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94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有。”谭振华答道:“这一次,我要树上开花。”

  

第1622章 猎杀行动——无关道德

  

  “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

  ——乔治·索罗斯。

  在谭振华的“朋友圈”中,乔治·索罗斯应该算一个另类的典型,按照花旗银行总裁约翰·里德的评价,这个人,是一个冷血的金融动物,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属于人类的感情。

  就像他自己的格言一样,他会按照金融规律以及嗜血的本能来行事,最大化地从一切机会中扼取利益,至于这种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那根本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所以,即便没有来自前世的深刻记忆,谭振华也知道,面对此时的东南亚金融环境,乔治·索罗斯也绝不可能无动于衷。

  这一点,从另一位与乔治·索罗斯的性格和手段非常相似的人,“妖刀”郭钊德身上,也能得到旁证——因为郭钊德已经在谭振华的耳边絮叨过多次了,说这么好的机会,不干一票大的,实在太可惜了……

  干,是一定要干的,打劫别人家国库这种事,谭二和他的团伙干过不止一次,说是“惯犯”一点都不夸张,完全可以用“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来形容,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将多次作案,作案的规模和案值也将越来越大……

  不过呢,由于本次作案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非常之多,影响也将极为深远,还必须妥善处理某个系统性重大风险,同时在谭振华的计划之中,还需要达到除扼取财富之外的多重目的,所以,如何作案、如何控制案件的规模、以及如何在作案之后顺手牵羊地完成某些长期战略目标,都是需要仔细策划准备的。

  于是,在“红旗资本”新落成的总部大厦中,灯火几乎日日彻夜不熄。

  与此同时,遥远的大洋彼岸的华尔街,乔治·索罗斯也终于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他的双眸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就好像一只潜伏在尼罗河畔很久的非洲巨鳄,悄悄探出了一点头颅,窥视着岸边浑然不觉的猎物们。

  而在他的身后,更多的巨鳄们已经排好了阵型,躁动不安地等待着一个行动信号,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即将开始。

  猎物们却浑然不知自己的厄运即将降临,他们还都沉静在被一片灯红酒绿映衬着的繁荣之中。

  东南亚的繁荣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让这里的人们习惯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他们享受着不断丰富的物质带来的享受,仿佛这一切天经地义,并且,将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有时候,表面的繁荣真的只是幻觉,比如,现阶段的东南亚。

  从50年代开始,出于时局需要和战略考虑,米国有意识地将国内的部分低端制造业产能向倭国转移,将倭国的经济推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在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之后,倭国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土地及人工成本大规模上升的势态,诸如服装来料加工、日用百货等高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开始外溢,而在当时,华夏尚未打开国门,因此主要承接了这些倭国外溢产业的地区,就是东南亚诸国,这些国家也由此搭上了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便车。

  对于东南亚诸国来说,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他们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次历史机遇,打开了国门,欢迎倭国人到本国来投资、开设工厂,这些工厂为东南亚诸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并很快就成为牵引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倭国人也认为本国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他们甚至还提出了一个“雁行”理论,自负地认为倭国就是那只头雁,率领着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走向腾飞。

  但有些事吧,真不能太自负,比如自我标榜为头雁什么的。

  当一个沉睡中的巨人醒来,一切都在悄然之中开始变化。

  东南亚诸国能因承接倭国的转移产能而兴起,是因为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对比倭国有着比较优势,可随着另一条大龙的觉醒,这个比较优势便丧失了,弱化了——这些小国,谁家能比华夏的优势更大?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东南亚诸国在经济逐渐繁荣的过程中,全部都犯了短视的错误,并没有借着这个大好机会完成产业升级,只是沉浸在以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换取到的短期利益中沾沾自喜,本国的工业能力和劳动效率并未能完成实质性的进化发展,这就给他们未来的重大失败埋下了伏笔。

  本来呢,按照一般规律来说,“大龙”虽然凶猛,但产业转移这种事,总归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你搬迁或者新建一座工厂,从决策到执行完毕,都是需要时间的对吧?重构整个供应链体系就更需要时间,但某一个突发事件却加速了这一切的进程。

  1985年9月,倭国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日元开启了一轮暴力上涨。

  前文曾经介绍过这份协议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美元对日元汇率暴跌,倭国人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个有钱人了!

  穷人乍富,最喜欢干什么?

  投资呗,买买买呗!

  于是倭国国内所有以日元计价的商品都被炒上了天,而且由于信贷宽松,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钱容易利息还低,更有无数企业甚至个人拿到了大笔大笔的钱,其中有不少涌出了国门,而其首选的投资地点,便是东南亚这些倭国人已经建立了相当基础的国家。

  这些钱有的投资了制造业,大量的倭资工厂被新建起来,使得东南亚诸国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发展,纺织品、食品、汽车、集成电路、电脑配件、消费电子等产品被贴上了倭国商标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肆倾销,也使得这些国家形成了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结构。

  还有一些钱则做起了在倭国国内同样的勾当,开始炒作资源类商品的价格,悄然堆积起一个又一个的资产泡沫。

  韭菜正在茁壮成长,收割他它们的镰刀也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被磨得越来越锋利。

  

第1623章 猎杀行动——虎狼药

  

  如果仅仅看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东南亚诸国的经济看起来是非常健康的,但是啊,这些国家承接的,基本上都是从倭国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是电子工业,这些国家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也仅仅只是最后的组装工序而已,属于附加值最低的一环,因此,这些国家的繁荣,其实是建立在倭国的繁荣之上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倭国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雁行”和“头雁”的理论也蛮有道理。

  可问题在于,要是连“头雁”也抓瞎了,又该怎么办?

  整个8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信心爆棚地喊出了“倭国可以说不”的倭国人,或者东南亚诸国,恐怕根本没人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繁荣所激励,考虑的是投资再投资,扩大再扩大,挣到更多的钱!

  然而灾难在某一天突然降临……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从90年代初开始,随着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破灭,倭国的经济几乎是瞬间就从峰值跌到了谷底。

  经济从繁荣期骤然下行,必然导致大量的企业出现债务违约甚至破产,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很多无法回收的贷款,这些不良资产的累积反过来也使得部分过渡投机的金融机构难以为继……

  要不然,当年谭振华去倭国的时候,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就成功入股了“芙蓉会”的核心企业富士银行呢?实在是因为,当时手里握着大笔现金的二少爷,在“芙蓉会”的眼中,那就是日照大神派来拯救他们的使者啊!

  至此,倭国这个率领着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头雁”就已经表现出了颓势。

  不过呢,在90年代初这几年,倭国颓是颓了点,但还能勉强飞得动——不管怎么说,倭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产能,主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兴盛与否,主要还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倭国国内的经济虽然糟糕,但全世界的总需求却是在增长的,因此,东南亚人并未立刻感受到倭国经济大崩溃的影响。

  曾经有一项人类社会学研究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越靠近热带地区生活的人类,越乐观。这项研究推导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越靠近热带,大自然就能提供越多物资来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也就越缺乏奋斗的动力——于是,出现一个有影响力大国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好吧,这个研究的成果,华夏其实早在2千年前就有先贤总结过了,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于是,当迟钝的东南亚诸国还沉静在“歌照唱舞照跳”的灯红酒绿之中的时候,华夏已经悄悄成长为全球制造业首选的投资地点,东南亚曾经拥有的低廉人工、土地等比较优势,华夏不但有,还更显著,而且华夏的工人比东南亚的工人更吃苦耐劳、文化水平也更高还更有纪律性,更好管理,因此,华夏工厂的生产效率更高。

  而且还不仅限于此。

  东南亚诸国,在承接倭国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从未有意识地升级过本国的基础工业,也从未想过打造本国的供应链配套能力,他们将所有的技术和供应链全部寄托在外来的企业身上,因此,只能做到倭国转移什么,本国就接受什么。

  可华夏不一样。

  华夏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将升级本国的基础工业和全产业链的供应链配套能力当成了产业引进的核心事项来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在华夏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现代化水准的全产业链中间件供应网络。

  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这个网络的诱惑力都是巨大的,这代表着,在华夏投资工厂,能够在本地便解决绝大多数外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问题,而这无疑将大大提高商品生产的效率同时节约商品的生产成本。

  更何况,华夏还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这意味着,华夏很可能是这颗蓝星上最后一个值得大规模开发和投入的未来市场!

  此消彼长之下,流入东南亚诸国的外国投资资本开始向华夏转移,只不过这种转移是缓慢的,渐进的,因而在量变引发质变之前,几乎没什么人意识到这一点。

  直到1995年。

  在这一年,经济已经持续低迷多年的倭国终于受不了了,政府开始有意识地一边降息一边干预汇率,推动日元对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寄希望于能借此拯救经济。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当年倭国的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是如何突然破裂的吧——源自三重野康接管倭国央行,采取了强硬的手段,连续6次提高利息,倭国央行把贴现率从2.5%升至6%开始,这属于典型的重病再用虎狼药,一下子就把倭国的经济泡沫彻底击碎,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而现在,没有吸取教训的倭国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央行一口气就将利率从6%降到了0.5%!

  0.5%的利息,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的利率,所以,只要能对冲掉日元升值的风险,做出日元贷款到高利率国家投资,就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如果在投资期间日元还能贬值的话,那套利的空间就更大!

  于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行动了,他们纷纷从倭国拿到贷款,然后成群结队地涌入了东南亚诸国。

  这个时候的东南亚诸国,在倭国的“先进经验”引导下,大都仿效着该国的发展模式,以银行为发展的主导引擎,以10%以上的高息吸引外资流入,集中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并在西方金融学和各路“经济专家”的“教育”下,采用了一套符合西方理论的金融模式。

  他们从未想过,这,其实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西方所谓的“经济专家”们做的局。

  要收割最鲜嫩的韭菜,首先需要把“韭菜”种好,那么适当地施肥也是必须的,对不对?

  

第1624章 猎杀行动——韭菜成熟了

  

  让我们用傣国这个典型的东南亚国家来具体说明这个过程。

  从1991年开始,傣国就在西方“经济专家”们的指导和鼓吹下,开放了经常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接着又连续开放了多个资本项目,包括:

  1、开放和扩大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境内15家本国主要银行和35家外资银行直接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也可以在境内和境外自由使用这些外汇;

  2、允许外国人在傣国境内开立泰铢账户,自由借款、贷款并进行货币兑换;

  3、向外资开放国内证券市场,对外国投资不做任何限制;

  4、对金融机构不做外债规模限制,放松监管,企业可以自由向外借债;

  5、放开傣国市场的外汇交易管制。

  这是傣国目前的状况,而其他东南亚国家,比如印尼、马来等国,比傣国更早做到了这一步。

  而我们知道,从1995年开始,从倭国涌出的大量外汇就持续不断地涌入了东南亚诸国,这些钱主要的目的就是来吃利差的,进入傣国的路径大都是通过短期借款,还以傣国为例,1996年地,该国需要在一年内偿还的短期外债达到了477亿美元!

  而此时,该国的外汇储备有多少呢?

  只有372亿美元。

  韭菜成熟了。

  1997年6月27日,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还集中在即将于7月1日举行的与华夏不列颠正式交接香江主权这件事上的时候,乔治·索罗斯展开了他蓄谋已久的猎杀行动。

  几乎在同一时间,大量的泰铢卖盘涌入货币兑换市场,要求兑换成美元,而且,这些钱在兑换完成后,立刻离场,从傣国金融领域撤资!

  短短3天时间,傣国的外汇储备就只剩下了可怜的28亿美元!

  7月1日0时,不列颠米字旗在香江降下,华夏国旗升起,代表着这片让华夏每一名儿女魂牵梦萦的故土,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受邀观礼的邵毅夫等老人们看着那面在夜风中招展的红旗,都情不自禁地痛哭失声。

  此刻,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游子归家的激动之情。

  而同一时刻的傣国上下,却陷入了一片混乱。

  大量流失的美元,让傣国的国家外汇支付能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第二天,傣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一直遵守的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兑换汇率,宣布泰铢与美元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市场应声而动,当天,泰铢兑美元就下跌了17%!

  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已经倒下,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整体崩盘,已经无法避免。

  攻击泰铢得手,乔治·索罗斯率领着华尔街军团,立刻展开了全面进攻,菲律冰比索、印尼盾、马来林吉特相继成为他的目标,甚至就连经济发展更为良性健康的星家坡都未能幸免,到8月,战火已经在整个东南亚都蔓延开来,各国本币大幅度贬值,无数银行和金融机构陷入了债务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整个地区的经济秩序都被这一轮风暴无情地摧毁,一片哀鸿遍野。

  到了这个时候,乔治·索罗斯已经至少从中获利超过百亿美元,他的目光也投向了下一个目标——香江。

  此时的香江,也如另一个时空一样,由于归属的明确以及对回归故国后的期望,经济正处于一片繁荣之中,房地产市场处于历年来的高位,恒生指数也于8月7日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6673点的历史最高点。

  当然,这些在索罗斯看来,必然堆积了无数泡沫,正是进行攻击的良机!

  要不要展开进攻?

  在另一个时空,索罗斯毫不犹豫地展开了行动,并在随后进行的金融战争中,多次攻破了香江政府的防线,香江政府最后是在得到华夏举全国之力的支援后,才勉强打赢了这场战争,赢得了一场惨胜,索罗斯也在获利数十亿之后,撤离了这个战场——但在本时空,他在进攻之前却难得地犹豫了。

  因为他知道,有一个人,此刻就在香江。

  这里是他的主场,是他起家之处,也是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