像对别的冒失追求者那样展开了浑身的刺,反而表现得对谭振华的奉承挺受用。

  难道要爆什么大八卦?

  他们哪里知道,自从BMW将在华语区的商标从“巴依尔”改为“宝马”之后,销售业绩那是“蹭蹭”地往上涨,所以苏珊大小姐现在看谭振华是越看越顺眼。

  而且,在谭振华的力邀之下,苏珊和斯凡特姐弟已经决定了要在明年春季前往华夏一游,谭振华也已经答应了全程陪同充当导游,此刻,双方之间的关系正是蜜里调油呢!

  再说了,在苏珊眼里,谭振华的个子虽然矮了一点点(谭振华:本少爷光脚量也有1米8呢),但长得白白净净的,还有点小帅,说话又好听,真是可人心思啊……

  

第1366章 塌了

  

  在答谢酒会上多喝了几杯的谭振华难得地赖床了,这倒不是他存心偷懒,实在是最近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把他累得够呛,而且下了飞机就是一系列的活动,连时差都还没倒过来,就算他现在这幅身体还很年轻也依然感到有些吃不消。

  可惜,就在他打算给自己放个半天假,养养元气的时候,急促的敲门声却忽然响了起来。

  以谭振华现在出门的阵仗,还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走到他房间门口敲门的,这必然是有紧急的事情了,谭振华只好嘟嘟囔囔不情愿地下了床去开门,一看,门外站着的居然是大管家凯文和西奥﹒威格尔,而且财政部长不但满脸通红,表情更是奇怪,那是混合着兴奋、激动,还有一点点的……忐忑?

  “部长先生,这么早啊?”谭振华将两人让进了屋内,一边用询问的眼神望向了凯文,显然,西奥﹒威格尔先找到了他这位管家兼机要秘书,而凯文也觉得事态比较紧急才会做出了明知谭振华在补觉也要打扰他的决定的。

  凯文没说话,只是递上了一份报纸。

  这是一份慕尼黑当地最大的报刊《南德意志报》,发行量很大,号称西汉斯订阅量最大的报纸,以报道西汉斯南部地区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新闻为主。

  谭振华最近倒是因为与西汉斯的经贸交往越来越频繁而开始学习德文,不过要想通读德文报纸恐怕还需要继续努力,可尽管如此,今天这份《南德意志报》的头版头条他却一下就看懂了,而且,这头版头条下配发的那张巨幅照片也一下就让他明白了西奥﹒威格尔为何那么急着要见他,而凯文也立刻同意的原因。

  照片上是一堵一人多高、痕迹斑驳的围墙,在围墙的顶端还密布着一圈圈的铁丝网,谭振华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冷战铁幕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柏林墙。

  但在这张照片上,往常守卫柏林墙的军警却不见了踪影,代之以一大群身着各色服装、情绪激动的平民百姓,冰冷坚固的墙体更被扒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有无数人蜂拥在那缺口前正奋力地撕扯着,企图将那个口子拉得更大!

  标题用了最大的字号,却只有一个词——

  “Einsturz!”

  这个德文单词翻译过来就是,“塌了!”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谭振华暗暗叹了口气,心中不由得五味杂陈。

  1989年11月9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随着埃贡﹒克伦茨一声令下,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标志的柏林墙终于被拉开了一个缺口,而谭振华知道,缺口将会被撕扯得越来越大,这堵墙也终将彻底倒下,从这一天开始,人类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而对很多人来说,漫长的凛冬也终于降临。

  他收回了万千思绪,稳了稳心神,转向了西奥﹒威格尔道:“部长先生,看来我首先得恭喜你,科尔总理和他领导的政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两汉斯的统一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谢谢。”西奥﹒威格尔满面红光地接受了谭振华的道贺,原本想要再说点什么,可忽然又想到了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份来历,不由得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这让他一时有些尴尬。

  还是谭振华耸了耸肩膀道:“部长先生,你不必太在意我的立场的,至少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用一堵冰冷的墙将血脉相依的同一个民族甚至同一个家庭硬生生分开,是非常残忍和不人道的,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良知,同样的,用海峡分开也不可以,部长先生,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西奥﹒威格尔瞬间就明白了谭振华所指,也立刻决定了自己的立场,附和道:“不论是墙还是海峡,都不应该成为一个民族要求统一的障碍。”

  谭振华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那么部长先生,我们就有共同语言了,我猜你这么着急地找我,不光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好消息的吧?”

  见他说到了正题,西奥﹒威格尔也马上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埃里克先生,早些时候科尔总理给我来了电话,他责成我尽快就那笔50亿美元的贷款与您进行沟通,至于原因,我想我已经不用再解释了,想必您也看出来了,我们现在需要一笔临时的预算外大额资金。”

  谭振华点了点头,想了想道:“抱歉,部长先生,对于你昨天的借款提议,我和我的合伙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你的方案并不符合我们“红旗资本”的期望。”

  西奥﹒威格尔脸上顿时显露出了极度的失望,不过谭振华紧接着又说道:“部长先生,我们拒绝的理由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而是我们认为,单纯的贷款,而且是利息如此之低的贷款不符合我们企业的经营理念,你要知道,50亿美元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一旦我们借出,也就意味着我们丧失了50亿美元的流动性,这对我们这样一家规模有限的金融企业来说,显然不是一桩合适的交易,为此,我和我的合伙人提出了一个另外的方案,部长先生要听听吗?”

  “另外的方案?” 西奥﹒威格尔略带诧异地问道:“是什么样的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债权证券化。”谭振华微笑答道:“我们建议西汉斯发行一期特别国债,既然是国债,那自然是以西汉斯的国家信用为抵押的,至于这个票面利息么,就可以按照部长先生刚才承诺的来制定,不过我们要求,这种特别国债必须不记名且可以在金融市场交易,这样一来,这种债券就具备了极高的流动性,类似我们“红旗资本”这样性质的金融机构也就更愿意购买并持有这种债券,因为在我们看来,持有这种债券的性质并不是很难变现的债权,而是有着国家信用背书的流动资产,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实际持有债券的金额,方便我们配置资产,我和我的合伙人都觉得西汉斯政府如果愿意采纳我们这种方案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承诺购买不少于50亿美元的债券,当然,我们希望交易的时候以马克而不是美元计价。”

  

第1367章 更近一步

  

  谭振华的建议让西奥﹒威格尔陷入了沉思。

  将债务证券化,将大大提高这些债务的流动性,也就降低了持有这些债券机构的资金压力,他们甚至可以在急需资金的时候,把这些债券再次进行抵押以获得现金,这显然会是一种受到广大投资机构欢迎的解决方案。

  而且这不仅仅是对持有这些债务的机构有好处,对承担这些债务的西汉斯政府来说,其实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这些债券可以很方便地在市场上流通,也就意味着政府可以更加方便灵活地选择偿还这些债务的时机,比如,在政务盈余充足的时候提前在市场上回购这些债券以冲销债务总额,也可以在政府财政紧张的时候选择适当发行一些新的债券来偿还旧债券欠下的本息。

  当然这样做的隐藏风险也是有的,发行政府债券,也就意味着政府实质上加高了杠杆、提高了自己“影子货币”投放量,而且这笔金额不菲的债券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通过交叉抵押等各种等方式进入金融市场,无形中也就推高了整个社会的M2总额,必将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那要是一个不小心,可就很容易闹出大乱子了,特别是谭振华还要求以马克为这些债券发行的基础货币单位的情况下,那影响的,直接就是本国的经济。

  身为一国财政部长,对可能引起的这些后果当然是清楚的,而且值此对东汉斯采取行动的最关键时期,整个经济的未来走向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出台一项新的经济措施更是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西奥﹒威格尔只好对谭振华表示,对这个建议,他需要回去与科尔总理商量之后再做决定,同时他也表示希望谭振华一次性将所有的条件都提出来,以便他可以对总理先生做一个全方位的汇报。

  既然已经谈到了最具体的内容,谭振华这次没再打马虎眼,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第一,他希望西汉斯政府方面放宽对他持有西汉斯大型企业股权的审查和限制条件,至于这个额度么,他希望按照对等原则——也就是华夏那边给前去投资的西汉斯企业什么条件,那他在西汉斯也应该享受到同样的待遇,作为参照,华夏目前执行的政策是重点企业中外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49%;

  第二,他希望西汉斯政府放宽对他旗下企业技术出口的限制,至少不应该在“巴统协议”上再次加码,同时,更应该允许他邀请西汉斯企业加入到部分非军事用途项目的联合设计和开发中去;

  第三,既然科尔政府有志于完成统一大业,那么这件事一旦成功,必然会对绝大多数的东汉斯企业进行私有化,他要求参与进这个进程,允许“红旗资本”成为这些东汉斯企业的平权合法购买方并不得设置限制——毕竟东汉斯的企业和技术其实是落后于西方水准的,到时候西汉斯大概率看不上这些“落后”的玩意,而且这些东西原本也不属于“巴统协定”内规定的内容——那可是华约阵营的东西,北约阵营当然管不着对吧?

  第四,这是一个私人请求,谭振华表示自己是一个军事装备的爱好者,要是有机会,到时候希望能在东汉斯的苏系武器库中挑一些来做为自己的收藏品……

  在这四项条件中,西奥﹒威格尔敏锐的发现了谭振华首先提出的第一、第二个条件对西汉斯的意义——如果同意了这两个条件,也就表示西汉斯的外交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两个条件看上去是谭振华在为他自己旗下的企业在西汉斯的经营活动铺路,但其实这个口子一开,也就意味着西汉斯对来自华夏的投资开了一个口子,更意味着对华夏的技术输出级别也上了一个台阶!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谭振华及其身后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华夏仅仅成为西汉斯企业资本的投资目的地、商品倾销市场以及过时技术的转让接收方,他们想要更近一步!

  这种事情显然大大超出了西奥﹒威格尔这个财政部长能决定的权限,那么这件事就必须交给科尔总理来裁决。

  西奥﹒威格尔匆匆赶回了波恩,并在第一时间见到了收到柏林墙倒塌的消息后临时中断了对波栏的首次国事访问刚刚抵达总理官邸的科尔。

  还没等西奥﹒威格尔开口问好,科尔就急匆匆地说道:“西奥你来得正好,我需要追加一笔临时预算,从柏林墙涌进来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有些人甚至身无分文,这样不行,这样会出乱子的,刚才我已经与联邦内政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他们那边预计最近这段时间从柏林或者转道捷科斯洛伐科入境的人有可能超过百万,我们完全无法确定这些人会在西汉斯待多久、又会做些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这种时候,我们无法对他们进行驱逐,只能加以适当的管理和引导,所以我决定为每一位入境的东汉斯公民提供100西汉斯马克的零用钱、一袋水果并为他们提供一顿晚餐,西奥你得为我准备好至少2亿马克随时能动用的钱,而且必须是现金。”

  (以上临时处置办法为史实,笔者注。)

  “又是要钱啊!”财政部长觉得自己的嘴里充满了苦涩的味道,为了两汉斯的统一,那些与各利益相关国已经秘密议定或者正在议定的交易条件,那些为了收买东汉斯人心而准备的预算,此刻都变成了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数字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然后又幻化成一张张饕餮的大嘴,无情地吞噬着西汉斯这些年来好不容易积累下的财富。

  还有今天这样的临时突发情况,西奥﹒威格尔认为,这才仅仅是第一天,而今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因为即将发生的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情况,谁都无法为此事先制定好完善而稳妥的应对办法,科尔和他领导下的政府能做的,只能是准备好钱,更多的钱。

  钱,肯定不是万能的,但在这种要命的时刻,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西奥﹒威格尔在心中暗叹一声,对科尔应道:“总理先生,这笔预算我马上就能划拨出去,不过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你好好谈一谈,关于我与那位华夏的埃里克先生沟通的经过。”

  科尔稍微迟疑了一下,因为他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不过他很快就理解了财政部长想要和自己谈的是什么,最后还是点头应道:“好的西奥,你有半个小时。”

  

第1368章 谈一谈

  

  科尔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来听西奥﹒威格尔的汇报并与他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因为这件事的发展已经与他的初衷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他最初的设想中,谭振华和他旗下的“恒隆银行”与其他那些国际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不同,西汉斯以政府名义向其贷款,支付利息,然后再以政府的财政收入偿还,虽然利息较低,但因为西汉斯政府一贯以来以稳健著称,国家财政长期保持盈余状态,其国际信用相当良好,所以这种贷款还是有很多金融机构愿意做的。

  而谭振华提出的方案明显将对整个西汉斯执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却是科尔正准备要有所大动作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打算拿出去交换的一个重要条件。

  就像之前说过的,两汉斯要实现统一,光东西两个汉斯有意愿是绝对不够的,这件事还必须得到另外4个主要国家的首肯,或者至少不反对。

  米国人和苏俄人那边的条件都已经谈得差不多了,现在需要解决的重点其实是汉斯在欧洲的两个邻居大国,而货币政策就是汉斯准备拿出来打动其中一个的底牌。

  具体来说,就是高卢。

  二战之后,因为汉斯的分裂,欧洲大陆事实上的大国就只剩下了一个,也就是联合国五常之一的高卢。

  在高卢国内,“戴高乐主义”是最主流的思想,这个思想最重要的一条核心内容就是追求欧洲在防务、经济、政治上的独立。也正是基于此,1950年,高卢外长罗贝尔·舒曼建议把高卢和西汉斯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领导之下;1951年4月18日,高卢、联邦汉斯、意大力、荷栏、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决定建立煤钢的共同市场,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1957年3月25日,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1965年4月8日,六国又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

  至此,“欧共体”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由此可见,高卢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首倡者和最积极的推进者。

  “欧共体”发展到了现在,已经囊括了西欧主要12个工业国加盟,其中不列颠于1973年加入。对于这个国家的加入,当初高卢人还持有激烈的反对意见,毕竟戴高乐总统曾经毫无遮拦地公开宣称过“不列颠就是米国佬放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么,高卢人对不列颠一贯实行的所谓“欧洲大陆平衡政策”非常了解,知道这就是一个来拆台的搅屎棍,所以原本是不想带他玩的,但怎奈外部各种压力过大,最后还是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而到了1987年的7月1日,欧洲单一法案生效,这标志着欧洲的政治统一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政治和经济当然密不可分,事实上政治统一也是为了经济能更好地统一,可经济统一这道题做起来就太难了。

  这不但要求12国要拆除联盟内所有的关税壁垒,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结算体系,还需要解决各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毕竟欧洲12国也有大小、经济发展也有好坏、产业布局也有互相竞争不是?

  这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欧洲12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这对于欧洲共同市场其实是非常要命的一个缺陷——在一个共同市场里,却有12种货币,彼此之间的实时汇率换算就足够交易人员头痛的了。

  所以,统一这12国的货币,势在必行——但这就是问题所在,货币发行权可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也是一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哪个国家肯轻易放弃啊?

  于是这件事必然要经过一系列艰苦而冗长的谈判,而在所有国家发行的货币中,高卢法郎、不列颠英镑以及西汉斯马克显然因为其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而成为了必须摆平的重中之重。

  高卢人自是不必说的,“欧共体”的设想原本最初就是他们首倡,当然也是最坚定不移的路线执行者,所以高卢法郎无需多谈,投的必然是赞成票;不列颠人向来首鼠两端,英镑大概率不会加入这个货币统一组织,不加入就不加入吧,反正你地处离岛,政治经济军事都自成一脉,更是米国人的铁杆盟友,你别来捣乱就好,那么就剩下了西汉斯马克。

  而这,就是科尔准备拿来说服高卢人不要对两汉斯统一投反对票的最终交易条件——他准备完全放弃西汉斯马克,干净彻底地加入欧洲统一货币计划!

  但现在,那个埃里克居然希望以马克计价来购买西汉斯的发行的特别国债——这要么说明,他手上有充足的马克,要么说明,他准备买入这么大金额的马克,而如果是后一条,也就表明,他打算向市场抛售至少50亿美元!

  讲真,不管是科尔还是西奥﹒威格尔都不喜欢美元,凭什么大家都是国际储备货币,你印个美元就能买到几乎一切,而我们家马克就不行呢?特别是对能源和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产品石油?

  对于货币来说,流通性和购买力就是它的价值和使命,西汉斯马克无法完成的任务,看来最终需要交给计划中的“欧洲统一货币”来完成了,而那个埃里克﹒谭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西奥在向科尔分析其这么要求的动机的时候,就认为,这很可能是“红旗资本”正有计划地将其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兑换一部分出来,转换成以其他货币计价的资产!

  科尔默认了财政部长的观点,同时他还想得更加深远——两汉斯的合并,无疑将是一件对全球政局都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而在这件事中,西汉斯已经先后与5常中的4常进行过紧密的沟通,也与波栏、捷克斯洛伐克等周边国家进行了密集的外交磋商,却独独没有与5常中的另一常华夏交换过任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