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86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为此,他在全团之中,精挑细选了30名战士,临时组成了一支远征的行动队,编成了3个战斗小组,由他最信得过的李大明、雷波、雷涛分别担任组长各领一队人马,林双喜功夫最好,当然也得带着算他的贴身警卫,新婚燕尔的陆建钢和张小花夫妻留下来帮着副团长看家,就这还惹的那两口子老大不高兴。

  此去沿途并非他们长期活动的熟悉区域,其间缅军、各民族武装、马帮甚至果党残匪的势力犬牙交错,说句不好听的,随便哪个村寨都能找出几把打得响的枪械,而且事先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会对你笑脸相迎还是枪弹相向,可以说是步步惊心。

  因为怕引起缅军大部队的注意,他们还不敢调动大队人马,这三十几个人伪装成了在缅玉司空见惯的马帮。

  现在的缅玉,特别是在缅北地区,想要当个行商做点小买卖,没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而事实上,马帮、行商、匪帮,都是一路货色,经常互相串角儿,所以,他们这样伪装倒也看不出什么破绽。

  按照事先计划的路线,他们需要首先到达万萨拉,然后在那里找到往萨尔温江下游去的船,这样是最快也相对安全的路线,只是从根据地出发到万萨拉这一段差不多100公里属于昆撒和缅军交界区域,为安全和隐秘起见,他们选择步行穿越层层密林,绕过双方修建的工事。

  考虑到可能长期得不到补给,他们这次带的东西几乎是他们能够长途行军的负重上限,全团把最好的装备都拿出来供他们挑选,每个人都至少带了长短两条枪,长枪以56冲为主,配了几支56半补充精确射击,子弹和手榴弹更是按自己能背得动的拿,还带了一门82迫和几具40火,一挺54式重机枪和两挺56式轻机枪机,算是下足了血本。

  可是这样一来,基本上每名战士的负重都超过了35公斤,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旅指弄了六头骡子给他们,谢力给每个战斗小组分配了两头,算是帮他们减轻了点负担。

  全团战士都集合起来为这一队人马送行,谢力挨个检查了每名战士的装备,最后跟留守的副团长握了握手,沉声说道:“交给你了,看好家。”副团长立正敬礼,铿将有力地回答道:“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谢力点点头,然后一挥手命令道:“出发!”

  远征队员们悄无声息地行动起来,一个接一个地,融入了夜色之中。

  谭振华听到鲍燕来说的消息,略一愣神,这才想起,在缅玉的行动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昆撒同意罢战,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无论是昆撒还是张书荃,他们更关心的其实是对金三角鸦片贸易的垄断,至于武装力量,呵呵,谁不知道在金三角,是个人都会开枪,又有哪个村寨没有几条枪,他昆撒还能把这些人都剿灭了?所以他们其实是不在乎的,只要人数不要多到让他们感觉到威胁就行。

  而他教谢力那条利用他们在傣国的内线施展的计策,则是让那人真有能力也好,装装样子也罢,或者干脆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直接造个谣,总之放个傣军即将围攻昆撒的风声出来,就属于有枣没枣先楼两杆子再说的心态了。

  他相信甭管昆撒安排在傣国的内线听到这个消息信还是不信,总要加急向昆撒汇报的,这就足够了,这个消息将给昆撒同意罢战以足够的理由。

  谭振华绝没有想到,他给谢力出的这个主意,动了动傣国的这条内线,竟然真的引发了连场大战,当然,这是后话。

  他更关心的是货物已经在卡拉奇装船,船期已定,谢力的确是要出发了,接下来的路,肯定不会那么好走。缅玉未来的发展,就要看谢力这次的接货行动是否顺利,这可不是社团组织买几条枪的小场面,这是能武装一个二线轻装摩步团的武器装备,此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谭振华的心里也不免捏了一把汗。

  不过,就算他再担心,此刻也已经帮不上什么忙,只好沉声对鲍燕来说道:“嫂子,让力哥多加小心,遇到特殊情况,哪怕装备都不要了,只要人还在就行,千万别逞强。”

  鲍燕来在电话里说道:“我知道,我也是这么叮嘱他的,振华你放心,阿力他们带着电台,我们能随时保持联系,有什么情况,我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谭振华应到:“那就好,对了,今天除夕,我提前祝嫂子全家新年快乐,等下帮我给老谢带个好。”

  鲍燕来道:“振华,你也是,新年快乐,还有,谢谢你,再见。”说罢,挂断了电话。

  谭振华举着“嘟嘟”作响的话筒愣了半天,才摇摇头,挂断了电话,一时没了继续打电话拜年的兴致,坐在床头默默地发呆。

  谭振国见他神情有异,靠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问道:“怎么了?这个电话有什么问题吗?”

  谭振华摇摇头,说道:“没问题,只是我想着,这一次,又不知道有多少好男儿要抛头颅洒热血,一时感慨罢了。”

  谭振国见他说得奇怪,不由追问道:“什么抛头颅洒热血,难道振华你还瞒着我们在做什么危险的事情?”

  缅玉的事情,超出了自己家人承受的能力,谭振华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的,闻言只能苦笑地摇摇头,说道:“老大,你别问了,知道了也对你也没什么好处,我是没任何危险的,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你放心好了。”

  谭振华不这么说还好,这么一说,更勾起了谭振国的好奇心,他刚想继续发问,就见房门被推开了,探进来两个大脑袋,是隔壁潘家的二宝和小宝。

  他连忙招呼到:“是二宝和小宝啊,进来坐,二宝,你们部队春节也放假吗?”

  两条大汉走进房来,其中一个手里还提着个硕大的紙箱子,立刻显得房间内拥挤了许多,谭振华怕二宝尴尬,正想岔开话头,却见他神色如常地回答道:“我退伍了啊,现在天天放假。”

  谭振国“哦”了一声,也没往心里去,他可没关心过华夏的兵制,还以为是正常的退伍,转而对着潘卫东继续问道:“小宝,你最近学习怎么样?这次期末考得如何?”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谁不知道你谭振国是学霸,读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还连高考都不用考,你这么问,是公然打我们这些学渣的脸啊。

  潘卫东顿时就苦了脸,谭振华连忙打圆场:“小宝的特长不在这方面哈,咱们今天过年,伤心的事就别提了,说点开心的。”

  好吧,潘家这两位的情况谭振国其实也知道,谭振华这么一打岔他也知道自己问错了话,连忙想岔话头,正好看见潘卫国手里提着的那个大箱子,就好奇地问道:“二宝,你这手里拎着的是啥?这么大个。”

  这一问算是化解了屋里的尴尬,潘卫国把那紙盒子往地上一蹲就开始拆,不一会儿,就露出了里面的真身,谭振华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自己苦等的咖啡机。

  他也不等谭振国继续扮演好奇宝宝,拎起屋里烧水的水壶就冲出了门,转瞬又奔了回来,水壶里已经打满了水,他将咖啡机接上电源,又翻出自己仅存的咖啡豆放了些进去,在另一个容器里加上水,随即,摁下了开关。

  几分钟之后,咖啡机下方的喷嘴开始往谭振华放在托架上的搪瓷杯里注射咖啡,阵阵浓香飘散开来,只是一会儿的工夫,就溢满了房间。

  谭振国抽了抽鼻子,赞道:“好香,这是咖啡吧,原来咖啡这么香的。”

  谭振华随手将接到的第一杯咖啡倒进痰盂,又按下了开关,第一杯是用来洗机器内部的,他可不想喝机油。搪瓷杯很快接到了第二杯咖啡,他拿过杯子,美美地喝了一小口,没有放糖,也没有加奶,纯粹的咖啡味道微微有点苦涩,然而喝进嘴里滑滑的,带着南云咖啡豆特有的回甘。

  “这小钱钱的味道,真是香啊,”他想。

  

第191章互助金

  

  送走了潘家两兄弟,谭振国刚想接着问谭振华的小秘密,就听电话铃响,谭振华又跑去接电话,谭振国只好暗自撇嘴,心想自己这个弟弟现在真成大老板了,全家就数他最忙。

  谭振华拿起电话一听,是郑项青。

  两人先是互相拜年,接着就转入了正题。

  郑项青首先说道:“振华,闻州这边最近风向不太好,早几天被公安局请去喝茶的那几位春节都没放回来,看来要有大麻烦。”

  对这个事情,谭振华也很无奈,闻言只能安慰郑项青:“项青,我还是那句话,咱们做事,但求对得起天地良心,问心无愧,至于那几位,也是他们自己做事情不小心,又贪图小便宜,这次吃点亏,也让他们长点记性,不过据我所知,袁书记可是坚定的改开派,有他在,闻州不至于从此一蹶不振,咱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紧。”

  郑项青闻言也是一叹,他自己也知道,谭振华再妖孽,也不过是个17岁的少年,无权无势,人微言轻,能在这股自上而下的风潮之中,机关算尽,勉强维持着自己这几个亲近的人马不倒,已经是竭尽所能,再想要求更多,那实在是超出他能力范围之外的。

  他正想着,就听谭振华问道:“老石怎么样?他还好吧?”

  郑项青回答道:“他?他好着呢,现在捐了工厂,他反而是无事一身轻,继续回去当他的街道主任,成天到处串门,比我们几个劳碌命活得都滋润。”

  谭振华笑道:“那就好,我还担心他有什么想不通的。”

  郑项青道:“他倒是没有,不过原先厂里有些员工还是有的,所以,我打算过完年,就和赵局长商量并购这个柳市低压电器厂的事情,要是能成,还把他请回来当这个厂长,毕竟他威望在那儿,说一句话比别人说十句都管用。”

  谭振华道:“嗯,这是个好主意,咱们也不能让老石的心血就这么白流了,将来要是他想要,咱还把这个厂还给他。对了,你兼并塑料二厂的事情顺利吗?有什么困难?”

  郑项青道:“倒是还顺利,工人们听说能到合资企业上班还是挺开心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家都有疑虑,我也没好办法,想听听你的意见。”

  谭振华问道:“什么事情?”

  郑项青答道:“就是这些员工退休后的待遇问题。我们现在和市里的协议是把所有的职工包括退休的都接收了,这么处理当然暂时安定了人心,可是我听说有的员工特别是那些已经快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私下在传言,说我们将来有可能不会管他们退休后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他们还有一层担心,就是我们这个毕竟是挂着香江合资企业的牌子,可不像那些国营企业一样有国家兜底,这要万一经营不善,他们将来退休以后就麻烦了。

  这个说法流传很广,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当我的面说,但是我感觉对职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也没有好的办法,所以今天特地来问问你。”

  谭振华闻言一阵默然,郑项青提出的是一家工厂内部的一个问题,但这其实是华夏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自新华夏立国以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一直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体,在这个经济体制下,个人几乎是完全依附于企业的,企业也几乎要承担起安排员工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职责。

  就比如谭振华生活的这个4014所大院内,除了作为主体存在的所科研生产机构,还下设职工子弟幼儿园、小学、中学,有劳动服务公司安排职工子女就业并提供从澡堂到食堂,还有粮油铺子、能源供应(自己生产家用蜂窝煤)、小卖部等等等等的各项服务,生了病直接到职工医院看,只有得了大病才会转去市里的大医院,退休了也从企业直接支取退休金,就算死了也有工会张罗一切事宜。

  可以说,自打一名正式员工加入4014所开始,他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就和企业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然而,这是4014所,是有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有接近5000名正式职工,有能力做到这些。

  可那些小国企呢?那些所谓的街道办集体企业呢?还有近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招商而开始在国内建厂投资的三资企业呢?

  在那些企业内工作的人,并没有如4014所这样的强大单位做为这些附属服务的提供者,甚至,他们将来退休后最基本的养老医疗问题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而这,将成为华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力量。

  谭振华清楚地知道,在他曾经经历过一遍的华夏发展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大量的国企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破产,而原先在这些国企内工作的员工形成了一股失业下岗潮,给华夏带来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将企业单位现在承担的大部分义务交还给社会承担,既解放了个人,将个人从企业的无数制约和牵绊中解放出来,增加了人员流动的可能,也解放了企业单位,让他们能摆脱无数的隐形开支而能集中精力在自己最应该关注的主要业务方向之上。

  然而,现在才是1982年,面向所有华夏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要到十年之后,也就是1992年才开始推行,而真正全国强制执行,则要到1999年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出台。

  这样影响深远的政策法规,明显属于重要国策,绝不是现在刚刚17岁的高三学生谭振华有能力影响的。

  然而,谭振华还是想要做点什么,至少,他要让自己的企业员工能安心地上班。

  想了想,他说道:“项青,这个问题,我一时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着做点事情,安定大家的情绪,也顺便解决些实际问题。”

  郑项青问道:“怎么办?”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企业内的互助金制度,具体的来说,就是我们企业出一部分钱,职工自己也出一部分钱,单独建立两个账户,分别是医疗账户和养老账户以对应职工最关心的这两方面的问题。

  凡是在我们企业上班的员工,都必须加入这个互助金,将来他们的医疗和养老费用,也都从这个互助金里开支,这个钱决不允许挪用,它的管理权限,也要让职工自己选代表出来管理,我们企业只是协助监督,这样,既可以安定人心,也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毕竟,随着退休员工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企业的包袱也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有了这个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的这个困境。但是,这个问题将来一定会发展成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真要彻底解决,还需要靠国家层面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体制,我们自己弄的,只能算权宜之计。”

  郑项青想了想答道:“你说的,算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问题就来了,互助金交多少合适?其中个人多少?企业多少?还有,让个人交钱,这个工作恐怕不大容易做通,因为从来没有这个先例啊。”

  谭振华答道:“其实,要想推行这个办法,也很简单,我们首先明确下交多少钱合适,依我看,我们先把这个比例定在员工平均收入的15%试行,将来再调整。这个15%当中,5%用做医疗,10%用做养老;至于承担比例么,员工个人承担5%,我们企业承担10%,这些都要向所有员工公示。”

  郑项青问道:“一下让所有员工拿出5%的工资参加这个互助金,这个工作恐怕不好做啊?”

  谭振华笑道:“其实有个取巧的办法,项青,你现在给他们发工资是怎么发的?”

  “嗯,暂时还是沿用二厂原先定的级别工资标准发放的,没做任何调整,这样比较省事也不会引起太大的矛盾,不过企业一旦开始投产产生效益,我会给大伙儿加工资的。”

  “嗯,和我预计的差不多,原先他们的工资发放标准我想不会太高吧?”

  “是的,平均下来,一个人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元钱。”

  “那你可以这样啊,当众宣布给每个员工上涨10%的工资,但是,其中的5%不发到他们个人手上,而是缴入这个互助金,企业再拿出10%,也缴入这个互助金,那样的话,他们个人每个月都实际能增加5%的收入,不就没人反对了?”

  “呃……这样的确是不错,可那我们的成本不就一下上升了很多?”

  谭振华答道:“项青,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在我看来,一家企业最重要的,既不是技术积累,也不是曾经的荣誉,而是人啊,是人的传承,才是企业的根基。

  我们今天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能把每一个愿意和我们一起奋斗的人留下来,这些人,才是我们企业将来成功的基石。

  况且,我们的产品将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创造的利润也会越来越丰厚,让每一名员工分享劳动的成果,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将来,企业如果有了积累,除了给员工发放奖金之外,不妨每年提取一部分,也充实到这个互助金里,让每一位退休员工都能分享一些,要让他们感受到,即便是他们老了,退休了,做不动了,咱们企业也依然记得这些曾经为企业发展做过贡献的老人们。”

  郑项青想了想,说道:“好吧,你是大老板,你说了算。”

  谭振华听见这句台词就是一乐,心道自己至少让这句经典语录在华夏早出生了十年,也算是一种成就了。

  

第192章夜袭

  

  和郑项青聊完闻州的事情,时钟已经指向了晚上10点,谭振华掰着手指数了数,好像几位长辈他都已经拜过年了,只除了就住在隔壁的贲放以及潘水生一家,不过,那是他打算明早亲自上门的,不急在这一时。

  他突然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总感觉好像今天有件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没有做,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他摸着自己的后脑勺使劲想了半天,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晚上没有看春节联欢晚会!

  随即,他失笑起来,想什么呢,第一届春晚要在明年的除夕才正式走上荧屏,走入华夏老百姓的千家万户,尽管在他重生之前,每年华夏的春晚已经沦为了华夏全体网民的吐槽大会,经常被黑得体无完肤,然而无可否认的是,这个舞台,见证了华夏一路走来的欢笑与泪水,并且成为了不止一代华夏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摇摇头,没有春晚的除夕,真是不完整啊,他想。

  不过么,即便没有春晚的陪伴,这守岁的传统还是不能丢的,时间还早,那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他坐回了书桌边,随意挑了一本书,打开,仔细阅读起来。

  谭振国本想接着问自己弟弟的秘密,然而看他的做派,显然不打算回答。

  他这个弟弟从小就很有主见,现在越发明显,既然他不打算解释,那恐怕是怎么问也问不出来的。