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30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第1403章 挥之不去的梦魇

  

  仰光的这份行文是由南部军区指挥官吴钦纽上将发来的,他这样说:“如果中部军区觉得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缅解阵”独立对抗,南部军区可以出兵帮忙。”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和藐视!

  当丹瑞看到这份行文的时候,当时就有将其一把撕碎了扔进垃圾堆里的冲动!

  谁不知道你吴钦纽是怎么发迹的?在“86事变”中投机成功,加入民盟之后,因为是“民盟”中唯一掌握实权的军队首领,这届内阁对你简直偏心到了骨子里,在别的军区装备的枪支还五花八门,连“李﹒恩菲尔德”这种老掉牙的货都还舍不得淘汰的时候,你的部队已经全部换装了华夏产的“81杠”,还给每个班都配上了一挺轻机枪外加一门“40火”,你们还买了一大批“红箭73B”反坦克导弹——特么的“民地武”哪有坦克?那你们装备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的?明显是冲着我们其他军区装备的“谢尔曼”和“59”来的么!还有“82迫”、212吉普拖曳的“107火箭炮”、对了,还有122加榴炮,就连“59式”坦克都进行了升级,换装了105毫米口径的线膛炮、加装了微光夜视仪!

  还有一样,你吴钦纽可是内政部出身,对渗透、策反、监视这一套最有研究,谁不知道你的南部军区现在被你打造得如铁通一般?

  如果不是其他4大军区的首脑彼此呼应、同气连枝,单凭一个军区的力量,现在谁还能和你抗衡?

  吴钦纽,你这不是要来援助,是来找机会下手吞并的吧?

  不行,决不能让吴钦纽的队伍进入中部军区的防区!

  有了这个觉悟,丹瑞当即就客客气气地给吴钦纽回电表示中部军区将坚决执行仰光命令,同时也婉言谢绝了南部军区想要“援助”他的行动并表示,面对“缅解阵”,中部军区完全有能力独自完成所有作战任务。

  然而现实很快就让丹瑞认识到,他的想法很傻很天真。

  在他收到吴钦纽发来“询问”他是否需要“援助”的同时,对面的谢力部也展开了一系列战术动作,除了开始在距离曼德勒最近的战火镇至德贝金一线开始大规模集结部队以外,还有一支人马从抹谷的丛林中开拔了出来,并且,还摆开了阵型,沿着31号公路开始大摇大摆地行军!

  这支人马看编制有一个师上下,但这个师给丹瑞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驻守曼德勒的空军并不归属丹瑞管辖,但重大军情情报他们还是会和他共享的,现在局势紧张,空军每天都会出动飞机侦查,而他们带回的照片实在让他如坐针毡!

  一水儿的迷彩作战服、防弹背心、新式头盔、标配“81杠”也就不提了,那突前的几辆是什么?看着好像苏俄家的大杀器“石勒喀河”啊……那不是像,应该就是!

  打头的几排“石勒喀河”之后,就是长长的吉普车群,而这些吉普车上的装备更是让丹瑞恨得咬牙切齿——那上面安装的,就是让他无比痛恨却又无可奈何的步兵与装甲车辆放对时的杀手锏,也是让他上一次品尝到失败苦果的大杀器,“红箭73B”反坦克导弹!

  而且,这数量也实在太多了……

  安装着反坦克导弹的吉普车队之后,那几具仰头冲着天空,一看就绝非善类的导弹又是什么?

  空军的情报分析员告诉了他答案,那是“萨姆6B”防空导弹发射系统。

  他们甚至还告诉了他,空军派去侦查的飞机遭到了对方火控雷达的锁定,只是对方最终没有选择发射导弹将己方的飞机击落而已,但警告的意味已经暴露无遗!

  丹瑞当然明白,对方这就是在示威!

  他们在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别拿那些飞机来吓唬人,小心有来无回!

  对方手里还有大量的“毒刺”近程防空导弹,这也是用血的代价换回的教训和宝贵情报,还有那些履带式122毫米口径的火炮,看数量至少有几十门,还有那数不过来数量的被吉普车拖曳着的107多管火箭炮……

  这特么的还是游击队?

  丹瑞木然看着这些照片,从心底里第一次对守住曼德勒这个最底线的作战目标产生了动摇。

  从抹谷到曼德勒有大约200多公里,这支部队就这么沿着31号公路徐徐开进,不急不忙,每天推进50公里左右就会停下驻扎,而空军的侦查机自从第一天飞跃部队上空遭遇对方火控雷达锁定后就再也不敢再做出同样的举动了,只是每天在周边徘徊然后带回一些照片,从不同渠道汇聚而来的信息每天都会被标注在中部军区作战指挥室硕大的作战沙盘上,丹瑞眼睁睁看着这支部队推进到了距离战火镇仅25公里的撒温仰宾并在那里停了下来,然后展开、布防,在缅玉政府军与“缅解阵”实控线的最前沿摆出了一个前进基地。

  就好像一柄时刻悬在曼德勒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丹瑞知道,对方这就是摆明了车马来向他炫耀实力的,然而,这份实实在在的威胁也确实让他如骨鲠在喉。

  敌人可以无所顾忌地进攻,就凭现在已经展示出的实力,即便攻不下曼德勒,也完全有能力让这座拥有170万人口的缅玉第二大城化为一片焦土,而他丹瑞身为中部军区最高指挥官当然守土有责,更何况,曼德勒就是他丹瑞的根基所在,把曼德勒打烂了,他丹瑞也就丢掉了最后的后勤保障基地,那他这中部军区最高指挥官的位置还凭什么能坐得稳,又凭什么压服手下这帮骄兵悍将?

  丹瑞知道,此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焦灼残酷并且注定会损失巨大的城市争夺战,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出去,将敌人驱逐出安全距离之外,这么做也是最能体现他作战意志和指挥能力的战术。

  但是,这就需要与谢力部展开一场野战。

  野战……

  只要一看到这个词,多年前,战火镇外,那一百多辆坦克被一群吉普车挨个点名屠杀的惨痛失败场景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丹瑞的脑海之中,宛如一场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梦魇。

  

第1404章 最终选择

  

  丹瑞是缅军中公认的第一悍将,从一名小小的排长晋升到上将、军区最高指挥官,依靠的也不是裙带关系和钻营拍马,而是实实在在的战功,是在与无数“民地武”的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功勋,麾下的“背篓军”更是让各“民地武”闻之色变的存在。

  可是,1983年的那场太公当争夺战的失利、战火镇外那场惨痛的失败都让他在面对“缅解阵”武装、对阵战术诡异、战力凶猛的谢力部时,有了浓重的心理阴影。

  这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对手,拥有远超一般“民地武”组织的战术实施能力和精良得多的武器装备。

  尽管他不想承认,但,却又不得不面对。

  现在,这支队伍就这样明目张胆地把枪抵在了他的咽喉上,这怎么能不让他焦躁郁闷?

  对于一名指挥官来说,最困难的其实是透过对手散布的重重迷雾,判断其真正的战术意图;因为这是制定本方应对策略的基本出发点,但现在,对手却异常狡猾地采用了引而不发的战术,这让丹瑞无从判断,谢力走的这一步,究竟只是炫耀武力以便为下一步谈判争取筹码,还是真的打算对曼德勒发起进攻。

  但收到了同样情报的缅玉国防部已经做出了判断和决定。

  判断和决定是非常现实的,任谁也挑不出毛病——不管“缅解阵”是否真的想对曼德勒发起进攻,鉴于这座缅玉第二大城市的重要性,军队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必须“御敌于外”,决不能让这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干扰到曼德勒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那样的损失是缅玉绝对无法承受的!

  而且这次,缅玉政府必须采取强硬的立场,绝不可以表现出任何的软弱,必要时要充分展现力量,打掉对手的嚣张气焰,以战促和!

  这是占据了所有道理的判断和决定,也符合缅玉军队一向的传统,对这个判断和决定本身,丹瑞也没什么意见,但还有一样,随着国防部的判断和决定本身一同发来的另一份行文就让人难堪了——吴钦纽来电表示,如果中部军区想要保存实力,不想和“缅解阵”硬拼,做上这一场的话,那就请丹瑞将军下令,让开道路,放他的南部军区北上,由他来打这一仗!

  而且说做就做,绝不含糊,中部军区集结了4个师超过3万人的兵力,扬言要北上增援曼德勒,并以一个装备了“59”式坦克的机械化师打头,正在陆续北上,前锋已经抵达了南部和中部军区的控制区分界线附近,离曼德勒只有不到150公里!

  说实在话,丹瑞是绝不相信吴钦纽会和“缅解阵”兵戎相见的,在缅玉政坛,谁不知道,不管是在前总统吴乃温时期还是现在的“民盟”内阁时期,仰光城里与各“民地武”勾结最深的就是你吴钦纽了,你家的大公子吴觉温在太公当镍矿、抹谷铀矿里都有着或明或暗的利益,说你会和“缅解阵”联手对付他丹瑞都不奇怪……

  卧槽,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丹瑞豁然而起,一拳砸在面前的军用地图上,咬着牙低喝道:“吴钦纽,你好狠!”

  事到如今,丹瑞也终于看穿了一切——这是一个阴谋!

  仰光谈判的“破裂”只是为了埋下伏笔、其他“民地武”武装故意制造的摩擦就是为了牵制其他几大军区的力量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地调动力量来增援他的中部军区、“缅解阵”谢力部的异动就是为了给吴钦纽的部队北上制造借口!

  而他丹瑞现在陷入了腹背受敌的两面夹击之中!

  一股发自内心的怒火顿时充满了丹瑞的胸膛,让他甚至有种不顾一切地放手一战的冲动!

  但是,经过这些年,实力的此消彼长让他非常清醒地知道,这一战,他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垄断太公当镍矿运输获得的利益以及由此带来的安逸生活又潜移默化地销蚀了他的斗志。

  他随即就颓然无力地跌坐回了椅子上。

  战死疆场、马革裹尸,那是战士的宿命和荣耀,但他早已不仅仅是一名战士了,他所有的努力也不是为了换取那份只属于最英勇战士的荣耀。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想照照镜子。

  镜子里是一张黝黑而苍老的脸,尽管还不到60岁,但眉头丘壑深陷、鬓角斑白——丹瑞知道,这些都是因为他过度透支了精力、思虑过重而造成的,在一路追逐最高权力的路上,他已经耗尽了青春,青丝已然白头,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伸出手来,摸了摸自己的面颊,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心中暗叹岁月的无情,心中不由自主地闪过了一个念头:也许,放下一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丹瑞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中部军区硕大的指挥室里,对着作战沙盘静静地思考了整整一夜,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他叫来了通讯员,用低沉而沙哑的嗓音发布了一条命令:“给国防部去电,就说我需要就当前的局势和三位“资政”谈一谈。”

  顿了一顿之后,他又艰难地补充了一句:“告诉他们,我去仰光。”

  ……

  1990年9月12日,缅玉国家电视台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缅玉成立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机关——参谋长联席委员会,首任参联会总参谋长由苏貌上将担任,苏貌上将同时辞去“资政”之职;原中部军区司令员丹瑞上将出任“参联会”副总参谋长一职,丹瑞上将同时卸任中部军区司令员,其职责由中部军区最高指挥官吴钦纽上将暂时代理。

  随着这条消息的发出,缅玉军界和政坛顿时风起云涌,特别是北、西、东三大军区的现任首脑们更是陷入了深深的犹疑之中——但有一条他们是很清楚的,需要他们做出最终选择的时间,到了。

  

第1405章 钳子

  

  9月的伊堡正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这座背靠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面朝宽阔的印度河大平原、东依秀丽的拉瓦尔湖的年轻城市,群山起伏,湖水清澈,再被勤劳的巴铁人民三十年来不懈地建设之后,宛如一座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大花园。

  谭振华将最后一锹土填好,又用锹使劲拍了拍,这才轻舒了一口气,伸手试去了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摆了个自认为最帅的pose,对着一大堆围着他的记者们展露出了笑颜,顿时点亮了一片闪光灯,差点闪瞎了眼。

  受邀与哈克总统一起,到夏克巴利山顶公园亲手种下一棵树,是谭振华此次在伊堡的最后一项正式行程,要知道在这里种树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当年这座山顶公园开园的时候,在这里种下第一棵树的可是周首辅。

  随着这颗象征着友谊与合作的树种下,耗时2年有余的 “瓜达尔港开发项目”也终于结束了冗长的谈判,即将进入实质执行阶段。

  按照达成的协议,瓜达尔将港口地区其周边约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及附属水域划为“瓜达尔经济开发区”,由“红旗基金”与巴铁政府合资组建的“瓜达尔经济开发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其中,工程建设的主承包商为“华夏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整个经济开发区招商及运营的主承包商为“九龙仓集团”全资控股的“瓜达尔经济开发区运营有限公司”,而使劲了浑身解数,并最终向谭振华妥协的PSA则获得了具体运营瓜达尔港的相关业务。

  PSA的妥协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为了能在瓜达尔港的建设和今后的运营中插进一只脚,免得丧失最后的话语权,PSA不得不同意了一系列严苛的合同条款,基本阻断了其出工不出力的可能,同时,还在私下里向谭振华做出了一些承诺。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整个瓜达尔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总承包商是“华夏港湾工程有限公司”,这自然是谭振华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一贯作风,巴铁方面对真正掏钱的大老板做出这样的选择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只是在方案规划和港口机械的设备采购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特别是港口机械方面,巴铁人本着一贯“没钱还要好东西”的挑剔精神,提出要采用的港口机械产品基本都是国际一线品牌。

  这些品牌的东西虽然贵得离谱,但确实先进好用,再说了,反正也不要他们掏钱买,那自然能弄多好弄多好不是?这些东西可是能用上很多年的。

  其实按照谭振华的想法,他原本是想借助这次的大工程建设,顺便拉一把国内港机的制造水平的,可在与交通部及下属“华夏港湾工程有限公司”派来接洽谈判的代表团进行了一番沟通之后,他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实在是华夏目前的港机产业太羸弱了,根本没有与国际一线企业竞争的能力。

  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所获,至少,他认识了这次随着交通部谈判代表团一同前来的一位水运司主管港机的处长。

  这位处长今年50有7 ,按照他的年龄和级别,基本已经升迁无望,按照谭振华一开始看到他的认知,他还以为这位能进入这个谈判代表团,是上面按照这些年的惯例在中层领导干部退休之前,给安排了一次出国的福利呢,直到他知道了这位的名字。

  这位即将退休的处长名叫管桐贤。

  这才叫人的名树的影,在知道了这位处长的名字之后,谭振华顿觉肃然起敬,也立刻和他套上了近乎。

  几番谈话,更坚定了谭振华的信心,就是他!

  所以,在管桐贤流露出对国外企业垄断了港机制造行业的担忧以及认为华夏有必要立刻在这个领域奋起直追的意思之后,谭振华立刻就鼓起了自己的如簧之舌,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看法,只是一直苦于未找到合适的合作者和领军人物,如果这两项能够解决,他愿意投资来做这件事云云。

  这才叫“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今年已经57岁的管桐贤没来由地就觉得心中一动……

  后来的事,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一年多之后,在华夏魔都,诞生了一家由华夏交通部主投、“红旗基金”参股的注册资金只有一百万美元、职工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企业,由即将退休的前任处长管桐贤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营港口机械的制造,在他的建议下,这家企业起了一个含义颇深的字号——振华港机,英文简写为“ZMPC”。

  再后来,“振华港机”业务发展迅速得宛如坐了火箭,很快就占领了华夏国内几乎全部市场,并横向拓展到了涉及钢结构应用场景的方方面面,大大超出了港机的范畴,产品行销全世界,企业便改了个名字叫做“振华重工”。

  十年之后,“振华重工”已经占据了全球超过70%的港口机械市场,成为了事实上的垄断王者。

  2002年,时任华夏国家元首访问米国并途经旧金山,恰逢装载着“振华重工”向米国交付的四台巨型起重机通过金门大桥,因为起重机顶端距桥下只有30公分,为慎重起见,旧金山市临时关闭了金门大桥25分钟,造成旧金山市交通堵塞,从车上下来的人们都涌到了金门大桥两岸一睹“肇事”的华夏起重机的风采,一时万人空巷,华夏国家元首的车队也停下来并获悉了此事,此时此刻,他的心中也一定充满了骄傲。(本段落为史实,笔者注。)

  至于 “振华港机”的业务为什么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又是如何用了短短十年时间就掌握了大型港口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那还要从企业成立之初,接到的第一桩业务说起……好吧,此事容芊之羽小小卖个关子,且待后文解说。

  瓜达尔开发案尘埃落定,谭振华也与巴铁政府及军方上下都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友谊将越来越坚固,直至牢不可破。

  巴铁,在谭振华的布局中,不但是华夏破除马六甲战略困局的一把钥匙,也是勾连中东能源通道、虎视波斯湾的桥头堡,更是卡住印度洋中那位“暴躁三哥”之钳的上颚!

  既然是一把钳子,那有了上颚自然还得有下颚。

  该回仰光了,去摘取那颗他已经培育了许久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