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2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谢广丰混不在意地挥挥手说道:“老石,当时的政策就是这样,怎么能怪到你头上,再说后来这些人不是都落实政策回来了吗?年轻人吃点苦算什么?当初我扛枪打仗的时候,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他们的父母也没说什么啊。

  只是这小子混,人家都回来了他也不回来,还跑得那么远,这么多年一点音信也不给家里,我倒是还好,可我们家老太婆怎么受得了?他这么做,就不想想家里人的感受?臭小子,回家再收拾你!”说到后来,语气渐厉,可话语中的声音明显藏了一丝颤抖。

  谢力再也没有刚才风雪中昂然前行的气势,垂头坐在一边默然不语。

  郑项青见气氛尴尬,打岔道:“谢力你也是到南云支边的?我也是啊?我的编制在南云建设兵团第三师二连四排一班,你是哪里的?当时怎么没见过你?

  谢力答到:“我去的比你早,是第一批出发去的,编制在第一师,所以我们没见过面。我当时驻扎在潞江坝农场,我们那里人比较多,最多的时候超过2000人,天南海北,全国各地去的都有。”

  郑项青听了就是一惊,忙问道:“潞江坝?哪个潞江坝?是不是保山那个?这可真是太巧了,你们农场的场长是不是叫做罗瑞群?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做张清宇的?”

  谢力低头想了想,说到:“罗瑞群?不是,我在的那会儿,农场单独编制了一个团,团长叫刘志高。不过,团部倒是有一个叫罗瑞群的,听说是京城农校毕业的,我们种地的技术都是他教的,他现在当团长了?

  至于那个张清宇我没有见过人,不过听说过这个名字,这小子出名是因为他搞大了邻居村里一个傣族姑娘的肚子,那姑娘的老爸还是当地的一个头人,当时带了他们村一大票人来团里逼婚,这件事当时闹得可大了,全团上下就没有不知道的。”

  郑项青闻言大笑道:“哈,张清宇是我这次去南云认的大哥,他居然还有这种风流韵事?好本事!不过么,这家伙也算风流但不下流,他可是正正经经娶了人家姑娘回家当老婆的,还干脆在保山扎了根,连京城都不愿意回去了,现在在保山市农业局当副局长。

  至于兵团那早就撤销了,你说的那个什么刘志高我不知道,不过,现在是罗瑞群在那里当农场的场长,我前几个月刚从那里回来,现在那里还有1500多号人,估计都是当时落实政策不愿走留下来的知青和他们的家属,我去的时候,看他们的日子过得还不错,那天在农场的时候,还吃了刚杀的猪。”

  李木子闻言偷偷一拧郑项青腰上的软肉,皮笑肉不笑地问道:“看你挺羡慕那个张清宇啊?还夸人家好本事,你说说看,你是要风流呢还是要下流?”

  郑项青被拧得龇牙咧嘴,告饶道:“我是风流下流都不敢,就求姑奶奶松手,疼,咝~疼啊。”

  众人看这二人当众撒狗粮作怪,都笑出声来,气氛一时缓和。石金宽咳嗽了一声说到:“都吃饱了吧?我看今天就到这里吧,谢力刚回来,跟老谢还有他老娘肯定有好多话要讲,一会儿早点回家;振华也坐了好久的火车,下来就东跑西颠的也没休息,晚上回旅店好好睡一觉;李木子一个女孩子太晚回去也不方便,咱们这就散了吧?对了,振华,你住哪里?”

  谢广丰说到:“就这前边上就有一家旅馆,离我们小区不远,挺干净的,还有单间,我看这风大雪急的,就别跑了。”

  谭振华也不挑剔,现下的国内环境,也容不得他挑剔,便答应了。

  众人分手,谭振华从谢广丰车上拿下行李进了旅馆开好房间,李木子和郑项青以及谢广丰父子一路,直接上车开回了小区,石金宽结了账也走了,他其实住的不远,柳市也不大,他家走路十分钟就到。

  临出门,谭振华拉住郑项青小声道:“项青,等下送完李木子你就到我屋里来,我有话对你说。”

  郑项青自然心领神会,他也知道,有些话暂时还是不能当着这么一大帮子人说的。

  

第117章欲借东风

  

  谭振华在旅馆房间待了没多久,就听见了敲门声,他打开门,是郑项青送完了李木子过来了。

  二人进屋随便坐下,郑项青开门见山,“振华,这次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电话里你也不肯说,不过我看你不光是来看看这么简单吧。”

  谭振华笑笑不回答,而是先问道:“项青,那个咖啡机的进度现在如何?”

  郑项青回答道:“因为谢厂长那边现在所有的精力和人力都投在迷你风扇的生产上,咖啡机的开发进度稍微受了点影响,几个关键模具估计要到元旦以后才能开出来,第一次开模以后,再调整下,估计春节前基本能结束所有的开发工作。”

  谭振华点了点头。

  目前的工作重心,当然是满足现有订单的生产需求。他今天看了下,虽然有谢厂长的机械模具和郑项青的半自动绕线机加持,其实所有的作业还是基本停留在手工操作,这也没办法,当前的华夏就是这个水平,这里的情况都已经算好了,即便如 4014所那样的牛逼单位,不也是一大堆工人在拿着烙铁焊电路板么。

  更何况他也知道,就这么点人,要满足短短几个月内交付100万台的订单生产,也确实是难为了闻州这几位了。

  不过,再困难,接下来的事还是要说的,大不了,出动詹诺竹,在闻州再搞一把大的。

  他沉咛了一会儿,对郑项青说到:“项青,我知道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但是,我这边可能还要给你加任务,你能不能扛得住?”

  郑项青听到这个,不惊反喜:“又有订单了,是什么?没关系,我想过了,其实光咱们柳市的亏损小厂就还有几家,那边的人可都眼红咱们这里呢,我可以跟谢厂长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咱们再吃掉几家工厂,这人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谭振华心中暗乐,郑项青这小子野心膨胀的挺快啊,上次在宁都跟他说兼并的事情,他可是哆哆嗦嗦的,这才让老谢吞并无线电厂几天,就自己琢磨着要再吃掉别人了,果然是人心即大势,大势即人心啊。

  想到这里,谭振华微笑开口:“项青,现在有一股东风可借,能让我们名正言顺地成立一家完全归私人所有的公司,而且,还有大单可接,你敢不敢干?”

  “啊”郑项青本以为谭振华说的只是订单的事情,可没成想谭振华一下跳到了这个方面,顿时有点感觉思路跟不上节奏,私人公司啊,那可是又一次触到了当下的底线,虽然他郑项青以前做的事情,其实跟自己当老板也没什么区别,可毕竟签合同还披着石厂长借给他的那张集体企业的皮,要是挑头做一家完全私人性质的企业,那可完全不一样。

  他试探着问道:“振华,这私人企业会不会违反政策?我怕一出事,反而影响到了现在我们好不容易创出来的大好局面啊。”

  谭振华对郑项青的小心非常满意,要郑项青拍着胸脯答应了他还犹豫了呢。

  于是,他解释道:“我也知道现在创办私人企业困难和阻力重重,不过,当下有一个机会在此,能让我们借势而为,此事如果落实了,来头甚大,会让某些人不敢轻易下手。等熬过了这段时期,大势明确了以后,也就不用害怕了,我们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行走在阳光之下。”

  郑项青听得心痒难耐,连声催促道:“振华,你也不要话说半句让我瞎猜,我知道我自己跟不上你的思路,你还是有话明说了吧。”

  谭振华笑了笑,伏下身体,在郑项青耳边低声说道:“是这么回事,我在宁都的时候,发明了一个小玩意,名字叫做四旋翼无人机,这东西可军可民,此事还有某部门暗中参与。随后,我通过某个渠道,向巴铁那边展示了这个产品,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估计他们会大批量的订购,但是,他们没有钱,付钱的肯定是目前正在给他们大笔援助的米国。

  不过,要米国那边用军事装备的方式向我们国家订购,那在他们国内肯定不会通过,所以我估计,米国那边肯定会要求我们这里以纯民用产品的设备的名义向他们出口,这就要求我们这里从整机到零部件的供货方跟军方没有任何关系。

  我想借这个东风,把企业办起来,有出口换汇、涉及三国关系以及我们这里某部门的暗中支持,咱们办的这个企业,基本上是安全的,就算有那一个两个不长眼的想伸手,自会有人收拾。”

  说完了这些,谭振华靠回椅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郑项青,看他反应。

  郑项青闻言脸上神色变换不停,一会儿咬牙切齿,一会儿苍白颤抖,大冬天的屋里也没炉子他居然额头冒汗,显然心里正做着激烈的斗争。

  郑项青是真的在纠结。你说这谭振华脑袋是怎么长的?这四旋翼也不知道是什么鬼不过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不过这不是重点,毕竟有迷你风扇和咖啡机的前车之鉴,谭振华搞出些奇奇怪怪的玩意也不算稀奇,但是他又是什么时候跟某部门勾搭上的?居然还能把巴铁还有米国都搅和进来,胆子大到没边不说,这惹事的本事,全华夏恐怕也得数他第一。

  不过,他要是知道就在现在,整个米国几乎所有跟飞机沾点边的军火集团都在拿着CIA提供的那张四旋翼素描图在绞尽脑汁拼命推测其内部构造、基本参数以及飞控原理和程序,怕不要直接惊掉了下巴。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抉择之后,郑项青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决然说到:“振华,我也想不明白这件事中间的关窍,不过,既然你说能干,没说的,那咱们就干!

  还有啊,干脆今后你也不用问我的意见了,咱们认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从我第一次上宁都认识你以后,我听你的话,就没吃过亏!

  别的不说,就说当初那什么“八大王”,现在除了我,哪个不是过得胆战心惊?我可听说了,上面又派了工作组来,说是要严查投机倒把以及偷税漏税的行为,他们都已经被叫过去问过话了,回来一个个的还什么都不敢说,我怕这一关,他们不好过。

  可你看我,该吃吃该睡睡,一点事都没有,这都是拜你所赐。所以,从今往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咋整咱咋整!我郑项青这辈子,跟定你了。”

  谭振华心中就是一声“卧槽”,自己这是开了主角光环了啊,终于王霸之气一震,小弟纳头便拜了,不过么,重生者是主角那是公理,不需要证明的,而且,好死不死的,这想要纳头便拜的两位居然还是一对儿,闻州这地面邪!

  不过,想归想,谭振华客气话还是会说的:“项青,你这话不对,我呢,是喜欢琢磨些歪门邪道,不过吧,我挺懒的,自己不爱动手干活,所以,咱们也别见外了,今天正好就分分工,我负责出谋划策,制定计划,兼任新产品开发设计,而具体的执行,都是你来,潘师傅还是负责解决制造工艺,咱们分工合作,共同创一份大大的事业。”

  说得真好听,不过,翻译过来就是:谭振华负责动嘴,潘大宝负责动手,郑项青只能负责跑腿。

  不过这事儿其实郑项青早就认了命。话已说开,彼此之间更不用藏着掖着,谭振华便和郑项青二人仔仔细细地筹划起了公司设立的各项事宜。在这些事中,最难解决的,其实是营业执照,没有这个,就没有一个合法的经营身份。但是当下的情况,一家私人股份制企业,想要申请营业执照,那是何其之难。

  二人商量了半天,也没一个特别稳妥的办法,好在郑项青当前是闻州市的红人,二人便商定让他先去探探各部门的意思再做下一步的打算,逼不得已的话,谭振华也做好了出动詹诺竹这张王牌的准备。

  就在两人结束了这个话题,准备具体谈论下这无人机量产需要准备的事项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敲门,二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困惑,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又有谁会来?

  

第118章南云往事

  

  谭振华起身打开了门却愕然发现,门外站着的,竟然是谢广丰父子。他连忙将二人让进屋内,一边问道:“谢厂长,还有谢大哥,这么晚了还不休息,找我有事?”

  谢广丰脸色铁青,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冻的,一指默默跟在身后的谢力说到:“都是这个逆子,谢力,人我带你见到了,你自己跟他们说。”

  那谢力闻言,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说到:“求二位救救我那些战友,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说罢,一个响头磕到地上,双肩耸动,竟然是已经伏地痛哭失声。

  谭振华和郑项青闻言不禁面面相觑,再看见谢力的举动,更是大惊失色。谭振华连忙起身,拉住谢力说到:“谢大哥,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咱们坐下好好说,有什么难处,我们能帮的一定帮,你这个样子,我们承受不起啊。”

  谢广丰在一边哼道:“谢力,你这个样子,是想要挟别人了?七尺高的汉子,你也不害臊,我谢广丰怎么会生出了你这样没骨气的儿子!”

  谢力闻言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止住悲声,顺着谭振华一拉,就势起身,挨着床沿坐下,郑项青给他到了一杯水,他接过一口气喝干了,又伸手抹了一把脸,将眼泪鼻涕什么的抹了,随手在自己身上蹭了蹭。

  谭政华问道:“谢大哥,吃饭的时候,你说你去了缅玉,当时在饭馆里,人多嘴杂,我也没好意思问,你这要救人的事情,应该和这个有关吧?有什么难题,就说出来吧,我谭振华别的不行,鬼主意还是有几个,也许能帮你参谋参谋。”

  谢广丰也放缓了神色说到:“小力,你不用担心,今天这屋子里面的,都是靠得住的朋友,这位谭振华,你别看他年纪小,但是做的都是大事,在家的时候我就跟你说了,你爸最近能过得那么舒坦,也全凭了这位谭振华的主意,你的事,放心大胆地说出来,我觉得,在我认识的人中间,也只有他能帮你的忙。”

  谢力踌躇片刻,一狠心一咬牙,开口道:“那我就从头说起,有什么犯忌讳的地方,你们就当没听过。”

  见到几人点头,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穿过了时间的长河,回到了自己的青葱岁月……

  “那年,我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接下来已经无学可上,又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在社会上闲逛。有一天,石主任,就是下午和你们在一起吃饭的那位石金宽,他当时是街道上的主任,上我们家来,跟我动员了半天,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开发建设,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只要愿意去的人,都可以报名,而且,去的人还每人每月给四十斤口粮、28块的工资,只是到了那里需要自己盖房子,自己种菜。

  我一听就动了心,晚上爸妈下班回家,我就跟他们说了,我妈是舍不得,可是我爸是支持我的,他说年轻人就是要吃点苦,他自己就是战场上下来的,枪林弹雨尸山血海见的多了,相比起来,种地盖房子算什么?这么着,我们父子二人说服了我妈,我就去报了名,成了柳市地区第一批知青。”

  “我被分配去了南云保山的潞江坝农场,到了那里,我才知道那里有多穷,那真是什么都没有,穷到什么程度我也不好形容,郑项青应该知道,他也经历过这些的。”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郑项青,后者微微点头,显然对他的话非常赞同,于是,他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接着说到:“其实穷也没什么,我们农场在那段时间陆陆续续接收了有2000来人,天南地北的,又都是年轻人,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的干劲都很高,白天干活,晚上还经常组织篝火晚会,文艺演出什么的,大家唱唱跳跳,也就把白天吃的苦都忘记了。”

  “可是时间长了事情就渐渐有了变化。我们刚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十七八岁,还有更小的,都还单纯,彼此之间也容易相处,对农村的这些事情也感到新奇。可等过了几年,大家都渐渐成熟一些的时候,很多矛盾就开始产生了。

  大家都是来自城市,不少人原来的生活还是不错的,本来以为,接受再教育只是一段时间,可这一待就是好几年,生活千篇一律枯燥无味不说,每天高强度的劳动也让人受不了。上面对我们不闻不问,招工、招生、参军、入党、提干的机会也寥寥无几,很多人为了争取到这些回城的指标明争暗斗,跑关系开后门无所不用其极,有些女知青为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原本和谐的团内气氛也渐渐变得诡异,大家心中都憋着一股戾气,打架斗殴变成了家常便饭。”

  “当时我在农场里交了个朋友,”说到这里,谢力难得的顿了顿,脸上有一抹羞色一闪而过,不过既然已经开了头,那下面的话自然还是要说的:

  “她是佤族人,全家本来住在缅玉境内,59年的时候,家里被台岛的溃兵烧了,全家逃到了华夏,那个时候,她才只有4岁。这样她也算在华夏扎下了根,成为了华夏人,她姓鲍,叫鲍燕来,这名字还是她小学老师给她起的。她上学上到了初中毕业,然后也插队来了。”

  “我们两个被分在同一个排里,一起种橡胶树。因为她是女孩子,年纪又小,所以我就经常帮她,一来二去,我们就好上了。这个事情,排里好多人都知道,当时我人缘不错,干活也卖力,已经提了班长,大家都为我祝福的。我自己也觉得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能跟相爱的人在一起,也是一种幸福。”

  “燕来她出生佤族,能歌善舞,长的也漂亮,所以加入了我们农场的文艺表演队,时不时的有些演出任务,本来这也正常,但是我没想到,终于还是出事了。”

  “我记得,那是75年,师部来了几个人,说是检查工作,这个事情本来也是常事,大家都没在意,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但是快到晚上的时候,事情来了。

  团里通知说让文艺表演队集合,要给师部来人展现下我们团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建设成果,燕来当然也接到了通知,没多想就去了,她们表演完,团部就留她们和师部来人一起吃饭,小郑你知道的,我们那个时候肚子里没有油水,半个月才能尝到几片肉,听说能和领导们一起吃饭,那伙食肯定不会差,那些小姑娘们都还挺开心的,但是,这哪里是一起吃饭,分明就是陪酒!

  在席间就有好几个姑娘被人动手动脚,姑娘们开始都忍了,后来越闹越不像话,他们居然提出来要几个姑娘陪他们过夜!还说,要是答应了,就帮她们解决回城指标的问题。当时就有姑娘居然答应了,可燕来是个好女孩子,她也不担心什么回城问题,她家里本来就在这附近,所以她坚决拒绝了,可有人就是不肯放过她,还威胁他,如果她不答应,就要她好看。

  燕来后来是哭着跑出来找我的,我才知道了这回事,当时就气炸了!

  班里的大多数战友们也都气不过,于是我们就商量了一起去团部找那帮人要个说法,最后我们全班十二个人,除了有两个魔都来的胆子小,其它十个人都去了。

  我们到了团部,开始还是跟他们好好讲理的,其实我们真没什么要求,无非也就是要他们给燕来她们几个不肯屈服的女孩子公开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并保证绝不追究什么的,可是,就连这样的条件他们也不肯答应,还威胁我们要让我们在这农场当一辈子苦力,还要扣工资、扣口粮再给处分。

  这下就炸了锅了,班里的战友们都气不过,先是推推搡搡,最后就直接抄了家伙,那些养尊处优的怂货哪里是我们这些天天下地干活的对手,当下就被我们打趴下好几个,有人还见了血,然后没等农场的纠察队赶到,我们就跑了回来。

  人虽然都跑回来了,但是我们都知道事情闹大了。平时农场里内部打架,团部都是掩着盖着,不出人命是不会往上面报告的,可这直接打伤了师部派来的领导问题就严重了,肯定是包不住的,这事后的追究也肯定少不了,我们几个一时头脑发热动了手,事后越想越怕,就一起商量怎么办。

  商量来商量去也没什么好主意,最后还是燕来说,要不我们跑吧,她说她有个哥哥,前段时间跑回了缅玉,拉起了一支队伍,名义上归缅共管辖,其实是相对自治的,正在招兵买马,我们不如去投奔那里。

  我们几个人一琢磨,这还真是一条出路。

  当时我们的偶像是切格瓦拉,大家信仰一样,搏一搏也许将来能翻身,就算牺牲了,至少也是死在追求信仰的路上,算是死得其所。就这样,我们十个人,再加上燕来以及跟燕来要好的两个文工团的女战友,十三人只带了简单的行李,乘夜偷偷溜出了农场。”

  

第119章缅玉风云

  

  “我们一行十三个人,偷偷摸摸离开了农场,开始的时候,还是沿着公路走,后来害怕被人追踪,就钻了林子,绕过了畹町口岸,趟过了孟古河,进了缅玉,成了一名裤脚兵。

  为什么叫裤脚兵呢?因为从我们华夏过去缅玉的人,一般来说,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象我们这样的知青;另一种是内地的退伍军人;而过国境的时候,都需要穿过孟古河。这条河很浅,挽起裤脚就能趟水过去,所以,我们华夏过去的人,就被当地人称为裤脚兵。

  我们到了缅玉,见到鲍燕来的哥哥鲍启俠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鲍启俠当时已经是个旅长,麾下有一支大约三千来人的队伍,分为了两个团,其中一团全是象我们这样的裤脚兵,人数大约有1300多人,二团全是佤族,人数多些,大约1500多人,还有旅部直属的重武器连、警卫连以及一些通讯班、后勤、医疗等的人员。

  因为我的关系,我们这过来的十个男同胞,自然就直接编制了一个班,由我来当班长,归属于旅部直属警卫连三排。燕来她们三个女同志就被分配在了旅部的直属通讯班负责电台。

  鲍启俠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不过他当时面临的情况其实也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