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27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那位自称普拉托夫,在柏林墙前采访过谭振华的斯拉夫人就在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行装。

  史塔西已经分崩离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KGB被勒令停止在东汉斯的一切活动、撤回全部人员,他本人也接到了命令将被调任回国,就像曾经部署在这里的几十万苏俄将士们一样,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安排呢?

  不知为什么,那个华夏年轻人的脸孔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想起了他对自己坚定地说道:“我们有自己的选择。”他想起了他对于“伪命题”以及国家竞争才是本质的论断,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普拉托夫即将告别东汉斯踏上全新的旅程,与此同时,一位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学博士也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刚刚踏入政坛短短几个月的她并没有像大多数东汉斯人一样沉浸在“两汉斯统一了所以好日子肯定会马上到来”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她知道,分裂已久的两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要填平这些鸿沟,靠一纸条约远远不够,需要有人为此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她觉得自己就是肩负了使命的那个人,她要试一试。

  无论是普拉托夫还是莱比锡大学博士,此时时刻,都还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的绝定对此刻的局势不会有任何影响,而对于科尔总理和他领导下的政府来说,他们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关系到千万人的命运,如何将这段政权交接的动荡减到最低、平稳地接收东部五州,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撒钱,肯定是最直接也是效果最明显的手段了。

  为此,科尔政府出台了一个堪称“激进”到了极点的政策——从1990年7月1日起,东汉斯马克取消流通,原东汉斯居民每个人都可以按照1:1的汇率到银行兑换6000西汉斯马克,超出部分按1:2兑换!

  这是赤裸裸地撒钱!

  要知道在两汉斯合并之前,即便按照东汉斯银行的官方汇率,两种马克的兑换汇率也是1:4.4,而在黑市上,这个汇率更是高达1:6.5以上!

  而且东汉斯发行的货币仅限本国流通,而西汉斯马克则是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是标准的硬通货!

  读者朋友可以想像一下要是华夏的哪家银行明天说你可以用6000人民币换6000欧元回来,那会是什么样一种景象——别的不说,那银行门口排队排出3里地去肯定是没问题的。

  那么按照这种兑换方法,西汉斯政府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嗯,按照历史数据,东汉斯一共发行的货币总量约为4300亿马克,也就是说,西汉斯政府至少也得准备超过3000亿马克来兑换掉这些货币。

  而且在兑换的过程中,因为有两种汇率,这其中不被人钻空子简直是不可能的,比如,就有一位东汉斯养老院的院长调集了全院的老人一起去兑换,甚至还用这些老人的身份证做起了倒卖兑换资格的生意,很是发了一笔小财。

  不过对于再次穿过了已经不复存在的柏林墙遗址走在原东汉斯国土上的谭振华来说,他看中的早已不是这些东西。

  东汉斯曾经名列世界第十大工业国,这绝非浪得虚名,是通过8000余家大大小小的制造业企业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在谭振华眼中,这些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他为此而来。

  

第1393章 打包带走

  

  和谭振华并肩而行的是从闻州赶来与他汇合的郑项青夫妇。

  此时的郑项青已经人到中年,这么多年的历练下来,他的脸上也多了些许时光雕琢的痕迹,为他平添了一份自信与沉稳,而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李木子也不再是那个古怪精灵的女孩儿,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与雍容。

  岁月在渐渐带走他们的青春,却也将一份从容留给了他们,而在过去的将近十年之中,他们走过的那条有些艰辛、有些坎坷却已经被一个又一个成功证明了的道路,就是他们自信而从容的根源。

  没有什么,是比相信自己正走在正确的通往下一个成功的道路上更能给人带来信心的了,所以他们在看向那些前东汉斯人脸上又是兴奋、又是迷茫的表情时,总是为他们感到由衷的惋惜。

  “我有时候真为他们可怜。”李木子说道:“他们集体出卖了自己的国家,但他们得到了什么?每个人6000马克?”她摇了摇头叹息道:“但愿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我总觉得,相比得到的这6000马克,他们失去的更多。”

  谭振华耸了耸肩膀道:“对和错,站在局中的人其实是无法判断的,这要交给历史,不过对我们来说,完全没必要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人总要经历挫折才能学会长大,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汉斯这个民族还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木子你要知道,东汉斯原先的5个州就是整个汉斯原先工业最不发达的州,或者说是农业州,二战结束后又因为战争赔款几乎将所有的家底都掏空了,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建设起了一套在整个华约都领先的工业体系,虽然有些偏科,但全球第十大工业国并不是吹出来的,你要知道,他们全国家庭的汽车保有量超过50%,电视普及率90%,冰箱的普及率接近100%,DKK冰箱是全球知名品牌,在整个欧洲都广受欢迎,销量甚至胜过博士和西门子,城市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热水,而且这一切还是在受到苏俄的严酷盘剥的基础上获得的成果,就连我们华夏都跟着受益——木子你知道吗?曾经为我们华夏“两弹一星”做出过重要贡献、华夏电子器件厂的中坚、京城4798厂就是当年东汉斯对口援建我们华夏的,而且还是时任东汉斯副总理厄斯纳亲自挂帅,调动了全东汉斯的技术、专家、设备和生产线才完成了这项工程。”

  (以上为史实,东德援建的798厂原址现在被改建为著名的“798艺术街区”,建筑还保留了一些当年的风貌,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去位于京城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的798艺术街区走走,那里的建筑充满了异国情调,值得一游。笔者注。)

  “竟然还有这段历史,那还是咱们华夏的老朋友了。”李木子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道,在这一刹那,脸上竟一闪而过了少女时的顽皮,看得一旁的郑项青都不禁呆了一呆。

  “是啊,当年我们新华夏建国之初,伸手帮过我们的也有不少。”谭振华叹道:“所以这次来,我也想伸手帮他们一把,算是还了他们一个人情。”

  “可你就算再有钱,你也不可能帮得了一个国家啊!”郑项青道,而且他们是被西汉斯合并了,将来也许发展得比我们华夏还要好,他们怎么会需要你帮忙?”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西汉斯合并东汉斯的本意当然是好的,两国合并之后,国土面积和人口都增加了,以汉斯人的素质,将来他们肯定能取得杰出的成就,可不要忘记了,再好的事也需要人来执行,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东汉斯8000余家企业必将成为资本家们争夺的巨大财富,这些企业和其中很多人的结局也许就不那么美妙了,我们的出现也许无法拯救他们,却也给了他们另外的一个选择,项青、木子,我这里有一份清单,你们可以挑选其中感兴趣的企业去看看,设备、技术、有经验的工程师和工人,总之我觉得,你们看上了什么都可以大胆地提出来,现在可是一个拿下这些东西的大好时机,而且有些东西就算你们看不上也没关系,你们可以问问国内的朋友们,让他们一起过来看看,看上了什么尽管开口,哪怕一时钱不凑手也不要紧,都整理好了给我,回头我去找汉斯国有资产托管局统一谈,恒隆银行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一大笔贷款,具体到时候怎么操作,自然会有人来找你们接洽。”

  李木子接过了谭振华递过来的清单随便扫了两眼不由得咂舌道:“好长,幸好我这次从国内带了几个懂德语的助手过来,不然光看完这份清单就要好久。”

  郑项青则问道:“振华,你把这清单给了我们,那你呢?你打算去做什么?以我对你的了解,你肯定不会就为了给我们领路跑过来一趟的,你肯定也有目标的对吧?我很好奇是哪家企业能被你看中呢!”

  谭振华笑道:“项青你现在揣摩人的本事越来越高明了啊,看来以后我得小心点了,你说的不错,我确实看中了一家企业,而且我准备尽全力把能拿到手的一切都打包带走。”

  ……

  图林根州是原属于东汉斯的一个小州。

  有多小呢?面积仅有1.62万平方公里,比华夏京城还要小上一些,人口就更比不上了,只有245万,大概相当于京城的一个零头。

  地方小、人口少,不过对汉斯的历史来说,图林根州却无比重要,因为正是在该州管辖的魏玛市诞生了汉斯历史上第一部共和国宪法,从而催生出了汉斯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魏玛共和国。

  同时,图林根也被誉为“音乐之乡”,这里有众多的剧院、歌剧院,汉斯历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巴赫就于1685年出生于此。

  不过谭振华到这里显然不是为了瞻仰汉斯人的历史,更不是为了听歌剧,他来到这里,是为了一座小城,更准确的说法是,为了城里的一座工厂。

  城名耶拿,厂叫蔡司。

  

第1394章 无敌是多么寂寞

  

  蔡司,世界光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如果只允许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传奇企业取得的成就,那么一定是“无敌是多么寂寞。”

  是的,在光学领域,蔡司就是无敌的!

  这么说吧,没有蔡司,就没有现代光学,在这一领域,该公司对人类的贡献远超通讯行业的贝尔!

  就以“掌握核心科技”的米帝来说,NASA当年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为拍摄月球背面的照片设计的特殊相机就需要向蔡司订购镜头,而我们所熟知的米国“锁眼”系列侦查卫星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上使用的镜头,都需要蔡司提供技术支援。

  有同学肯定就要问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和“锁眼”卫星这些都是米帝60年代就搞出来的东东,可谭二公子现在到的这座名叫耶拿的小城却明明在东汉斯,那蔡司岂不是也在东汉斯?东汉斯企业帮米国人搞顶级光学设计?你在说笑吧?

  这个,其实是因为,蔡司有一段惨痛的历史,这家公司也曾经像汉斯这个国家一样被人为地分成了两家,史称“东蔡”和“西蔡”,帮米帝搞镜头的乃是“西蔡”,而苏俄的“宇宙”系列侦查卫星上的光学系统自然就出自“东蔡”的手笔。

  为了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需要简单回顾一下蔡司这家公司的历史。

  蔡司公司起源于1846年,由汉斯光学家卡尔﹒蔡司先生创立于耶拿,以制造精密机械和光学产品为主业,是延续至今的企业中,最古老的光学产品制造商之一。

  一开始,蔡司公司的主要产品就是显微镜,到1897年,蔡司成立了天文部门,从此开始生产专门观测太空用的望远镜,后来发展成了一个专门生产航太仪器的部门。

  1890年,蔡司的光学设计师 Rudolph 与 Abbo 研发出史上第一支消像散正光摄影镜头“Anastigmat”,这是一项划时代的伟大成就,因为这支镜头标志着人类从此敲开了近代光学设计的大门!

  在蔡司公司的传统中,对“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追求到了极致,比如早在1930年代,蔡司就对屈光度计算的精确度要求到小数点后12位,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现代电子计算机,所有的光路追踪计算全部需要依靠手工完成,为演算一支镜头,所计算的数学资料有时候必须要好几千张稿纸才能完成!

  正因为此,蔡司对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通常一个蔡司设计团队是由设计主任和多名助手组成,其中不少是物理学或数学博士,而在二战之前,蔡司就拥有十几支这样的设计团队!

  由此可见,正是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才造就了高品质的蔡司镜头。

  1935年,另一项当时的黑科技诞生在蔡司——T镜头镀膜技术。

  采用T镀膜后,镜片就不会因为反光而暴露位置,所以这项技术立刻就被汉斯军队大规模采用,蔡司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汉斯军队军用光学产品,包括陆军和海军的望远镜、测距仪以及射击瞄准具,还有空军使用的轰炸瞄准具的最大制造商,T镀膜也成为二战时期汉斯的重要科技机密。

  因为战争催生出的海量订单让蔡司发展得很快,除了作为总部和设计中心的耶拿之外,蔡司又先后在德累斯顿和斯图加特建立了新的工厂,这也为日后蔡司的分裂打下了伏笔。

  二战末期,《雅尔塔》协议签订之后,按照米苏两国达成的秘密约定,汉斯将被分割,而蔡司总部所在地耶拿和另一个重要制造中心德累斯顿工厂都将被划归苏俄人管辖,西方世界能拿在手中的只有位于汉斯西南部的蔡司斯图加特工厂,可这家工厂却是蔡司三家工厂中最小的一座。

  此时,有一个眼光长远的人看到了蔡司的重要性,所以他干了件出格的事儿。

  这位就是米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四星上将巴顿,巴顿将军可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趁着苏俄人尚未反应过来的短暂时机,带人冲进了耶拿,把126名技术人员和部分能搬动的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连夜搬走,移转到了本方控制下的斯图加特。

  以这些人员和设备为基础,卡尔蔡司被重新建立了起来,公司被命名为“Carl Zeiss AG”,史称“西蔡”。

  当苏军前来接收蔡司时,看到的是只剩下了一片狼藉的厂房和一些搬起来实在费劲的重型设备。

  不过这些东西最后也未能幸免,毛子一不做二不休,以“战争赔偿”为名,把剩余的人员和设备全部打包带走,搬到了位于乌克栏的基辅,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苏俄最顶尖的光学设备工厂——基辅照相机制造厂。

  你还别说,就凭着这次抢来的一丝蔡司血脉,毛子的镜头至今还能在国际光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资深摄影发烧友都应该知道“ KIEV”这个相机和镜头品牌。

  虽然接连被两次掠夺,但耶拿和德累斯顿毕竟身为光学器材生产重镇已长达近一世纪,底蕴深厚。很快地,当地留下的技术人员在耶拿大学的支持下,在一片废墟之中重新在耶拿恢复了蔡司公司工厂,新工厂被称为“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VEB Carl Zeiss Jena),史称“东蔡”。

  东西两个蔡司就此分道扬镳,发展到了今天,两者各有所长,“西蔡”因为掳到了最核心的一些人才,一路传帮带下来,维持了原公司在光学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凭借着为哈苏(Hasselblad)、禄来(Rollei)相机提供镜头以及对自家的 Zeiss Ikon 及 Contax 等品牌的经营,西蔡公司很成功,利润相当良好;不过,凭借耶拿和德累斯顿的底蕴,为整个“华约”供应光学产品和设计的“东蔡”也不差,甚至在企业规模上还胜过了“西蔡”,蔡司·耶拿集团现在是东汉斯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

  而这家蔡司·耶拿就是谭振华此次汉斯之行最重要的目标。

  

第1395章 猎物

  

  名列全球十大工业国之一的东汉斯,有8000余家大大小小的国营企业,在其中,也不乏品牌和产品全球知名者,比如著名的DKK冰箱厂、东汉斯汽车工业的骄傲“卫星”车厂、东汉斯国家造船厂、普兰尼特复印机厂、柏林WBB供暖设备制造集团等等,但在谭振华看来,只有蔡司﹒耶拿这家企业才是唯一值得他亲自下手的猎物。

  为什么呢?

  因为光。

  蔡司﹒耶拿的技术实力也许稍逊蔡司﹒斯图加特半筹,但却妥妥地甩开了其他竞争者好几个身位,不夸张地说,这家公司在光学领域的积累和造诣,领先了此时的华夏整整一个时代!

  而光学,却是华夏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

  战车上的反式稳像系统、侦查卫星上的大口径光学镜头、用于各种精密测量的仪器、还有谭振华特别看重的一样关键装备——光刻机,这些,都离不开光学领域内,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提升!

  就拿光刻机来说吧,在他的前世,在该行业具有统治地位的ASML光刻机上的光学系统就是由蔡司设计并制造的,如果说光刻机是半导体制造设备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关键设备的话,那么这套光学系统无疑就是光刻机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关键分系统,也是整个光刻机中造价最高的分系统!

  对于谭振华这样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来说,被他前世那些网民津津乐道的所谓“弯道超车”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任何一门工程应用学科的良性发展都离不开理论上的积累和突破、离不开设计和制造能力的变革和提升,更离不开对无数发展路径的试错,后来者当然可以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以减少试错的成本和时间,可当前面没有了脚印的时候呢?

  那就只有踏踏实实地打好自身的基础、认认真真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取得突破。

  光刻机,现在面临的无疑就是这样情形。

  他费尽周折挖到了林本兼、威逼利诱弄来了佳能转让的一条g-line光源光刻机产线、又集全华夏最精华的顶尖技术人才构建了“华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并甘愿在这个项目上承受连续4年的高额投入和亏损,突破了无数的技术难关,熬到今天,他还需要攻克最后一个也是最顽固的一个堡垒——光刻机的光学系统。

  不断向波长更短的光源进化从而获得更精密的硅片加工能力,佳能也好尼康也罢,还有米国的SVG、GCA,他们都可以从西蔡获得足够的技术支援甚至干脆订购成品而没有任何障碍,但华夏不行,华夏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地摸索、一个一个难关地攻克,但在光学领域,华夏与西方世界的差距还是太大,这是基础工业能力的差距,也是整个国家学科底蕴的差距,更是配套体系供应链能力的差距。

  整个西方世界的技术可以共享,就像在他前世的ASML一样,该公司出品的极紫外线光刻机,其实是集中了整个西方世界在光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最高成就才能制造得出来,绝非荷栏一个国家之功。

  但华夏是被排除在这个圈子之外的,除了自己努力突破,无路可走。

  谭振华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不过他也认为,这不代表华夏不可以通过别的办法缩短积累技术底蕴的过程。

  拿下蔡司﹒耶拿,就是为此而做的功课。

  目标是明确的,为此而准备的资金也是充足的,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也是阻力重重的——看到了蔡司﹒耶拿重要性的显然不止谭振华一个人,这家东汉斯最大规模的企业之一,显然也是很多人眼中的肥肉,有些是出于资本的直觉,知道这是一家可以卖上大价钱的好企业,这些人以在目前的东汉斯最活跃的一批资本掮客为主,他们的目的就是在将东汉斯的优质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利用种种漏洞牟利;另一些则是看中了蔡司﹒耶拿的底蕴,想要将其收入囊中好一统顶级光学领域的江湖或者至少也在其中分上一杯羹,有这种想法并付诸了行动的有两位:蔡司﹒斯图加特和西汉斯的另一个光学巨头,莱卡。

  这种情形当然不出谭振华的预料,他也为此而做了两手准备。

  准备之一:结束了在汉堡的工作内容的“海德思哲”并没有时间欢庆其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订单胜利完成就紧急奔赴了下一个目的地耶拿,而这次的任务也更加疯狂——好吧对杰尼娅﹒罗琳来说,收到谭振华的这个订单也不会再有最初的惊讶了,任务的内容与上一个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呢,目标换成了蔡司﹒耶拿,任务奖金也调整为每挖到一个人谭振华将保底给“海德思哲”2千美元,再按这个人原先在蔡司﹒耶拿的职务和工作年限另外支付一笔奖金——罗琳随便算了算,要是按这个标准把蔡司﹒耶拿的5千多雇员全部拿下的话,“海德思哲”将有超过5千万美元的收益!

  对罗琳来说,以更高的薪水说服这些原先在东汉斯体制下每个月只能挣到不到一千东汉斯马克的蔡司﹒耶拿雇员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这次谭振华的要求是,这些人必须到华夏魔都工作5年,而且这是硬性条件。

  这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猎头”工作,不过为了那5000万美元的收益,罗琳拼了!

  谭振华准备的另一手就是:“说服”西汉斯派来主管执行全东汉斯大大小小8千余家、账面价值6000亿马克的国营企业私有化进程的“国有资产托管局”局长德特勒夫·卡斯滕·罗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